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赣西喀斯特
为有源头活水来
探寻江河之源,地理学界有一条“河长为源”的规则,就是说,确定一条河的源头,一般都以河流的长度为依据,距离入海口最远的那个源点或远点,即为河流之源。中国的两大河,长江与黄河源头的确定都遵循着这一规则,当然也包含一些其他因素。袁河的源头在哪里?我不知道是否有人为此做过专门的考察,我只知道它源于武功山,至于在武功山的何处,依然不甚清晰。
李木子的《宜春古今谈》中曾说,据早年《江西日报》上何永年《武功山上一奇泉》一文介绍,在武功山雷公坳五斗田附近,发现一穴奇泉——虹吸泉。此泉位于山脉海拔五百多米的一个山洞中,每隔二十多分钟水位升降一次,每次水位的升降差在八点五公分左右。泉水潭面较大,每次升降的容量大约十五公升。每当水位上升时,泉水来势迅猛,并发出“唿唿”之声,水潭中顿时清波荡漾,涟漪涌起。水位下降时,泉声减弱。如此周而复始,颇有奇趣。这段文字记载很有趣,是否有文学描写元素掺入其中,我无法肯定,但我记住了其中几个地名。游览武功山下山后,我决定去现场看一看。
袁河发源于武功山,这一点似乎不容置疑,这条河流并不长,用手机地图一查,大致走向十分清晰。但要依靠手机标识准确的源头定位还是很难做到。罗霄山脉是湘赣两省的界山,它分隔了湘江和赣江水系,在罗霄山脉的分支武功、九岭和幕阜等次山脉中,九岭山脉以东是江西的锦江、以西为湖南的浏阳河;幕阜山以东是江西的修河、以西为湖南的汨罗江。武功山的走势同样呈西南—东北走向,也就是说,主峰西部铁蹄峰靠东边的水流均往东流淌,铁蹄峰往西,面向湖南方向,水流注入湘江,成为湘江的支流。而往东流的河流,则形成袁河的上游,为赣江支流,这里是袁河所能抵达的最远点。于是,武功山成为湘江与赣江发源河流的一个分水岭。
通过几处地名分析,又在武功山景区旅游中心咨询之后,我们驶出景区大门,右拐,前往武功山另一景区红岩谷,那儿即是前文中所描述的袁河源头所在地,海拔五百米的高处,即此山间的红岩瀑布附近。我们沿着一条乡村公路一直往山脉腹地挺进,所谓红岩谷景区,目前其实并未完工,或者说它是武功山正在扩充建设中的一个景区,山下的河流两边大兴土木,正在修建河堤。而我们所要面对的山脉正是武功山“五脊四谷”山脊中最东面的两条山脊,红岩瀑布之水从最东边第一个峡谷中流出,并形成河流。沿着水流,我们将车一直开到山边腹地,这里是景区的入口,目前处于封闭状态。有一对夫妻在此值守,我们询问是否可以从此处登山,他们告知:不可以,只出不进,景区开发尚未完善,将来或许可以。他们又说,目前有个别徒步者,转山之后,会沿着山脊从此道下山走出来。值守站旁边有一条溪流,水流不大,我们再问,这条溪流流向哪里,是否就是袁河的源头之水,他们表示不清楚,但确定河水流向为芦溪县宣风镇方向。无疑,应该是袁河之水,或源头之一。
幸运的是,这个值守站旁边竖立着一幅大大的武功山景区全图,地图清晰标注了武功山的各个山峰与峡谷。从图中的标识可知,东边的几座山峰并非山脉峰顶所在地,从主峰白鹤峰排序过来,仅为第四、五峰,高度与主峰相差一截,于是我当即否决了此溪为袁河发源地的判断。再仔细研究地图,我们还发现,即便是这两条山脊,红岩瀑布之上还拥有更高的夫妻瀑布、三叠瀑布和金壶洒酒瀑布等瀑布,也就是说,即便源头在此,也应该在海拔更高处,即金壶洒酒瀑布的上方。那么,袁河源头究竟在哪?我们将视野重新回归上午攀登的主峰金顶。
