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的父母:“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育儿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为了自立

孩子的成长比父母想象中更加茁壮、充满活力。正因为如此,其实用同样的方法对待不同的孩子,孩子如何接受,都是取决于孩子本身的。有时父母会起到反面教材的作用,有时孩子也可能会被父母讨厌而“被动自立”。如果父母将自立作为育儿和教育的目标,不能不说这也是一种成功。但是最佳状态还是希望能够为孩子提供合适的帮助,并且构筑起稳定的亲子关系。当然,哪怕父母提供了合适的帮助,孩子怎么接受帮助也是未知的。

孩子从小宝宝阶段开始,凡事都面临初次尝试的同时,父母也一样初为人父母。我想到了这样一件事:当时儿子即将步入小学,他就读的小学其实也是我小时候读的学校。儿子与我不一样,他在保育园度过了很长的时光,所以我一点也没有担心他到小学后的人际关系。我自己当初只读了一年的保育园,并且由于生病的缘故中途就退学了。实际如何,我已经记不清了,但是和儿子、女儿不同,记忆中的自己对于去保育园是非常有抵触情绪的。我倒是没有担心过儿子不去学校,但是上学路上有一个没有信号灯的视野很差的三岔路口,我特别担心他一个人怎么通过这个路口。庆幸的是学校指定了一条不用过这个三岔路口的上学路线。虽然要绕远,孩子要走30多分钟,心里觉得对孩子来说走的时间有点长,但是因为有信号灯所以就相对放心些。

小学入学仪式的前一天晚上,儿子根据自己的记忆画了一张从家到学校的地图。那是一张很完美的地图,甚至完整清晰地画出了途中的标志性建筑。不愧是在2岁的时候就从保育园出走,想要独自归家的孩子。

平时习惯晚睡的儿子在看时钟后发现已经晚上八点时,说“不好了,必须得早点去睡觉了。明天可是开学典礼”,赶忙进到卧室换了睡衣。不过好像因为太过兴奋,并没有顺利地快速入睡。

这样,在开学典礼结束后,儿子开始了元气满满的小学生活。从那时候起,我也开始变得繁忙,白天没有时间待在家里,儿子放学到家之后家里也没有人在。当然我也考虑过儿子可以参加下午五点的托管班,但是儿子却说不想去参加。就这样,他每天脖子上挂着钥匙,背着大书包,全力奔跑到集体上学的集合点。在这之前的五年间,不论是刮风还是下雨,我每天都坚持骑自行车去保育园接送他,但从现在开始他可以一个人去学校,又一个人从学校回家。因为不用接送了,我也轻松了不少。

大概过了两个星期,学校指定的上学路线发生了变更。和之前的路线比起来要近一些,这一点很好,但是问题是必须要通过之前提到的三岔路口了。早上因为是在集合点集合后学生们集体去学校,所以没有什么问题,但晚上放学后需要一个人回家,因为我之前在那里出过交通事故,所以很担心。跟儿子商量后,一向很谨慎的儿子说他可以每天绕远避开这个路口,得到老师的许可后,他就开始每天迂回绕远回家了。我是一个爱操心的人,孩子学会骑自行车后,就开始担心孩子千万不要遇到事故,但是仔细想想,和我比起来,孩子可能更加小心注意,并且行动敏捷,从这个角度来说,可能儿子骑车比我骑车还要安全。现在每每回想起这些事我就非常惭愧。

那段时间,我因为儿子每天绕道回家而安心。然而,有一天我下班早,恰巧碰到了放学回家路上的儿子。那应该是开学后两个月左右的时候,我看到他并没有绕道,而是很冷静地横穿过没有交通信号灯的三岔路口。

“为什么没有从那条路回家呢?”我询问他,他并没有直接回复。

“我已经走了很久这条路了哦”。他说。我当时真是觉得自己的担心都枉费了。

四年后,女儿开始读小学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女儿说她想去课后托管班,因为那样她可以和上保育园的时候交的朋友在一起,然后等着哥哥学习结束后来接上她一起回家。听说哥哥不是去托管教室接她,而是两个人定好时间和地点后集合。

“这样,你还在那棵树下面等我哦。”

“好的,知道啦。”

我听过兄妹俩这样的对话。由于两个人这样一起回家,女儿会产生依赖性,所以开始没法一个人独自回家。其实没有依靠的人才更自立。

要说儿子是不是讨厌和妹妹一起回家,好像也并不是。有一天我白天上班路上恰巧遇到了回家路上的兄妹俩,从很远处认出来我的兄妹俩朝着我跑过来。那是一个寒冷刮大风的日子,儿子之前一年四季都是穿着半袖和短裤,但是从四年级开始,冬天也会穿上夹克。我看到兄妹二人的时候,哥哥把夹克脱下来给妹妹穿着,自己抱着肩膀往前走着。由此我也知道了兄妹俩尽管在家里经常会发生激烈争吵,但在外面的时候关系很要好。

在同一个家长大的兄妹俩,儿子可以心平气和地一个人早早地上下学,一个人在家,但是女儿却没法一个人回家,不能一个人在家。这样的不同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当然实际上女儿绝非无法一个人待着,有一天哥哥放学后去朋友的家里玩了,那天因为不能和哥哥一起回家,她是一个人回来的。所以她并不是一个人回不来。我是在女儿到家后不久进的家门,她开门后直接坐在玄关,眼睛都哭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