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基本理论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认同理论概述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内涵与实质

认同诞生于心理学领域,随后跨界成为一个多学科的综合性概念。毫无疑问,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对认同理论的研究也不能缺席。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已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理论研究的新问题,厘清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内涵和实质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理论的逻辑起点。

在当今时代认同理论有着多重的面向,就其基本内容而言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层面,即社会学上考察的认同理论、心理学中关于认同的理论以及哲学上关于认同的理论;就其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而言,其分属于不同的理论体系;就其所考察的关于认同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言,都属于认同理论在不同的学科领域的具体表现。这种不同学科与认同理论的勾连,一方面表现出了认同理论的普遍性,也凸显了认同理论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另一方面也表明各个具体学科都存在着需要重新面对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

一、认同理论的多重面向

认同理论既古老而又现代。在2000多年前,中西方的思想家们都在探寻千差万别的事物背后的统一性,直到20世纪初,认同概念才得以产生,才形成一种理论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并且成为主要由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研究的一个多学科综合性理论。因此,认同理论呈现出多重面向,我们应对其逐一加以认识。

(一)认同理论的哲学面向:差别中的统一性

哲学对认同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无论是古希腊德尔菲神庙石碑上的箴言“认识你自己”,还是柏拉图、笛卡尔、弗洛伊德都从自我认同的角度探讨过这个问题。认同问题在本质上表现为哲学上的同一性的问题。普通逻辑中的同一律已经内在地规定了自我认同的逻辑学基础。这种无差别的自我认同表现为事物对自身的认可,是从形式方面实现的自我肯定;同时,它也暴露了自身的缺陷。纯形式的肯定并未涉及事物本身的丰富内涵,因而这种肯定本身只具有纯粹逻辑学的意义,因而是一种抽象肯定。事物的发展过程表现为从抽象到具体再回到抽象的过程,具体就表现为抽象概念本身包含的丰富内涵。因此,事物的真正统一性是有差别的统一,是事物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充分展开之后形成的具体统一性。因此,形式逻辑经过漫长的发展开出了辩证逻辑之花。由此可见,哲学上探讨的统一性问题引申出了两个基本的领域: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即有差别的统一和无差别的统一。其中,前者是对事物内涵的探讨,这在黑格尔那里得到了最为完整的系统的表述;后者是对事物本身的纯形式的研究,因而仅仅肯定了事物的抽象概念。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抽象统一性并不是可有可无的。恰恰相反,关于事物本身的抽象统一性,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正是任何事物都“是其所是”才能保证事物的相对稳定性,这一方面为我们认识事物提供了可能,创造了认识事物发生的前提条件,同时也保证了事物本身运动变化发展的基本方向。事物的绝对运动并不排斥它的相对静止,正是由于事物的相对静止,我们才能实现对事物的认识。因而,自我认同从运动与静止的角度来看,它体现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我无时无刻不处在绝对运动之中,但我仍然是我。这里的“我”就是一种包含着差别的统一性。“我”的统一性,一方面表现为时间上的连续性,是时间之流的不间断性的表现;另一方面,“我”在空间上也具有延续性。这种时间与空间的一致性保证了“我”在形式上的统一性。“我”的统一性是包含着差别的统一性,这种差别就表现为“我”的内容。从内容上看,每一时刻的“我”都包含着具体的不同的内容。正是这些内容之间的差别,构成了“我”运动发展的不同阶段,也使得“我”具有不同的阶段性的特征。因此,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事物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在统一性的前提下表现出来的差别。因而这种差别本身并没有否定事物的统一性,相反,正是差别性证明事物是自身而不是别的事物。这种包含着差别的统一就是认同问题。因此,认同问题并不仅仅是对事物形式的肯定,更重要的是深刻理解事物自身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差别,深刻理解这种差别并不仅仅是对统一性的排斥和否定,恰恰相反,这种差别从更高层次上论证了事物的真正统一性。而那种无差别的统一所能实现的认同仅仅是初级的、不稳定的、有限的认同,一旦出现利益分化与对立,这种初级阶段的认同就面临巨大风险。

