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史话(彩图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外朝宫殿主要建筑是三大殿,位置在太和门之内三万多平方米的大庭院里。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是最初的名称,明中叶改为皇极、中极和建极殿,而清代改为太和、中和、保和殿至今。三殿自成一组,为叙述方便,就以今名称谓。第一座建筑叫太和殿。三殿前后排列在一个三层汉白玉须弥座“工”字形的台基上。每层龙墀边缘都绕以白玉石栏板望柱上,还雕有精美的龙云图案。台心高8.12米、边缘高7.12米,总面积2.5万平方米。从奉天门北望这座重叠起伏、玲珑秀丽的三台,像是白玉砌的山峦。伸出台面石雕龙头嘴当中有圆孔与栏板下凿出小洞口相通,是2.5万平方米三台的排水孔道。它将三台在雨季的雨水除从龙墀阶台流下外,都是通过这些龙头和小洞分散流去排泄到地面。在大雨之季,从远处展望水由龙头流出,大雨如白练,小雨如冰柱。千龙喷水,蔚为壮观。三台上的栏板望柱石雕既有装饰作用又有实用功能。我们无不为这一浩大工程和华美石雕而惊叹。

太和殿是封建王朝的金銮殿,皇帝坐朝的殿堂。明初取名奉天是根据儒家的天命论,说成皇帝是奉天之命来统治人民的,所以称为天子。因而古代有所谓传国玺作为代表上天执行统治万民的印信,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明代中叶嘉靖朝重建时改名皇极殿,其意是皇建无极永远统治的愿望。17世纪清代改名太和殿,其意又是万年和顺,所谓国泰民安。

太和殿最早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九个月后因雷击而焚毁。在整个明代重建有两次,耗尽天下财力民力。现在太和殿是17世纪清康熙年重建的。它是宫殿中等级最高的四大坡庑殿顶。由地平至屋脊高35.05米,横广63.96米,面宽九间,左右各有一夹室,外面不设门。进深五间,深37.2米,殿内净面积3380平方米。天花板下净高14.4米。按四柱之中空间为一间计算,共由五十五间组成的大殿堂,由七十二根柱子支撑。开间正中是六根金井柱支托藻井,柱身沥粉贴金云龙,其余殿柱俱涂朱红油漆。柱高由地面至天花梁14.4米。殿内正中有一个约二米高的地平台座,上面设置雕龙宝座,两旁有蟠龙金柱,天花板上藻井倒垂金龙戏珠,照耀着宝座。

▲太和殿内景

▲建在高8米多的三层汉白玉须弥座“工”字形的台基上的三大殿

▲太和殿

从建筑设计上看,其他建筑如廊庑楼阁都匍伏在它周围。长长的甬道,辽阔的庭院,再经太和门前一系列建筑的渲染和三台的衬托,使三殿成为整个皇宫的巅峰。太和殿是皇权的象征,因而这个殿堂主要是举行大朝会时用。例如新皇帝“登基”(即位)、向全国颁布政令和诏书,皇帝的生日和新年元旦在此接受朝臣的祝贺,以及每年的冬至节也在此坐朝。由于这个节日(即冬至节)封建皇帝要以天子名义向天祭告,在国城门外有象征天的建筑叫天坛,去天坛前先在这里举行仪式。太和殿是象征封建政权的上层建筑,是实施封建政权的工具。虽只有每年固定的数次庆典而已,使用率是很低的,但庆典之际却异乎寻常的隆重铺张。譬如祭天坛,参加人员要达万人以上。从太和殿排列的仪杖直至天安门外。至天坛沿途警跸羽林军又排列若干。又如在太和殿受贺时,庭院中陈设卤簿和范金铸的官员品级山图,文武官员按照文东武西品级次序排列成行,面向殿座跪拜及行三跪九叩礼。一般只有王公、阁相才能在三台上,其他官员只能在庭院,低级官员则在太和门外。朝拜时殿廊下设中和韶乐,大朝门设丹陛大乐,太和殿露台上还固定设有日晷、嘉量。日晷是测日影的仪器,制定历书颁发天下,名为授时;嘉量是用它制订度量衡以颁发天下,象征立法。象征长寿的铜龟、铜鹤,在龟、鹤空腹中点燃香檀木,由口中喷出袅袅香烟,弥漫宫廷。在举行典礼时金钟、玉磬齐鸣。从8米多高的三重台阶下仰视高35米的大殿,充分体现空间高低对比及建筑艺术的恢宏。这一切都是用来衬托皇帝之尊。

