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资本的划分
马克思资本观不仅揭示了资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且从不同角度对资本的具体形态即各种物质资本或资本的物质形态作了划分。
1.资本的价值构成和技术构成
马克思从资本积累的角度划分了资本的价值构成和资本的技术构成,并阐明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从价值方面看,资本的构成是由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间的比率或者说作为生产资料的价值与作为劳动力的价值即工资总额之间的比率所决定的;从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物质方面看,每个资本都分为生产资料与活的劳动力,这种构成是由所使用的生产资料量与为使用这些生产资料所必需的劳动量之间的比率决定的。马克思把前一种构成称为资本的价值构成,把后一种构成称为资本的技术构成。由于后者对前者存在制约关系,马克思把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称为资本的有机构成(C/V)。马克思发现,资本存在一个不断“增加固定资本的总价值”[26]。即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趋势。他根据社会劳动生产力在各个特殊生产部门的不同水平把资本有机构成分成不同等次:同社会平均资本相比,把那种不变资本占比高而可变资本占比低的资本叫作高构成的资本;把不变资本比重小而可变资本比重大的资本叫作低构成的资本;把那种和社会平均资本有同样构成的资本叫作平均构成的资本。
2.社会总资本构成
与“个别资本”相对的是“社会资本”[27],即社会总资本或者说总商品资本。马克思分析了社会总资本的构成:一是实物构成,包括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与此相应,社会生产也分为“第Ⅰ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部分)、“第Ⅱ部类”(生产消费资料的部分);二是价值构成,包括生产资料消耗的价值C、劳动力消耗的价值V和剩余价值M,即C+V+M。
3.产业资本(小)循环中的“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马克思根据(产业)资本循环过程所通过的“各个不同环节”或“固定存在的不同方式”而把资本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作为生产条件的资本)和“商品资本”。这里的“货币资本”指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资本——处于“货币”形态,“生产资本”指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相结合的生产过程——处于“生产”形态,“商品资本”指经过生产过程之后的包含资本价值增殖成分的资本——处于“商品”形态。他在《资本论》第二卷中把“货币资本”称为启动整个社会总资本运转或循环的“第一推动力”。他还对“商品资本”的特性作了分析,认为一种商品越易变坏就越要赶快销售、消费,这样它离开产地的距离就越小、空间流通领域就越狭窄,其销售市场就越带有地方性质。因此,一种商品越易变坏、物理性能对于它作为商品的流通时间的绝对限制越大,它就越不适于作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对象,这种商品只有在人口稠密之地或随着产销地之间距离由于运输工具发展而缩短时才能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对象。另外,如果一种物品的生产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和人口稠密之地,则能够为诸如大啤酒厂、牛奶厂生产的产品提供较大的市场。
马克思进而对产业资本(小)循环中的“生产资本”作了两个不同角度的划分。
一是根据生产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和性质,把它分为“不变资本”形式和“可变资本”形式。前者指被购买来的“原料和劳动工具”,后者指被购买来的“同活的劳动能力相交换的生活资料”。其中可变资本不仅生产自身的劳动力价值等价物,而且还创造超出劳动力价值等价物的余额即“剩余价值”。这就把剩余价值唯一地归“源”于“可变资本”。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根据资本同劳动、同利润的关系,分析了利润与剩余价值、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之间的关系:剩余价值或剩余价值率表明了资本作为资本而形成和增长的秘密,也表明了资本作为资本而存在的秘密;在利润或利润率同资本的关系上,资本作为资本的秘密或真相则被掩盖了,“剩余价值”或“剩余价值率”被变形为由全部资本直接带来的“利润”或“利润率”。这些形式使产生剩余价值的秘密消失得无影无踪,结果除了李嘉图、斯密这些思想较为深刻的经济学家能够直接把利润归结为剩余价值之外,庸俗的政治经济学家“把经验利润的现象直接当作并说成是剩余价值的规律;实际上就是把毫无规律性的现象说成是规律本身”[28],因为“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相对地说是看不见的东西,是要进行研究的本质的东西,而利润率,从而剩余价值作为利润的形式,却会在现象的表面上显示出来”[29]。
