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学术传承

一、何氏骨伤学术传承脉络

何氏骨伤学术传承脉络见图2-27。

二、何竹林家族传承代表人物

何竹林的6个儿子、2个女儿、3个媳妇均以中医骨伤科为业。长子何应华从小随父习武学医,曾两度接受高等中医系统教育,历任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骨科主任、院长等职,创办了保持西关正骨特色的广州市荔湾区骨伤科医院。次子何超常主任医师任职于广东省中医院骨科。四子何应权,早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继承父业,在母校任教,是广州著名的骨科医生。其他儿女皆秉承医业,为何氏的学术传人,在国外行医。

图2-27 何氏骨伤传承脉络

(一)何应华

1.生平事迹及贡献

何应华(1929—2003),广东省南海县九江人,何竹林长子(图2-28)。何应华自幼秉承祖训,尽得家传。课余随父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和历代骨伤科文献,抚摩骨骼标本,熟悉人体骨骼,同时兼习武功。何竹林师承少林洪拳,并采南北各家之长,但仍认为未足,因而又命何应华拜武林名宿黎福田为师,郑重举行拜师礼,主学气功,直到黎师傅去世,从而达到气沉丹田,头脑清醒,气血舒畅,精力充沛,“刚、柔、迫、直”,随意施为、得心应手的境地。当时,何竹林与同行在长寿东路直街合办一间“西关赠医所”,每天都有各科医生轮值设诊,其中有不少经验丰富的医生。特别是下午,不少名医亦来参与善举。何应华虽然年纪尚小,但奉父命经常在旁随诊学习,得到名医庄省躬、范国金、刘鹤云、欧阳朝、林振中等世叔伯辈的不吝赐教,特别是基础入门知识,受教匪浅。1948年,何应华开始独立坐堂应诊,同年入广州汉兴中医学校(夜班)学习4年,得名师管霈民、谢香浦等传授。毕业后在穗西关挂牌行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何应华与同业组织中医联合诊所,参加医务人员大联合,在西区人民医院中医科当医生。1956年以后,根据祖传经验和临床实践,何应华为广州市越秀区、荔湾区举办多届骨科学徒班,弟子遍布南粤大地及港澳地区。1977年,何应华在广州市荔湾区人民医院提出中医骨科和西医外科共同探索,研究中西医结合诊治骨伤问题。历时8个月的实践,由于参加的医护人员坦诚合作,因而取得了一些经验,何应华据此写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临床体会》,受到区科委的奖励。1979年,他被广东省广州市革命委员会评为“中西医结合工作积极分子”。1983年,他又被广东省中西医药研究中心评为“积极分子”。1988年评为副主任医师,先后担任广州市荔湾区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骨伤科主任、副院长、院长。撰写多篇治疗骨折的论文,曾获得荔湾区科研技术革新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何应华又献出“何竹林风湿跌打霜”秘方。该药系骨折、脱位、软组织扭伤、肌腱劳损的有效药方。晚年,何应华与广州市荔湾区卫生局卢桔局长等筹创广州市荔湾区骨伤科医院,任广州市荔湾区骨伤科医院名誉院长及广州中医药学会理事,广州中医骨伤科学会副主任委员,香港骨伤科研究学会名誉会长,荔湾区政协第七、第八、第九届副主席。

图2-28 何应华

何应华先后撰写了《伤科内八法概论》 《桡骨下端骨折的临床体会》 《中医伤科提要》 《何竹林正骨手法经验》 《肱骨骨干骨折》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附156例)》等论文。2003年主编的《何竹林正骨医粹》 (图2-29)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获得业界好评。其医术的代表性传人有张友锋、陈国雄、梁斌、李亮、彭健雄、麦家强、叶洪、李主江等。

图2-29 《何竹林正骨医粹》书影

2.对何氏骨伤的传承与发展

(1)公开和推广何竹林的理伤手法、秘方

1)公开理伤手法:

1980年,何应华与师弟岑泽波(广州中医学院教务长)合作,以“何竹林正骨手法经验(附何竹林生前所拍手法的幻灯片)”为题在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的学术活动中主讲,得到全省同业的好评。1983年,这批幻灯片又在全国中医骨伤手法经验交流会上向全国代表放映,并由何氏四徒(何应华、黄宪章、岑泽波、谭昌雄)写了《广东省中医骨伤名家何竹林》 (会上唯一的文章)在会上交流,受到到会的卫生部部长钱信忠表扬。1986年,何应华写了《旋转推挤手法整复肩关节脱位》一文,公开了继往开来、推陈出新的“旋转推挤手法”,获广州市荔湾区科学技术协会1986年优秀科学论文奖。1987年9月,在广州市中医学会学术年会上宣读,并应同业要求,当众示范。由于这一手法解决了历史上长期未能较好解决的问题,在同业中,特别是港澳地区代表中引起轰动。同年10月,又在广东省中医骨科学术会议上宣读,再一次公开手法示范,受到大会表扬。“旋转推挤法”是何竹林、何应华父子共同探索研究的成果。他们从搬运工利用木架搬石块的杠杆原理中得到启发,参考祖国医籍中名家手法,发现不少复位手法,实际已采用这一原理,如整复肩关节脱位的手法就是其中之一。肩关节脱位,粤语俗称“甩膊头”,对其治疗,有很多不同的复位方法,有医者拉着伤手,并以术者肩头顶着患肢腋下,站起来利用伤者体重牵引;也有用膝头顶着腋窝,将手拉压;也有以长圆物(如酒瓶、木棍等)承托患侧腋下将伤手向下拉压,等等。所有方法,都是用一个支点承托,将上肢如杠杆般摆动,以达复位目的。不过,这些方法有其弊端,因为人是血肉之躯,腋下有很多软组织(血管、神经、筋肉等),若过于粗暴,很易损伤,甚至因患者骨质脆弱,施行手法时引致肱骨骨折也有所闻。所以有些学者反对这样使用杠杆原理。如何能够既利用杠杆原理得到有效的力而又不损伤患处组织,是一个课题。有些肩关节脱位,还会合并肱骨颈骨折,复位就较单纯脱位麻烦,因为它失去了完整的可操作的肱骨干这个杠杆。这种病例,若以手术治疗,切开复位,又有各自不同的经验和见解,在当时的条件下,效果不一定满意,往往遗留关节功能障碍,尤以年老者为甚。经过父子共同研究,并通过自身做试验,把术者的手代替硬物作为支点,使肱骨干摆于最有利的位置以使周围肌肉比较松弛,在滑动状态中使肱骨头移至臼窝边沿,减少阻力,减轻伤者痛苦,对准方向把它推进复位。通过不断试验和临床实践,终于摸索创造出了“旋转推挤法”。它对肩关节脱位甚至合并肱骨颈骨折,都有很好的疗效,并诞生了一系列复位手法。

2)公开秘方:

何应华到医院工作后,为了医疗带教的需要,陆续把自己常用的有效药方公开。在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骨伤科的29种制剂及协定处方中,何氏的药方即有17种。何竹林跌打药酒,是疗效显著、适用广、具有商品生产价值的成药。1982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建立了“广东中西医药针灸研究服务中心”,参加研究的都是中西药专家、教授,鼓励何应华献出此秘方。这种成药,采用酒浸提药物有效成分的古老方法制成,因而存在一些缺点,如液体需用瓶装、易于破碎倾泻,携带、运输不便,在北方冬季擦用时,还要加温。经过研究,认为需用现代技术,在保持原有药效的前提下,解决剂型上的不足,并决定交由华南最高的中医学府—广州中医学院和广州较著名的药厂—白云山制药厂的专业技术人员解决,最终提出改为霜剂或软膏形的方案。试样制成后,经过质量检验、药理实验、动物实验、人体指尖血管容积实验后,试制出首批“何竹林跌打风湿霜”,同年底,由广州使用跌打药有代表性的四家医院(广州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经过1年的临床验证,认为是比较理想的骨伤科外用药和治疗风湿痹痛、消肿止痛的外用药,有效率达98.5%。实验研究也表明,何竹林跌打风湿霜具有显著增加正常人指尖血管容积、镇痛及抗炎消肿等作用。1983年10月,广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农医处召开了何竹林跌打风湿霜鉴定会,参与鉴定的有广州地区的医药、科研、生产、医疗卫生、药检、供应部门的专家、教授,以及医药管理、科研领导机关的人士,肯定了药方疗效,通过了鉴定,也表扬了何应华的献方行动。事后,一些报纸、电台、国内外传媒(如《羊城晚报》 《广州日报》、菲律宾《世界日报》)等都报道了这一信息。

