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神农与中医药文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炎帝名号

关于炎帝的名号,《世本·帝系》中提到:“炎帝神农氏。宋仲子曰:炎帝即神农氏,炎帝身号,神农代号也。”指出“炎帝”为其身号,而后世所谓的“神农”是炎帝的代号。不过对于炎帝的姓名究竟为何则一直众说纷纭。在《史记索引·三皇本纪》中有这样一段话:“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有蟜氏之女,为少典妃,感神龙而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为姓。火德王,故曰炎帝,以火名官。”由此可知,炎帝部落生活在姜水流域,姜水流经的区域主要位于现在的陕西省宝鸡市辖区,故而炎帝以“姜”为姓,后世尊其为火神。但又有文献如《路史后纪·禅通纪》记载:“炎帝神农氏,姓伊耆,名轨,一曰石年。”认为炎帝的姓其实为“伊耆”,名字则或为“轨”,或为“石年”。而春秋战国时期的一部竹简编年体通史《竹书纪年》中则有更加详细的记载:“炎帝神农氏,其初国伊,又国耆,合而称之,又号伊耆氏。”传说中,远古帝王往往“以德为号”或“以地为号”,在这里,“伊耆氏”显然应该是炎帝“以地为号”,“伊”与“耆”是上古时期的两个地名,意即炎帝最初带着部落居住于“伊”,后来迁徙居住于“耆”,因此他的姓氏初同“伊”,后又同“耆”,合而称之,又名“伊耆氏”。后来南宋郑樵的《通志》中云:“炎帝神农氏,亦曰伊耆氏。”南宋胡宏的《皇王大纪》中称其为“伊祁氏”,清代雷学淇的《竹书纪年义证》中记载:“耆,姜姓国名,炎帝之先伊耆者,故曰伊耆氏。”诸多后世文献则将炎帝之姓名与名号等概念混杂而用了。此外,一些文献中还有关于炎帝之号为“烈山氏”“连山氏”“魁隗氏”“朱襄氏”等不同记录。但综观史书及主流文献记载和考证,可以推知炎帝部落当属“姜”姓,其本名叫石年(又称轨),由于后世将其奉为华夏族之祖先,因此其诸多称号既有以其高尚德行或古人图腾崇拜而称谓之“神农”,又有以“五行配五帝”之文化而称谓之“炎帝”,以及根据“以地为号”而称谓之“伊耆”“烈山”等。

尽管炎帝的姓名和名号众多,但后世对于其“炎帝”这个称号却是没有异议的,炎帝之名号究竟从何而起,史籍少有清晰的记载,后世对此也有很多不同的理解。

炎帝之所以名“炎”,其由来可先从古文字的角度来看。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解释:“炎,火光上也,从重火。”可知“炎”这个字是一个会意字,意谓两火相叠、热气腾腾。《左传·昭公十七年》曰:“炎帝氏以火纪,故为师火而火名。”由此可知,“炎帝”的称谓可能与其从事“刀耕火种”的农业有关,这一农耕生产方式,正反映出炎帝的重要贡献及其部族的性质。

其二,《史记索引·三皇本纪》中记载:“炎帝神农氏……火德王,故曰炎帝,以火名官。”这里“火德王”的概念来源于战国时期十分流行的理论——五德终始说。在《孔子家语·五帝》中,有这样一段话:“季康子问于孔子曰:‘旧闻五帝之名,而不知其实,请问何谓五帝?’孔子曰:‘昔丘也闻诸老聃。曰: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其神谓之五帝。古之王者,易代而改号,取法五行。五行更王,终始相生,亦象其义。故其生为明王者,死而配五行。是以太皞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皞配金,颛顼配水。’”这里的太皞,指的便是人文始祖伏羲,又称太昊,他被认为是五德之始,而天地五材则是以“木、火、土、金、水”的顺序,相生而行之,既代表了人间时代的更迭,亦代表了对前人的继承,在继承之后又不断生出新的事物,正应《易经》“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之言,也代表了后人顺着前人的精神不断继承创新,预示着事物不断向前发展。作为人类文明之起始的伏羲,主木德,应春,为一年之初始,亦为一年阳气逐步生发之时。继而第二位当主火德,应夏,为一年之中阳气渐壮之时,火炎炎而上,故炎帝被称为“炎帝”,为火神。值得一提的是,《国语·晋语》中提到:“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这段话也诠释了炎黄一脉相承的特点,更借用五德终始说表现了两位首领不是以一种对抗的方式,而是以一种依附、传承、相互帮助的方式来传递权力、结成联盟。