金顶所在的白鹤峰为武功山最高处,高处往下流淌的山泉,形成河流后如果是往东流,必然是袁河。
当天上午,在攀登武功山主峰的过程中,在欣赏岩石和草甸的同时,我并没有忘记关注山脉之中泉流的发迹。抵达上索道终点站后,我们刻意一路往上寻找,沿着山道将所有泉水出水口从低到高一一记录,最终在“武功神拳”旁边找到最后一处山泉的出处,这里是距离主峰白鹤峰直线最近的地方。景区管理处似乎也意识到它的存在和意义,在此刻意设计一口泉池,清泉通过竹筒管道哗哗流出,但没有标识其海拔高度,或说明此处即为袁河之源。而我忘记带海拔高度测量计,根据它距离峰顶的距离和高度判断,此处的海拔大约为1750米,这一高度显然已经高出武功山脉中其他几座山峰泉水可能出流的海拔。此泉池再往上十几米,有一片灌丛,真正的水流便是从那儿的岩缝中一点一滴渗出,经过几块岩体后,汇集于此。应该可以肯定,这儿即是武功山最高的出水点,我们很兴奋,在此捧上一把甘甜的清泉,喝上一口,这可是袁河的第一汪水。
自“武功神拳”高处发源的这一汪水,顺着白鹤峰和铁蹄峰之间的溪谷下流后,一路奔腾,形成的河流在抵达芦溪县城周边时来了个大拐弯,然后,缓缓东流。
袁水河畔一画屏
袁河是赣西的一条主要河流,从武功山发源后,流经萍乡、宜春、新余等市县区,沿途接纳清沥江、渥江、长寿水、界水、孔目江、蒙河等山间溪水或河流,在樟树市金凤洲注入赣江。
汉朝时,袁河称南水,即便现代也有多个名字,河流经萍乡芦溪时称泸水;到宜春袁州区河段,称秀水、秀江,或称袁水;流出袁州区进入分宜县城前,那儿群山环绕,河水清澈,“罗村如玉带”,又称清源江,然后注入钤阳湖再入新余市仙女湖。袁河虽然不算长,但对赣西地区来说,却是一条重要的河流。据《江西通史》记载,明朱元璋时期,大批江西人西迁,即是通过袁河水道到长沙府,再分散至湖南各地。
这条河曾让我记忆犹新。有故事说,宜春是鱼米之乡,盛产夏布和皮蛋,曾经有不少徽州客商通过袁河水路,用船将宜春出产的农家皮蛋、夏布等农产品贩运外销。我外婆家位于袁河上游,距离市区大约四十里地的西村镇淇田村。在我的印象中,那个时候河道开阔,水流清澈。最壮观的景象是春汛之时,船工们将竹子扎成一排排的竹筏,沿着河道顺水漂流而下,将竹子送往远方。最热闹的日子是每年端午节,当地都会组织队伍在河中进行“划龙船”比赛,纪念诗人屈原。
原先的袁河可以行船,河上每天都有帆船上下穿梭,如村里的挖沙船,船工们每天的工作和生活基本都在船上,包括生火做饭。小时候我曾经登船玩耍,或依托船体在河中游泳、摸鱼。这种船,船首有竹篙,还有帆和桅杆,船尾是生活区,也有橹和转轴。船上一般都会搭建一个竹篷,用来遮风避雨和休息睡觉。竹篷呈半圆形,用竹片编织而成,舱内用坚实的木板刨光再油漆。油漆会散发出一种淡淡的清香,气味特别好闻。袁河之船,有点儿类似周作人笔下的绍兴乌篷船,但船体要大许多,准确地说,更类似沈从文所描绘的湘西沅江上行驶的船。船工们每天在船上过着水上人家的生活,将淘来的河沙源源不断运送达城里。