认同问题不仅表现为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运动与静止的统一,也表现为主体与客体之间、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统一性。在西方哲学史上,当“我”从世界中分离出来,成为关照这个世界的主体时,整个世界就被分化为两个部分: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斗争与统一贯彻于整个西方哲学史。认同从哲学的高度来理解,就是指主体对某一客体的认知、理解、把握的程度,以及由此形成的赞成、认可的态度。主客体之间、主客观之间形成的关系是多重的,如价值关系、实践关系、认识关系。总体而言,认同属于主体与客体之间发生的认识关系的一部分,它是在认知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价值关系。从对认同的哲学考察可知,认同理论既涉及了哲学的统一性理论,也涉及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相关内容,它在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但真正把认同问题凸显出来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对待,则是近代哲学对认识问题的考察和人的主体性的凸显之后的事。因而这也与近代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的心理问题的凸显直接相关,这是认同问题的理论方面。

(二)认同理论的心理学面向:情感的趋同与同化

心理学对认同问题的考察是伴随着它的诞生开始的。心理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就对认同问题做过考察。弗洛伊德认为,个人对他人或者群体的模仿进而形成的情感上的趋同的过程或者发生的同化作用就是认同。这本质上表现为个人通过同化作用实现对某一客体的共同认知与判断,进而形成情感依赖,满足个人的情感归属需要。因而这种认同作用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与众多科学家从人的自然属性探究人的本质不同,库利则更重视社会环境对人的意识的影响作用。他认为,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与改造并非仅仅出于生物的本能或者生理上的原因,而是相反,个人与社会的互动才是人们对世界产生影响的重要手段。因而,他提出了著名的“镜中自我”的概念。人们会按照自己想象出来的在他人面前的样子和他人对自身的评价来形成情感反应。

乔治·米德进一步发展了库利的观点。他指出人们通过自我镜像在意识中实现了自我关照。“我”不仅是观察客体的主体,也是被观察的对象即客体。因而,人们在意识中获得了双重视角,这也就是人的自我意识。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了“主我”与“客我”的概念,自我意识实际上就表现为主体通过他者实现的自我认同。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指出,认同问题贯穿于一个人的一生。每个人的整个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受不同的生命内驱力的推动,即认同的作用形成不同的社会心理结构。而青春期是整个生命周期中起决定作用的时期,一方面是因为这一时期,人们开始关注个人的心理需要和心理现实,按照主体的需要和个性进行心理发育;另一方面,社会要求每个人作为一个符合社会规范和社会需要的人而存在。来自心理需要与社会规范的张力使得青春期在贯穿于整个生命周期的认同过程中变得尤其重要。

菲尼提出了个体族群认同的四阶段理论:弥散性认同、排斥性认同、延迟性认同、获得性认同。这既是认同形成与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普遍性与一般性,也是个体族群认同的重要特征,它反映了个体与族群之间只有经历这个过程才能形成具备文化凝聚力的真正意义上的族群。因此,认同的形成不仅仅是个体的心理需要作为内驱力的发展过程,也是个体参与族群活动,个体与族群之间的价值关系、评价关系的体现与反映。

综上所述,像弗洛伊德那样纯粹生理意义上分析认同的形成显然是有失偏颇的。社会生活中的相互交往,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冲突张力、文化心理结构等因素都会深刻地影响或者改变认同的形成、发展。因而,从心理学上分析认同问题一方面应该重视生理结构、生理本能、生理欲望对认同过程发生的原动力作用;更重要的在于,严格而又细致地分析具体条件下的社会心理结构、文化心理要素、社会意识形态在认同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这是由于生理欲望作用的发挥,一方面受制于一定的社会心理因素和社会意识形态;另一方面,仅仅发挥生理作用的认同过程,影响范围十分有限,仅限于生存意义上的种属依存。而真正对于考察人类社会发挥重要作用的认同必然是对社会群体、社会结构、社会意识的认同,这不仅规定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而且对塑造每一个人的思想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认同理论的社会学面向:社会文化属性的认知与判断

