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炎帝传人
炎帝神农是我国远古时期氏族部落的领袖,也是集上古传说与图腾崇拜于一身的神话人物,更被尊奉为华夏民族的共同始祖,至今我们仍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尽管年代久远,史料匮佚且零碎,但两千余年来仍有不少学者潜心钻研炎帝历史,在汗牛充栋的古籍经典中一窥这赫赫始祖五千年的血脉流传和动人故事。
一、炎帝多娇女
在有关炎帝后世传人的诸多传说中,常见于文献记载的主要有四位美丽的女儿,她们分别是帝女桑、精卫、瑶姬和炎帝少女。
帝女桑的故事最早出现在先秦古籍《山海经》里。《山海经·中次十一经》云:“又东五十里曰宝山,沧水出焉,东南流注于视水。……其上有桑焉,大五十尺,其枝四衙,其叶大尺余。赤理、黄华、青柑,名曰帝女之桑。”其后,《广异记》对“帝女桑”的身世进行了更加明确的叙述:“南方赤帝女,学道成仙。居南阳丹山桑树上,正月一日,衔柴作巢,至十五日成,或作白鹊,或作女人。赤帝见之悲切,诱之不得,以火焚之,女即升天,因名帝女桑。今人元十五日焚鹊巢作灰汁,浴蚕子抽丝,象此也。”相传炎帝的女儿自幼聪慧,学道成仙,在南阳丹山的桑树上衔柴作巢,她时而化身为灵巧的白鹊,时而变回美丽的少女,炎帝久不见女儿十分思念,想让她回家,她却执意不肯,无奈之下炎帝只好以火烧树,岂知帝女浴火焚烧而升天,此后这棵她曾经栖息的桑树被后人命名为“帝女桑”,以纪念炎帝这位心爱的女儿。
精卫的故事最早也出现在志怪传奇《山海经》里,并在民间流传甚广。《山海经·北山经》中提到:“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传说中这位炎帝的女儿名叫女娃,聪明伶俐。有一天女娃独自一人来到东海游玩,不料海上突然起了风涛,巨浪袭来,女娃瞬时被淹没在波涛之中。后来女娃的灵魂化作一只小鸟名叫精卫,精卫长着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她痛恨大海的无情波涛掳去人们的生命,因此每天锲而不舍地从西山衔来树枝和石头投入东海,如此往返,永不停歇,希望在海枯石烂的那一天能将大海填平。
关于炎帝另外一个女儿瑶姬的记载最早仍是从《山海经》中能寻觅其足迹。《山海经·中山经》中记载:“又东二百里,曰姑媱之山,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化为窰草,其叶胥成,其华黄,其实如菟丘,服之媚于人。”这里的“帝”即指炎帝,“女尸”则是“巫儿”“神妓”之意,在这里指炎帝的女儿瑶姬。此外,《淮南子·时则训》中也有相关记载:“南方之极,自北户孙之外,贯颛顼之国,南至委火炎风之野。赤帝、祝融所司者万二千里。”高诱注云:“赤帝、炎帝少典之子,号为神农,南方火德之帝也。”这段传说可以解释为:往东两百里,有一座名为姑媱的山,炎帝神农的女儿死后,其精魂飘落至此,化为瑶草,此草的叶子长得葳蕤茂盛,其花拥有黄灿灿的颜色,其果实就像菟丝子,谁要是吃了它就能和所思念的人在梦中幽会。而关于帝女瑶姬的传说比较详细的记载则是在《襄阳耆旧传》中,其中提到:“赤帝女曰瑶姬,未行而卒,葬与巫山之阳,故曰巫山之女。楚怀王游于高唐,昼寝,梦见与神遇,自称是巫山之女。王因幸之,遂为置观于巫之南,号为朝云。后至襄王时,复游高唐。”这一段旖旎美丽的传说讲述的正是炎帝之女瑶姬与楚怀王在梦中邂逅的瑰丽故事。楚国辞赋家宋玉有感于此,在《高唐赋》中将这段楚怀王与巫山之女瑶姬邂逅的情节进行了更详细地描述:“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传说中,炎帝的一位女儿瑶姬长得花颜月貌、聪明伶俐,甚得炎帝的喜爱。可惜瑶姬刚到出嫁之年,却不幸夭折,上天怜悯将其封为巫山云雨之神,她清晨会化为朝云,夜幕降临又化为行雨,变幻莫测、绚丽动人。宋玉之后,关于瑶姬的诗作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如唐代元稹的著名诗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诗仙李白的“瑶姬天帝女,精彩化朝云。宛转入霄梦,无心向楚君”,都赋予了炎帝之女瑶姬仙姿绰约、梦幻宛转的美丽风度。
炎帝除了有聪慧敏感、浴火升天的女儿帝女桑,不畏艰难、倔强勇敢的女儿精卫,令人魂牵梦萦、绰约动人的女儿瑶姬,在古籍文献中还提到他有一个小女儿后世称为“炎帝少女”。《搜神记·雨师赤松子》中记载:“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冰玉散,以教神农,能入火不烧。至昆仑山,常入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赤松子是炎帝神农时候的司雨之神,他常年服用冰玉散这种长生不老之药,能入火而不被火烧。赤松子常常造访昆仑山西王母的石屋,随风雨而上天下地,炎帝的小女儿十分羡慕,追随他而学道,最终得以修炼成仙,与他一齐登天而去。
在这些古籍文献记载的有关炎帝女儿们的动人传说中,虽然看似荒诞离奇,但细细品味仍可从中看到炎帝神农时期的诸多人文社会现象。从帝女桑的故事可以推测炎帝的后人已掌握了基本的桑蚕养殖知识;从炎帝少女的故事可知,其时的人们已对雷、风、雨这些自然现象有所认识;从瑶姬的故事则可以推断,我国最早的原始农业发祥地之一——云梦地区(湖北西北部及河南东南部)也曾是炎帝及其后裔传人的活动区域。