我喜欢陈晓光作词、谷建芬作曲的歌曲《那就是我》,每当哼唱起“我思恋故乡的小河,还有河边吱吱唱歌的水磨”,心中便会产生一阵激动。原来的袁河边建有水车,岸上有水磨。高大的水车利用水能驱动,采用一节一节的竹筒将河水提升至岸边磨坊里的碓下或榨下,带动碾盘舂米榨油。元代王祯在《农书》中曾称这种水磨技术为“水转连磨”。这种舂米坊和榨油坊在赣西地区存在的历史悠久,是个千年传奇。如今,物是人非,河还是那条河,下游化成岩畔修建拦河坝搞水电开发后,河已无法通航,船没有了,儿时所见河中那种渔舟唱晚、鸬鹚衔鱼的美景也就成了记忆。如今的农村,村村通公路,河流作为运输渠道的功能已大大弱化,同时,机械化后,舂米榨油等传统生产方式也已进村落户。河流倒是安静了下来。如今的袁河,水更清澈,河两岸水草丰美,少了人为因素干扰,河流呈娇于碧野,更显幽静。
这一次我再次来到淇田村,有点儿乐不思蜀,喜欢独自一人前往河边闲逛,看日出、观水色、听鸟鸣。没有了船,河中多了成群的鹅和鸭。清明过后,田里的油菜花已谢,油菜籽粒正壮,五月便可收获。现今江南农村,正发生着深刻变迁,村民住宅已楼房化,种植的粮食作物少了,桃子、枇杷、橙子等水果多了,村庄里很安静,青壮年劳动力少了,喧嚣声也少了,留守的大多为老人和孩子。村庄有一种空心化现象,我们在村庄里小住几日,在河边散步,在果园赏花,在田野中闲逛,每天和一群老年人聊天,倒也自在。田间地头,空气清新,果花飘香,城里有的,现在的农村也已经不缺,走村串户的商贩将各种日用生活品送货上门,沿村叫卖。
未来中国的农村会变成什么模样,我无法想象。记得一位日本艺术家提出“用艺术激活乡村”的设想,针对目前日本乡村出现的“空心化”现象,他主张不建新房,不修新路,利用空闲的空屋打造艺术品,把游客的注意力重新带回乡村。充分挖掘农村富裕的自然与传统资源,重新定位并打造乡土文化之美,是个好的设想,或许这就是未来农村的发展途径之一。
“分得宜春地,东偏一画屏”,袁河流出袁州城区至分宜县一段,在我看来,山水最美。它的美,美在“袁河三峡”,美在喀斯特地貌,以及由石灰岩构成的大量溶洞。为此,这一次我专门开着车,沿着河岸一路行,寻找、体验这些美景。
“袁河三峡”自古有之,据《宜春古今谈》介绍,古时宜春人外出谋生,乘船者多,每当此时必须先了解“三峡”的状况,而生活于外地的宜春人见到同乡,也必问“三峡”之境况。“袁河三峡”在宜春人的心目中,是一段悠远的记忆,地位重要。其实,“袁河三峡”在哪里?我估计即便是今天许多土生土长的宜春人也未必知道。袁河三峡包括牛栏峡、昌山峡和钟山峡三条峡谷。所谓“峡”,自然是山高河窄,水激浪高之地。据史料记载,第一峡牛栏峡,距离宜春城区不远,在原来的下浦乡火车站,现宜春站附近。东流的河道经过一道拐之后,在此遇山阻挡转而北流。这儿有两座喀斯特地貌山,高垂耸立,左为鸡公山,右称银瓶岭,中间形成一个牛形山岭,于是取名牛栏峡。如今,河流改道,北移几里,将河与山分隔,原峡谷险滩变成一块山谷地,高铁从中间穿梭而过。河流水位抬升之后,水面宽阔了许多,此峡谷风光已经不再,喀斯特地貌也只能在飞驰而过的高速列车上欣赏。
抵达袁州区渥江乡后,因水电站蓄水,袁河变得开阔,两岸杨柳依依,成为当地居民清明节前后展开龙舟竞技的一片水域。再往下游一些,我们抵达洋江。洋江属于分宜县的一个乡镇,袁河在这里恢复自然流淌的原貌。