认同理论作为有影响的社会理论突出表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这与当时的欧洲社会发展状况直接相关。社会生活中的不平等、剥削、贫富差距、群体分化等问题亟须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回应,这向当时只关注个体竞争与冲突的社会心理学提出了挑战。社会认同理论的发展得益于对人的本质与社会关系的考察,这种考察并不像之前的心理学家那样,仅仅从个体角度来观察社会心理现象,而是把个体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中加以分析。即每个人的阶级、民族、职业、宗教、性别等不同社会类别会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与社会地位关系的不同。这进一步会带来处于不同社会地位与权利关系的个人不同的社会心理结构,形成不同的社会认同。本质而言,社会认同涉及的是个体对于一定的社会结构,对于所属的社会群体的认知以及与此相关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评价。这种认知本身会成为个体信念体系的一部分,进而影响自身在不同阶段的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理论诞生之后形成了广泛深刻的影响,他们所采用的通过实验室的微观研究来解释宏观社会的方法也受到广泛关注和推广,对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然,伴随着社会认同理论的发展,他们所关注的重点也有具体的改变,某些具体的研究也遭到了不同方面的批评,但是,对社会认同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人们对社会本质的认识,促进了认同理论的极大进步,提高了认同理论的科学性。

综上可知,认同理论既有深远悠久的哲学理论的关注与反思,也有近代的社会学和心理学的阐发与论述,因而它具有广泛的学理基础和社会影响。无论是个体意义上的自我认同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疾病问题;政治或者共同体意义上的个体对共同体的认知与判断;社会认同还是个体对群体社会文化属性的价值判断都是认同理论在当代发展的重要内容,把这些领域具体提升为不同的理论问题加以分析和研究,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科学中的重要内容。笔者试图借用这一重要的社会科学理论分析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情况,并进一步给出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问题的对策,进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度,提升我国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的时效性、认可度,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智力支持。

二、认同的多重维度及其相互关系

认同理论由于自身的开放性和交融性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中自我认同、政治认同、社会认同、文化认同是认同理论中很重要、具有持久影响力的部分。这些具体的认同涉及不同的交叉学科,有着不同的研究对象,分析和研究问题也有不同的进路,但是都需要处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认同关系问题,都关注主体对客体的认可行为、认知程度,进而考察影响认同的要素,探究这些不同要素在认同中所发挥的作用,提高认同度。因此,我们在这里笼统地介绍一下认同的不同维度,以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认同问题有所裨益。

(一)自我认同

在诸多认同问题当中,最为重要也最根本的是自我认同。一个人对自身的认知与接受的程度不仅会关系到个人的健康成长、心理健康问题,也会影响他的人际交往、世界观、人生观等。因此,自我认同能力是指个人能够理智,而不是盲目地接受自己,能够较为系统地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外界之间的关系,能够热爱生活、敬畏生命、奋发向上、积极独立,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有清晰的个人追求,并且在追求人生价值过程中能够合理地处理他人的赞许与否定,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处理奋进路上的困难与挫折。既能从别人的肯定中获得自信与自尊,也能独立地认识自身的追求与需要。总体而言,自我认同包含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两个部分。其中,自我认知问题在哲学上早已做过探讨。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清楚地判断自己的需要,认清自己人生所处的不同阶段实属不易。认识自己并不是问题的终点,而是问题的起点。只有认清自己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发挥最大的作用。逻辑上讲,认清自己是实现自己的逻辑前提,实现自己是认清自己的价值目的。在现实生活中,二者并不是截然分开的。相反,人们正是在一次一次的具体实践活动中不断地认清自己,实现自己的。因此,二者并不是时间与空间的分离,而是逻辑上的前后顺序。在实现自己中进一步深化了对自身的认识,认清自己也为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条件。因而,二者在根本上统一于人的具体的、历史的实践活动中。自我认同也是如此。它既不是单纯的心理学问题,也不是单纯的社会学问题。自我认同一方面涉及个人的心理问题,个人的自我认知与自我判断;更为重要的是,它涉及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正是在处理个人与他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过程中实现人的自我认同。因此,那种仅仅把自我认同当作一个简单的心理学问题来分析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这是因为,本质上说,自我认同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与社会历史环境的影响,它并不会孤立地发生。同样,那种用社会历史环境的作用和影响来支配人的主体选择,消解主体性,否定自我认同的内在心理机制的观点也是以偏概全的,自我认同虽然会受到各种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但根本上,它处理的是个人的自我心理调适问题、个人的价值实现问题。

