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八节 狂犬病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所致的急性传染病,病死率几乎达100%。人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和黏膜接触了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分泌物和排泄物而感染。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都可以成为传染源,但主要的传染源为犬科和猫科动物。在南美洲,带病毒的吸血蝙蝠是当地重要传染源。此外,也有通过呼吸道黏膜和移植器官感染的报道。
狂犬病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为1~3个月。当病毒毒力强、入侵量大、伤口靠近头部或患者为年老体弱者,则其潜伏期相对较短。狂犬病的临床分型有狂躁型和麻痹型,我国以前者为主,临床表现为伤口痒痛麻、高度兴奋、恐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和交感神经兴奋。狂犬病的病程分为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三期,往往不超过6天。
狂犬病在全球分布广泛,21世纪后,其仍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99%的人间狂犬病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主要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印度为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中国仅次于印度。2004~2014年,狂犬病死亡人数高居我国传染病死亡数的前三位。狂犬病夏秋季高发,并呈现农村地区多,男性病例多,15岁以下和50岁以上人群多的“三多”特征。目前,暴露后处置是暴露后预防狂犬病的唯一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