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从被规则支配的悖论中摆脱?
经济学作为一门学问,总是伴随着反转、对立,甚至是非条理性而存在。如“合成谬误”“囚徒困境”这类假设,从局部看应该是积极的行为,可放到整个社会全面看又变得消极了。即便是为对方考虑而做出行动,最后也往往事与愿违,顾此失彼更会成为家常便饭。随着时间的推移,悖论越来越多的出现,令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资本主义的本质。
其实,在《欲望资本主义》第一册中便提到,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肯定了利己之心,但又在《道德情操论》里把共鸣作为人与人之间能相互协作的基本前提,这就存在着论述的两面性。同样,凯恩斯在设定投票奖励的规则时,又抛出让人很难理解的“选美投票”现象来诠释市场经济原理的多重性。然后是马克思形容商品变成金钱,金钱又变成商品的“致命的飞跃”,以及在这飞跃中潜伏的不可思议性等。当然,熊彼特的“资本主义将被自己的诸多成功毁灭”也会在本书中详细涉及。总之,在经济学巨人的言语里总会有一连串悖论的大罗列,让人看到他们的思想其实也是有两面性的。
“科技迅猛发展,为何经济还是低迷呢?”
柯恩与安田洋祐的对话,从这个紧扣现实的悖论开始。现代法国的高端人才代表丹尼尔·柯恩在谈吐中评论精彩、妙语连珠。在他口中,技术发展、生产率提高、社会变得富裕起来,这些常识性的三段论被说得明明白白。但是,柯恩也叹息这三段论只能适用于产业社会,只能用于以制造业技术为中心的时代。可是,技术越发达,与之相对应的贫富差距就越大。追求物质丰腴、行动便利的社会而进行的技术开发竞赛,虽令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带来的却是极个别人的财富集聚。这才是现代资本主义最大的问题或悖论。
柯恩作为经济学家与政治家,视野极其宽广。他将哲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的思想,甚至最新的科技创新及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变化等,都用“文明论”的观点跨学科、跨领域地予以解析,其中还展现出灵活的思考辩论之意味。他不是单纯的博闻强识,他不仅能根据时间、空间的变化随时调整课题的研究方向,同时还能创造各种假设朝着目标勇敢地进行连续挑战,宛如足球场上在场地来回奔跑的球员。
在本册中,与柯恩对话的是日本大阪大学安田洋祐副教授。其专业为经济学,除此之外还擅长游戏理论、市场设计等,也是日本经济学界的年轻才俊之一。从研究近代经济学一路走来的安田副教授曾“贪婪地”洞察各种经济的外部要因,结果他发现虽然近代经济学研究的就是“在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如何更科学地在各阶层间分配”问题,但是其方法论今天已经走到穷途末路,即无法合理解释现状。所以,要持续挑战研究被市场经济忽视的要素。
“对增长论唱衰的,基本上是那些即便收入减少也毫发无伤的富裕阶层。”这是安田最近在采访时提出的。另外,他也在继续摸索如何保持经济增长的方案、理论。并且,为了把近代经济学的潜力发挥到最大限度,安田洋祐一直在不断地学习各门新学科来充实自己。
在与柯恩对话时,他也把这个想法摆了出来。与柯恩的激烈思想碰撞,大家在阅读后就能慢慢体会。
两人在对话过程中,也产生出一个更难解释的问题,那就是究竟何为“增长”?
以理论来驳斥眼前人的逻辑,和想叫醒一个沉睡之人的用语是不同的。“富裕层/贫困层”这两个概念之间,我们特意地画上一个斜杠,为的是告诉大家每个人看到的情况也会发生偏差。为此,只有不断地提问下去,才能最终找到最佳解决方案或真理。
何为资本主义?何为民主主义?何为增长?何为进步?
安田与柯恩的对话其实想引出的是:“为什么只有一小撮的超富有阶层才能享受到科技带来的红利?” 两人围绕这个问题一直在唇枪舌剑:产业革命之时,从农业向工业的劳动力转移,那时产业转型在某种程度上是顺利的,可现在为什么不顺畅了呢?要用什么方法继续呢?大家也随着两人的一问一答,开动脑筋思考一下吧。
柯恩指出,现代人类“生活在前所未有的被经济规则支配的世界里”。对此,我们大家应该怎样考虑规则的转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