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从物流大通道看“一带一路”
物流大通道是指一个国家的某个地方由于与其他国家或其他地区在物流贸易上有很多往来,在地理环境上和政策上比普通的物流运输要大很多。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实现边贸和边境地区跨越式发展,推进“一带一路”实施等,都迫切需要国际运输道路发展。中国国际道路存在运输统筹规划不够、市场培育不充分等问题,因此,应加强国际道路运输合作的统筹规划,带动区域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形成国际物流大通道。
1.催生新的需求,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
“供应与需求”中的供应只有出售的愿望和供给的能力,需求是指想得到某种商品的愿望,需求不是自然和主观的愿望,而是有效的需要。“商贸与物流”指商业贸易过程及其中的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实现商贸与物流一体化可顺利处理好这“四流”之间的关系,可以保证商流畅通、降低物流成本。“一带一路”的本质是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这需要通过提高有效供给催生新的需求来实现。
2.构建陆上物流大通道
“一带一路”构建亚欧区域哑铃型经济格局,构建陆上物流大通道,串联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中国内陆全面向西开放。其中,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一是中蒙俄经济走廊,二是新亚欧大陆桥(也称“第二亚欧大陆桥”),三是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四是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五是中巴经济走廊,六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其中,中巴经济走廊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载体和纽带,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通道和空间。
3.建立物流大通道,需要以多式联运作为枢纽依托
物流大通道建设经常会涉及物流网络、通道、枢纽和节点的概念。建立物流大通道需要以多式联运作为枢纽依托,物流网络是物流节点相互贯通的网络结构,多式联运枢纽以铁路、港口和公路港为核心。货运通道是由货流和基础设施的累积叠加组成的。物流通道由物流空间走廊、多条线路形成的复合交通运输轴、从分散到相对集中的货流、聚集的物流基础设施和多个运营商稳定的运输服务构成。物流节点在网络中是一个支点,是网络的接入点和通道的连接点,对于有港口的地区,铁路线延伸进港口比较合理。对于没有港口的内陆地区,大型公路港应该成为港口的内陆港。枢纽是“轮辐式”经济与运输战略下的产物,枢纽是货运物流一个大经济中心拥有N个次经济中心的重要大端口。
4.全球现代供应链是“一带一路”的延伸
(1)全球现代供应链生态圈。
全球现代供应链生态圈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下中国从积极融入到参与引领的必然选择,可使中国一方面积极融入全球现代供应链网络,另一方面参与全球现代供应链规则制定,有助于提高全行业现代供应链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供应链是21世纪高效配置和利用资源的必然趋势,认识供应链、把握供应链需要掌握供应链思维,坚持整合与优化结合,专业化与一体化结合,灵活性、弹性与韧性结合,平台化与生态化结合。供应链已成为西方社会的共同思维,用于审视和处理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和社会问题。发达国家已制定了供应链国家战略或全球战略,并形成了完善的供应链体系,掌握了国际供应链的主导权。为了应对国际供应链竞争,中国必须构建中国特色的供应链话语体系、战略运行体系和战略保障体系。
(2)“一带一路”与全球化。
“一带一路”伟大构想,是中国的第一个全球化构想。“一带一路”的目的在于,通过中国来推动世界各国、各地区参与并促进全球化进程。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全球化,“一带一路”遵循包容、开放、共享原则,力图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一带一路”是全球现代供应链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当前,全球社会经济发展所处的过剩环境,使商品与资本交易的空间十分有限。为了更好地推进“一带一路”,营造新的优势,积极开拓新领域,准确把握当今世界格局与大环境,不仅要发挥自身技术和产能优势,积极“走出去”,而且要把握好自身庞大的市场优势,引导世界的方方面面“走进来”。国家供应链作为全球现代供应链必不可少的支撑体系,对“一带一路”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应融入全球发展新理念,支撑可持续供应链,构建全球现代供应链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