(2)整理和出版何竹林正骨经验集:

何应华撰写的《旋转推挤手法整复肩关节脱位》,于1987年9月在广州市中医学会学术年会上宣读,并在该分会《论文汇编》刊载;同年10月,在广东省中医骨科学术会议上宣读。与岑泽波合写的《何竹林正骨手法经验》,于1980年在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上进行学术交流,1981年在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学会《医学论文选》发表。与黄宪章、岑泽波、谭昌雄合写的《广东省中医骨伤科名家何竹林》,于1983年12月在北京全国中医骨伤科座谈会及手法交流会上交流,并在《新中医》1984年第3期发表。《何竹林跌打风湿霜治疗跌打风湿169例临床疗效观察》获广州市荔湾区科学技术协会论文奖,在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医学论文选》发表。2003年主编出版《何竹林正骨医粹》,获得业界好评,并获荔湾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9年又整理出版《岭南骨伤科名家何竹林》,成为岭南中医药文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论文和著作的出版,对何竹林骨伤学术的传承与推广,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3)教书育人传承何氏学术:

何应华热心医学教育事业,30多年来先后在市、区卫生系统骨伤科学习班、培训班、学校、中医骨科医生提高班兼任教师。代表性传人有何文彪、何文汉、何诗伦、张友锋、陈国雄、沈祥星、麦家强、梁斌、李亮、彭健雄、叶洪、李主江等。

(4)对何氏骨伤学术的发展:

何应华在继承何竹林学术的基础上,也不断发展何氏学术。先后撰写论文数篇。其中,《桡骨下端骨折的临床体会》于1963年作为广州市中医学会学术交流会中心发言材料,1987年在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医学论文选》发表。《肱骨骨干骨折》于1980年作为广州市中医学会骨伤科学会学术交流主讲材料,1981年在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医学论文选》发表。《正骨手法概论》于1987年在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医学论文选》发表。《25例软组织扭挫伤骨折患者肢体血流图初步观察》是与中山大学生理教研组合作完成的,于1987年在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医学论文选》发表。《利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骨缺损—附20例临床分析》是与黄世波、杨国才合作撰写,于1994年在中国人才研究会骨伤人才分会会员代表大会学术研究会上宣读交流。此外,参与学术交流的尚有《伤科内八法概论》 《中医伤科提要》 《夹板固定鉴略》。为了更好地传承何竹林的伤科学术经验,何应华于1984年8月25日将申办广州市荔湾区骨伤科医院的报告递交给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得到广州市荔湾区卫生局局长卢桔的大力支持,组织了西关正骨的名家后裔与骨科精英前往工作,使广州市荔湾区骨伤科医院于1990年12月28日正式落成服务社会。

(二)何超常

1.生平事迹及贡献

何超常,男(1932—),何竹林次子,主任医师。幼承庭训,随父学医,曾随梁瀚芬、刘赤选、庄省躬、萧熙、高健伯、罗元恺、邓铁涛学习,早年(1951—1952)在汉兴中医学校肄业两年,1955年毕业于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同年被派往广东新兴县人民医院创立中医科。1958年起任职于广东省中医院共24年,在该院任职期间,再跟随父亲学习深造。1982年,正式向组织申请往港定居。从1962年开始,担任广州中医学院第一届至第六届毕业实习生导师,以及来自广东省各专区之进修医生导师,乃较早期之一批中西医结合治伤之骨外科人员,亦是较早一批进入手术室工作的中医骨外科工作者,创新了几种脱臼整复手法。1962—1995年,除在广州中医学院骨科教研组辖下任职外,并于1993年开始,先后在香港中医师公会会立学校之骨科班、香港中医学会会立学校担任骨伤科教授,1994年受聘为香港骨伤学会学术顾问、香港中医学会学术顾问。2000年1月,被全美国中医跌打伤科协会聘为名誉顾问,并由美国加州州长颁发证书。2001年10月,被聘请往美国旧金山为修读博士衔之学员授课。

