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章
【题解】
老子生活的春秋末期,天下大乱,国与国之间互相征战、兼并,大国称霸,小国自保,统治者们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纷纷招揽贤才,用以治国安邦。当时的社会处处崇尚贤才,许多学派和学者都提出“尚贤”的主张,这原本是为国家之本着想。然而,在“尚贤”的旗号下,一些富有野心的人,竞相争权夺位,抢占钱财,给民间带来恶劣影响。一时间,民心紊乱,盗贼四起,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动之中。针对社会上被人们所推崇的“尚贤”这一主张,老子在第三章里提出“不尚贤”的观点,同时也批评了由“尚贤”引起的追求物质利益的欲望。
【原文】
不尚贤[23],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24];不见可欲[25],使民心不乱。
【译文】
不尊崇贤能之人,使百姓不起纷争;不看重贵重物品,使百姓不做盗贼;不显露那些可以引起欲望的事物,使百姓心绪不乱。
【原文】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26],实其腹,弱其志[27],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28]。为无为[29],则无不治[30]。
【译文】
因此圣人治国的办法是,净化民众的心灵,填饱他们的肚皮,削弱他们的欲望,增强他们的体质,永远使百姓没有知识、没有欲望,使那些聪明人不敢妄为。执行无为政策,天下就会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