从分宜洋江镇中心小学旁,我徒步横穿一片菜地和果园,钻过一排高大的护河堤坝防护林来到河边。眼前呈现一片滩涂,滩涂上长满茂密的灌丛和长长的青草,此时的袁河两岸一片寂静,好似荒野。平时,村民们可能无须到此地来,灌丛中偶尔传出的几声鸟鸣,打破这儿的平静。我的到来惊动一只正在水边觅食的翠鸟,一声鸣叫,鸟儿迅即飞往河中央的一片小沙洲。这里,河流开阔,沙明水浅,水流清澈,河底的鹅卵石清晰可辨。在水流速度较快的河中,点缀着一些长长的苦草或黑藻类水生植物,伴随着流水,上下左右摇摆飘动。我很欣慰,在青草上久坐,这里才是袁河最原生态、最生动的地方,我似乎找到了儿时所见的袁河原貌。岸边的树丛中多麻雀、丝光椋鸟、白颈鸦等鸟类,鸟语啾啾,水中有白鹭和野鸭,以及两岸人家饲养的鸭子。水鸟和鸭子在河中自由自在觅食,呈现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好似一个质朴无华的伊甸园。
三峡中的另两个峡谷,昌山峡和钟山峡在分宜县境内,由于江口水库的修建,原先的峡谷变成钤阳湖和仙女湖两个大湖泊,“高峡出平湖”,峡谷水位抬升后,包括原来的分宜古城在内的钤阳镇都已沉入水下,明朝曾经在袁河上架设的万年古桥,也只剩顶端的一部分露出水面,成为分宜县的一处珍贵历史遗存。清朝时,宜春作家胡光莹曾写过一首有关“袁河三峡”的长诗《袁江谣》,其中一段为:
袁江之水清且沦,袁州城下好扬舲。十里五里碧滩接,一篙摇出青山青。昌山突兀劈江起,截断江流从此止。鬼斧神工谁所开?等闲放出袁江水。缘江一带石巉岩,舟行曲作之字湾。舟人摇手客勿语,衔枚偷渡蛟龙关。轻舟出峡波如箭,顺流直指分宜县。买鱼沽酒且为欢,转眼钟山又前面。钟山逦迤曳秋烟,微现中流一线天。放篙著石石怒语,四山响答声铿然。下流滩少波纹漾,遥连章贡同奔放。推篷回首望袁江,袁江远出千山上……
如今我们来到昌山峡所在的袁河边,两岸青山依然突兀,河流浩浩荡荡,但已经完全没有了峡谷原貌中“微现中流一线天”之险峻,但岸边的昌山庙尚存。据说当年建该庙就是因为其时峡谷水流凶险,后人为辟邪而建,试图将龙王菩萨请来镇守。今日袁河的这一水域依然热闹,每年农历五月初一,附近乡镇的村民都会朝圣般会聚在昌山庙前,祭拜神灵,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并在河中展开声势浩大的龙舟大赛。
这个地方曾为赣西供电局所在地,依托煤炭和峡谷水力发电,现在发电厂已弃用,小镇的功能亦发生改变,山清水秀之地成为一个供人们休闲、生活的场所,变成了分宜的田螺之都、美食之镇。赣西多田螺,河流中,稻田里,每到夏天田螺便恣意生长,此时,将田螺捞起,在清水中浸泡养几天去泥,加辣椒入味煮熟便是一道美食。尤其在炎热的夏季,人们消暑纳凉吃夜宵,嘬田螺、喝啤酒,酣畅淋漓。在风景优雅的昌山峡边,享用田螺之味是美妙的。这是分宜人的好口福。
再远一些,我们站在洪阳洞高处眺望昌山峡,峡谷与钤阳湖乃至仙女湖几乎连为一体,苍茫的原野海天一色。袁河过钟山峡,出仙女湖后,便进入赣江流域和鄱阳湖区的平原地带。
“钟峡出秀浦,碧潭无限清。日浮江色动,舟蹴浪花轻。”是严嵩曾经赞美“袁州三峡”的一首诗。距离昌山峡不远,有一个村庄叫介桥村,该村历史悠久。五代时期,毛文锡在《茶谱》中曾这样记载“袁州介桥其名甚著”。介桥又称“介溪”,迄今为止,村中九成以上居民都属严姓,明朝权相严嵩便是这里人。清明前夕,我电话跟朋友邹永红咨询打算去的一些地方,告诉她我可能去分宜一趟,她二话没说就从南昌赶了回来。