2.对何氏骨伤的传承与发展

何超常集祖传、师承、学校教育于一身,撰有《中医骨科整复脱臼手法经验》 《骨伤科内治法的理法方药》等论文,并于1993年写成《肋骨骨折合并肺炎病案》在香港国际中医会议特刊选登,又于1994年第1期香港中医学会会刊中刊出《论香港地区之风湿病治则》等论文。部分著作被香港地区骨伤科班教材选用。爱人杨宝娟,1954—1962年随何竹林学医,1962年广州市首届中医学徒出师考试合格,长期从事骨伤科诊治,1975年到香港行医。门下弟子有邓成、陈得生、何兆贤、鲍刚强等,现在香港开办有何超常医馆。

(三)何应基

1.生平事迹及贡献

何应基(1936—),何竹林第三子,副主任医师,美国东方医学院博士。自幼秉承家训,耳濡目染,中学毕业后,适逢中国为挽救祖国医学遗产,提倡名老中医以授徒方式传授子女,与嫂嫂杨宝娟在市卫生局备案。随父学习骨科5年,1966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中医班。后分配到基层单位—广州水暖器材厂工作,任中医师之职。1982年4月晋升为正骨主治中医师,同年2月调任广州市建材局医疗中心。1991年任建材系统医务晋升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之职。1992年晋升为副主任中医师。1996年移民美国,在夏威夷开设诊所,并在美国东方医学院任教,2000年7月获东方医学院荣誉证书,并获美国东方医学院博士称号。

2.对何氏骨伤的传承与发展

何应基从医数十载,其中有16年一直追随父亲左右,协助父亲整理医学院和教学资料,曾撰写《中医方法治疗肱骨下端骨折》 《手指损伤的治疗》等论文。为把何氏医学传之于世,发扬光大,推广至世界各地,从20世纪60年代起即开始直接带徒。门下弟子有梁炳新、张伟华、王国柱、谭奋森、何艳芬等。

(四)何应权

1.生平事迹及贡献

何应权(1938—),何竹林第四子,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少年时代随父学习。1960年进入广州中医学院,1966年本科毕业,毕业后赴粤北工作。在此期间,曾跟随广东省医疗队及广州空军医疗队学习普外科及麻醉科知识。曾参与《粤北草药》的编写工作。1980年曾在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南方医院进修西医骨科手术学,1989年调回广州中医学院骨伤科教研室工作至退休。除教学任务外,长期在广州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第一门诊、第二门诊及急诊室工作,以临床带教为主。曾撰写《何竹林正骨经验介绍》一文作为辅助教材,写有《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 《外展夹板治疗第一拇指基底部骨折》等论文。

2.对何氏骨伤的传承与发展

何应权善于诊治四肢骨折、脱位,关节痛症、骨质增生、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颈椎炎、肩周炎、急慢性骨髓炎。运用何竹林理伤手法治疗各种软组织损伤效果良好,在炼制何氏祖传膏、丹、丸、散方面颇有研究。在传授何竹林医术方面,无保守,授徒众多。除了本科班学员,还有广东省内外的进修生和卫校学生等,许多已成为当地医疗骨干。

(五)何应衡

1.生平事迹及贡献

何应衡(1949—),何竹林第五子,秉承祖业,主持美国旧金山“何应衡跌打医馆”日常诊治工作,兼任美国中医跌打伤科协会副会长,广州市荔湾区骨伤科医院顾问。自幼谨奉严父之教诲,攻读家中所藏医学典籍,在父亲的亲自培育下,勤操接骨上骱之手法,理、法、方、药深得其父真传。又参加广州骨科专业进修,博采众家之长,诊病疗伤,疗效显著。20世纪80年代移居美国设办医馆,多次受到州长和旧金山市长的嘉奖勉励。先后撰写了《何竹林伤科用药经验》 《理伤手法的临床应用》等文。

