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我的时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1章 不可能

第二天早上,李佑吃过早饭刚出门就遇到了熟人,正是前几次来的宫里太监。

“公公,这次来齐州是有什么事吗?”

李佑把人带进府里问道。

“齐王殿下,这次可不是好事。”

李佑一听这话,大概就清楚了,相必一定是五姓七望的原因。

“公公只管说。”

“齐王听旨,因齐王带领齐州百姓不事农耕,革去齐青等七州的刺史与都督之职,罚三年俸禄,并往后春耕秋收之时,不得对百姓招工。”

“儿臣接旨。”

李佑心里毫无波澜,官职他本就不看重,俸禄更是不重要。

至于不对百姓招工,也没有问题。他以后不招百姓,只招工人,只不过包培训而已。

“殿下,奴才的事已经结束了,咱就先走了。”

“嗯,青衣,给公公拿点路上买茶的银子。”

“殿下,奴才只知道这次是五姓七望的人弹劾殿下的,其他的奴才就不知道了。”

“嗯。”

李佑心里清楚。

说实话,关于这件事李佑对五姓七望的不满远不如对李世民的不满。

五姓七望这么做是有原因的,毕竟李佑是先动手的人。

但是李世民竟然没帮自己,这让李佑很是不满。

如果说李佑是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被五姓七望弹劾,李世民责罚自己也就算了。

但是现在李佑是在做好事啊,他不相信李世民不清楚自己在修城修路的事,可还是责罚了自己,这就说不过去了。

太监走后,秦筱秋也过来安慰道:

“殿下,怎么愁眉苦脸的?之前不是已经做好准备了嘛?”

“筱秋,你说李...父皇为什么要这么做?”

“估计是有敲打的意思吧。”

“说说看。”

李佑不是很明白这里面的道道,他原本就远离京城和朝堂,这么长时间接触最多官员的就是张承汉,他是在不太明白。

“因为夫君你太优秀了。”

李佑恍然大悟,他也是看过电视剧的。

一般吃喝玩乐不做正事的亲王才能让皇帝放心。越是在地方功绩显著的亲王越不让皇帝放心。

难道李佑以后要吃喝玩乐不做正事?

不可能,

李佑不想说什么改变大唐之类的话,目前他只是想让齐州变得更好,这里面也有他自己的原因,毕竟他就住在齐州。

至于以后,那就以后再说。

反正谁也别想左右自己,包括李世民。

“原来是这样。”

李佑点点说道。

“夫君,你明白了?”

“懂了。”

虽然懂了,但是心里还是对李世民没好感。

秦筱秋也没多说什么,因为在她心里现在的李佑是最好的夫君,李佑做什么她都会支持。

解决了心中疑惑之后李佑便准备去工厂了,刚出门又见到了熟人,张承汉。

“殿下。”

“嗯,怎么了?”

“殿下,您的事我刚才已经知道了,我是过来跟您说一下,不管您是不是刺史,我都对您马首是瞻。”

“如果本王连亲王都不是呢?”

“只要殿下为百姓着想,那殿下永远都是我心里的齐王。”

张承汉可不是因为李佑的身份才做舔狗的,李佑没来之前他有舔过孔家?现在对李佑马首是瞻还不是因为李佑那不可思议的手段嘛。

“嗯。”

“殿下,不对外招百姓,那怎么办啊?”

“现在那些百姓不就是工匠嘛?以后对外就说是招工,把百姓招进来再教会他们之后,他们不就是工人了?”

“明白了,殿下,下官这就去准备。”

“嗯,再过几天本王就要回京两个月了,齐州不要出岔子,好好安排外来的百姓。”

“请殿下放心。”

张承汉不用李佑说也会上心,因为他是齐州的父母官。

接下来的几天,齐青等七州的官员和百姓也都知道了这件事。

官员到没什么反应,毕竟他们也只是见过李佑一面,李佑也没有管着他们。

但是百姓的反应可就大了,其他六个州还好,齐州的百姓可就炸了。

不过他们除了抱怨也没法帮助李佑什么,顶多就是去衙门求张承汉给京城上书求情。

李佑每天上下班,都有不少百姓跑过来安慰李佑,这让李佑既感动又欣慰。

他也多次和百姓解释自己没关系,齐州一切事务照旧,不会改变。

另一边孔家也知道了这个消息,孔仁明很兴奋地找到孔守杜说道:

“爹,李佑不是刺史了。”

孔守杜面无表情地说道:

“然后呢?”

“我们可以……”

孔仁明只顾着兴奋,但是好像这并不能改变什么。

“他还是亲王,盐我们拿不回来,就算他不在齐州了也一样。”

“那地呢?李佑不是刺史就不能管不到青州了。”

“但李佑是亲王,他会直接跟皇帝说。”

“唉!”

孔仁明空欢喜一场。

“仁明啊,你别再大手大脚地用银子了,前几次你母亲偷偷给你银子别以为我不知道。咱们孔家现在要开源节流,你再不听话,我就断了你的开支用度。”

孔守杜严厉地说道,现在孔家的情况容不得孔仁明乱来。

“我知道了。”

孔仁明很平静地回答道。

反正他也不怎么要用银子了,因为他没有朋友了。

上次的事情过去,其他士族的朋友直接少了一大半。

还有一小半也因为自己没银子而离自己远去。

没朋友,他就不想出门,当然就不用银子了。

七月十日,李佑一家带上秦怀道一家,另外再加上两百亲卫军出发了。

跟两年前离开京城时不同,这次来送李佑的人很多。

除了张承汉,还有许多自发来送行的百姓。

李佑辞别众人之后便上路了。

没有走水路,而是走陆路。

因为走水路船要逆流,费时费力,再加上护卫较多,马匹也多,坐船不合适。

一开始有水泥路,李佑还没感觉什么。可是向西走了没多久水泥路就没了,李佑明显感觉马车颠簸了不少。

李佑看秦筱秋等人还能接受,也就没让队伍放慢速度,毕竟长痛不如短痛。

一路上只要路面还算平坦,李佑还会让队伍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