▲三台

▲垂脊兽

太和殿重檐庑殿,上檐用九跴斗拱,下檐用七跴斗拱。屋面铺二样黄色琉璃瓦,体制最尊、构件最大。按琉璃瓦件在清代分为十等,术语称为“十样”。一样无编号,十样有编号而无实物,因而最大的从二样开始九样结尾。曾在琉璃窑老账簿上有“上吻”一名,体积大于二样但未见实物。太和殿正脊两端安装的二样吻,其高度3.4米、重量3650公斤,总计16件组成,紧紧吻住正脊,其名正吻,又称龙吻。在垂脊岔脊下部的筒瓦,则安有塑造成立体形象的琉璃人物和飞禽走兽,等级高的殿脊可排列十一种。太和殿垂脊安装的走兽瓦件总数为十一是最多的。它的排列次序是前端为仙人骑凤,往上为一龙、二凤、三狮子、四天马、五海马、六狻猊、七押鱼、八獬豸、九斗牛、十行什。从仙人骑凤到行什总数十一。这些瓦件是沿袭宋代傧伽的遗制,明清只稍有变化而已。

从建筑角度看,龙吻和飞禽走兽等都是从实用中产生的,在正脊和垂脊交接处是整个屋顶互相联系的错综环节,为保护这一部位不致遭受雨水侵蚀和松散脱裂,便用陶制构件笼罩,并使之衔接稳定,于是出现了“吻”。垂脊坡度较大为防止瓦件滑落和脱裂,须将下端脊瓦钉在脊梁上固定住。长钉上面罩以陶制器件就不致因雨水侵蚀而造成渗漏了。古代哲匠在长期劳动实践中结合实际创造出各种水兽飞禽等艺术形象,于是逐渐形成“龙吻”以及各种脊兽,成为建筑艺术品。但封建统治者却从劳动人民手中霸占垄断了艺术创造,使它成为封建统治者的独享物品,而且在吻兽脊的形状、数目、大小上都有严格的规定。同时对建筑物的开间、尺寸、结构以及形状、砖瓦种类、台基高低等等,都按封建社会的等级而有所区别。太和殿的十一个脊兽是最多的数目,也是最大的尺寸,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等级制的具体表现。

这些装饰性的屋顶覆件都是麟类、羽毛类和兽类,而且又是自古以来传说中的稀有动物。帝王宫殿用这些传说中的动物形象,塑造成立体的琉璃瓦件,好像是拱卫着宫殿。皇帝自称“真命天子”,并称天下一统,奄有四海珍禽异兽齐集来朝。如传说中龙为麟虫之长,形体能长短变化。古书《易经》有“飞龙在天”的话,象征最高统治者。其后封建王朝各代均以龙为至尊。在帝王宫殿上则以龙的图案为主题。明清两代统治者对于这些琉璃塑造的珍奇神灵视为至尊。尤为龙吻,一吻制成,在安装之前要派品级至高的大臣赶赴窑厂迎接,在安装时还要焚香,行跪拜仪式。再查有关书籍还有如下记载:

狮:秉心其灵忠直之兽。狮子怒则威在齿、喜则威在尾。每吼百兽辟易。佛家以狮护法。

龙:《易经》飞龙在天,龙未飞上天为蟠龙。鳞虫之长。

凤:凤为飞禽之首,人视之为神鸟。古语“有凤来仪”之语以象征祥瑞。

麟:仁兽,传说在古代盛世出现。

天马、海马、狻猊:或称龙种,或称忠直勇兽。

猴:寿八百。

鹤:羽族之长,仙人之骥。

獬豸:《异物志》:忠直之兽(御史补服),见人斗则以角触不直者,闻人争则以口咬不正者。

太和殿最早建于明永乐十八年,间数是横九纵五,是根据古书说九五为尊。九为阳数最大,超过九便须循环进位从零开始。因而太和殿是九间大殿。宫殿门钉以九数为一行,横竖积累九个九总数为八十一。不但如此,凡最大最庄严的建筑大都采用九的数字。如天坛园丘坛石砌,按九个方向分别砌成一至九块汉白玉石。于是封建统治者连这个数字也垄断了。九五之尊也是皇帝之称。

