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输血不良反应报告(2018-2020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章 2018—2020年中国输血不良反应总报告

自2018年4月输血不良反应数据管理系统试运行、5月1日正式上线以来,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共收到来自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88家医院共计1 933例的输血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图3-1,图3-2)。

图3-1 全国各省输血不良反应上报分布图/例

图3-2 2018—2020年输血不良反应病例月报情况

在这1 933个病例中,共有29例(1.50%)被审核后确认为与输血不良反应无关(输血相关性为“排除”)。229例(11.85%)的相关性为“可能”“疑似”或“不确定”。

病例示例3-1:“与输血不良反应无关”病例

患者男性,62岁,回盲肠癌,O型血。患者接受240ml新鲜冰冻血浆输注。输血23分钟后出现发热,其他各项检查无异常。发热症状出现后停止输血,停止输血80分钟后发热得到缓解。上报为过敏反应、不严重、可能。

经过对该病例信息审核,认为:

1.根据上报信息,未见患者有过敏反应相关症状,输血相关过敏反应可排除;

2.患者低热,但输血前后体温基本无变动,FNHTR基本可以排除,且肿瘤患者体温不稳定,患者低热很可能是由其基础疾病所导致,非输血不良反应。


病例示例3-2:输血不良反应“可能”病例

患者女性,86岁,左股骨粗隆间骨折入院骨科,B型血。患者接受1.5U悬浮红细胞输注。输血前体温37.7℃,输血开始后90分钟体温升高至38.6℃,脉搏由原79次/min上升至101次/min。症状出现后停止输血,开放静脉通路,评估、重新核对患者,40分钟后发热、寒战症状得到缓解。上报为FNHTR、不严重、确定。

经过对该病例信息审核,认为:患者输血开始前体温37.7℃,输血前发热,输血过程中体温小幅度升高,输血因素不能完全排除,但输血导致的可能性较小,输血相关性分级应为“可能”。


病例示例3-3:输血不良反应“疑似”病例

患者男性,44岁,急性髓系白血病,O型血。患者接受1.5U悬浮红细胞输注。输血前体温38℃,输血开始后30分钟体温升高至38.6℃,90分钟体温升高至39.4℃,血压由原105/62mmHg降至93/44mmHg,血红蛋白稳定在55g/L。发热症状出现后停止输血,开放静脉通路,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服用,并怀疑脓毒症。上报为FNHTR、不严重、不确定。

过对该病例信息审核,认为:

1.患者输血后高热,必须进行医学干预,防止患者出现身体功能损伤,严重程度分级为“严重”;

2.血液病患者,输血前体温38℃,输血前发热,输血后体温升高,很大可能是其基础疾病导致的,但输血的原因无法完全排除,输血相关性分级应为“疑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