走在前列谋新篇:新常态下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浙江工业转型升级的总结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工业发展迅猛。2008年以后,浙江工业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在这一阶段,浙江工业转型升级主要表现在浙江进入工业化发达阶段,工业增速明显下滑,第二产业被服务业超越,工业内部结构不断转换。

一 浙江进入工业化发达阶段,经济发展开启新常态

2008年,浙江常住人口人均GDP达41405元,按当年平均汇率换算相当于6078美元,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首先达到6000美元。根据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的实证研究成果,参照世界银行2008年公布的各国与地区购买力平价指标[1],并按相对购买力平价测算,2008年浙江人均GDP水平已经达到工业化发达阶段(工业化的最后一个阶段),与1970年的日本、1986年的中国台湾、1990年的韩国相当(见表1-1)。如果发展顺利,浙江即可在15年左右完成工业化,成功晋级发达经济体行列。

表1-1 钱纳里工业化进程阶段划分

进入这一阶段后,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价格出现大幅上涨,环境保护压力剧增,传统工业不断外移,工业增速明显下降,第二产业被第三产业超越,经济增长率将会出现明显下滑,经济增长将呈现中速增长的新常态。由于浙江为一个省区而非独立的经济体,可以持续利用中西部地区价格仍相对低廉的劳动力,充分开发全国市场,尤其是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广大中西部市场,因而,预期未来浙江经济仍可保持中高速的增长。

二 工业增速明显放缓,第二产业被第三产业超越

在经济发展新阶段,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主要源自工业生产增长率的减缓。1970年以前,日本经济依靠工业的快速增长实现了高速发展。1951~1960年,日本的工业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6.7%;1961~1970年,日本的工业产值年均增长率下降3.1个百分点,为13.6%;1971~1977年更是下降10个百分点,仅为3.6%。与日本类似,1951~1960年,德国的工业产值年均增长率高达9.5%;其后,1961~1970年、1971~1977年德国的年均增长率则分别降至5.8%与2.2%。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工业发展迅猛。一直到2008年,浙江工业的增长率明显超过经济平均增幅,以工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基本上保持着上升势头。1998年第二产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一度达到54.8%[2]的高点,比1978年的43.4%上升了11.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为49.2%,较1978年的38.0%上升11.2个百分点。其后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下降,到2002年降至51.1%(其中工业占GDP比重降至45.5%),但2003年后工业发展再次超越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继续回升,到2006年与2007年,第二产业占比再升至54.1%(2007年工业占比为48.5%)。2008年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1580.33亿元,在GDP中的比重为53.9%,较2007年有所回落。其后,浙江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出现了持续回落的态势。到2014年,浙江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值降为47.7%,首次低于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其中工业占比降为31.2%(见表1-2)。

表1-2 浙江生产总值构成(2000~2014年)

浙江工业或第二产业在当地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变化,也表明了2008年以来浙江工业化确实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即工业化发达阶段。2008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0832.1亿元,轻重工业比为41.5∶58.5。其中工业增加值为10328.72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25.3%。

但与收入水平(人均GDP)相比,浙江的三大产业结构转换滞后。从日本、韩国与中国台湾等地区的经济发展经历看,进入工业化发达阶段,第三产业比重均超过第二产业(见表1-3),而2008年浙江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高达53.9%,远超过第三产业(41.0%),直到2014年第三产业比重才超过第二产业。

表1-3 日本、中国台湾等地在工业化发达阶段前后的产业结构变化

正如前述,这主要由于浙江为一个省区而非独立经济体,这使浙江省的第二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长期远高于同一收入水平的日本、韩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因而,尽管浙江人均GDP水平领先全国平均水平十年左右,但直到2014年,浙江第三产业增加值才正式超过第二产业,比全国迟了一年。

三 工业内部结构不断转换

进入工业化末期,工业内部的结构也随之出现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地位与重要性迅速下降,而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重要性不断增强。作为轻工业的典型代表纺织行业,1950年占日本制造业净产值的比重为18.1%,1960年降至7.9%,1970年更降至5.5%,1977年降为4.1%;而作为重工业的代表性行业机械工业,1950年在日本制造业净产值中的比重为16%,1960年升至28.9%,1970年为33.9%,1977年达36.2%。