洪阳洞,是一个由石灰岩构成的喀斯特溶洞。溶洞位于昌山峡旁边的一座山上,山不太高,从山下步行十几分钟就能抵达洞口,溶洞也不大,但声名在外。分宜多喀斯特地貌,也多溶洞,就分宜的溶洞来说,洪阳洞只是个小儿科,往里进入,纵深不过几百米,却很精致,洞口宽敞,可容纳百人。入洞之后是一个大大的洞厅,洞厅分上下两层,钟乳垂悬,石笋嶙峋,钙化泉池层层叠起,最大的钟乳柱将地面与洞顶相连,如擎天一柱。洞中由石灰岩构成的路面滴水后比较滑,就在我兴致勃勃欣赏时,不小心滑了一跤,所幸无大碍,把同行的永红吓了一跳。哈哈,就当是我给上亿年的自然造化致个敬吧。史志载,洪阳洞中有石室十七处、石穴七十二个。南宋时,朱熹曾游此洞,留下诗作一首:“人道归云未足夸,洪阳石乳更鹆谺。连环入梦难纡轸,回首西风又日斜。”洪阳洞除喀斯特地貌这一自然造化,还保留着浓郁的人文气息,正所谓洞不在深,有仙则灵。据说东晋时道家葛洪曾在此栖息养性,修道炼丹。洞口大厅,迄今保留着一处读书台,岩壁上书写着“吟石”两个大字,而洞壁的另一边,则刻着“洪阳洞”三字,据说这些摩崖题刻均为严嵩的墨迹,所以,“洪阳洞”又被后人称为“严嵩洞”。的确,这是严嵩当年常来游览、读书、写作之处。严嵩曾赋《雪霁登钤山》诗,后两句为“劲风仍振木,朗月已辉城。永夜山中宿,山泉松涧鸣”。严嵩好诗词写作,创作诗篇千余首,均收录于他的《钤山堂集》之中。
“屋后七峰袁岭秀,门前一水介溪清。”介桥村是一个古村落,坐落于袁河之畔,前有介溪拱翠,后有袁岭揽护。该村始建于北宋元祐年间,如今已纳入“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并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中国传统村落”。
踏入村庄,率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株株高大耸立、古干凌凌、遮天蔽日的樟树。这些古樟大多植于宋元时期,最大的一株古樟位于村口铁道旁,已用铁围栏隔离,主干围径近十米,大约有三十米高,三米高处分杈出两大侧枝,再上两三米又分出更多侧枝,最终形成的树冠足有一个篮球场大,树牌上记录该树的树龄为820年,它就像一位时光老人,散发着氤氲的芳香。其他的樟树则分散立于村前屋后各处。这些古樟与古村一道成长,成为一种活的文化,见证了介桥村的历史。永红带我们在村中各处转悠,她告诉我们,自己父亲曾担任过该镇的书记,对村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她都非常熟悉。介桥村保存了许多古老的民宅建筑,这些房屋属于典型的赣西民宅,土墙、砖瓦、木制门窗、料哩门,看上去让我倍感亲切。奢华一些的古屋,墙头建有马头墙,宜春人称之为垛子墙。这种墙飞檐高翅,英俊挺拔,有些墙壁上雕龙画凤,古朴馨香,内容大多记录赣西的乡村风貌,讲述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在一面高墙上我们就欣赏到一幅描写古人演奏《广陵散》场景的壁画。“白砖碧瓦马头墙,人字铺地古街巷。古樟蔽日宿白鹭,清泉老井育将相”便是介桥村的写照。
我记住了其中一条青石铺地的古巷,这条村中古道,据说修建于宋明时期,曾是分宜和周边地区煤炭、苎麻运输的主要通道,现如今虽风光不再,但古巷里曾经人来人往,当年生意兴隆的“众生堂”“仁义号”“源顺号”等商号店铺尚存。
