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学派宗师何竹林
一、生平事迹及贡献
何竹林(1882—1972),原名厚德,广东省南海市九江镇河清乡人,近代广东伤科五大名家之一(图2-1)。父亲何良显,为伤科医家,同治年间在粤悬壶,精武技及伤科医术。何氏伤科流派源于少林洪门。何竹林自幼秉承庭训,私塾之余,侍诊左右。8岁时拜广州光孝寺少林派老和尚觉云禅师习武学医,苦心攻读,上溯《灵》 《素》,下逮近贤,旁及宋元诸家,披阅既久,渐有所悟。后又随武林高手番禺大岭下胡贤拳师学技,随同乡进士桂南屏先生习文。年方十七已生得体格魁梧,膂力过人,其时夜间习武,白昼行医,对于伤科诸证,辄能望而知之,立方遣药,多能如愿获效,业与年进,学验渐丰。光绪二十七年(1901),何竹林为集南、北派武术精华,博采众家之长,与师兄结伴,辞家北上,从广州出发,经粤北珠玑古道入江西,遍访武汉、河南、嵩山、洛阳、北京等地,尔后直到祖国北疆哈尔滨,回程又经山东、南京、上海,然后水路从江西九江转回广东,历时3年,行程逾两万里。一路上行医卖药,积攒盘缠;同时拜访名师同道。此番远行,广开见闻,为通武精医打下了基础。
图2-1 何竹林像
1904年,何竹林以城西何氏、世传伤科、专医跌打、善于治疗枪炮伤,在广州长寿路开设医馆。一天,一位住海珠区紫薇街的老侨眷从楼上坠地,头部受伤及全身多处骨折,昏迷不醒,危在旦夕。家人把她送到长堤一间法国天主教会办的医院,洋医生见状,说是无药可救,谢绝治疗,家人无奈,只得准备后事,还购置了棺木。后经人介绍,旋即把奄奄一息的伤者送到何竹林处。他通过点穴理伤复苏,并给患者进服“通脉止痛散”,又在医馆另辟一室安置患者,经一段时日的精心治理,终于把这位老人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何氏妙手回春,救活了垂危老侨眷的消息不胫而走,声誉鹊起。
1917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就任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其时副官马伯伦因枪走火,伤及上臂,致肱骨骨折并伤口感染,何竹林为之清创、固定,经用生肌膏等药治愈。自始府中军政要员遇有跌打伤症均乐邀他诊治。后经马伯伦介绍加入孙中山创办的联义海外交通部从事医疗工作。
1919年,陈公哲等决议在广州设立广东精武分会,敦聘何竹林为伤科顾问及教练。随后,上海精武会又派李佩弦、霍东阁等来粤拓展体育会工作。[广东精武会又称广东精武体育会,会址设在广州市太平门晏公街贤乐里,当时沈季修担任主任,杨深伦为副主任。霍东阁即霍元甲大侠之次子,精武会教练,善武技能医,63岁于印尼逝世。李佩弦任精武会教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州中医学院体育教研组主任,广东省武术协会副主席。杨深伦(后更名为杨新伦)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何竹林虽较霍东阁年长10多岁,却是忘年莫逆,共研医教武、悉心治疗各类运动损伤,甚得会员信赖。杨深伦等同仁赠送一刻有“何竹林道盟惠存”的镜屏,上书“治伤正骨 弘扬国术”数字,盛赞他对国民强身健体的支持。
1924年10月,广州商团叛乱事件中,一位市民被流弹所伤,子弹斜穿切破腹壁,肠管膨出外露,何竹林用银花甘草水外洗患部,把肠管推回腹腔,用丝线缝合伤口,外敷生肌膏而取得成功。该市民康复后,感激涕零,特制一块牌匾送给何竹林,上面写“破腹穿肠能活命”七个大字。
1927年广州起义期间,何竹林不顾个人安危,亲自为起义领导人苏兆征、陈郁、何来以及工人赤卫队伤员治伤,对革命同志照顾资助,有求必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省、市政协委员中,一时传为佳话。
1935年中秋,广州西关乐善戏院火灾,棚架烧通,一片火海,顷刻间人们均集中于通道逃生,只因门楼不堪拥挤倒塌,当时跌伤、踩伤、烧伤80多人,即送邻近何竹林诊所救治。在他的精心治理下,这批伤者获得良好疗效。是年由广州粤剧名伶及长寿警察分局车送各类褒奖的牌匾沿广州太平路、长堤、大同路、长寿路巡行,以表彰何竹林,其中一匾内容为“何君仁心仁术,不啻再世华佗”。于是,他在广州声誉更隆。
何竹林为人豪爽慷慨,医德高尚。他与区觉民、陈伯和等同道在长寿路西关赠医所成立粤海伤科联谊会。该会以经验交流、排解纷争为主旨。该所由何竹林、管季耀、管霈民、梁敦娴、黄汉荣、霍耀池、杨鹤亭等一批西关正骨医生轮流前往坐诊,为贫苦患者赠医施药。其时,珠江三角洲及港澳骨伤重症患者多从水路慕名而来,疗效深受普罗大众称颂,使粤海伤科治疗重症、大症的口碑和声誉深入民心。
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他和药厂代表将“何竹林跌打丸”数批赠给抗战部队,当时新闻有“粤海跌打王,赠药援抗战”之报道。日机轰炸广州,大批市民死伤,广州市长寿区救护队长何竹林在自己医馆设救护队部,自备药品,率救护队员日夜抢救,救活了许多危重伤员。沦陷期间,何竹林避居南海里水甘蕉村,为乡亲治疗疾病,至今为群众乐道。
1945年抗战胜利后,百废待兴,尽管医事繁忙,他仍热心于中医事业的发展,是时敦聘他为中央考试院两广考铨处1中医检核委员会顾问,并兼任广州中医公会理事及各大社团之医事顾问。
