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4 账户分析法
账户分析法,是指以会计制度为依据,运用会计原理,按照账户对应关系及其发生额和余额的规律性,揭示账户中存在的问题的一种分析技术。账户分析不直接检查报表和凭证,而直接审查账面记录,比较容易发现问题。运用账户分析法的目的,在于揭示账目中存在的各种异常现象,进一步提供审计线索,这些异常现象通常包括异常的余额、异常的核算内容、异常的摘要、异常的对应关系、异常的发生额以及异常的发生时间等。账户分析法的形式有多种,但在审计中经常采用的主要有科目分析和账龄(期龄)分析两种。
科目分析法,是指根据科目对应关系的原理,按某一科目的借方或贷方的对方科目编制棋盘式对照表,或分别登记,然后分析记录是否恰当,有无隐藏其他问题的一种账户分析技术。按照复式记账的原理或会计制度的规定,每个科目的增加或减少,必定会引起相关科目的增减变动,因此,只要将某一科目的借方或贷方按对方科目编表或登记,进行对照,就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错弊问题。科目分析法对于发现会计原理上的错误、分录编制的错误及过账的错误是特别有效的,但使用时特别费时、费力。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科目分析法往往只适用于容易产生错误和舞弊问题的科目,如现金、银行存款等,尽管从理论上讲,科目分析法对每个科目都适用,但实际上无此必要,而且也难以办到。在具体运用科目分析法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针对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找出需要运用科目分析法检查的重点科目。
(2)在具体编制科目分析表时,应该特别谨慎细心,以防遗漏而导致得出错误的审计结论。
(3)在编制分析表时,应该将正常的对应科目列全,不然,将难以发现问题或得出错误的结论。
账龄分析法,又称期龄分析法,是指以账户中业务事项发生后延续时间的长短为标志编制分析表,揭示其中有无异常或其他问题的一种账户分析技术。通过账龄分析法,审计人员可以发现遗留问题,为确定重点提供依据,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账龄分析法可以用于材料产成品、商品、应收应付账款、工程支出等业务的一般性检查。运用账龄分析法的关键,是要找到一个恰当的标志对业务事项进行分类,并编制账龄分析表。这一恰当的标志就是延续时间的长短,如库存材料产成品的时间、库存商品的保管时间、应收应付账款的结算时间、工程项目的周期等。运用账龄分析法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1)首先应确定正常业务的期限,即有关业务延续的时间在多长时间内属于正常,这是确定有无问题的基础。
(2)应根据业务内容的具体情况划分不同档次,并确定每档次的相应比重。如果档次划分得太细,则不利于抓重点,且工作量会增大;若太粗,则不便于分析。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分类。
(3)通过账龄长短确定重点审查事项,进一步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或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便为进一步检查提供方向。对于形成的原因,可以先由被审计单位的当事人、知情人陈述。
(4)为了便于说明问题,应该对有问题的重点事项给被审计单位造成的损失进行实事求是的测算。如产品、商品积压而多付的保管费用;多占用资金而支付的利息;影响资金周转而浪费的资金;对于应收账款,亦应测算因长期占用造成的利息损失,以及影响资金周转(增加贷款)而增加的利息支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