今天的介桥村,虽然严嵩的故居或遗存已荡然无存,但严嵩的印迹却无处不在,说明故里的百姓并没有忘记他,甚至也没有忘记他的儿子严世藩,以及家庭中的其他成员。这就是历史。参观介桥村,我们能够感觉到,村中对严嵩的所有介绍与评价都是正面的。严嵩出身寒素,但天资聪颖,五岁进私塾,八岁成神童,于书过目即诵。他十九岁中举人,二十六岁得进士。族人这样评价严嵩“著之丰、文之雅、书之韵,乃吾族第一人”,乃饱学之士。后来严嵩被授翰林院修编,驰骋政坛半个世纪,其中任次首辅二十年,位极人臣,也曾背负骂名四五百年。有一点,据村史记载,严嵩十九岁时与夫人欧阳淑端成婚,白发终志,身无旁姬,在中国古代的士大夫中仅此就值得尊敬。严嵩对自己家乡的贡献,修了一条路,建了一座桥,创办了一座书院。严嵩八十七岁时卒于故土,临终前写下最后两句诗——“平生报国惟忠赤,身死从人说是非”。
介桥村多祠堂,其中的“竹坡公祠”,即“毓庆堂”最具代表性,至今保存完好。此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以严氏九世祖严仲恭之名命名,为介桥严氏家族最早的宗祠,传递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行为规范。“毓庆堂”建筑为抬梁式砖木结构,轩廊、廊柱、步柱、雀替雕有各种花卉卷草装饰,工艺精湛,不但呈现了介桥村悠久的建筑风貌,而且将古村的人文历史也表达充分,包括堂内严嵩的部分书法墨迹陈列。在村庄的深处,还有诸如“元辅第”“进士第”“世进士第”“御史第”“科甲第”等彰显介桥人文与历史的建筑,甚至藏着一处规模不小的钤阳书院。我们走村串户,观光游览,充分领略介桥村这个民风淳朴、人文荟萃的地方。据介桥村史记载,历史上该村经廷试、会试、恩科和恩赐走出去的进士达七人,举人二十余人,民国以前七品以上官员达百余人。其中有一位族人,名叫严宗喆,以清节著称,平生好读,诸多讲学,曾辟石鼓书院,深受后人尊崇。
介桥村的这种历史文化传承,改变了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的命运。“方伯世家”“八世一品”之称谓对介桥村来说,真的是实至名归。
奇山幽境探溶洞
朱熹游宜春时,曾赋诗:“我行宜春野,四顾多奇山。攒峦不可数,峭绝谁能攀?上有青葱木,下有清泠湾……”说实话,朱熹来到宜春只是一位过客,并非久居。他所见的那些“奇山”,我估计就是袁河边那些由石灰岩构成的喀斯特地貌景观,这种山体在中国,以广西桂林的漓江两岸最为集中、奇特。赣西地区虽然有喀斯特地貌出露,但比较分散,主要集中于袁河流域,尤其是宜春袁州区至分宜县的河谷地带。朱熹“上有青葱木,下有清泠湾”“峭绝谁能攀”诗句,我以为主要描述的就是这种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一处处由山、水、崖以及植物共同构建的图景,崖壁陡直,攀登的难度极大,从而让朱熹望而兴叹,诗性有感而发。袁州区牛栏峡附近曾经便是一处喀斯特地貌景观集中呈现区域,可惜河流改道后,缺少了水的元素,便少了灵动,山还在,景观价值已然消失。
赣西喀斯特地貌亦呈区域分布。铜鼓是赣西的一个山区县,位于九岭山脉西部腹地的铜鼓盆地,地质年代海底抬升,冰川侵蚀,同样形成一系列奇峰异石。定江是流经铜鼓的一条主要河流,在县城边的定江河畔,呈现出一系列丹霞型峰林或峰柱地貌。这一次,我专程前往那里观摩。“铜鼓石”是其中的一个经典,那是一块颜色暗红,由石灰岩砾石和碳酸钙胶结,再经长时间水流、风化作用而形成的岩体。“铜鼓石”耸立于定江边,由于年代久远,已处于逐渐下沉的态势。沿着定江上溯几百米,“宝山石”的丹霞地貌特征更加显著,它已不是一块石,而是一座具有一定气势的缓坡丘陵,山顶平缓,三面陡立。
