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一 研究的目标
总体而言,本书所要达到的研究目标主要有如下几个:一是对前人的相关研究做一个系统的梳理,追溯国内外学术界对于女性就业流动研究的历史谱系,采用具有性别特色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模型,实证分析的结果以及数据质量,了解不同学科对于女性就业流动的介入和学术产出,并对专家学者的学术努力给出尽可能恰如其分的评价,既为本书奠定一个扎实的学术基础,又为今后学者后续的探索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学术起点,并在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深刻理解中为本书进行学术定位。
二是对女性就业流动给出一个全景式的描述,这样的描述须涵盖女性就业流动的现状,如女性就业流动的特征、女性的年龄结构、女性的经济特征、女性的社会特征,涉及外在社会性别系统,如传统性别观念、父权制、性别角色期待、社会性别话语等,并跟进探讨女性的家庭经济发展能力这个以往学术界都还没关注的问题。基于女性就业流动的全景式描述,总结女性就业流动的规律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此为就业流动的性别比较、女性不同生命周期、不同就业流动意愿的比较提供依据,并为后面的解释分析和对策讨论确定重点的研究对象和主要的现实问题。
三是对女性就业流动的影响因素予以比较科学的解释。在理论解释方面,通过多变量交叉互表的建立和包含中介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揭示个体控制变量的年龄、文化程度、是否党员,以及家庭控制变量的婚姻状况、户口性质、7周岁以下子女数对于女性个体系统的形成和完善,使之得以与职位相契合,实现空间迁移;估计由家庭经济发展能力衍生的家庭经济资本、家庭人力资本、家庭社会资本、家庭自然资本、家庭政治资本对于女性身体和身份的塑造,以及影响的性质、程度和机制;剖析外在社会性别系统长期规制而形成的文化沉淀和制度体系给女性就业流动带来的性别障碍,使得她们在流动中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这部分是本书研究的关键环节,笔者尝试能给女性就业流动的影响框架体系和理论建构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和内容。
四是对女性就业流动的未来发展做前瞻性思考,并从人文关怀、公共服务和建构和谐社会的角度,为更好地引导女性社会流动,使之能兼顾家庭并与社会有效对接和联动,进行系统的对策思考。笔者也希望能进一步拓展研究视野,探讨女性就业流动对家庭经济发展能力的反向影响,涉及女性就业流动这样的行为模式对于家庭收入与消费、子女教育、家庭网络资源和地位、家庭的乡城迁移、家庭养老诸多方面的影响;总结社会歧视的根源并促使社会性别观念实现再社会化;创新身体社会学的理论解释,从社会性别系统维度建构文化、权力对于女性身体的重塑;希冀通过女性就业流动的实证研究方法,能触类旁通地对女性就业流动所带来的正向和反向后果的反思;以资从个体、家庭、社会三个层面提出引导女性合理化就业流动的政策体系。
二 研究的意义
本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学术和现实两个层面:
(一)学术层面
从学术层面来看,它拥有理论、方法论和学科建设的多元价值。在理论方面,我们采用开放式的、头脑风暴式的研究,通过对西方相关理论成果有选择的借鉴,把过去比较封闭的国内研究扩展到国际化的前沿,这有利于我们对女性就业流动问题现有理论的不足进行润色补充,并加入多元化的国际元素,以此夯实该领域的研究基础和拓宽研究的视野。与此同时,我们对国内外文献的系统梳理和总结,也可以发现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学术发展趋势,并以此作为日后进一步研究的理论起点,尝试以创新的思维和方法来跟进学术研究,避免低水平重复。再者,将家庭经济发展能力、社会性别系统作为影响女性就业流动的独立概念提出并系统研究,归纳整理与家庭经济发展能力和社会性别系统相关的文献,提炼内容并梳理和寻求文献蕴含的内在逻辑,上升到理性认识,并以此解释家庭经济发展能力和社会性别系统对女性就业流动的运作逻辑和影响机制,是具有创新意义的内容提升。