1 两广考铨处是当时中央考试院下设机构,主要负责广东、广西两地区执业中、西医师的考核和评审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何竹林参与筹办广州中医学院,连续被聘为广州市第一、第二、第三届政协委员,并担任广州中医学院外科教研室主任,广东省中医院外科主任,广州市中医学会正骨委员会主任。1957年他根据教学需要,主编了广州中医学院教材《中医外伤科学讲义》,并用600多元私蓄购买了一部录音机,一丝不苟、废寝忘餐地在家里备课,先自己试讲录音,听过满意后,才到讲坛向学生讲授。他还利用照相机将自己的理伤手法和典型病例的X线片拍摄成相片和幻灯片,供学生们观看,加强直观教学。他勇于接受实践的检验,以精确稳妥的手法和独特有效的固定技术著称于世。1958年,他毅然把自己的传家宝—骨科的膏、丹、丸、散献出来,甚至连煮药的工具都搬到学院去,教同学们掌握制药技术。1960年,广州中医学院、广东省中医院、解放军157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等单位共同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临床科研工作,何竹林主持完成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100例》的科研论文,受到广东省卫生厅的奖励。1966年,他已届84岁,还亲自给伤者施行骨折、脱位的整复操作,直至1972年临终前1个月,仍风雨无间,每天按时回骨科住院部查房,把正骨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后辈。
何竹林为现代中医骨伤科的创建作出了贡献,为中医高等院校培养了众多的骨伤科骨干。由于其治疗骨伤的手法、医方、用药独具特色,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骨伤科各家学说》亦将其列为现代骨伤流派有贡献的全国十大名家之一1。
1 中国近代中医骨伤科有贡献十大名家:王子平(上海)、石筱山(上海)、刘寿山(北京)、杜自明(成都)、何竹林(广东)、林如高(福建)、郑怀贤(四川)、郭氏(平乐)、梁铁民(山东)、魏指薪(上海)。
二、学术经验及理论主张
(一)何竹林之正骨理论学说
1.对正骨的认识
何谓正骨?何竹林在其医学讲稿第一篇正骨手法述要中即指出:“正之谓何?使之合度也。……故骨正而不歪,筋正而不扭,不歪不扭为正骨之要道,反之为非正。”并描述骨之不正、其状有五:“一曰侧歪,二曰驾迭,三曰屈角,四曰旋转,五曰离延。五状见一,均须经手法正之,使其断者复续,陷者复起,碎者复完,突者复平,或正其斜,或完其阙。然伤有轻重,体有强弱,年有老少,病有新旧,断有部位。医虽努力,或有未符理想,故全正而矢,尽度而止。”指出正骨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年龄大小、病程长短、骨折部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标准,有时能达到解剖复位,有的只能达到功能复位。
至于何时要求解剖复位,何时只需功能复位?何竹林指出:“全正者何?筋骨无丝毫歪也。尽度者何?筋骨尚未绝对完复,然无遗留残疾也。骨正之限度,须究其伤部、年龄……如腿之承重步行,股骨不应转角架叠,年幼易生,限度或能稍降,要求不同而方法各异,明具方向,止于至善。”这就是说,对骨折存在的错位愈合必须区别对待,只要是不影响功能的错位,就没有必要重新折骨。在儿童,骨折畸形的代偿范围从长远观察可知,它往往具有超过功能复位的标准,如邻近关节部位的骨折(只要骨骺没有损伤,折端不是旋转移位)错位愈合,近期可阻碍关节的活动,但随着骨骼的生长,骨折部渐渐远离关节,关节的活动完全可以恢复正常,因此对儿童骨折非解剖复位的畸形,需要矫正时,尽可能全面衡量,避免某些多余的手段。
何竹林认为,中医和西医治疗骨伤的理念不同,“盖人体筋骨,气血煦濡,向具生机,故接骨者应如扶植树木,以顺其性意,是谓至治,比之单以器具从事于拘制者,相去甚远矣”,中医治疗骨伤应当像培植树木一样,不仅要尽量恢复解剖学位置,更重要的是使气血流畅,功能恢复正常。对正骨手法的作用,他指出:“正骨手法其用有二,一用于辨证验伤,二用于复位理伤。皆为治疗之主法也。”
2.手法辨证与应用
何竹林重视手法辨证,指出“手法用于复位,为正骨之首务”,并主张“辨证之用,虽曰以手,非单以手为之,而须以眼望之、口问之、耳闻之、心导之。故曰手法辨证者,实合于眼法、口法、耳法、心法也”。即手法辨证不单是用手,而是手摸、眼望、口问、耳听、心导一齐运用,其实就是骨科中的四诊合参,通过望患者局部伤情和全身状态,问损伤时间的长短、受伤经过、体位、压痛情况,听骨折音、入臼音等,而同时手摸心导,机触于外,法随心转,结合既往经验,手到心到,对伤情和整复手法作出判断和选择。他在长期骨科临床实践中又总结理伤手法为触摸、牵引、端提、揉捏、旋转、屈伸、按摩、推拿八法,这是何竹林对中医正骨手法理论学说的发挥。
手法运用,掌握三个字。
(1)稳—稳妥的稳:
包括了术前检查和准备,研究考虑病情,骨骼怎样移位,应用什么体位、何种手法、何种辅助器具,术前心中有数,术时稳妥可靠,避免一切不良后果发生。
(2)准—准确的准:
包括术前诊断要准,对骨折或脱位的程度、方向位置清楚了解,复位手法动作准确,达到预期效果。
(3)巧—轻巧,巧妙的巧:
顺应骨的结构,手法运用得当,动作灵活,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手法的巧要基于熟练,所谓“熟能生巧”。
掌握三技能:
(1)勤练不怕错:初学者的手法要掌握好,要勤学苦练,知难而进,错了就改。所谓“做症(临床)不怕错,还要做得多”。就是说,初学者对手法操作的错误是难免的,正如“失败是成功之母”一样,并非鼓励人们去犯错误,而是鼓励人们从错误、失败中善于吸取经验教训。经过多次教训,逐步改正,就会取得成功。
(2)懂得用力:要活用刚、柔、迫、直(刚、柔、迫、直原是功夫术语)。刚是强力,柔是缓力,迫是压力,直是拉力。拔伸常用刚力,旋转常用柔力,推挤常用迫力,对抗牵引是直力。但各力是互相配合的,每个动作运用不同的力,要看什么对象、什么部位,要以意运指,手下刚柔相济。
(3)手法选择:手法选择因人而施,因为医者是人,治疗对象也是人。不同的人考虑选用不同的手法。如身强力壮的患者要用较强的力,手力不够用足蹬,单人不行要多人;年老体弱者宜取卧位和施用较柔和的手法。拔伸牵引,端挤提按到位即止。医者本人体力好,单人独作较灵活,或选用适合自己的手法。如肩关节前下脱位的复位手法是:伤者坐位,术者握伤肢腕部,先外展顺势拔伸,并将患肢外展上举,然后向前内收落下,同时推挤肱骨头入臼,手法轻巧,伤者痛苦少。
