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十五章 理念论

以下内容是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概括。

我们的问题是:什么是哲学家? 第一个答案是根据词源学得出的:哲学家是热爱智慧的人。但是,热爱智慧的人与热爱知识的人不是一回事,好奇的人也可以被称为热爱知识的人,但是大众的好奇心不会让一个人成为哲学家。因此,哲学家的定义应该改为:哲学家是热爱窥视真理的人。但是哲学家们窥视到的是什么呢?

假设一个热爱美好事物的人,认为应该观看新剧作,欣赏新画作,聆听新音乐。这样的人并不是哲学家,因为他热爱的只不过是美好的事物,而哲学家热爱的是美好本身。那个只热爱美好的事物的人身处梦境,那个对美好完全了解的人则是完全清醒的。前者不过有些观点,后者拥有的才是知识。

“知识”和“观点”之间的区别是什么?一个人有知识,就表示对“某事物”有所认识,也就是说,所谓的某事物是存在的。因此知识是绝对可靠的,知识本身从逻辑上是不可能出错的。但是观点是有可能出错的。观点是怎样出错的呢?如果观点描述的,不是描述对象的特质,那就不能称之为观点;如果观点描述的是对象特质本身,那它就是知识了。因此观点必须是在描述那个对象,同时又不是知识性的描述。

但是,这怎么可能呢?答案就是,具体的事物总是具有相反的特性。柏拉图声称,所有能被感知到的具体事物,都具有相反的特质;它们处在某种特质的是与否之间,适合作为观点,而非知识的对象。“那些能看到绝对的、永恒不变的特质的人,你可以说他们有知识,但是不能说他们有观点。”

这样,我们就会得出一个结论:观点属于可感知的世界,知识则属于超越感官的永恒世界。例如,观点关注的是美好的事物,知识关注的则是美好本身。

这就是所谓的“理念论”或“形式论”。

在《理想国》的最后一卷,在开篇批判画家时,柏拉图对“理念论”或“形式论”做了非常明确的阐述。

在这里,柏拉图解释说,只要有一定数量的个体有共同的名字,它们就有共同的“理念”或“形式”。例如,虽然有很多张床,但是床只有一种“理念”或“形式”。就像镜子中的床,只是一种表象,不是“真实”的,同样的道理,各种各样的床都是不真实的,只是床这个“理念”的翻版,唯一真实的床是神创造的。神创造的那张床的特质是知识,木匠打造的许许多多的床,我们描述它们的特质只能算是观点。哲学家感兴趣的,是那张作为模板的床,而不是可以在感觉世界中找到的那些床。

柏拉图在写《理想国》的时候,完全相信自己的洞见,为了将这一洞见的本质传达给读者,需要一个比喻帮助理解,于是就有了所谓的“洞穴之喻”。

在洞穴之喻中,缺乏哲学思想的人被比作洞穴里的囚犯,由于被绑着,囚犯们只能看向一个方向,他们的身后是一堆火,前面是一堵墙。在囚犯和墙之间什么都没有;他们能看到的,只有他们的影子,以及他们身后物体的影子,而影子是火光投射到墙上形成的。他们会自然而然地认为这些影子是真实的,对形成影子的物体则毫无概念。最后,有人逃出洞穴,沐浴到了阳光;他第一次看到真实的事物,意识到自己之前一直被影子蒙骗。

如果他是那种适合做卫国者的哲人,他会觉得自己对之前跟他关在一起的那些囚犯有责任,应该回到洞穴,把真相告诉他们,给他们指明出路。但是,说服那些囚犯会很困难,因为从阳光下走来,他看到的影子不如囚犯们看到的清楚,囚犯们会觉得,跟逃跑之前相比,他变得更愚蠢了。

关于未来会成为卫国者的青年适合什么样的教育,柏拉图做了一番有趣的描述。我们已经知道,青年人在才智和道德方面都要达到一定水准,才能被选中,获得这样的荣誉;他必须品格高尚、好学、记忆力出众,还要内心和谐。因为在这些方面优于常人而被挑选的青年,从二十岁开始学习毕达哥拉斯派的学科——数学、几何学、天文学,以及所谓的和谐。学习不是出于任何功利的目的,而是在为内心洞见永恒的事物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