从方法论来看,本书所使用的理论工具是时段理论和现代化的典型学方法。在就业与流动的历史谱系方面,将历史分解为若干时段,并提出与时段相契合的概念和观点;在样本的选择上,不拘于社会统计上由部分推及总体的代表性,采用现代化的典型学方法,制定二分法概念,寻求每一端(传统与现代)所代表的典型特征,在互斥与交错中进行对比分析。而且,本书还采用多样本分析取代传统习惯的单一样本研究,用不同样本之间的外部比较替换过去局限于样本内部的分析,如男性和女性在就业流动方面的比较,女性在不同生命周期的就业流动比较,女性在不同就业流动意愿的比较,都可以从不同的维度探寻样本内部和样本外部的多元因素,达致“比较出真知”。除此,本书还从双变量对比扩充到多变量的交叉互表的统计检验,从理论假设分析发展到多元回归的统计估计,从单纯统计各自变量的影响程度和性质提升到对影响机制的运作逻辑的深入认知,并以更加科学和先进的抽样方法和统计手段获得翔实的数据资料,使调查数据更有解释力。而寓于其中的客观变量和主观变量,也嵌入于具体调查实践的操作中,互相影响,彼此建构。这些主客观变量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指标多重形塑就业流动的意愿和满意度,而对家庭经济发展能力的五个资本指标做科学化拟定,可以将多级影响指标量化、具体化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以探讨其作用机制。这较之于学界以往更多描述就业流动的宏观经济和社会影响因素,较少分析微观变量和影响因子,更加立体生动,也更有积极意义,有助于研究视角的拓展和认识的深化。
从学科建设来看,对于女性就业流动的研究推进了人口迁移的人口学、就业问题研究的社会学和社会性别视角的女性学三个学科的连接,拓展了三个学科的研究领域和学科视角,建构多学科体系。对人口学而言,就业流动更多是身体的空间迁移,对社会学来说,就业流动更多是身份的变迁,对女性学来说,就业流动更多是妇女挣脱现有体制的藩篱获得自身解放的方式,三个学科间的交融,有利于在研究人口迁移中加入非人口因素,在非人口因素中渗透性别的视角,使人口学的变量引入到制度和文化分析框架中来,作为控制变量起作用,还能把社会学的变量引入到对社会性别系统和家庭经济发展能力的理解中,在比较中获得对女性的独到认识,从而在社会和家庭层面探讨女性就业流动的未来发展,也促使婚姻家庭观念的转变和制度性变革能由此作为起点进一步展开。除此,本书还把管理学的结构方程模型运用到对女性就业流动影响因素的假设检验中来,有效地将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合起来,在结构化的层面上探讨自变量对于因变量的影响路径,以此做出比较、检验假设和得出结论。此方法的采用将是女性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挑战和创新。
(二)现实层面
在现实层面,本书的研究首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不论是她们的个体能力和素质,还是她们的整体性别属性,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传统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她们不得不在个人发展和家庭利益中做出选择和取舍。调查中抽取若干典型人物做个案访谈,可以从微观方面了解她们的情感变化和真实体会,形象生动地展示她们就业流动的经历,也可以有针对性地给予她们迫切需要的人文关怀,由此制定的政策和干预措施才能有的放矢。另外,基于个体和家庭控制变量、家庭经济发展能力变量和社会性别系统变量建构起来的指标体系,可以兼顾宏观和微观层面的考察,深入理解各变量影响的强度和方向,寻求女性就业流动的主体特征、变化趋势、运作规律、发展需求,可以方便本书提出兼具轻重缓急的差异化的、有先后次序的可行性路径,并能把女性个体和家庭、社会环境有效对接,这都是十分必要的。最后,本书的研究还符合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要求与社会长远发展的利益需要,从描述和分析女性就业流动的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入手,估计传统性别文化和父权制的负面影响以及女性牺牲自己满足丈夫和家庭的发展需要所造成的负面后果,这使得本书能进一步强化妥善解决女性就业流动问题的性别意义,并推动政府、社区、家庭从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统筹女性的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