从铜鼓县城出发往东二十里的天柱峰景区,目前已打造为以丹霞地貌为主要特色的国家森林公园,面积上万公顷。尤其是丹霞天柱,孤峰突兀,形似一个巨大的石笋,在九龙湖的怀抱中,阳光照耀下的主峰五彩斑斓。“天柱崔嵬擎太空,龙湖荡漾摇苍穹。桂林山水炫华彩,阳朔风光舒丽容。”如果你勇于攀上天柱峰之顶远眺,周边湖光山色,群峰耸翠,红岩绿树尽收眼底,同样是一处绝景。这是一个“山娇于绣,林媚于锦,水明于镜,泉美于琴”之地。我们这次游览天柱峰,几天之内接连去了两次,由于阴雨连绵,朦胧之中画里行,始终没能拍摄到理想的照片。
定江是一条神奇的河,下游河段汇入的几条主要支流,如正溪水、双溪水和带溪水等均源于宜丰县的官山,这里河流的走势没有遵循赣西之河往东流之规律,定江出九龙湖后来了个大拐弯,往北穿越九岭山脉腹地,注入九江的修河。说不定,是定江把这种石林丹霞地貌特色带到了修河流域,同时,也把我们吸引到了修水。早就听说在修水的四都镇有一个东岭石林景区,前往修水,我们幸运地请到当地的“高级导游”许高峰先生,请他陪同我们一同前往四都镇。在当地镇党委书记匡晖先生、镇长周水如先生的引领下,我们参观东岭石林。
目前的东岭石林虽已列入江西省级风景名胜区,但并未完全开发,仍然保持着自然野性的况味。旁边的村民开办了一些民宿,可把远道慕名而来的游客留下。占得几个山头的石林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林高低错落,怪石林立,走入其中,仿若迷宫。它的规模虽然没有云南石林那么大,但在江南地区仍显得独树一帜,成为一个难得一见的景观。领导们边走边介绍,也畅想着对石林未来的规划。东岭石林除了石林奇观,周边森林葱郁,尤其是生长着成片的野生桃树林。据当地人介绍,当年陶渊明写作《桃花源记》,灵感就源于这里,是否当真,我无法深入考证。但愿走进石林,我也能体验一次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喀斯特地貌区,总会有一种地质构造形影相随,这就是溶洞。
在分宜,我们这次体验了洪阳洞。其实在赣西,溶洞非常多,萍乡的孽龙洞、宜春袁州区的白龙洞,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已被初步开发。近年来,万载的竹山洞、分宜的神牛洞亦被陆续发掘并接待游客。游览明月山,在海拔1600米左右的高处,有一个星月洞,溶洞穿越一片厚厚的岩层后直通山脉西端悬崖,后来的青云桟道就架构在那边的悬崖上,那是我所经历过的、海拔最高的一个溶洞。神牛洞位于分宜县大广高速公路旁边的洞村乡,它只是洞村溶洞的冰山一角,依托蒙山、大岗山等高山,洞村周边发育了非常完备的喀斯特地貌,亦发现了大量溶洞。这些溶洞千姿百态,山中有洞,洞中有洞,鬼斧神工,于是洞村人以量取胜,给自己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洞都。我们这次深入蒙山,从北面的上高县进入,攀登了山脉北坡的白云峰,那里属于蒙山林场管辖的范围,一片纯粹的原始森林,山势完全被密林覆盖,上山的公路非常窄,下雨又雾浓,我们还遭遇到了一次局部泥石流,那里或许有溶洞,但无法探寻。我们一路向上攀登,未见到一个人,不敢贸然深入。下山之后,参观了位于上高县蒙山下历史悠久的却破落不堪的圣济禅寺,便快速离开。