二、炎帝传八世
《春秋命历序》中提到:“炎帝传八世,合五百二十岁。”关于炎帝的八世子孙可见于文献《史记·补三皇本纪》《帝王世纪》《路史后记》《古今通系》等诸多典籍中。如《史记·补三皇本纪》中有:“神农纳奔水之女曰听訞为妃,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釐,釐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此记载为炎帝下传八世,而《帝王世纪》中有载:“炎帝……纳奔水氏女,曰听訞,生帝临魁,次帝承,次帝明,次帝直,次帝釐,次帝哀,次帝榆罔,凡八世合五百三十年。”此为炎帝共传八世,此说法流传最广。其中,北宋时期《通志》更详细地记载了炎帝部落每一位传人的在位年限:“炎帝……纳奔莽水氏之女听詙,生临魁,嗣神农,曰帝临魁,在位八十年,(或云六十年),帝承嗣,在位六十年(或云六年),帝明嗣位四十九年,帝直嗣位四十五年,帝釐嗣位四十八年,帝哀嗣位四十三年,帝榆罔嗣位五十五年(嗣即继承之意)。诸侯相侵,帝不能正,黄帝征之,天下尊为天子,炎帝遂绝,自神农至榆罔五百年。”传说中,炎帝部落传八世子孙,第一世为生于姜水、带领神农部落繁荣昌盛的炎帝神农氏;第二世为神农氏之子炎帝临魁,帝临魁在位时主要活动的区域可能在今洛阳一带,如《元丰九域志》中有“神农法五谷于谷城”的记载,但这里的神农按史书年代计算应推测为后嗣;第三世为炎帝承,关于帝承的史绩,何光岳先生在《姜炎文化·炎帝八世考》中考证,帝承时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完善了部落朝贡的税收问题,可见其时私有制财产积累已出现,而且氏族间各种管理制度已初具规模,原始社会正向文明社会的开端迈进;第四世为炎帝明、第五世为炎帝直、第六世为炎帝釐、第七世为炎帝哀,此四帝之史迹、事迹较稀少;第八世为炎帝末世榆罔,是炎帝八世传人中比较著名的一个人物,后世所谓的“炎黄争霸”“炎黄盟约”中的炎帝按八世传人的说法推测应指榆罔。榆罔自“炎黄争霸”败北于阪泉之战,标志着炎帝世系的衰亡,黄帝世系的崛起,从此黄帝取代炎帝榆罔而成为中原霸主。
关于炎帝传八世的古书记载较多,但在《吕氏春秋·慎势》中也有不同的说法:“神农十七世有天下”,认为炎帝神农不仅只有八代传人,而是下传了十七世,结合当时人们有限的生产力水平和寿命,这种说法也有其合理性。因此,有部分学者推断炎帝八世的说法只是指炎帝氏族系统中较杰出的八代首领,而后世称颂传播的炎帝神农的故事传说则可能是各代炎帝氏族首领们英雄事迹的综合体现。
三、炎帝后裔
在“炎黄争霸”中,虽然炎帝部落被黄帝部落打败,但是后世却没有直接自谓黄帝的传人,而更多将炎帝和黄帝并列,自称“炎黄子孙”。这是因为前文提到的炎帝和黄帝两位首领不是以一种对抗的方式,而是以一种依附、传承、相互帮助的方式来传递权力、结成联盟,如《国语·晋语》所提到的:“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
因此,炎帝部落并没有随着“炎黄争霸”而销声匿迹,而是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分化成很多氏族部落。据《世本》记载,炎帝在先秦时代已分出107个氏国(古国),遍布今陕、甘、青、晋、鲁、豫、川、黔、鄂、湘等广大地区,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氏族部落由于天灾人祸或自然条件的改变向四方迁徙,足迹遍及中华大地,其后裔繁衍甚至超越中华民族的版图而到达东南亚、南美洲和北美等地,比如东南亚的越人、寮人都自称炎帝神农的后代,在中国香港和台湾,以及日本等周边国家也不乏炎帝后裔及其祖先祭祀的圣地。
《山海经·海内经》中曰:“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江水,生共工……共工生后土……”《山海经·大荒北经》中也有“后土生信,信生夸父”的记载。而《国语·周语下》中也提到:“共工,诸侯,炎帝之后,姜姓也。”在这些传说中,后人所熟知的神话人物如祝融、共工、夸父都被认为是炎帝氏族的后裔传人。此外,《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还记载:“缙云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华阳国志·蜀志》中记载:“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已同囿。”因此,在我国的湖南、湖北、四川、山东、河南、浙江、云贵等地均能找到炎帝族裔的遗迹。
概而言之,炎帝族裔在中华大地上星罗棋布,并不断地繁衍生息、分化和迁徙。今天我们已经无法辨析出谁是黄帝的后裔,谁是炎帝的子孙,但可以确定的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里都可能流淌着炎帝神农氏的血液,炎帝传人上下传承五千年,生生不息,也必将继续薪火相传,千古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