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书是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在中国地理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的指导和支持下,组织相关学者通力合作,为迎接即将于2016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而集体编著的一份学术献礼。
早在2014年年底,当获悉中国地理学会各专业委员会纷纷在为迎接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做准备,有些专业委员会计划编撰相关的学术总结著作时,我就深感历史地理学领域更亟需这样一本著作。以往涉及历史地理学学术发展的综述文章很多,但很少有鞭辟入里的评述,更缺乏从科学史、科学哲学高度反思学科贡献、理论建树的努力。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我将这一想法与历史地理专委会诸同人以及全国各历史地理学研究单位的负责人进行沟通,得到了他们的普遍支持。专委会秘书长张伟然教授尤为积极,经常交流一些想法和信息。因此我们在做了一些前期准备之后,于2015年暑假召开了一次由专委会和各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的网络会议,之后又通过电邮往来商讨,确定了本书的框架、各部分的主笔人选,以及大致的进度安排。
当时的想法是,在2015年年底由各章主笔人写出初稿,然后由专委会统稿,并从中筛选出主干内容进行英译,在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开幕前,推出中英文两个版本。怎奈我们找到的各章主笔人都是该领域的一线学者,特别忙,到今年3月初才陆续交来初稿。而且各章的写作质量出入甚大。本着质量第一的原则,只好一边统稿,一边对相去较远的章节进行改写,甚至重写。
在这一过程中,张伟然教授起到了关键作用。现在这部书稿,除第二章历史自然地理由杨煜达、潘威、曹志红合作,第五章历史人口地理由安介生教授负责,第六章历史城市地理由张晓虹教授主笔,其他各章,包括第一章总论、第三章历史政治地理、第四章历史经济地理、第七章历史文化地理、第八章学科贡献及展望,都是张伟然教授撰写的。其中第四章本来请其他教授起了稿,但体例各方面过于参差,只好由他另起炉灶。之后,他又完成了全书的统稿,包括调整结构、修改文句、统一格式,以及最后选配和加工插图。
为方便读者阅读,书末有两个附录,是张伟然教授指导研究生李伟编写的。附录一重大成果简介采自相关论著的前言和公开的评论,附录二大事年表则根据各种相关论著和网上信息整理而成。此外,博士生张乐锋、周妮、宋可达也分别做了一些前期工作。
原来设想,统稿完成一篇,即请同行们审议一篇,全部完成后署名历史地理专委会。由于进展缓慢,到书稿完成后已是5月中旬;统好稿,已是下旬,留给出版社的时间已所剩无几。不得已,只好采取文责自负的方式,全书署名张伟然等著,而对各部分的分工说明如上。作为历史地理专委会主任,在此我谨向以上所有作者和参与此书工作的人员,特别是全力投入此事的张伟然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
初稿完成后,曾以一些单篇先后发送唐晓峰、辛德勇、韩茂莉、郭声波、侯甬坚、徐少华、陈伟、曹树基、阙维民、王尚义、蓝勇、胡阿祥、王社教、张萍、龚胜生、周宏伟、李令福、华林甫、鲁西奇、王元林、吴滔、余蔚等同行征求意见。其中多数人有所反馈,特别是郭声波,对政治地理一章提出了认真的补充和修改意见;此外,张萍、周宏伟、韩茂莉、辛德勇诸位的意见也都具体而有可操作性。本书在定稿过程中对这些意见多有吸收,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本书的写作,从一开始就得到了中国地理学会的指导和支持。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执行秘书长张国友研究员对此倾注了大量心血。除了高屋建瓴地提出一些指导意见,还对书稿的出版做了周密细致的协调。如果没有他的支持,本书能否如此顺利地完成以乃出版,实在是不可预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对本书的研究予以立项支持,宋长青主任还拨冗为本书作序,这些都是本书莫大的荣幸。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感谢。
商务印书馆作为一家百年老店,向以出版地理学著作为其品牌特色之一,此次对本书的出版提供了特殊支持。地理编辑室李娟主任曾专程到上海来洽谈书稿内容和进度安排;书稿提交后,又请责编加班加点编辑加工。本书得以如期问世,实在与这种殊胜因缘是分不开的。在此向他们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