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力:笑声,激活孩子天性中的合作与勇气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孩子为什么游戏

有些孩子天生是领导者,而另一些则是追随者;有些孩子喜欢过家家,而另一些热衷于踢足球。但几乎所有的孩子天生都热爱游戏,在两三岁的时候,这一点尤为明显。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游戏都可以进行。在这个充满幻境与想象的世界里,孩子可以毫不费力地随意出入。对成人来说,游戏意味着休闲,但对孩子而言,游戏就是工作。不同于成人的是,孩子非常热爱自己的这份工作,很少想到要休一天假。游戏也是孩子交朋友、体验生活以及探索学习的主要途径。

一般来说,一个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投入游戏活动的孩子,都存在必须重视的心理问题,就像一个成人没能力工作或不愿意谈话的情况一样。受过严重虐待或不被尊重的孩子,需要首先学会游戏,才能从游戏治疗中获益。这些孩子为什么对游戏感到格格不入呢?因为他们没有一个无忧无虑、尽情玩耍的童年。

许多学者都把游戏描述为一个充满魔力和想象的场所,孩子能在其中得到完全的释放,从而成就自己。心理学家维吉尼亚·阿克斯莱(Virginia Axline)在一本有关学前孩子的书里说:“他们自己可以造一座大山,然后安全地爬到山顶,向世界大声地宣布:我自己可以造一座大山,我也可以再把它夷为平地。在这里,我最大!”

在我女儿3岁生日聚会上发生的一件事,清楚地说明了游戏的基本点。我在我家街道对面的公园里安排了形式多样的游戏,又拿出我自诩为心理学家的专业本领,把这些复杂的游戏一一给孩子们讲解。没想到他们却毫无反应,只是围在身边傻乎乎地看着我,好像我是个外星人一样。我不可能叫他们再回到屋子里去,因为他们的情绪已经调动起来,都憋足劲想玩点儿什么,可就是对我的游戏没感觉。我正不知如何是好,妻子过来给我解了围。她上来就说:“好啦,现在所有人,冲到草地的那一头,然后再冲回来!”孩子们欢快地在公园里跑了起来,尖叫着,欢笑着,一路跑过去又跑回来,然后乱坐在地上,咯咯地笑个不停,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他们看着我,一个男孩问:“太好玩了,我们可以再来一次吗?”就在那一刹那,我恍然大悟。

我想谈一谈游戏的“理论层面的意义”,尽管它很抽象。游戏当然具有好玩的一面,但是,它同时具有深刻而复杂的重要意义。在生物界,智慧越高的动物,玩游戏的时间越长。与鼻涕虫和树木不同,人类对于世界和自身的了解,都是通过主动的探索和实践来进行的。有些学习只要人活着就会自动进行,但许多学习则在游戏中发生。人类的童年期之所以越来越长,就是为了使人拥有更多的游戏时间,即学习时间。游戏之所以重要,不只是因为孩子“喜欢玩”游戏,也是由于,即使是最平常的游戏,其中也蕴藏着层层深意。

举一个最简单的游戏做例子:亲子间相互抛掷垒球。假如父母能像用显微镜观察事物那样认真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就能发现一个简单的接球练习其实具有很多功能。孩子正在训练手眼和身体的协调性;父亲与孩子玩得非常开心;经过苦练,孩子终于掌握一个新技巧,还得意地露了两手;垒球飞来飞去,划出美妙的弧线,就像架起了一座亲子间的空中桥梁;父亲的夸赞,如“漂亮”“接得好”,都会给孩子带来自信,并让孩子对父亲产生信赖感。

一个简单的游戏也可能隐藏着强烈的情绪暗流。有一位向我咨询的父亲,曾描述他儿子怎么用力掷球给他。他从儿子掷球的力道看出孩子很生气、很沮丧。我们一起分析后发现,孩子其实很可能是在问:“你能够接住我投给你的球吗?我对你是不是太情绪化了?我这样发泄情绪合适吗?你不会以为我是在发火吧?”另一位父亲提到,他的孩子很喜欢玩接球,但是一旦他漏接了,孩子的泪水便会忍不住落下来,而且还会发无名之火:“我叫你投得低一点儿,但你从来不听!”这个例子中的孩子所发泄的情绪跟玩垒球毫无关系,他只是将别处积累的情绪借机发泄了出来。

并非所有的游戏都包括以上那么多含义,但是通常,所有游戏都比我们想象的要更有意义。首先,游戏是孩子尝试成人角色和技巧的途径,就像幼狮们从厮打中学习生存技能一样。不同的是,人类世界的儿童们不仅学习相互争吵,也学习和谐相处:“过家家”就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途径。通过游戏,孩子一边探索世界,一边尝试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能力,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变得越来越自信和成熟。

游戏也是孩子学习如何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甚至如何与别人重归于好的方式。黑猩猩喜欢在同伴的手掌上挠痒,特别是它们刚吵完架的时候。因此,游戏的第二个意义可以归结为:满足人们对联结、对亲密情感的无尽需求。这一点对人类来说尤为重要。

游戏对儿童的第三个意义,可能也是人类特有的,就是从情感创伤中得到康复。如果一个孩子在学校过得不怎么顺心,回到家里,他就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表现出来。他们可能把在学校的遭遇唠叨一番,甚至可能迁怒他人;他们或者把自己锁在屋里,或者大闹一场。但孩子也经常自发地通过游戏的方式来放松自己。他们可能会坐在电脑前,对外星人来一阵狂轰滥炸;大孩子们也许会打电话跟朋友聊聊天。他们也可能“表演”上课的情形,所不同的是由他们自己来扮演老师。通过假装扮演老师,孩子重新回顾了故事的经过,不过这一次的故事中,掌控者是孩子自己,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心情也就逐渐恢复平静。难熬的一天过去之后,将自己托付给安静的故事书,或者痛快地打一场激烈的网球,也是有效的办法。

我认识一个孩子,她在阅读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每次放学一回到家,她就开始画画,那是她的长项。在晚饭前,她会把自己的画拿给爸爸妈妈看看。在如此甜蜜的时光,她从父母那里找回了安全和自信,并从白天的沮丧挫折中重新振作起来。

在我们进一步讨论游戏的深层意义之前,我再次强调,游戏会带来快乐。和孩子一起,就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女儿的学前班老师说,学前班的孩子一天要笑300次。如果我们都能达到这个水平,那我们会多么开心?让我们享受更多的快乐吧——唱一支傻乎乎的歌,假装不小心摔了一跤,说话的表情也不妨夸张一些,抡起枕头对打一场,再讲一些笑话。如果你已经厌烦了每天提醒孩子20次要带午餐、倒垃圾,那么下一次就试试用唱歌剧的方式来发出你的提醒,至少这次他会注意到你的声音。在本书里你也会发现,游戏力不只是游戏而已。我们能够以游戏的方式,或更感性的方式来互动,不管是做家务、运动、做作业、看电视,还是制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