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定义与分类
一、卵巢功能不全的定义
卵巢功能不全是多病因导致的卵巢功能减退,甚至衰竭。此状态临床上一直广泛使用的专业名词是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定义为女性40岁之前出现闭经,伴有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升高(FSH>40IU/L)、雌激素(E2)水平降低等内分泌异常,以及不同程度的围绝经期症状,意指卵巢功能的过早、完全衰竭。随着病因研究的深入和临床病例的积累,国内外学者们逐渐意识到卵巢功能衰竭是一组临床表现多样、病因复杂且进行性发展的疾病。POF概念存在局限性,仅代表卵巢功能衰竭的终末阶段,无法体现疾病的进展性和多样性。根据临床观察,不孕通常是POF患者的最早期表现,POF后期表现为稀发排卵、月经不规律,最终发展为闭经。事实上,约50%的POF患者会出现间歇性排卵现象,甚至5%~10%的患者在确诊多年后可自然受孕。但POF后期,患者的卵巢功能不可逆转,且临床治疗意义甚微。为了更真实反映卵巢的功能状态,针对此状态描述的名词有了一番变迁,即定义的变迁,过程包括:
1.1942年
Fuller Albright首先报告了在年轻女性中以绝经水平的FSH、低水平的雌激素导致闭经为特征的综合征,称之为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imary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其中的原发性,是为了与继发性相区别,后者特指中枢性闭经导致的低促性腺激素、低雌激素,与原发于卵巢的高促性腺激素、低雌激素划开界限。
2.1964年
PUBMED首次标题出现了“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作者对永久性和暂时性卵巢早衰进行了研究。当时发现,永久性的卵巢衰竭甚至可以自然发生在16岁时,且居然和Stein-Leventhal综合征一样常见。
3.1982年
Coulam报告了携带46,XX染色体的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中,有6%(5/81)的人卵巢活检中发现了原始卵泡;之后随访4个月,发现50%的患者有自发排卵,但只有4%的女性患者每个月都排卵。
4.2008年
美国生殖医学学会采用“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代替卵巢早衰,提出用FSH、生育力和月经情况将POI分为4个阶段:一般水平(三者均与一般情况无异)、隐匿水平(生育力下降,其他正常)、生化异常(仅月经尚规则)及临床异常(FSH>40IU/L、生育力下降且闭经),表现了POI的内涵是卵巢受到连续性损伤的过程,POF是POI的终末阶段。
5.2014年
美国妇产科学会提出关于“青少年及年青女性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委员会意见,也使用了primary ovarian insufficiency一词,与premature menopause(过早绝经)和primary ovarian failure(卵巢早衰)同义,认为术语“卵巢早衰”对于年青女性及其家庭过于沉重和困扰,而insufficiency(功能不全)就容易接受多了,更能真实地反映卵巢功能有可能会间隔性恢复。在诊断上,要求月经不规则至少3个月,间隔至少1个月检测基础FSH和基础雌二醇,FSH应处于绝经水平(>30~40IU/L),E2应为低值(<50pg/ml),同时检测PRL及TSH,诊断确证后应检测FMR1前突变、肾上腺抗体和盆腔超声以进行整体评估。在这个意见书中仍使用了“原发性”一词。
6.2016年1月
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会发表了最新的“POI 处理指南”,将POI全称更改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在定义上,强调POI是在40岁前因卵巢活性缺失导致的临床综合征,它的特点是月经紊乱(主要是指闭经和月经稀发)、高促性腺激素和低雌激素。诊断上要求月经稀发或闭经至少4个月,同时间隔4周以上两次检测FSH>25IU/L。
7.2016年4月
国际绝经协会最新发表的“中年女性健康管理及绝经激素治疗的推荐”中提及 POI的诊治,也将“原发性(primary)”换称为“早发性(premature)”。POI定义为:40岁前的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且患者染色体核型正常,既往月经规律。它的特点是出现典型的绝经期症状和体征,闭经或月经稀发,而且FSH>40IU/L。诊断上仅需要间隔4~6周两次检测FSH>40IU/L即可确诊。
后两个指南中将“原发性(primary)”换称为“早发性(premature)”,且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会指南将FSH 的诊断阈值从40IU/L降为25IU/L,旨在早期发现卵巢功能不全的女性,以达到早期诊断、早期积极治疗的目的。
因此,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于2016年12月发表了《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激素补充治疗专家共识》,明确了我国POI的概念。目前,临床上推荐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定义为:女性在40岁之前出现卵巢活动衰退的临床综合征,以月经紊乱(如停经或稀发月经)伴有高促性腺激素和低雌激素为特征。停经或月经稀发4个月,间隔>4周连续两次FSH>25IU/L(ESHRE的诊断阈值)或FSH>40IU/L(IMS的诊断阈值)。此共识采取的是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会的诊断阈值,将疾病的诊断标准“关口前移”。
二、卵巢功能不全的分类
临床实践及研究发现,女性卵巢功能衰退程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逐渐变化和波动变化的过程,即卵巢功能衰退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根据疾病进程,POI可以分为不同的四种类型或四个阶段:
(一)隐匿型或隐匿期
表现为月经周期正常,不明原因的不孕症,基础促性腺激素水平正常,临床出现超促排卵后卵巢低反应。
(二)生化异常型或生化异常期
表现为月经周期正常、不孕症,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临床出现超促排卵后卵巢低反应。
(三)临床异常型或显性异常期
表现为月经周期异常(闭经或月经稀发),促性腺激素处于明显增高水平。
(四)卵巢早衰型或卵巢衰竭期
为卵巢功能衰退的最终阶段。此阶段原始卵泡池处于耗竭状态,而且此耗竭状态是不可逆的,出现闭经、绝对不孕,以及FSH升高及雌激素缺乏等一系列改变。
临床实践和研究表明,POI患者的病情可能按照上述四个阶段逐渐进展,或贯穿于这四个并不绝对的阶段中,或可能波动于这四个阶段,但是病史越长,情况越严重,越接近卵巢衰竭期。
此分类提示临床医师:即使已经诊断POI,部分女性的卵巢功能并未完全消失。未生育的女性若早期诊断,仍然有机会获得生育,尽管其生育概率远远低于卵巢功能正常的女性。
按照发病机制,POI可分为两种类型:
1.卵泡耗竭型
即卵泡数量的缺失致卵巢功能衰退。包括始基或原始卵泡数目不足,以及卵泡闭锁加速。引起卵泡耗竭的原因常是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环境毒素或不明原因等。
2.卵泡数目正常型
即卵巢内卵泡数量正常,但由于一些病理过程导致卵泡功能紊乱,甚至消失。包括信号缺失(FSH及LH结构异常或其受体异常等)、卵泡发育及激素合成过程所必需的酶缺乏、自身免疫疾病、卵泡过早黄素化,以及手术、放疗、化疗、生殖毒性药物所致的卵泡功能异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