(二)重视骨伤科基本功训练
何竹林非常重视骨伤科基本功训练,临床上对于正骨理伤,强调“识其体相、辨清伤情”,反对粗暴片面。基本功训练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解剖学知识
何竹林重视解剖学知识,指出“第一要懂得解剖学,特别是筋骨运动的解剖学”。他说:中医向来重视解剖,“解剖”一词出自《灵枢·经水》。《医宗金鉴》又提出学习手法时要“识其体相”,就是说学习骨伤科必先要学习解剖学。掌握解剖学尤其是创伤解剖学,不但有利于对骨折、脱臼的诊断和治疗,而且对于其整复后之演变和最终结局的判断甚有帮助。不同的骨折部位和类型涉及移位方向,以及伤后的并发症、后遗症和骨折愈合等问题,必须加以重视。要知骨骼和各软组织的创伤关系,严重的脏器、神经、血管损伤以及皮肤软组织缺损均应优先处理,辨清伤情,勿忘“先软后硬”的原则。他倡导骨骼定名古今统一,提倡中西医结合。
2.中医理法方药基本功
何竹林提倡对中医经典著作和历代伤科文献的研习,认为中医骨伤科医师就是中医内科医师加上一双懂得续筋接骨的手。单从表面上看,外伤似乎主要是局部皮肉筋骨的损伤,但人体受外力影响而遭受的局部损伤每能导致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紊乱,因而一系列症状随之而来。如果只重视复位手法和夹缚固定操作,而忽视基本理论学习,就会成为一个只懂得操作的“工匠”,遇到危重症后便束手无策,甚至误人性命。
3.力量素质训练
有强健的体魄,才有足够的力量,否则用到手法时就有心无力了。具备了这些“功底”,手法操作时才能顺应骨的构造,根据伤情巧用于力,做症(临床)时方可得心应手,而不致对受伤部位的筋骨肌肉、血管、神经造成损害。何竹林常说:“未学拳头,先学跌打;未学功夫,先学扎马。不论学武术或跌打都要先经基本训练。台上一见,台下三年。欲得力量,必先强身。”他在家里设有习武厅,晚上和门生一起练武。何家的武术师承南派洪家拳,而何氏的武术渊源来自河南嵩山少林寺南下高僧觉云禅师,并集家传南派洪、刘、蔡、李、莫五大名家之长,然后又把武术与医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他说:“有强健的体魄,才能有足够的力量,否则施行手法时就有心无力了。”他又说:“正骨手法要稳、准、巧,要懂得用力。一个搬运工人可以背负一般人力所不及的重物,可谓之有力量,但当令其打一拳就未必有多重,这是因他没有掌握运用力量的技巧。如经训练,他便会集全身的力量于一拳,打出力量来,这就是会用力。力量素质是伤科医生的基本素质。它与其他素质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往往影响正骨手法时的质量。若体力不足,施术时有心无力,气喘脚软,则难以取效,故力量素质也是提高疗效的基础。”
(三)关于伤科内治法
何竹林重视气血阴阳对人体的影响,认为“血气通顺无阻则康强无病,一有阻滞,血易成瘀,全身牵掣,疼痛肿胀,百病丛生。人未受伤,血气流畅;一受损伤,血气即阻,久而致积”,主张伤科用药必须从调理血气为主,治伤以去瘀为第一法,并详细阐述伤科“内治八法”。
1.通下逐瘀法
如肢体新伤,瘀阻作痛,多以泽兰汤、桃红四物汤通脉祛瘀;若内伤瘀血留滞,胸膈瘀阻者,初期多以大成汤、复元活血汤攻下逐瘀。
2.活血化瘀法
用于筋骨脉络伤后,以《医方集解》之桃红四物汤、《普济方》之红花血竭汤及《伤科大成》之活血止痛汤为基础,以虚实为纲,随证加减。
3.和营通络法
用于骨伤中期,以《伤科补要》之和营止痛汤调气活血、和营祛瘀,或以舒筋活血汤和营通络、舒筋祛湿,随证加减治之。
4.温通行瘀法
拘急挛缩、痛痹不仁、血瘀阴寒凝结者,以熨法与灸法外用温通。
5.清凉解毒法
用于新伤之候,如红、肿、热、痛,以《医宗金鉴》之凉血解毒汤为代表方。
6.行气活血法
祛瘀之法,必须以气为使,以血为用。身部受伤,积瘀疼痛者,需在活血的同时兼以行气,促进血行。
7.固本培元法
受伤太重,攻伐太过,久则必致元气大虚,气血、脾胃、肝肾虚之类也,常以益气养血之八珍汤、健脾养胃之异功散、补益肝肾之六味地黄丸加减而用之。
8.兼病治法
有先治病而后治伤者,有先治伤而后治病者。视其情况之急缓,伤病之轻重,以为决定。何竹林认为,伤病之主因及其他刺激,不独可影响治疗,还可成为其他疾病之诱因,如重伤之后,其正虚弱,外来病邪,易于乘虚而入,因此治疗兼病,亦为治伤之要点,兼病之能除,亦即助伤之速愈。
三、特色手法与功能锻炼
(一)髋关节后脱位
1.推转复位法(图2-2~图2-5)
图2-2 伤者仰卧、助手固定骨盆。术者将患肢略为加强内收及内旋,使臀及膝关节屈曲
图2-3 术者一手握伤肢膝部,另一手握小腿远端,将伤肢大腿轻度内收和向上推
图2-4 然后徐徐内外旋转髋关节,促使股骨头滑入髋臼
图2-5 感到入臼响声后,将下肢拔直,患肢维持外展中立位
2.提拉旋转法整复脱位(图2-6)
图2-6 患者仰卧。麻醉起效后,助手分别固定骨盆及健肢。术者站于脱位侧,一手握患肢踝部,另一肘屈曲置于腘窝部,徐徐屈髋及屈膝至90°,顺势将大腿往上提,并稍加旋转内收,即可使股骨头滑入髋臼内,然后将患肢慢慢外展伸直
(二)颞颌关节脱位
1.口腔外复位(“一抹嘴”法)
患者端坐凳上,头、背部靠墙;术者立于患者前方,用手指揉按患侧“颊车”穴片刻(图2-7);左手固定枕部,右手掌托住患者下颌骨前部向上用力,让患者尽量形成闭口位,同时向后方用力推动(图2-8),这时术者手掌有骨头滑动“入臼”感,即复位成功(图2-9)。该口腔外复位法的关键:将颞颌关节脱位时处于张口位前移的下颌头(髁突),通过手法托起下颌骨前端令其闭口,减少下颌头(髁突)与颞骨关节结节的阻力,从而有利于复位。
图2-7 揉按患侧“颊车”穴
图2-8 左手固定枕部,右手上托下颌前端
图2-9 右手同时后推下颌骨,即可复位
2.运用口腔内整复颞颌关节双脱位的方法
患者坐于矮凳上,头靠墙壁。术者立于患者对面,左、右拇指缠纱布后置于下颌骨两侧后端磨牙面;其余四指紧握下颌体使下颌前端呈闭口状,拇指下按的同时将下颌体往后推送,瞬间下颌骨髁突即滑回下颌窝内。(图2-10,图2-11)
