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岭南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的源起
岭南中医骨伤科素有优良传统,以精确的理伤手法及独特的固定方法与有效伤科药剂著称于世。清末民初,广州和佛山武术流派纷呈,为人熟知的李小龙、叶问、黄飞鸿等都是佛山人。武术的盛行使得筋伤骨断之事时有出现,推动了骨伤医学的发展。广东骨伤科名医大都武打出身,武林医林在历史上亦有着渊源联系。至清末民初,岭南出现了梁、李、蔡、管、何五大流派。
秦汉之争(约公元前204年),赵佗斩棘南征,戍边移民,为中原医药入粤之肇。
晋唐之际,中原混战,百氏民众越大庾岭,过梅关举家南迁,沿北江而下,岭南得以开发。不少流寓岭南的医家,定居于南海一带。
304—316年,东晋医家葛洪为避战乱从江苏来到广东南海,栖身西关弘道多年,被时任南海县郡太守鲍靓赏识。葛洪因地制宜倡小夹板夹缚固定骨折,其传医修道之地“浮丘丹井”就设在西关地区的积金巷(位于今中山七路东端)。
424年,印度达摩禅师从海外来到广州,经珠江水路踏上西来古岸(即今西关西来初地)传播禅宗医学,创医疗体操《易筋经》。
明清以降,岭南骨伤开始有较大的发展。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广州扩建城墙,城西门外俗称西关(今荔湾区),与珠江白鹅潭相伴,处于东江、北江、西江交汇之地。地属南海县郡,既是口岸,也是城乡交接之壤。随着进出口贸易及与内地的商业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城内外的住宅建筑使用大量的杉木,其时的杉木集市就设在西关(今杉木栏路),而建筑业的兴旺以及人口的不断增多,各种跌打扭伤、骨折时有发生,各地名医纷纷集中此地设馆行医。由于当时西关地区河道纵横,江上往来船只多以杉皮为船篷材料,一经骨折损伤即就地选材使用杉皮予以夹缚已成民俗。从那时起,众多西关跌打医馆均前往杉木栏路购置杉皮作为骨折外固定材料。
明清时期,何源、梁财信等一批骨伤名医均来自南海一带。他们多为武林人士或传人,白昼行医、夜间习武,通过祖传或师传,而以独特的手法、简便之治法、效验、价廉在群众中家喻户晓,逐渐形成了具有岭南医学特色的西关正骨技法,其时又有“省港名医出南海,南海名医集西关”一说。
佛山,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水路踞广州上游而处西江、北江下游,是水路通达省城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上毗邻港澳,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唐宋时期,佛山成为工商业城镇,至明清时期更成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逐步发展成为岭南地区商品集散地和冶铸、陶瓷、纺织、中成药等制造业的中心,时属南海县佛山镇。
佛山是“岭南成药之乡”,涌现出了“黄祥华”如意油、“冯了性”药酒、“源吉林”甘和茶、马百良“七厘散”等一批老字号名药。
佛山是闻名的“武术之乡”,是中国南派武术的主要发源地。明初,佛山武术已相当普及。清末民初,佛山武术流派纷呈,涌现出一批有国际影响的武术名家和武术组织,并通过各种途径走向世界。现在世界上广泛流行的蔡李佛拳、洪拳、咏春拳等不少拳种和流派的根基都在佛山。著名武术大师黄飞鸿,咏春宗师梁赞、叶问,影视武打明星李小龙等祖籍及师承亦在佛山。武术的盛行使得筋伤骨断之事时有出现,推动了骨伤医学的发展。
清末民初,集医武一身的黄飞鸿、何良显、李才干、黄汉荣、林世荣等众多南海籍医家,在佛山及西关设有医馆、药铺、武馆。他们广收门徒,医武兼修,功术同练,以武辅医,疗伤自治。与客寓西关的通武精医的伤科世家如蔡忠、管炎威、李佩弦、廖垣等进行交流,彼此守望相助,相互促进,共生共荣,丰富了伤科正骨技法。
20世纪初,西关医馆林立,名医荟萃,注册中医师达450多人,在长寿路、龙津路、和平路等形成多条“三步一馆”的中医药街。此外,光复路、文昌路、梯云路、多宝路以及冼基路、十三行一带也分布了众多医馆和武馆。西关地区成为省港地区治疗骨伤科重症、大症的中心。
至此,岭南骨伤名医有中原进入、南海本地、少林僧人所传、行武兵家所传等几个源头,拥有蔡忠、管镇乾、李才干、梁财信、何竹林五大分支。此外,还有黄飞鸿、林荫堂、黄耀燊、谭洪辉、廖凌云、岑能、李佩弦、霍耀池等。形成以广州西关及佛山两地为主的岭南骨伤学术流派。流派后人和传人中人才辈出,囊括蔡荣、李广海、陈渭良、钟广玲等广东省名中医,李家裕等广州市名老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