综上可知,自我认同是在自我了解的基础上,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自然会发生认知关系与价值关系。其中,认知关系主要表现为对自我的认知与判断;价值关系涉及对自身价值的肯定与否定。吉登斯作为自我认同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充分肯定了自我认同理论中对个性的张扬与对个体的肯定,但是对个体的过分肯定,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即个体主义的问题。因而,自我认同伴随着现代性理论而不断地成为社会生活中重要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

(二)政治认同

与自我认同的普遍性相比,政治认同更多的是通过分析人们的政治选择、政治观念产生与发展的心理机制以期实现政治认同或者解构政治认同,因而它带有明显的社会联系和政治倾向性。“政治认同所处理的对象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和阶级性。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它与人们的心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在社会中生活,总要在社会联系中确定自己的身份,如把自己看作是某一政党的党员、某一阶级的成员、某一政治过程的参与者或某一政治信念的追求者等,并自觉地以组织及过程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这种现象就是政治认同。”[3]带有明显政治性和阶级性的政治认同不仅可以提高政治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而且可以增强政治信念,提高政治组织的制度化水平;同时也有利于激发政治组织成员共同奋斗的激情和动力。当然,这种认同感如果对社会发挥负面作用的话,也会有很强的破坏能力。法西斯主义就是政治认同很高的一种政治信仰,但由于它的反人类、反社会性质,我们应该坚决抵制。由此可见,政治认同应该建立在一定的正向价值取向的基础之上,否则,会将社会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作为主体活动的政治认同,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逐渐发展的过程。总体来说,政治认同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首先是本能认同,即人们对某种社会组织或者政治组织具有天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以血缘认同为例,人们对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建构起来的社会组织具有天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中国社会中的宗亲组织就是证明。与之相似的还有种族的认同、地域的认同等。这些都是初级层次的认同,这种认同根源于人们共同的血缘、地缘关系,产生和影响认同行为的因素受自然必然性支配。因而这种认同行为的发生也具有某种自然必然性的属性。其次是情感认同,即人们对某种社会组织或者政治组织所产生的信赖、偏爱、亲近、追随、归属等。不同于初级层次的本能认同,情感认同更多地受到个人社会经历、社会经验的影响和驱使。因而情感认同已经摆脱了自然必然性的支配,开始受到社会利益、社会结构、社会价值等因素的影响,它表现为人们对某种社会组织的价值理念、目标追求的承认、信赖、追随和归属。情感认同相较于本能认同更成熟,也更能体现个人的社会需要和价值追求。因而,情感认同进阶为中级层次的认同。情感认同之后是理智认同,即人们在超越了自然必然性和充分把握了社会关系的基础之上形成的认同。理智认同是在理性的指导下对全部自然及社会关系的把握中所形成的认同,其表现为一种自觉的、自由的选择。对于理智认同来说,无论是选择献身于某一事业还是追求某个理想,它都是建立在对某一领域的发展规律的充分认识基础之上的。因而理智认同是高级层次的认同,它超越了本能认同和情感认同。一般来说,政治组织中的先进分子对组织所产生的认同属于理智上的认同。但是,本能认同、情感认同和理智认同并不一定在同一方向上发挥作用。本能认同未必与情感认同相吻合,情感认同也未必能得到理智认同的支持,这使政治认同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情形。