现在我们看到的太和殿东西两侧各有半间夹室,这是由平廊改建成的。明代奉天殿的东西两山都是平廊,由三台上的斜廊连接东西廊庑,造型玲珑。在明代内阁档案中遗留下来的《皇城衙署图》皇宫部分,犹能清晰看到绘有斜廊。到了清代康熙朝初年斜廊尚在。根据清代内阁黄册档簿,在康熙十一年(1672年)维修工程册中也还记载修缮太和殿、保和殿平廊、斜廊,由此可知明朝一代和清初三大殿都是开敞式,两山都是平廊连接斜廊。

康熙十八年(1679年)太和殿烧。据清康熙朝工部营缮司郎中江藻所著《太和殿纪事》中记,到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才开始重建,至三十六年(1697年)完工。纪事中仍记太和殿为九间。纪事一书附有太和殿图,看两侧还有平廊,只是斜廊部分改为红墙了。至于平廊在什么时候改变夹室的,尚没有发现明确记载。夹室之名最早见于《清宫史》。这部书初修于乾隆朝,续修于嘉庆朝。那么,夹室的出现若不在康熙三十六年重建时增改,则是在雍正、乾隆两朝所建有。夹室则两旁各有山墙。这样改建估计是为了消防。明代几次大火都是三殿及东西廊庑同时俱烬。

1959年,院中维修三殿东西廊庑,惊奇发现每隔五间均有隔火砖墙一道,直达屋顶。这应是最后重建时所添建。斜廊不设,除加封闭性外,可能亦有此原因。太和殿东西平廊成为夹室不设门,节槽装修不用高大通天菱花隔扇门,而是下砌槛墙,装以小型菱花旨窗。正面开敞九间为正殿,东西两夹室不计在内。乾隆、嘉庆朝时所记太和殿为十一间,是将夹室列为正殿之内计算得来之数。

中和、保和两殿与太和殿是一组建筑,统称三大殿,但三者形状各不同。

中和殿是清代之名,在明初建成时名华盖殿,中叶一度改名中极殿,位于太和殿之后。中和殿为金銮殿之一,它是一座四角攒尖、鎏金圆顶、单檐、正方形,如穿堂之制,很像亭子式建筑。四面是菱花隔扇和菱花槛窗。它的主要用途是封建皇帝去太和殿在举行大典前做稍事的准备。如每年冬至祭天,这是一次大型郊祭的庆典。封建王朝在国门之外建坛致祭名为郊祭。是自命为上天之子的皇帝在这时向天汇报,并祝来年国泰民安,将告天神的祝版事先在这大殿中审阅。

▲中和殿

▲中和殿内景

▲三台上的中和殿、保和殿

▲保和殿内景

保和殿为金銮殿的第三座殿。明初名谨身殿,后改建极殿,明末曾一度称位育宫。保和殿是清代称谓并一直沿用至今。保和殿顶是歇山式即庑殿顶再加一个悬山式顶。这样屋顶外形有正脊、垂脊、岔脊三种。整个屋顶横竖斜脊共九条。两重屋檐共七间,规制比太和殿要小。还有每年年终时皇帝举行大宴会也在此殿举行。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殿通称三大殿,屋顶外观为庑殿、歇山、四角攒尖各具特征。这三座大殿把中国木结构建筑主要屋顶形式都包括了。

在世界建筑史上,中国木结构建筑有其独特的创造,是一支重要的建筑源流。这三座大殿无论在整个结构,以及各个部件,从基础到屋顶、从建筑装饰以至施工,都能代表中国古建筑的特点。可以说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的最高典型。在明清两代北京发生的多次地震,尤为康熙十八年(1679年)的大地震,当时北京民宅倒塌数以万计,但三大殿安然无恙。这是中国木结构侧脚工艺、榫卯工艺和地基分层夯打工艺,都具备刚柔相济的结构功能,因之它具有独特吸收震能之功能。