本次赣西溶洞之旅,由于时间所限,我们刻意选择白龙洞做一次深度体验与探秘。白龙洞位于宜春市袁州区三阳镇酌江村,此洞原名酌江洞,后改为现名。一大早,我们从宜春市区开车前往,约三十分钟车程,非常便利。非节假日,游客不多,我们与来自浙江温州的六位游客,加一位导游和船工共十人,当日首批次入洞游览。白龙洞,规模不算大,特点在于水陆各半,前面一段,需乘船游览,在深邃的洞中由专业船工划船前行观摩,上岸后,在洞中徒步。白龙洞位于酌江水库旁边,洞中的水源于湖底渗入泉水,水库周边群山环绕,明媚幽静。据说这里所发现的溶洞远不止白龙洞这一个,有大小十余个,为多个幽深曲折、各具特色的溶洞群,白龙洞只是已开发的规模最大的一个。
我曾多次欣赏溶洞之美,桂林的冠岩、七星岩,江西彭泽的龙宫洞,广东连州的地下河,湖北恩施的腾龙洞,也包括萍乡孽龙洞等,总体感觉都差不多,喀斯特地貌,石灰岩构造无非都是一些钟乳石、石笋、石柱、钙化池之类,但白龙洞仍然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洞中形成的钟乳石、石笋、钙化池等惟妙惟肖。乘船的过程,水道曲折回旋,犹如一条精致瑰丽的地下长廊,向上仰望,高悬的钟乳石惊险刺激,挂在空中仿若将摇摇欲坠。上岸不久,可以看到一整块十余米高的穹顶石壁,岩层沉积形成的纹理层次分明,令人震撼。顶端之石就像开了一个天窗,一只熊猫从中将头探出,形态逼真,在蓝色灯光的照耀下,如梦如幻,我的第一反应,此景应叫“熊猫探幽”。这是白龙洞给我留下的,最为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在洞中一路走过,我们一群人兴味盎然,给所见的各种岩石造型取名字,钙化梯田上方露出一圆形孔,里面安装一只红色灯泡,叫“日出东方”,像清晨鲜红的太阳刚刚跳出地平线;上下两个因千年万年滴水形成的石笋,我们给它命名“天长地久”,尽管它们如要真正实现这一“亲吻”过程,恐怕还得等上百年、千年;另一处钙化石群非常壮观,石壁晶莹剔透,似瀑飞雪,这个可以称作“冰雪飞瀑”。
白龙洞洞中之道九曲回肠,千奇百怪,洞体有大有小,有宽有窄,大洞套小洞,洞中又有洞。大的地方可容纳一个网球场,宽处十人并排行走都没有问题;小的地方,人必须蹲着通过,像一条大自然专门设计安排的“虔诚之道”,窄处,人通过时需要侧着身子,缓慢挪步,如一条“减肥通道”。在白龙洞的中段,大自然很体谅游客,在顶端开了一个真正的天窗,窗口形状像一幅栩栩如生的“狼图腾”画,中午时分可以将阳光引入洞中。正是这一天窗,在给洞中带来光亮的同时,也将洞外新鲜的空气输送至洞内,所以人在洞中行走并不会产生空气稀薄的感觉。凉爽、舒适、精致,独具魅力的石灰岩溶洞构造是白龙洞为游客提供的VIP服务。白龙洞中还有许多怪石奇景,如“石龟探天”“水帘洞府”“石树擎天”“龙宫海花”“雪压青松”等,让人观后印象深刻。
走出洞口,导游提醒我们,从洞口再往上继续攀高一些,山上还有石林景观,果然如此,只是石林的规模不是很大,但许多岩石的形状很精致。
神奇的白龙洞,将洞里洞外、陆地水上的喀斯特溶岩地貌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