现实的政治生活本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得人们在政治生活中所面临的情势也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这就使得每个人因所扮演的社会政治角色不同,所承担的社会政治责任和履行义务也不尽相同。因此,作为政治认同的对象必定是多种多样、复杂多变的。其中,国家、民族、阶级、政党、政治理想、政治制度、政治政策、社会规则、社会组织等都构成了政治认同的主要对象。因此,根据不同对象,我们可以把政治认同具体划分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阶级认同、政党认同、制度认同、政策认同等。其中,国家认同是政治认同中最重要的内容,因为它关涉到对本国的国体、政体、社会制度的认同问题,这是涉及国家根本制度的问题。此外,自从国家诞生以来,就成为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共同体,人们总是分属于不同的国家。因而,国家认同是政治认同的基本内容。具体来看,国家认同不仅包括以爱国心、民族自豪感、民族荣誉感、民族自尊心为代表的情感认同,还有对国家法律制度、政策方针的理解与赞成这类高层次上的认同。阶级认同在阶级社会则是不可避免的现象。人类社会分化为阶级这一现象根源于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也根源于生产力发展的不充分。因此,阶级认同本身是一种历史的现象,它会随着阶级地位的变化,阶级关系的变化,阶级与阶级对抗的消失而随之发生变化。阶级认同既受到人们所处的阶级地位的影响,也与每个人的社会经历、生活经历直接相关。对于多数人而言,阶级认同仅仅是一种情感上的归属,政党则不同,它具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和政治目标,它是为捍卫阶级利益而自觉奋斗的团体。因此,对政党的认同多属较高层次的认同。由此可见,政治认同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它具体通过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阶级认同等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政治认同的认知上,存在着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不同派别的观点之分。非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认同是一种纯粹主观的活动,它与客观对象无关,这就否认了政治认同与社会存在以及人们的阶级地位和阶级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否认现实的阶级地位和阶级生活考察政治认同的发生,割裂了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联系,这就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淖之中不能自拔。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认同活动的发生需要处理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而政治认同作为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是由人们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

(三)社会认同

如果说政治认同是每一个公民都会自觉发生的认同行为,那么社会认同更是贯穿于人们社会生活的全过程,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社会认同是指人们对某一社会类型、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社会功能的认知、判断、态度等。它包含着十分广博的内容。按照Jackson和Smith的说法,社会认同最好从四个方面进行概念化,即对社会团体间情境的觉察、内聚力、相倚信念,以及人格解体。其中,这四个方面中的某一个方面会决定社会认同在社会团体中的关系。Jackson和Smith在分析了社会认同的四个方面的基础上,又把社会认同划分为安全与不安全两种类型。在安全类型中,群体内的成员倾向于对群体外的个体作出积极评价,偏见也会减少,不信奉群体内的同质性。相反,在不安全类型中,人们倾向于对群体内有积极正向的评价,在对群体内外成员进行比较时有更多的偏见,也能更多地感到群体内的同质性。由此可见,安全类型与不安全类型对群体内外成员的评价截然相反,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恰恰是我们考察社会认同问题时需要注意的重要内容。以此为根据,我们也能更准确地解释某些社会认同和社会评价问题。

社会认同原理告诉我们一个基本的事实,我们会根据别人做了什么来作出自己的选择。别人的想法和做法影响着我们决定什么行为是正确的,我们总是倾向于认同别人在某个场合做某件事是合理的,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对我们的选择、我们的决策、我们的行动都有重要的影响和指导意义。比如,我们看到别人穿羽绒服,也会思考自己是否也需要穿羽绒服;别人家地里种的是玉米,我们是否考虑也要种玉米。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的行为埋藏在大众行为之中,符合大众,符合社会基本规范,赢得大众的认可。这就是群体认可的表现。