口腔内整复手法须注意:术者害怕双手拇指被咬伤,常错误地令患者把口张大,这时大张口的动作与颞颌关节脱位的病理过程相同。因下颌骨的后端为髁突,张大口时其髁突的位置则移向前方,正好顶住关节结节(图2-12),咀嚼肌处于紧张状态,术者此时欲将下颌骨向后推是十分困难的。何竹林的方法是:嘱患者不必紧张,放松肌肉,并做轻微闭口动作,下颌骨的髁突则随之向下后移动(图2-13)。这时术者双手拇指紧按于最后的磨牙上,稍加压力使髁突向下移,同时另四指紧握下颌体前端往上提成闭口状极易使髁突越过关节结节滑回下颌窝内。在复位之际,术者的拇指有被牙齿损伤的可能,故操作前应包裹好双手拇指,但注意避免拇指包裹得太厚,以免增加张口角度给整复操作造成困难。
图2-10 颞颌关节前脱位手法整复
图2-11 颞颌关节前脱位整复后固定
图2-12 颞颌关节脱位后,当下颌张大则髁突向前移位
图2-13 颞颌关节脱位后,当口呈半张时,髁突向后移动
何竹林在整复颞颌关节脱位时强调“张大口推挤,必受他端所阻,当不如愿,单一暴力推按则有偾于事,整复之要务使口之半张,于磨牙处用力下按,按而推之则有如顺水推舟之势”。
(三)肩关节前脱位坐位手牵足蹬法
患者正坐,术者站患侧,以一足底撑患腋下,并一手持患肢做对抗牵引,另一手拇指按着患侧肩峰,余指端托肱骨入位(图2-14)。
图2-14 手牵足蹬法
四、医案选录
(一)尺骨上段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
李某,男,24岁,电工。
初诊日期:
1963年10月12日下午5时。
病史:
右前臂及肘部肿痛、畸形2小时。患者于今天下午参加足球比赛跌倒,右手掌先触地,伤后到某医院急诊。该院诊断为“右前臂孟氏骨折并桡神经损伤”,需住院手术治疗。患者不同意,由家属扶送本院治疗。
检查:
患者一般情况好,右前臂与肘部呈半伸位,局部肿胀、疼痛,腕背伸无力,虎口区掌背侧皮肤感觉减退,拇背伸功能障碍。右尺骨上1/3处可触及凹陷畸形、异常活动、骨擦感,其肘前外侧可触及桡骨头突起,肘、臂屈伸功能丧失。舌淡红、苔薄,脉弦。
X线片:
右前臂包肘关节正、侧位照片见尺骨上中1/3骨折向掌侧成角,桡骨头向前外方脱位。
诊断:
①尺骨上1/3骨折并桡骨头脱位(右侧,伸直型);②桡神经损伤(右前臂上段挫伤)。
治疗:
1.手法复位
平卧位右肩外展屈肘,臂丛麻醉,牵导旋转推挤法(图2-15)。
图2-15 取患肢前臂中立位,肘关节屈曲70°,两助手做对抗牵引。术者一手按捏尺骨骨折端,一手环握肘部,拇指向内推挤桡骨头。牵引远端的助手,略做前臂的旋转以助术者推挤桡骨头复位,配合前臂屈肘,桡骨头即复位。利用已复位桡骨头的支撑,并借助骨间膜的牵张和折端对顶,使尺骨恢复长度。尺骨的侧方移位可以用推挤手法加以矫正
2.固定方法
骨折及脱位一经整复后,维持前臂旋后屈肘110°位,于桡骨头外侧体表皮肤处放置一长方形压垫,以环抱桡骨头;在尺骨背侧上、下端及尺骨折端掌侧放置压垫,并分别用胶布固定(图2-16),用小夹板4块(掌、背侧夹板为超关节)缚带4道,配合屈肘110°前臂旋后外固定6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图2-17)。定期X线片复查,根据需要调整夹板松紧。
图2-16 尺骨上段骨折及桡骨头脱位,整复后压垫放置示意图
图2-17 经夹板固定后屈肘110°,前臂旋后,悬吊胸前
3.功能锻炼
伤后3周内做掌、指关节及肩关节运动,通常6周以后骨折临床愈合,才能行前臂旋转及肘关节屈伸动作。
4.药物治疗
按骨折三期辨证用药,后期肘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障碍配合舒筋汤洗方(见后“常用效方及药物”,下同)局部熏洗。
(二)肱骨干中下1/3骨折
胡某,男,26岁,工人。
初诊日期:
1963年3月11日下午4时。
病史:
右上臂剧痛,异常活动2小时。患者于今天下午修理天窗时,不慎从4米高处跌落,右手掌着地致伤。当时无昏迷及胸腹不适,只感到右臂部剧痛,不能抬举活动,是日下午步行到本院门诊。
检查:
体查合作,未发现重要脏器损伤体征,舌淡红、苔薄,脉弦。右上臂中段肿胀、畸形,并见皮下瘀斑,肱骨中下段骨擦感,环状压痛,右上肢抬举功能丧失,腕关节背伸乏力,右手虎口区感觉减退,拇伸肌力减弱,余各指端血运、感觉正常。
X线片:
左侧肱骨中下段呈螺旋形骨折,骨折远端向外成角及缩短移位。
诊断:
①右肱骨干中段骨折(螺旋形);②右桡神经损伤(上臂中段)。
治疗:
1.手法复位
患者取坐位,垂臂屈肘,在助手维持牵引下,术者一手拇指按捺向外移位的骨折近端外侧,另一手拇指按捺向内移位的骨折远端内侧,两手同时用力,使两骨折端靠拢归原(图2-18)。纠正移位后,术者捏住骨折部,助手徐徐放缓牵引,使断端互相接触。对于部分复位不佳者,术者以两手掌合抱端挤骨折处,助手于牵引下,辅以轻微摇摆骨折远端,可进一步矫正残余侧方移位。若感到断端摩擦音逐渐减小,骨折处平直,表示已基本复位。
图2-18 手法整复肱骨干骨折
2.固定方法
维持对位牵引下,外敷跌打油纱,根据需要放置压垫。若侧方移位及内、外侧成角未能全部复位,可利用固定垫三点加压逐渐矫正,但压垫厚度要适中,防止皮肤压迫性坏死,而且注意肱骨桡神经沟处不可放置压垫,以防桡神经受压而损伤。本例折端侧方移位不多,内、外成角不大,仅采用两点直接加压即可,于远、近侧骨折端各放一压垫并用夹板超肩、肘关节固定捆妥,固定后肘关节取屈曲90°、前臂中立位悬吊于胸前。(图2-19)
图2-19 肱骨干骨折压垫放置及夹板固定
3.药物治疗
骨折初期脉络损伤,瘀滞肿痛,治宜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内服骨一方(见后“常用效方及药物”)配威灵仙、地龙以通经络,助桡神经损伤修复;局部外敷跌打油纱。中期肿消痛减,治宜和营生新,接骨续损,内服骨二方(见后“常用效方及药物”)加五爪龙、鸡血藤。后期筋骨连接尚未坚实,治宜益气血,补肝肾,壮筋骨,内服骨三方(见后“常用效方及药物”)。