二是根据生产资本在流通过程中的价值转移的性质和方式不同,把它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认为,就价值形态而言,由于全部生产资本价值都处在不断流通之中,一切生产资本都可称为流动资本。但是,由于这个生产资本部分不是在它的使用形式上进行流通,而是在价值形态上流通而且是逐步地、一部分一部分进行流通(折旧),它在执行职能的全部时间内总有一部分价值固定在它里面,因而这部分不变资本构成“固定资本”形式;相反,在生产过程中预付资本的其他一切物质组成部分则构成“流动资本”。马克思在《资本论》手稿中特别强调了二者之间“区分”的模糊态或亦此亦彼性:“资本作为通过一切阶段的主体,作为流通和生产的运动着的统一,作为流通和生产的处在过程中的统一,它是流动资本;资本作为束缚在每个这样阶段上的它自身,作为具有自身差别的资本,是固定起来的资本,被束缚的资本。作为流动着的资本,它把自身固定起来,而作为固定起来的资本,它在流动。”[30]他在《资本论》第二卷中对其中的“固定资本”特性作了分析:劳动资料越耐用其损耗越缓慢,其价值固定在这个使用形式上的时间就越长。但是,不管耐用的程度如何,这部分固定资本的价值转移总是和它的全部职能时间成反比。他在《资本论》手稿中则揭示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在履行资本职能过程中的“狡猾”:在资本关系下,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在固定资本上直接呈现为“资本固有的属性”,在这个“固定资本”上既有“科学的力量”的凝结,又有“生产过程中社会力量”的凝结以及“从直接劳动转移到机器即死的生产力上的技巧”。在流动资本中,“劳动的交换”“不同劳动部门的交换”以及它们之间的“交错连接”也直接呈现为“资本的属性”。
4.资本总循环中的“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马克思从资本“总循环”即社会总资本运行的角度把资本区分为产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生息资本),其中的“产业资本”属于在资产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基本形式,“商业资本”“借贷资本”是这个基本形式的“派生”形式或“次要”形式。
“资本价值在它的流通阶段所采取的两种形式,是货币资本的形式和商品资本的形式;它属于生产阶段的形式,是生产资本的形式。在总循环过程中采取而又抛弃这些形式并在每一个形式中执行相应职能的资本,就是产业资本。这里所说的产业,包括任何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生产部门。”[31]马克思在这里从社会总资本的角度把资本小循环中的“货币资本”形态、“生产资本”形态和“商品资本”形态归类为作为社会总资本循环中的“产业资本”,即直接参与剩余价值创造与实现过程的职能资本范畴。在这里,“生产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社会里是资本的基本形式,“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则是分别从产业资本中的“商品资本”“货币资本”中分离出来又从属于产业资本的,即“产业资本在流通领域时而采取时而抛弃的不同职能形式由于社会分工而独立化的和片面发展的存在形式”[32]。其中“商业资本”通过缩短流通时间、扩大市场、降低全社会流通费用而间接扩大产业资本生产的剩余价值;“借贷资本”即生息资本的发展导致银行和信用体系的出现,而信用体系的形成导致股份资本的形成以及有价证券的流通、虚拟资本的运动。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根据资本参与剩余价值分割的具体情况把整个社会资本区分为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及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土地资本这几种形式。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认为,在资本主义“股份公司”条件下,原来的“产业资本”即职能资本被“转化为单纯的经理,即别人的资本的管理人”,原来的“借贷资本”即资本所有者“转化为单纯的所有者,即单纯的货币资本家”。这样,在资本主义社会就出现了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以及资本人格上的分立,即“资本家”与“经理”或“企业家”。从产权的角度来看,其中的“资本家”单纯代表“资本所有权”,“经理”或“企业家”单纯代表“资本使用权”[33]。并且,在资本主义“股份公司”条件下还出现了“社会资本”与“私人资本”之间的分立:那种本身建立在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并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社会集中为前提的资本直接采取“社会资本”形式而与“私人资本”相对立。与之相对应,作为“社会资本”的企业表现为“社会企业”形式而与作为“私人资本”的“私人企业”相对立。这里的“社会资本”是指后来的所谓“金融资本”或“金融寡头”而非后来出现的“民间资本”或“社会关系资本”形式。
当然,马克思当年所研究的资本形态主要是处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的产业资本或工业资本。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34],德国经济学家希法亭和俄国革命家列宁研究了这个阶段资本的主要形态即金融资本。这种金融资本是工业资本、银行资本在生产集中和垄断基础上的一种融合,使资本的控制权从产业资本家手中扩大到资本家集团手中。在这个阶段,虚拟资本的作用在整个资本运动中显著增强。人们在20世纪中叶以来开始瞄向知识资本或人力资本现象,关注知识及其技术。例如,尼尔逊的《基础科学研究的简单经济学》、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阿罗的《发明资源的配置与经济福利》和《干中学的经济含义》等,这些论著对知识和技术的研究富有原创性:首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知识生产和消费的基本特征(包括知识和科学的“中轴”性、知识产品的公共性和私有性)。“对于科学知识和技术进步的研究,尤其是知识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的研究,迅猛发展,知识资本理论作为一种知识经济形态的重要理论,将对21世纪经济与社会的迅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