三座大殿都是金銮宝殿,是皇权的象征。除大朝外,这里还是举行殿试的地方。原来殿试在太和殿廊庑举行,清代主要在保和殿进行。所谓殿试,就是封建社会最高级的科学考试,属于国家大典,考试内容大体是回答皇帝提出如何巩固皇权统治政策方法,以及阐述孔孟之道,因而要在最高殿堂进行。也表示皇帝亲自考试,答卷名为对策即有关国家大事,叫读书人提出办法。

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大致分为三级。县级考取秀才称为进学,省级考取举人称为乡试,中央一级考取进士,分两次举行(两榜)。秋季考试称会试,考中称为贡士。在来春再参加殿试,即在皇宫中金銮殿考试,所以称作秋闱和春闱。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是统治阶级选拔任用知识分子和培养官僚集团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则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因此在殿试中由皇帝亲自出题,提出有关当时政策和策略性的问题。应考者针对考题提出对策,叫做策论。

这种殿试实际是会试的复试。一般说来不会再有淘汰,只不过根据皇帝亲自甄试后,重新安排一下名次而已。例如清代末一次会试的第一名(会元)为谭延闿,但殿试后却成了第八名,赐进士出身。这种殿试要在两三天后发榜,揭晓。与考者分为三个等级:一甲为进士及第,照例只有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名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二甲第一名称为传胪。发榜前由礼部官员在保和殿唱名宣布名次,然后捧黄榜率进士出东长安门。这些考中者便登龙门,身价百倍,成为统治集团的成员。

科举考试是三年一科(例如乡试为子卯午酉,会试则错开一年为丑辰未戌)。一个读书人由童生、秀才、举人、贡士到成为进士要经过层层筛选,只有极少数人能取得殿试资格。这一类由正途出身爬上来的士大夫,凭借这种资格,即可列入统治集团之中。

在1644年李自成起义军攻入北京,军师宋献策和将军李岩看到一批明朝的士大夫从崇祯皇帝棺柩前经过,传言发表了一篇颇有见地的议论,一语道破科举制度的实质:明朝国政误在重科举,循资格,是以国破君亡,鲜见忠义……其新进者盖曰,我功名实非容易,二十年灯窗辛苦,才博得一纱帽上顶。一事未成焉有即死之理?此制科之不得人心也。而归任老臣又曰,我官居极品亦非容易,大臣非止一人,我即独死无益,此资格之不得人心也……

后来清军攻入北京,在国子监出现了一条“揭贴”(即小字报),上写:“谨奉大明锦绣江山一座,年愚弟文八股敬赠。”简直是对科举制度辛辣的讽刺和控诉。此虽系私人笔记传言,但却反映了封建王朝衰亡时期政治之弊。

三殿还有一项重要用途——宴会。皇朝每年要举行若干次宴会(包括在太和门、午门等地),按规模有所谓大宴、中宴、常宴、小宴之类。仅大宴一次就包括郊祀天地后举行的元旦、冬至、皇帝生日,这三次是固定的。还有派将出征授印仪式。当然还有宫殿落成、大封功臣等。至于会武宴、恩荣宴、中秋、重阳、立春、端午以及接待使臣等宴,名目繁多不及备载。在三殿举行的多是大宴,凡赐宴,文武官员以上及诸学士,武臣都督以上皆宴殿上,经筵官及翰林讲读,尚宝司卿、六科给事中及文臣五品堂上官、武臣都督指挥以上官、宴中左、中右门;翰林院、中书舍人,左右春坊、御史、钦天监、太医院、鸿胪寺官及五品以上官宴于丹墀。这种大宴不是常有的事,每年元旦、冬至、万寿三次大典礼是太和殿重要用途。

明代政府有一个庞大的官僚集团,三殿及所属宫门容纳不下这么多人。赐宴之日,其位卑禄薄者免宴赐以钞,谓之节钱。这样大的宴会究竟能容纳多少人?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但从明代光禄寺(专门供办皇宫膳食和宴会的机构)的编制可以推测,据载寺额(即每年用度)岁定银二十四万两……至正德时用至三十六万两,犹称不足。嘉靖中厨役用四千一百名。再如英宗初,减光禄寺膳夫四千七百余人,由此看来皇宫的厨师要保持四千多人的名额,那么,大宴的规模不会少于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