经上方案治第3周,右腕及拇背伸肌力渐复,虎口区感觉已无麻木。前后共治疗12周,骨折端已无疼痛及异常活动。复查X线片示右肱骨折端对位对线好,折端可见骨痂生长,符合骨折临床愈合。解除夹板外固定,以舒筋汤煎水局部熏洗,配合肩、肘部全面功能锻炼。随访半年,右上臂、肩、肘部及腕、手部功能恢复。
何竹林认为,肱骨干骨折发生在中下1/3时,除容易合并桡神经损伤外,尚可见折端迟缓愈合或不愈合,这与整复后固定时未能完全解决好上肢的旋转扭力及分离力量有关。时有忽略肱骨干的生理特点,急于求成,过早地嘱患者进行肩外展或云手锻炼,结果导致骨折远端因前臂的重力旋转而发生剪力和扭力,影响折端的骨痂生长。因此,伤臂的肩部外展,在早期除非有外展架的承托,否则,务必要达到骨折临床愈合后才能进行外展平举活动或上肢的摆动。这种骨折的固定时间,通常较其他部位骨折要长一些。同时夹板的固定也宜采用超肩、肘关节,这样有利于抵消断端扭转、分离等不良因素。一经固定后,臂部躯干平行与自然下垂,用三角巾将前臂悬吊胸前10周以上。早期功能锻炼宜做手、腕部的伸屈活动,肩部宜做肌肉静力收缩运动(用健肢托患肢做耸肩同步肌肉收缩活动)。
此外,影响骨折愈合的另一因素是肱骨中下1/3骨折时,导致经此处的肱骨滋养动脉供血途径中断,使远折段血供减少而影响骨折愈合。根据临床辨证特点应用益气血、补肝肾的中药治疗,令身体气血调和,有利于加速骨折的愈合。
(三)胸腰椎体屈曲型压缩性骨折
黄某,男,48岁,教师。
初诊日期:
1962年7月20日上午11时。
病史:
上腰部疼痛2天。患者于7月18日乘车途经一路坑时,因速度较快,车厢猛然抖动,使臀部离座后再次坠落,上身前屈致腰部受伤。回家经卧床休息,腰背部外敷止痛膏药,症状未见缓解,翻身困难,大便3天未解,小便短少,今天上午车送本院就诊。
检查:
表情焦虑,眼结膜充满血丝,舌红少津、苔黄,脉弦略数;胸腔检查未见异常,腹部略胀、质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存在;脊柱活动受限,翻身困难,坐位时上腰段疼痛难忍,腰背肌紧张,胸腰段棘上韧带压痛,第12胸椎、第1腰椎棘突叩击痛,双下肢感觉及肌力正常,直腿抬高试验(-),屈髋、屈膝“4”字试验(-),生理神经反射存在,病理神经反射未引出。
X线片:
第12胸椎椎体、第1腰椎椎体呈楔形压缩改变,两椎体压缩分别为1/3,胸、腰椎间隙无变窄,各棘突间隙无增宽。
诊断:
胸、腰椎体屈曲型压缩性骨折(T12、L1,稳定性)。
治疗:
1.手法治疗
伤者俯卧,胸前垫软枕,两手攀着床头。助手两人,分坐于床头及床尾,四足掌相抵,用腿将患者四肢撑起,并以手分别拉握患者腋下及骨盆,对抗牵引。术者站床边,以手法松解腰背部紧张的肌肉,按脊柱生理曲度揉捏脊椎。(图2-20)
图2-20 患者俯卧,经两人对牵,配以理伤正脊手法,有利于解除腰背肌痉挛及腰椎骨折后脊柱小关节挫伤
手法整复后,患者平卧木板床,胸腰部伤椎垫枕。根据患者高矮和压缩椎体的程度,用被单叠成高8~12cm的三角形枕(枕长40cm,宽15~20cm),外裹一层毛巾并用针线大距离缝合;指导患者配合挺胸,以及五点支撑法、三点支撑法背伸练功。
2.药物治疗
首诊,据患者舌脉症及胸腰椎骨折病情,诊为伤后蓄瘀,腑气不通,热结于内。治以通下逐瘀,方用大成汤加减。
大黄10g(后下),芒硝6g(冲服),红花6g,苏木、枳壳各10g,厚朴、木通、甘草各6g,生地黄30g,白茅根30g。
1剂。上药以水2碗半,先煎红花、当归、苏木等8味,煎至1碗半药液时,加入大黄同煎至1碗,去滓,纳入芒硝以微火溶化,温服。
患者经服上药后,当晚大便得下,即助以进食粥糜,生津养胃。腑气一经得通,腹胀随之大减,夜寐能安。翌日,开始以理伤定痛汤加减治疗。服药1周,腰痛减轻,翻身较灵活,大小便正常。后期以骨三方加减。经腰背肌按摩、行正脊手法及床上练功、药物治疗6周,自觉腰背有力。指导患者佩戴腰围下地,严禁负重及弯腰。前后治疗8周,经临床检查及拍X线片,T12、L1椎体骨折符合临床愈合。随访半年,腰部功能恢复正常。
(四)颈椎病
戴某,男,48岁,会计。
初诊日期:
1965年11月26日。
病史:
左手拇、示指麻木,欠灵活半年。患者近3年来,常感颈肩部沉重酸痛,时有头晕、视蒙、站立不稳等症状,经某医院神经内科检查,诊断为“颈椎病”,住院治疗3周,应用各种神经营养制剂及维生素治疗,症状未见好转。平素健康,各系统回顾无特殊病史可载。
检查:
血压120/84mmHg,舌淡红、苔薄,脉弦细。体查合作,发育正常。脑神经检查未见异常。颈部活动受限,第4~7颈椎棘突压痛,颈椎间孔左侧屈加压试验(+),后仰位椎间孔挤压试验(+),椎动脉扭转试验(+)。心肺检查未见异常。神经功能检查如下:运动:肢体无肌萎缩,左侧肱二头肌、拇指及示指屈伸肌力减退。感觉:左侧拇指、示指及前臂之桡侧感觉减退,深感觉存在。反射:生理性浅反射正常,左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反射减弱。其余深反射正常,病理神经反射之霍夫曼征、巴宾斯基征未引出。
X线片:
颈椎生理弯曲变直,正位片示颈5~6、颈6~7钩椎联合退变样增生,椎间隙变窄。
诊断:
中医诊为颈椎病(肝肾不足,脉络失养);西医诊为颈椎病(混合型)。
治疗:
1.手法治疗
(1)患者先取坐位,医者以双手沿督脉之风府、哑门至大椎穴反复揉按,然后沿两侧膀胱经用滚法揉按天柱、大杼穴及小肠经之肩中俞、肩外俞、天宗等穴的分布区。手法要求做到因人而异,轻而不浮,均匀有度。
(2)患者然后取仰卧位,术者用双手牵引患者之枕、颌部(图2-21),牵引时以头略向前倾为宜(20°~30°),牵引重量通常4~7kg、时间约数分钟,并可以在牵引下配合头部小范围地左右旋转、屈伸,目的是缓解肌肉痉挛,扩大椎间隙,恢复椎体的正常曲线,使其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牵引的重量多少、时间长短,可根据患者当时的反应灵活掌握。
(3)患者经手法牵引后,轻者宜平卧片刻;重者平卧后,起床时须佩穿颈部围领以限制颈椎活动,以减轻神经根或椎动脉周围交感神经纤维受刺激所引起的症状。
图2-21 颈部手法牵引,使骨正筋柔,气血以流
2.药物治疗
首诊结合临床诊断及证脉分析,按肝肾不足、脉络失养辨治,用独活寄生汤加减。
处方:
独活9g,桑寄生15g,杜仲15g,怀牛膝10g,当归3g,党参15g,川芎3g,桂枝6g,葛根30g,赤芍15g,鸡血藤15g,何首乌30g。3剂,每天1剂,可复煎混合后分3次服。
复诊:
经上述治疗1周,无特殊不适,自觉颈部困坠现象缓解,原有的视蒙、头晕症状减轻。继以上方随证增减,酌加蜈蚣、北芪,去怀牛膝以增强补气通络;后去赤芍,加枸杞子、蕤仁肉以濡养肝肾,配合导引练功等治疗3个月,颈背酸痛、头晕、视蒙、手指麻痹症状缓解。
治疗期间,须配合练习防治颈椎病之导引练功,以运气上巅,疏通经络,舒展筋骨。
第一式上举伸腕:
患者双足平肩宽,足尖向前,直立收腹,双臂上举,手掌向天,眼望前上方,收腹呼吸,意在指梢,形虽不动,暗劲内使,持续5~20分钟(图2-22)。
第二式抱枕提项:
患者站式同上,先做颈部适当旋转俯仰3次以放松颈肌,然后双手抱枕向前上方用劲,头向枕部后仰用力,形成相互对抗用力之势,收腹运气,意在巅顶,时间同上(图2-23)。
第三式伸肩扩胸:
患者站式同上,略做上身及肩部放松片刻,然后双上臂使暗劲令臂向下撑,掌心向地,头颈上伸,挺胸收腹,运气于巅,此为伸臂拔肩之势(图2-24)。
图2-22 上举伸腕
图2-23 抱枕提项
图2-24 伸肩扩胸
何竹林认为,对颈椎病的防治务求注意合理作息,整体治疗。临床上对各种证型的颈椎病的治疗从辨虚实入手。肝肾不足,气血失养是本;瘀阻、痰浊、湿火、寒湿是标。治疗上宜标本兼顾,调气血、祛痰湿,配合适度的牵引、按摩、练功、休息有利于病情的缓解。不提倡用强力的推扳手法进行旋转“复位”,特别是有一种“理发师”式的扳转颈部手法应视为大忌。
五、常用效方及药物(含外治法)
(一)内服方
1.伤科通脉散(胶囊)
[组成]
麝香、冰片各0.6g,熊胆1g,儿茶、三七、延胡索、郁金、乳香、没药、天麻各12g,当归20g,血竭、五灵脂各15g,琥珀3g。
[用法]
每次服0.5g,用温开水冲服,每天3次,孕妇忌服。
[功效]
通脉止痛,安神定惊。
[主治]
各类骨折、脱位、筋伤以及头部内伤,胸胁挫伤之早、中期瘀血作痛,惊恐不安者。
2.头伤方
[组成]
三七6g(先煎),赤芍、泽兰、桃仁各10g,钩藤(后下)、天麻、白蒺藜、续断、骨碎补各15g,石决明30g(先煎)。
[用法]
清水煎服。
[功效]
祛瘀通络,安神定惊。
[主治]
脑震荡伤或脑外伤后遗症,症见伤后头、面部青紫肿痛,逆行性遗忘,头痛头晕,激动易怒,烦躁失眠,脉弦有力等。
3.何竹林跌打丸
[组成]
田七300g,血竭30g,川芎、枳壳各60g,当归、红花、延胡索(醋制)、桔梗各80g,生地黄、丹参、川牛膝、泽兰、大黄(酒制)、朱砂根、金钱草、救必应、大驳骨、血见愁各250g,葛根1 200g。制成每丸6g。
[用法]
温水送服,每次1丸,每天服2次,小儿酌减,孕妇忌服。外用:以米酒将跌打丸炖溶后涂敷患处。
[功效]
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主治]
各类跌仆闪挫,举动不慎,胸胁迸伤。或为外物所击,瘀肿疼痛;筋骨伤折,痛甚难忍;内伤气结,血滞腰痛,症见痛有定处,皮肤青肿,或身热烦渴,溺赤便秘,胸腹胀闷,脉弦而数。
4.骨一方
[组成]
红花、桃仁、当归各6g,赤芍、钩藤各10g,泽兰12g,骨碎补、生地黄、天花粉各15g,乳香3g。
[用法]
清水煎服。
[功效]
活血祛瘀,消肿定痛。
[主治]
骨折初期瘀血阻滞,经脉不通,见局部肿痛、发热口干、胸中烦躁、夜寐不宁、尿赤便秘、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或滑数。
5.骨二方
[组成]
当归10g,续断10g,熟地黄15g,土鳖虫6g,赤芍10g,骨碎补15g,自然铜10g(先煎),五加皮15g,千斤拔30g。
[用法]
清水煎服。
[功效]
养血和营,接骨续筋。
[主治]
跌打损伤,筋骨折断的中期或后期以及骨科杂症。
6.骨三方
[组成]
党参、北芪、熟地黄、茯苓、狗脊、怀牛膝各15g,当归、补骨脂、续断各10g,桑寄生、千斤拔各30g。
[用法]
每天1剂,水煎服,可复煎再服;煎药时宜文火久煎,以空腹服或饭前服为宜。
[功效]
益气养血,调补肝肾,强壮筋骨。
[主治]
骨折修复缓慢,老年骨折及损伤后期各种虚证,以形体虚弱、筋肉萎缩、肢体乏力、关节不利、舌淡、脉细弱为施治要点。
7.理伤定痛汤
[组成]
三七末(冲服)3g,乳香3g,桃仁10g,红花6g,当归(尾)10g,续断、赤芍、川牛膝各12g。
[用法]
每天1剂,清水煎服,可复煎,分2次温服。
[功效]
活血化瘀,理伤定痛。
[主治]
损伤早期肢体伤筋,瘀阻经络,见痛处不移,局部瘀斑、肿痛、刺痛、痛处拒按,舌质暗红,脉弦细。
8.龙马壮骨宝(丸)
[组成]
五爪龙1 500g,海马300g,党参、鸡血藤、千斤拔、骨碎补、续断、何首乌、丹参各1 250g,通草200g,鹿角胶、鸡内金各250g,三七300g,百合、茯苓各800g,佛手100g。制成每百粒干重50g。
[用法]
每次服10粒,每天2次。忌生冷食物。
[功效]
补肾壮骨,健脾益气,养血通脉。
[主治]
各类骨折中、后期。筋骨合而未坚,气血失调,元气未复,骨折迟缓愈合;久病卧床,筋骨痿废,腰背酸软乏力,脾肾亏虚者。
9.劲膂汤
[组成]
杜仲、狗脊、牛大力、千斤拔各30g,怀牛膝、鸡血藤、何首乌、川萆薢、走马箭各20g。
[用法]
水煎服,或加猪脊骨300g、生姜10g、陈皮3g,加水1 500ml煲汤,放盐少许调味,分次服。
[功效]
补益肝肾,强壮筋骨,舒筋活络。
[主治]
中、老年因肝肾不足,气血渐虚所致脊柱退行性病变。症见颈背肌疲乏不适、头晕眼花、肩膀酸痛、手足麻痹;腰骶酸痛,时轻时重,每因劳累加重,步履费力,尿有余沥,以及筋骨痿软、腰肌劳损等症。
10.忍冬萆薢汤
[组成]
忍冬藤、桑枝各30g,萆薢、海桐皮、丝瓜络、豨莶草、秦艽各15g,土地骨、赤芍、威灵仙各12g。
[用法]
清水煎服(煎前宜浸药20分钟),每天1剂,复煎,分2次服。
[功效]
清热祛湿,舒筋活络。
[主治]