80年代中期,台湾以劳力密集型为主的轻纺加工业发展达到顶峰后,开始转入衰退状态。1987~1992年,产值下降最大的为制材及家具业,下降41.4%;其次是成衣服饰业,下降36.1%;再次是皮革制品业,下降27.5%;其他呈衰退趋势的产业还有制纸及印刷业和纺织业,分别下降11.6%和7.8%。与此同时,电子、化学等工业则得到较快发展。1985~1995年,台湾制造业劳动生产力增长141%,其中:普通机械业增长最快,达84.86%;其次是电子机械业,为78.08%;其他依次为基本金属业(35.47%)、交通设备业(27.32%)和金属制品业(26.05%)、非金属矿业(20.94%)等;而其他制造行业增长幅度有限(见表1-4)。

表1-4 1985~1995年台湾主要制造业行业的结构变化

续表

多年来,浙江工业内部结构也在逐步转换升级中,尤其是2008年以来,浙江工业内部结构转换有所加快。

首先表现在高新技术产业的较快发展上。2014年,浙江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283亿元,增长8.5%[比2007年(8.1%)提高了0.4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4.1%[3]。其次是石化、医药工业的迅速发展。2013年,浙江的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总产值从2007年的885.69亿元增至1746.69亿元[4],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2007年的2.46%升至2.7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2007年的5.94%上升至2013年的8.95%;医药制造业占比由1.60%升至1.64%;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由0.98%升至4.35%;化纤工业占比略有下降,由2007年的4.25%降至3.89%。大化学工业(五者合计)在工业中的比重由2007年的15.23%升至21.5%。与此相对应,大纺织产业(纺织、服装、皮革与鞋类)在工业中的比重则由2007年的18.34%降至2013年的15.42%。

四 工业生产方式借助电子信息技术不断更新

多年来,浙江信息经济发展迅速,走在全国前列。借助于电子商务技术,浙江多数工业企业的商业业态不断更新,生产企业普遍采用电子商务,并借助网络技术与物联技术,推进了物流智能化;同时,在“机器换人”政策的推动下,大量工业企业通过研发与引进先进机器设备(如在绍兴柯桥,大量纺织企业引进了世界最新的纺织机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与产品质量;而有的工业企业借助物联技术,推进了工业生产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截至2015年,浙江有200余家大中型企业进行了制造业物联化智能改造,基本实现了智能化生产管理;有的企业还引进了工业机器人,实现了“无人车间”。

五 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专业化分工协作加强

一方面,进入工业化末期,浙江市场竞争加剧,产业组织也在不断转型升级中。80年代中期以来,浙江大量中小企业通过集聚效应弥补了规模经济的缺陷,催生出大量的专业市场。依靠竞争与专业化分工协作,浙江产业竞争力也由此获得低成本的优势支撑,这也是浙江块状经济发达的基础。另一方面,浙江的中小企业集群属于典型的马歇尔式集群,大量的中小企业集聚在同一行业或产品链,行业进入门槛低,大量中小企业只能依靠相互竞争求生存,集群内部企业竞争过度、盈利水平偏低,浙江多数块状经济产品销售利润率只有5%左右,浙江制造业的增加值比率也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知识产权保护难以落实,“枪打出头鸟”效应使得众多企业热衷于模仿而不愿创新,尤其是大企业起不到技术创新的引领作用。

2008年以来,浙江产业组织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有了较大转变。一是体现在产业集群内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加强,各个产业集群出现了居于集群中心的名牌企业。这些企业在产品研发、品牌营销、行业标准等方面处于主导地位,大量中小企业围绕中心企业进行分工协作,“中心—卫星”体系逐步形成。二是企业分化加剧,企业兼并重组加快。一些大中型企业实力加强,通过兼并重组扩大了规模,减少了同业间的恶性竞争。而另外一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步被淘汰或兼并。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源配置的优化。三是产业的技术研发能力增强。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强,集群内企业普遍意识到自主研发的重要性。在政府与行业协会的引导下,集群的共性技术研发、企业自主研发与联合研发兴起。四是浙江工业结构的变化还表现在工业新产品生产发展快。2014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19415亿元,比上年增长21.6%,高于工业总产值增幅15.2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29.2%,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比2007年的15.5%提高了13.7个百分点,增长46.9%。浙江集群内企业“模仿有余、创新不足”的现象有所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