社会认同不仅关系到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的选择,还会反过来影响人们的政治认同与自我认同。每个人都在社会中生活,都受到一定社会关系的规制,因而人们的社会认同本身就不可避免地渗透到自我认同与政治认同中,影响着我们对某一政治组织的认识和对自我的认知。我们在研究社会认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它的溢出效应。如果仅仅注意社会认同本身,那就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因此,社会认同的作用有时会是政治认同或者自我认同的一种附属作用,有时也会对我们的政治认同和自我认同发挥某种正向或者负向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整体性的思维来研究认同问题,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四)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不同于自我认同、政治认同、社会认同的另外一个重要的认同内容。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认为,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文化属性,能够把人们区别开来的正是他的文化属性。因而,他提出人是文化的动物。美国一些学者也非常重视从文化和文明的角度来理解人们的行为选择和价值抉择,进而用人的不同的文化属性来解释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和世界历史前进的动力。姑且不论这些观点是否科学,必须指出的是,其共同点是都看到了文化属性对人的重要意义。因此,文化认同对于人的成长、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理解世界的方式、对待世界的态度都有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文化认同比政治认同、社会认同、族群认同等具有更深刻的内涵和更深远的影响,它具有持续而深沉的影响力。文化认同相较于其他认同因素而言,更具有“自我认同”的特征。丧失文化认同,不仅会产生个体意义上的焦虑,更会产生群体意义上的文化危机、自我认同危机,从而丧失群体的凝聚力、向心力。文化认同是一种群体对自身孕育与发展起来的文化的肯定、继承、弘扬、发展的过程,它具体表现为个体被群体的影响、形塑和支配的过程。人们是在不断地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中实现自我的形塑,同时促进群体的自我认同、自我更新的过程。在文化认同中,最为根本的是个体对群体的核心价值的肯定,这就是群体的核心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它是群体文化理念的凝结,是对群体文化继承、发展、创新过程中展现出来的精神风貌、价值追求、思维方式的高度概括,因而具备深沉而又持久的影响力。文化认同的作用也具有两面性。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刻认同,可以提高民族的凝聚力,成为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而对外来文化的认同也足以瓦解一个民族的向心力。

由此可见,文化认同的核心是对民族基本价值的认同。它凝结于民族共同体长期的共同生活、共同奋斗的历史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是对民族内部最有意义事物的价值认同。文化认同不仅是连接民族文化的精神纽带,也是延续民族共同体的精神基因。因此,相对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而言,文化认同具有更为基础性的作用。

当代关于文化认同的研究存在三个主要的思维误区,亟须加以澄清。一是主张以复兴传统文化来重建文化认同,这属于文化上的复古主义和保守主义,开历史的倒车。文化在本质上属于上层建筑,它体现并反映经济基础,并不具有真正的独立性。因此,复古传统文化并不能解决文化认同问题,只有不断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才能不断激发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二是将文化认同与现代性相对立,这在本质上是文化复古主义的结果。无论是是古非今,还是是今非古都会导致文化发展史的人为割裂。古今之间,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而不是非此即彼相互对抗的关系。面对古今文化的差异,我们要做的是传承与创新,而不是简单地相互否定。三是将文化认同与文化全球化相对立。似乎文化认同是文化全球化的障碍。按照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文化的发展会呈现全球化与民族化的双重趋势。试图用文化认同来对抗文化全球化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这违背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同样,试图用文化全球化消解文化认同也是不可能的。人类文化的发展呈现出多种文化共同繁荣、相互交融的格局。

综上可知,自我认同是认同的基础,政治认同和社会认同是人的社会属性的主要表现,文化认同更深沉、更持久,对人的影响也更深远。这四种认同对于形塑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认知习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政治认同、社会认同和文化认同,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既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责任,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