湿热痹证,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及各类关节炎发病过程中湿热并见,以肢体困重不舒,腰背酸痛或关节肿痛、屈伸不利,身热口渴或不渴,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有力等症状为主。
11.火毒清饮
[组成]
青天葵10g,水牛角60g,生地黄30g,牡丹皮10g,金银花、赤芍、救必应各15g,蝉衣6g,天花粉30g,甘草6g。
[用法]
上药以水浸片刻,使药物充分湿润。以清水4碗(约1 000ml)先煎水牛角,沸后微火煮10分钟,停火稍候,再加入余药同煎,煎至2碗,分2次服。
[功效]
清热泻火,凉血散瘀。
[主治]
各类高温(火焰、蒸气、沸油、滚汤等)烫或烧伤的皮肉,热盛伤阴、火毒内陷、里热炽盛、阴津耗竭、脏腑不和等热入血分,血热妄行之证。临床以身热、口干、脉细数、舌红少苔为辨治要点。
12.虎杖消疮饮
[组成]
虎杖60g,连翘10g,赤芍、地胆头、三桠苦各15g,救必应、崩大碗、白茅根各30g。
[用法]
每天1剂,水煎服,复煎,分2次服。儿童酌减量。
[功效]
泻火解毒,散结消肿。
[主治]
痈疮疔毒,缠腰火丹,湿火困结,跌仆烧伤,借伤成毒。常见局部红肿热痛,全身壮热烦渴或寒热交作,口干臭秽,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洪数等热毒证候。
(二)外用方药
1.驳骨散(膏)
[组成]
桃仁、黄连、金耳环、川红花各250g,栀子、干地黄、黄柏、黄芩、防风、甘草、蒲公英、赤芍、自然铜、土鳖虫各500g,侧柏叶、大黄、骨碎补各1 500g,当归尾、薄荷、毛麝香、牡丹皮、金银花、透骨消、鸡骨香各1 500g。
[制法]
上药粉碎成细末,过65目筛,混合均匀,置干燥容器中备用。
[用法]
选用温开水、米酒、蜂蜜或凡士林调煮药末成厚糊膏状,然后将药摊在棉纱纸上外敷患处;亦可以少量醋调药末冷敷患处。
[功效]
消肿止痛,散瘀接骨。
[应用]
闭合性骨折、脱位及各类软组织损伤,早期宜冷敷,中期宜温敷。应用酒调膏剂加入白及粉、蜜糖或鸡蛋清可增强药物黏附作用,使药效持久。
2.跌打风湿药酒(附:风湿霜)
[组成]
三七、当归、威灵仙、羌活、五加皮、透骨消、大黄、栀子、防风、豨莶草、寮刁竹、九里香、独活、薄荷、忍冬藤、黄柏、伸筋草、海桐皮、泽兰、川续断、甘草各120g,骨碎补、白芷、木瓜各240g,樟脑480g,桃仁30g。
[制法]
将上药切细,蒸半小时,待温度降低,放进酒坛,加入50度米酒20kg,密封,浸泡3周,滤出药液即成。
[用法]
外涂患处,或在施行理伤手法时配合使用,亦可将棉纱浸湿外敷;加入外洗剂中熏洗患处甚佳。开放性伤口忌用。
[功效]
活血祛瘀,消肿定痛,祛风除湿,舒筋活络。
[主治]
骨折,脱位,软组织扭挫伤,肌腱劳损,筋骨酸痛,风湿痹痛。
[应用]
闭合性骨折、脱位经整复后,以药酒浸润洁净之棉纱敷贴患处,然后再上外固定。皮肤如无过敏,可以隔天换药或以药酒少许向伤处棉纱注入即可。陈旧性软组织受伤者、创伤性关节炎者、风湿骨痛及骨关节退行性变引起关节活动不利者,可用本药酒涂于局部揉按,或用50ml加入熏洗剂中外洗。
附:何竹林跌打风湿霜
1982年,何竹林长子何应华及其兄弟将跌打风湿药酒秘方贡献出来,由广州中医学院、白云山制药厂合作,共同将该方整理研究,保留其药的有效成分,改制成霜剂,是为何竹林跌打风湿霜,临床疗效显著。1984年7月,获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技成果奖。
3.跌打油
[组成]
当归、红花、泽兰、生地黄、荆芥、威灵仙、防风、甘草、黄连、黄柏、黄芩、金银花、苦参、侧柏叶各120g,芙蓉叶240g,冰片480g,血竭末30g,冬青油10ml,茶油10kg。
[制法]
取当归至芙蓉叶等15味中药,用茶油浸泡1周以上,然后用铁锅加温提炼,宜文火慢煎,以生地黄透心变脆为度,去渣,稍冷加入冬青油、血竭末、冰片搅溶,用6层纱布过滤,分装在消毒容器内。
[用法]
涂擦、外敷均可。
[功效]
消肿止痛,清热解毒,消炎生肌。
[主治]
跌打损伤、烫火伤。
[应用]
对跌打或烧伤患者,需根据创面深浅及部位分别采用外敷、涂擦暴露等方法。闭合性骨折在外敷跌打油纱及维持小夹板外固定后,换药时可不松解夹板,经夹板之间隙注入药油即可。对于浅Ⅱ度以上烧伤创面,宜先用1‰新洁尔灭溶液及生理盐水冲洗(也可用低于体温的干净茶水冲洗清洁),然后用消毒棉纱吸干水分后,外涂药油或外敷药油纱块可使创面疼痛缓解,痊愈加快。对于深Ⅱ度至Ⅲ度烧伤创面有组织坏死,局部渗出明显,或皮肤全层坏死形成焦痂,早期宜湿敷(用金枪散50g煎水清洗创面,并用作敷料湿敷),每天换药1次。数天后创面干净,改用药油纱块外敷,有利于深Ⅱ度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形成,并促进Ⅲ度烧伤创面肉芽生长,为植皮创造较好条件。
4.生肌膏(软膏)
[组成]
当归60g,血竭、乳香、没药、儿茶、三七、松香、川黄连各30g,冰片、麝香各2g,樟脑90g,蜂蜡180g,猪油680g,面粉120g。
[制法]
分别将当归、黄连、三七研末;血竭、乳香、没药、儿茶研末。混合过筛备用。将面粉炒到米黄色,将上药掺入搅匀。把猪油、蜂蜡、松香用铁锅文火煎至完全溶解,去渣,加入上药搅拌均匀离火。离火后待温度降至60℃时加入樟脑、冰片、麝香(麝香、冰片先用等量递增法调配)。制成后用大口容器存放,待冷成膏备用。因药膏中的冰片、麝香等含挥发成分,故存放膏药的容器宜密封,不令泄气。
[用法]
伤口按常规清洁消毒处理后,将生肌膏按伤口大小摊在敷料上,外敷患处。
[功效]
消肿止痛,排脓解毒,去腐生肌。
[主治]
各类外伤感染创面,诸般溃烂,久疮余毒未清、腐肉不脱,伤口难收。
[应用]
枪弹贯通伤、开放性骨折伤口难收、痈疮余毒未清、死肉不脱新肌难生、褥疮溃疡、Ⅲ度烧伤创面溃烂,敷之能脱痂,促进上皮生长。
5.百灵膏(硬膏)
[组成]
第一组药(浸油药料):
麻黄、川芎、独活、羌活、当归、附子、乌药、荆芥、威灵仙、三棱、桃仁、泽兰、桂枝、防风、高良姜、白芷、骨碎补、莪术、土鳖虫、川续断、马钱子、红花、丁公藤、宽筋藤、甘草、栀子各250g,茶油(或花生油)45kg,黄丹22kg。