其三,《白虎通·五行》中言:“夏言大也,位在南方。其色赤,其音徵。徵,止也,阳度极也。其帝炎帝者,太阳也。其神祝融。”这主要是从五行理论的角度阐述,其中木、火、土、金、水在颜色上分别为青、赤、黄、白、黑;在方位上,则有木主东方,火为南方,白主西方,黑主北方,黄主中央;在五音上,木代表角音,火代表徵音,土代表宫音,金代表商音,水代表羽音;而五行分四季归类则为木主春季,火主夏季,土不独主季节,分在四季之中,金主秋季,水主冬季。因此,《白虎通》中的这段话主要是指夏主火,南方主火,徵亦主火,而其中太阳代表的是阳之极,亦为太阳神,炎帝正是太阳的代称。《山海经·北山经》中也提到:“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传说中炎帝升天做了太阳之神,其女死后化为精卫(金乌),后世因此又有精卫填海的传说。

那么“神农”这个称号又是怎么得来的呢?《春秋·元命包》中云:“神农生,三辰而能言,五日而能行,七朝而齿具,三岁而知稼穑般戏之事。”说明神农出生就异于常人,在极短的时间内学会了说话、走路,在三岁时便知晓了农耕之事,由此可见,他在农业方面拥有极高的天赋。《尚书大传·略说》又云:“神农为农皇也……神农悉地力,种谷疏,故托农皇于地。”《诗传》又曰:“始教造田,谓之田祖。先为稼穑,谓之先啬。神其农业,谓之神农。”《礼·含文嘉》云:“虑戏、燧人、神农谓之三皇……神农,神者,信也。农者,浓也。始作耒耜,教民耕种。美其衣食,德浓厚若神,故为神农也。”《白虎通·号》复云:“谓之神农何?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这些典籍直接解释了其之所以被称为“神农”,主要是因为他熟悉土地,并知晓种植技巧,发明了翻地种植的工具,带领人民种植五谷,让人们能够吃饱穿暖,并由此开创了中国灿烂辉煌的农耕文明,由于其德行浓厚如若天神一般,所以被后世尊奉为“神农”。

炎帝陵碑

虽然“炎帝”和“神农”在前述诸多文献中均指向一人,但在一些早期的民间传说中,两者的记载却各有侧重。“炎帝”作为“帝”,是作为华夏民族祖先的氏族部落政治领袖出现的,属于人类的社会政治体系,因此,他的传说多与部落征战、教化人民、建官设制等息息相关;而“神农”作为先人们农事生活的指导者,主要任务则是带领人们掌握“刀耕火种”、提高生产力,其伟大创举更似“神”。至汉代,“神农”和“炎帝”两个名号合二为一。

炎帝神农,在湖湘文化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中记载炎帝“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宋代罗泌的《路史》中更详细地记述炎帝“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湖南地区自古以来非常重视农业和医药,至宋朝在湖南茶陵兴建炎帝的陵庙后,炎帝陵作为精神象征已深深扎根于湖湘大地。总的来说,炎帝神农,不仅代表了一个时代,更代表了一种传承的文化,一种开创的精神。炎帝精神正是华夏民族不断追求先进与文明、探索智慧与知识、谋求团结与统一、追寻中国梦的高度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