2.对何氏骨伤的传承与发展

何应衡不但很好地继承了家传医业,同时也十分注重学习西医学,融汇古今中外经验,探索各种治伤方法,根据患者年龄和损伤特点,辨证施术,正确指导康复运动,对伤后积瘀、关节僵硬、肩颈腰背痛的治疗有独到的经验,使何氏医术和精益求精、敬业乐群的精神在海外得到广为传播。

(六)何应璋

1.生平事迹及贡献

何应璋(1953—),何竹林第六子,生长于医学世家。自幼随父学医习武,耳濡目染,心向往之,潜心善学,秉承家传。1985年于广州中医学院本科毕业,先后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南方医院、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广州市荔湾区骨伤科医院深造及工作。1996年移民美国。1997—1999年在美国西雅图“华州中医针灸联合诊所”工作(中医)。1999年创办“何应璋中医跌打医馆”,同年加入美国中医跌打伤科协会。

2.对何氏骨伤的传承与发展

何应璋运用祖传跌打医术济世,治愈的患者来自世界各地,疗效显著,影响甚广。根据临床经验,先后撰写和发表《腰腿痛中医辨治经验》 《活血化瘀在伤科的临床应用》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验》《踝关节骨折的分型和治疗》等学术论文多篇。用药方面继承和发扬了何竹林骨伤科经验,擅长传统正骨和理伤手法。

(七)何艳芬

何艳芬(1963—),何应基女儿,何竹林孙女,从小深得祖父何竹林喜爱,受家学影响,立志继承祖业。1985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后随外祖父广东省名老中医杜蔚文学习内、妇、儿科,融会贯通并应用在骨伤科上。先后在广州市荔湾区人民医院及广东省中医药针灸研究会工作。1988年移民美国,在得克萨斯州开设中医骨伤科诊所。1996年在夏威夷考取中医针灸执业牌照,在当地行医。2000年考取美国东方医学针灸博士,任夏威夷针灸医师公会常务理事。长期以来致力于为华人谋取福利,争取到针灸治疗等项目纳入工伤、车伤和部分家庭保险,曾获得夏威夷针灸医师公会颁发的对东方医学有卓越贡献的奖状。

三、其他学术传承代表人物选介

(一)黄宪章

黄宪章(1931—),男,广东省新会人,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出生于五代中医世家。父黄子明是广东省疮疡外科名家。黄宪章自幼习医,1954年于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毕业,同年分配至广东省中医院骨伤科工作,为何竹林助手和弟子。现为广东省中医院骨三科学术带头人,广东省名中医,主任导师、全国中医骨伤中心学术顾问,在省内、港澳及全国均有较高的声誉及学术地位。从医55年,一直坚持在医疗、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黄宪章既得父辈家传,又深得何竹林师授,擅长正骨手法,并师承尚天裕,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损伤方面有较深的造诣。

(二)岑泽波

1.生平事迹及贡献

岑泽波(1936—2009),广东省南海县九江人,广东省名中医,骨伤科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图2-30)。岑泽波出身于南海六代中医世家。从1944年起随父亲岑达传学习中医和书法篆刻,从1946年起随父在南海县九江镇从事临床医疗。高中毕业后考入广州中医学院医疗系本科,1962年毕业留校,在骨伤科教研室从事教学、医疗、科研工作。同年,由广东省卫生厅分配拜何竹林为师。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广东省中医院院长,以及教务处处长等职。曾任广东省政协常委(第五、第六、第七届)、中华全国中医学会骨伤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理事长。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伤科学》 (第5版教材)主编,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正骨学》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骨伤科学》副主编。1982年曾获广东省高等教育局教学优秀奖,2000—2009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教授。

图2-30 岑泽波像

《中医正骨学》为岑泽波、朱云龙主编,1991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是书分骨伤和脱位两大类,其中骨折分骨折概论和上肢骨折、下肢骨折、躯干骨折,脱位分脱位概论、脱位各论。骨折概论详细论述骨折的病因病机、分类、诊断、并发症、愈合过程、影响愈合的因素、治疗原则、整复、固定、功能锻炼、辨证用药、畸形愈合、迟缓愈合和不愈合、开放骨折等;脱位概论则分述关节稳定性的维持、脱位的病因病机、分类、诊断、并发症和治疗。