第二组药(后下药):
川乌、草乌、半夏、天南星、木香、丁香、乳香、三七、苍术、白术、小茴香、花椒、细辛、桂枝、自然铜各30g(以上各药为末,过65目筛和匀,收膏前加入)。麝香、冰片、冬青油、艾片(各等分,根据需要最后加入,孕妇忌用)。
[用法]
先用温水或75%乙醇溶液清洁患部,待皮肤干后,油膏药加温软化贴患处。敷贴温度以45℃左右为宜,勿烫伤皮肤。孕妇忌用。
[功效]
温经祛寒,通痹散结,活血祛瘀,理伤接骨。
[主治]
跌打伤症后期,瘀血留滞,肢体痹痛不利,陈年劳损,筋骨退变,风湿旧患,腰背坠痛,夜尿频多,以及狭窄性腱鞘炎、骨折迟缓愈合等。
[应用]
本膏药适合于伤科各类陈旧性损伤、关节风寒湿痹痛之症,对内科杂证而肢体麻木疼痛者用之有效。若久痹重症和患处瘀结难消、脊柱退变、腰背冷痛重坠、手足顽麻以及骨折愈合缓慢者,外敷时间可延长。对于特殊部位的骨折,也可用本膏作固定材料。方法是取较老膏(含黄丹量稍多变硬的膏为老),用时膏面按固定部位撒上驳骨散外敷固定患处即可。
6.金枪散(膏)
[组成]
大黄、天花粉各250g,黄芩、红花、当归(尾)、生地黄、扁柏、防风、荆芥、薄荷、金银花、甘草、川黄连各120g,生石膏750g。
[用法]
共为细末,混合后作散剂备用。通常有3种用法:①用时加开水适量、面粉250g、蜜糖(饴糖)适量煮热调成糊膏外敷,或加米酒调煮外敷;②将上药加入面粉250g、凡士林2 000g调煮成软膏外敷;③取上药50g装入布袋内,加水3 000ml煎沸15分钟后,用药液洗涤伤口,或湿敷创面。
[功效]
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主治]
肢体扭挫伤,金属利器伤所致皮肤化脓溃烂,以及痈疮、脓疱疮(黄水疮)、亚急性湿疹、多发性毛囊炎(发际疮)、烫火伤等。凡创面感染不宜用酒调敷,阴疽不宜用。
7.舒筋汤(外洗方)
[组成]
桂枝、宽筋藤、路路通、两面针、海桐皮、大风艾各30g。
[用法]
共碾粗末,以纱布袋盛之,用水3 000ml煎药液熏洗患处,每天2次。
[功效]
舒筋活络,消肿止痛。
[主治]
用于骨折、脱位后期解除外固定后,肢体活动不利或肌筋拘挛,肿痛难消,以及陈年旧患遇寒则痛、腰肌劳损、风湿痹痛者。
[应用]
本方为外洗用药,适合于闭合性损伤。急性炎症及皮肤溃疡禁用,皮肤过敏者慎用。用时注意药液温度(宜45℃以下),以免烫伤皮肤。软组织损伤为主者,可在熏洗患处时加入药酒50ml;骨关节退行性病变如跟骨骨刺者,于药液中加入陈醋100ml浸浴患处,有散结止痛之效。
(三)常用药对举例
1.乳香配没药
治诸般气血凝滞,心腹疼痛,腿痛臂痛,内外疮疡,一切脏腑积聚。参考用量:乳香、没药各3~6g(入汤剂)。
2.三七配丹参
通脉散瘀而不燥,无论新久之瘀皆可用之。临床可用于老年、妇人伤后有积瘀兼肝郁气滞、心烦失眠等素体偏热之证。参考用量:三七1~6g,丹参10~15g。
3.当归配赤芍
两药相配,寒温并用,无寒热偏颇之性,其活血祛瘀通脉之力增强,临床常用于伤科早期气滞血瘀、肿痛并见之候。参考用量:当归3~10g,赤芍6~15g。
4.穿破石配铁包金
治疗湿热痹病或胸胁损伤早期气滞血瘀兼有化热者。何竹林常用两药加入柴胡疏肝散(汤)治疗胸部迸伤所致胸内脉络破裂而咯血、胸胁刺痛者。参考用量:穿破石、铁包金各30~60g。
5.蒲黄配五灵脂
治疗以气滞血瘀为主的心腹诸痛。何竹林善用两药加入四逆散治疗肋软骨炎。两药加入复元活血汤治疗胸、腹、背伤后瘀血作痛者多效验。参考用量:蒲黄、五灵脂各3~6g(蒲黄宜布包入煎)。
6.自然铜配土鳖虫
两药相配治疗骨折有“瘀去”“生新”“骨合”之功效。自然铜研末入丸散,每次用0.3g以内为宜。参考用量:自然铜6~10g(入煎剂),土鳖虫3~6g。
7.刘寄奴配骨碎补
祛瘀通经,止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筋伤骨折、瘀肿疼痛之症。参考用量:刘寄奴10~15g,骨碎补10~30g。
8.牡丹皮配赤芍
常用于术后发热或血热妄行之吐衄、发斑及跌打、烧伤之瘀热肿痛。参考用量:牡丹皮6~15g,赤芍6~15g。
9.郁金配橘络
用治胸胁迸伤、跌仆伤后气滞、气逆。参考用量:郁金5~10g,橘络3~6g。
10.延胡索配香附
两药相配,气血并治,止痛之力增强。主治各类胸、腹伤后气滞血瘀之痛症。参考用量:延胡索3~10g,香附6~12g。
11.柴胡配白芍
多用于伤后兼有急躁易怒、胸胁胀满、情志不遂,肝郁气结者。参考用量:柴胡6~10g,白芍10~18g。
12.白花蛇配黄芪
两药相配,有益气通络、血行痹除之功,用治类风湿关节炎、风湿诸痹、脊柱退行性病变、肩颈麻痹,腰腿掣痛偏于虚寒体质者。参考用量:白花蛇15~30g,黄芪15~60g。
13.忍冬藤配鸡血藤
两药寒温相配,药性趋于平和,对中老年久病血虚湿热阻络,腰腿掣痛者尤为适用。何竹林强调两药相配,妙在药量。参考用量:忍冬藤、鸡血藤各15~30g。
14.蜈蚣配全蝎
何竹林对于久痛入络之关节痛以两药入养血通络之剂,取虫类善走窜之牵领,起到搜风通络、散结破积、活血化瘀之效。然两药皆辛燥,易伤阴燥血,用时宜加注意。参考用量:蜈蚣、全蝎各3~5g(丸散剂用量减半)。
15.海桐皮配五加皮
常用治关节屈伸不利、肢体麻痹。参考用量:海桐皮、五加皮各10~15g(外洗量可加倍)。
六、手稿内容介绍
何竹林存有5篇医学讲稿。第一篇专论正骨手法,阐明“人体筋骨,气血煦濡,向具生机,故接骨者应如扶植树木,以顺其性意”,把伤骨看活的学术思想;强调识其体相,辨清伤情,复善用手法的重要性。第二篇伤科内治法探微,叙述治伤遣方用药的八大法,强调用药要善用其法,若无其法,有方若无。第三篇重视解剖学术交流,倡导骨骼定名古今统一。第四篇指出要掌握骨折适应证,善用小夹板外固定。第五篇关于瘀血论治在伤科之应用,阐明了“跌打损伤不离血气之变”的学术思想,并列举了伤科祛瘀十法的具体应用。
七、原始处方选登
何竹林原始处方如图2-25、图2-26所示。
图2-25 何竹林原始处方一
图2-26 何竹林原始处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