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哥导读
黑死病,一个令欧洲人谈之色变的恐怖瘟疫,在对微生物缺乏认知的年代,俨然就是死神的化身。而引起黑死病的元凶竟然是一种小小的细菌——鼠疫耶尔森菌!虽然它的基因组并不比大肠杆菌的基因组复杂,但要论历史上哪一种细菌杀人最多,它必然坐上铁王座。
• 鼠疫曾是欧洲大陆上最令人闻之色变的瘟疫,仅14世纪的那次大流行,就带走了数千万人的生命,那时候的世界总人口也才几亿。
• 鼠疫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与战争和贸易有关。而认为瘟疫来自东方的说法,并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
• 19世纪末,耶尔森发现鼠疫病原体是鼠疫杆菌,西蒙德发现鼠蚤是传播鼠疫杆菌的中间宿主。20世纪初中国东北暴发鼠疫,伍连德发现通过飞沫传播的肺鼠疫,并成功地在4个月内控制住疫情。
• 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鼠疫杆菌早在4900年前就已存在。
• 鼠疫曾带来不少文化影响,历史上曾出现在迫害犹太人时,鼠疫病菌被制成细菌战武器的情况。和天灾比起来,人祸更可怕。
一个脸色蜡黄的男人,衣衫褴褛,蹒跚走在满是污秽的街道上。他正在发热,虚弱得随时都可能倒下。他走到黑暗且简陋的屋子里,躺在勉强可称为床的木板上,连盖上破旧棉被的力气都没有。若不是浅浅起伏的胸膛,和不时发作的剧烈咳嗽及呕吐,旁人几乎无法辨认出这是一个活人。
屋子里安静极了,连过往常在房梁、灶台、桌上出现的老鼠也没有动静。如果你有勇气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在短短三天内,男人腹股沟和腋下出现了如同鹅卵石一般的硬质结节,腹部等位置开始出现黑斑,明明还活着,身体却呈现着死气。生命进程的最后,他开始出现幻觉、呓语,直至最后失去生命体征。
这样的场景,在中世纪的欧洲并不鲜见。在可见的历史文献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大量人口因病死亡的记录。这种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人们在很长时间里都不知道病因,基于它让人皮肤发黑的症状,14世纪时人们将它命名为黑死病(Black Death),后来称之为鼠疫(plague)。在欧洲史上,鼠疫一度是瘟疫的代名词,可见其影响之大。
据历史记载,黑死病曾在欧洲有过三次大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