《中医伤科学》于1985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首论伤科学发展简史,再依次详细论述损伤的分类和病因病机、辨证、治法、骨折、脱位、伤筋、损伤内证。该教材重印20余次,在全国及海内外影响极大。

发表的论文主要有《2319例肢体畸形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髓灰质炎后遗股四头肌瘫痪88例(附39例随访分析)》 《陈旧性骨折脱位的临床研究》等。岑泽波对中医骨伤科的理论及临床融汇古今,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损伤、小儿麻痹后遗症矫形等。

2.对何氏骨伤的传承与发展

(1)对何氏骨伤的传承:

岑泽波传承并积极推广何竹林的临床经验,科研成果“何竹林风湿跌打霜”“脊椎骨折的护理”曾荣获省级科研奖。1985年,岑泽波指导和参与由广东省中医院骨伤科和广州中医学院计算机中心共同承担的科研项目“岭南骨伤科名医诊疗系统”的研制。该系统是模拟岭南骨伤科名老中医何竹林、蔡荣等的临床辨证施治的思想,将用特征判别辅于加权求和统计的辨证推理模式,对“四诊”收集到的病情资料进行辨证施治。具有编写病历,辨证分型、处方、医嘱和病历存档等多方面的功能。1986年初开始在广东省中医院骨伤科临床试用,共收集患者1 000余例,每张处方均由岑泽波或黄宪章认可。对传承两位骨伤大家的学术起到一定的作用。岑泽波弟子众多,代表性传人有刘金文、庄洪、陈炳坤、汪青春、叶淦湖、罗忆、杨海韵、卢永棠、岑瀑啸、岑瀑涛、陈得生、李主江、梁祥波、林冠杰等,传承了何氏学术。

(2)对何氏骨伤的发展:

岑泽波的骨折手法整复继承了何竹林的真传,率先在中医院校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损伤,开创了中医伤科手术治疗骨折的先河。1976—1977年与附属医院骨科其他同事一起在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乐东县人民医院、乐光农场医院、乐东县福报公社只文大队卫生站采用中西医结合的代股四头肌术、夹板固定、功能锻炼、中草药等治疗脊髓灰质炎后遗股四头肌瘫痪88例,随访39例。根据下肢的负重步行功能、膝关节的稳定度、伸膝肌力、邻近关节的术前后检查对照,综合分析评定,功能明显改善者为优等,占27例;有进步者为良等,占10例;无进步或更差者为差等,占2倒。共随访39例,随访时间最短4个月,最长1年,平均6个月。随访发现:伸膝力量虽较治疗前增加,但屈膝力量减弱。此外,3例虽不用扶拐,但肌腱较松弛,伸膝肌力在3级左右,有2例肌腱粘连,屈膝仅能达到90°。还有2例,原已有骨结构改变,未做截骨手术,治疗后膝关节仍不稳,需扶拐步行。

岑泽波特色技术有二:

1)裹帘的应用:

裹帘是用棉布、纱布、丝绸或人造纤维等材料根据身体不同部位剪成的不同形状的包扎器具。最早见于唐代《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凡脑骨伤碎,轻轻用手撙令平正,若皮不破,用黑龙散敷贴,若破用风流散填疮口,绢片包之……”清代吴谦等所编《医宗金鉴》更有详细的记载,并将这种正骨器具定名“裹帘”:“裹帘,以白布为之,因患处不宜他器,只宜布缠,始为得法,故名裹帘。其长短阔狭,量病势用之。”裹帘的作用是对创伤急救时伤口的临时包扎和骨折的临时固定,以达到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减轻疼痛、压迫止血、固定骨折之目的。某些特殊部位的损伤,也可采用裹帘作为固定器材,可用作固定外敷药物和捆缚夹板的器具。弹力带用于护腕、护膝、护腰。裹帘的作用虽然很多,应用也很广,但使用的原则必须做到包扎动作轻巧、准确,既能包扎损伤部位,又要牢固严密、松紧适宜,常用的有绷带、三角巾、四头带、多头带、丁字带等各式形式。

2)腰柱的制法:

腰柱是用来固定脊柱骨折或脱位的一种正骨器具。《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云:“腰节骨被伤错笋,膂肉破裂,筋斜伛偻者,用醋调定痛散,敷于腰柱上,视患处将柱排列于脊骨两旁,务令端正。”腰柱是以杉木4根,制成宽3cm、厚1.7cm如扁担形状的木条,长宽依患者需要而定,均自侧面钻孔,用绳联贯而成。使用时,先以布缠围患处1~2层,将此柱列于腰部及腰部两旁,再以布缠于柱上数层。近代应用的夹板腰围是根据腰柱固定原理加以改进制成,应用于非稳定型脊柱骨折和脱位的固定。

(三)罗广荫

1.生平事迹及贡献

罗广荫(1913—1988),广东省南海县人,广州市名老中医,副主任中医师。罗广荫出身于中医世家,祖父罗萼初善治脚气,曾以“罗生记治脚气”专科悬壶于广州。罗广荫幼承家诲,1934年于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毕业后,在西关设馆行医。从事中医药工作50余年,自医校毕业后,继承祖业,先医水肿、脚气、内科杂症,后师从岳父何竹林,精研跌打风湿诸症,1979年获广州市政府授予的“广州市名老中医”荣誉称号。先后担任广州市荔湾区第七届、广州市第八届人大代表,广州市中医学会理事等职务。著有《祖传脚气秘方》 《足跟痛经验谈》 《痹症治验》 《坐骨神经痛》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初步探讨》 《水肿验方》等医学论文,入选《广州市老中医经验选》。

1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24年9月15日,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建成举行开学典礼。1940年,更名为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1952年,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成立,依托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办学。1956年,广州中医学院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建校基础是创立于1924年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

2.对何氏骨伤的传承与发展

罗广荫师从何竹林,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足跟痛诸症经验甚丰,总结出“岭南之病,重视湿邪”“寒热虚实,舌诊可辨”“补虚之法,贵调脾胃”“筋痹之病,重在柔肝”等临床见解。他善用自创的“土地骨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多获良效。处方:地骨皮、猪苓、地胆头各15g,苍术、黄柏、独活各10g,桑枝30g,泽泻、威灵仙各12g。对久治不愈之痹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他善用虫类、藤类药物,使疗效更为显著。他提出“筋痹之病,重在柔肝”,以加味芍药甘草汤柔肝养肝治坐骨神经痛。处方:白芍、地骨皮、牡蛎、生地黄各20g,玄参25g,牡丹皮、甘草各10g,麦冬12g。罗广荫认为,坐骨神经痛虽有寒热之分,南方地处温湿,属湿热者较多,治疗时勿使用过多辛燥祛风通络药,忌食温补燥热之品,如鲮鱼、炖猪筋等,应调节情志,勿使肝火内动,疼痛更甚。

罗广荫善于带教,桃李满门,他的一儿一女均为“广东省名中医”。传人代表:罗笑容、罗永佳、罗漪梅、罗曼莉、杜宝妮、何应衡、何应璋、张少仲、黄雪友、李启镛、潘少卿、张宜新等。

(四)张贻锟

张贻锟(1932—),男,广州市人。1952年毕业于广州市第二医士学校,1962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随何竹林学习正骨,在广东省中医院骨科工作18年,1982年调任广州市海珠区石溪中医院院长至退休。曾任广东省骨伤科学会第二届副主任委员,第六届广州市中医学会理事、学术委员,广州市骨伤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海珠区中医学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中评委”,广东省高级中医馆副主任医师,广州市白云区、海珠区政协委员。撰有《中西医结合治疗前臂双骨折》 《双侧小夹板超踝关节固定治疗小儿小腿骨折》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等论文。学术上主张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以中医为主,保持中医正骨学术的优点。

(五)魏征

魏征(1921—),男,江苏盐城人。1949年毕业于上海国防医学院大学部医科,主任军医,曾任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专家组副组长,第一军医大学客座教授。魏征1959年结业于广东省西医学习中医班,师从何竹林学习中医骨伤,收集医案整理何竹林中医骨伤科经验,协助撰写《何竹林正骨经验》发表在1962年第2期《广东中医》杂志。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时,是何竹林的得力助手之一。他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脊柱方面的疾病,对脊柱发生错位的原因、错位后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发生内脏疾病,用正骨推拿法进行治疗有较深的研究,从而提出了脊柱病因学说。1988年获全军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主编有《脊椎病因治疗学》 (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撰有《脊椎病与内脏病相关的研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附5 539例报告》论文,被1988年在美国召开的“世界第四届中医大会”录取并在大会作报告。共发表论文57篇。

(六)莫子云

莫子云(1939—),男,广东省东莞人,自幼跟随何竹林习医,勤奋好学,敢于实践,苦心钻研,深得其师所喜,耳提面授,尽得其传;又得何应华、何超常、何应基等众师兄从旁指导,获益良多。在何竹林悉心栽培下,继承了何氏学术和治疗经验。1960年在香港创办莫子云跌打医局,以救死扶伤为己任,治愈众多市民,信誉日隆,得各方嘉奖。1986年在美国加州设立莫子云跌打医局,为当地海外华侨治疗各类跌打损伤、骨折、脱臼、类风湿关节炎等病,疗效显著。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在遵循何竹林伤科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多种治伤手法和用药经验。其手法特点轻劲柔和,深透有度;其用药以察所伤上下轻重浅深之异、经络气血多少之殊而制方。在外治药方面,善于应用何竹林的跌打药酒治疗各类软组织扭、挫伤,并取得较高的疗效。

(七)蔡润才

蔡润才(1937—),男,广东省东莞人,1957年在广东广雅中学高中毕业后,考入广州中医学院六年制医疗本科。1963年分配到广州市中医医院。1983年到香港定居。在校期间得到何竹林的悉心指导,参加外伤科教研组整理、拍摄何竹林骨伤科医疗经验专辑。毕业后,经何竹林的帮助,在广州市中医医院外科病房积极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是较早的一批掌握手术治疗复杂性骨折的中医院校毕业生。先后在该院的普通外科、泌尿外科、急诊科工作,曾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受到上级的嘉奖。

(八)萧劲夫

萧劲夫(1939—),祖籍湖南,幼时随父母旅居香港,20世纪50年代回广州求学,1963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医疗系。现任深圳岭南医院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深圳市中医药学会荣誉会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终身理事。著有《岭南伤科萧劲夫》 《岭南正骨精要》等。1993年获广东省政府授予的“广东省名中医”称号;2007年获全国首届“中医骨伤名师”称号。

萧劲夫在广州中医学院就读期间受到何竹林、蔡荣等的教导,从医后不断学习,吸取了广东地区各医家的特长及岭南骨伤科特色,形成了自己的独特学术思想和技法风格。他研制中医正骨机械,于1976—1984年先后试制了6台样机,临床证实这些机械降低了骨干骨折闭合整复的难度,提高了一次复位成功率。该项成果于1989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九)李主江

李主江(1955—),男,1984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荔湾区名中医,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第一军医大学解剖研究所进修局部解剖及南方医院进修创伤骨科。全国第七届手外科专业班学员。广州市荔湾区骨伤科医院副主任中医师、广州市优秀中青年中医骨干、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西关正骨”代表性传承人,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与关节损伤的临床工作。

少小时居住于广州中医学院内,1966年后由家父李德明介绍,与在学院药圃劳动改造的何竹林相识,接受何竹林教诲,矢志于骨伤科事业。又经从事中药标本工作的母亲启蒙,16岁时已掌握100多种广东常用中草药的采摘和鉴别。1974年开始随广东省文史研究馆朱庸斋先生学习古典文学;1984年大学毕业后在住院部、急诊科、门诊部从事医疗工作;师从岑泽波、何应华、徐达传、周围、夏霆等专家。1999年,经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批准与名老中医何应华结成师徒,并在何应华指导下整理编撰《何竹林正骨医粹》 (2003年7月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

根据临床实践,先后撰写了《改良Steffee钢板在腰骶椎内固定术中的应用解剖学》 《何应华老师治疗增生性关节炎的经验》 《何应华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经验介绍》 《近代岭南伤科名家何竹林》 《226例手外伤早期治疗的临床分析》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等学术论文20篇,先后被《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中国骨伤》 《新中医》等杂志全文刊登;参加编写《当代中西医结合骨科临床诊治学丛书·骨外科临床诊治学》,于1997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