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献摘录
[明代以前文献摘录]
《素问·藏气法时论》:“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取其经,少阴、太阳血者。”
《千金翼方》(卷二十八·第七):“盗汗,寒热恶寒,灸肺俞随年壮,针入五分。”
《外台秘要》(卷十三·盗汗方):“崔氏疗盗汗,夜睡中即汗,汗不休,必得风方……仍灸大椎五六百炷,日灸二七五七任意。”
《琼瑶神书》(卷二·九十八):“男子肾虚梦泄并夜出盗汗九十八法:男子梦泄夜不一,精宫两盘法最良,丹田一穴圆盘取,三阴一穴有升阳,若是诸穴伸提起,提起七分肾气强,三里二穴气上法,连提皮起实良方。”
《琼瑶神书》(卷二·一百九十五):“满身发热是虚证,淋淋盗汗变成劳,百劳妙穴搓提上,先升阴后升阳高。”
《琼瑶神书》(卷三·六十四):“外关……耳鸣盗汗并身重,一下神针自便消。”“后溪……伤寒盗汗并膝重。”
《扁鹊心书》(卷中·虚劳):“一人病咳嗽,盗汗发热,困倦减食,四肢逆冷,六脉弦紧,乃肾气虚也,先灸关元五百壮。”
《针灸资生经》(卷三·劳瘵):“灸劳法,其状手足心热,多盗汗,精神困顿……令身正直,用草子,男左女右,自脚中指尖量过脚心下,向上至曲踿大纹处截断,却将此草自鼻尖量,从头正中至脊,以草尽处用墨点记,别用草一条,令病人自然合口,量阔狭截断,却将此草于墨点上平摺,两头尽处量穴,灸时随年多灸一壮(如年三十,灸三十一),累效(《集效》)[《针灸大全》《医学入门》名之为‘患门穴’]。”
《针经指南》(标幽赋):“泻阴郄止盗汗,治小儿骨蒸。”
《针经指南》(流注八穴):“外关……盗汗(心主)。”“后溪……盗汗不止(肺心)。”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六十六穴治证):“阴郄……盗汗,小儿骨蒸。”“复溜……浑身疼,盗汗。”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磐石金直刺秘传):“伤寒虚汗不止,大凡虚弱盗汗同:合谷、复溜(补)。”[此条原无,据《四库全书》本补]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针灸歌·又歌):“阴郄盗汗却堪闻。”
[明代文献摘录](含同时代外国文献)
《针灸集书》(卷上·八法穴治病歌):“项强盗汗及反胃[先照海,后列缺]。”
《针灸聚英》(卷一上·足太阳):“膈俞……骨蒸……自汗盗汗。”
《针灸聚英》(卷一下·足少阴):“然谷……盗汗出。”“交信……四肢淫泺,盗汗出。”
《针灸聚英》(卷四上·肘后歌):“狂言盗汗如见鬼,惺惺间使便下针。”
《针灸聚英》(卷四上·百证赋):“阴郄后溪,治盗汗之多出。”
《针灸聚英》(卷四上·天元太乙歌):“虚盗二汗须宜补,委中妙穴可传扬。”
《针灸聚英》(卷四下·八法八穴歌):“手足热麻盗汗……外关。”“盗汗后溪先砭。”
《古今医统大全》(卷九十三·盗汗不止):“五倍子末,以水调,填满脐中,以帕缚定,一宿即止。”
《医学入门》(卷一·治病奇穴):“患门:主少年阴阳俱虚,面黄体瘦,饮食无味,咳嗽遗精,潮热盗汗……初病即依法灸之,无有不效。”
《医学纲目》(卷十七·盗汗):“(世)盗汗……阴都、五里、间使。”“(扁)盗汗……中极、气海。”“虚损盗汗劳热……百劳、肺俞。”
《针灸大成》(卷三·玉龙歌):“满身发热痛为虚,盗汗淋淋渐损躯,须得百劳椎骨穴,金针一刺疾俱除。”[原出《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玉龙歌》]
《寿世保元》(卷四·汗症):“治盗汗自汗,五倍子为末,津液调,搽脐中,绸勒住,一宿即止。一方用何首乌末,津液调,搽脐中,亦效。”
《针方六集》(纷署集·第八):“心俞……虚惊,夜梦失精,盗汗。”
《针方六集》(兼罗集·第五十一):“百劳……盗汗,单补……应穴肺俞。”
《类经图翼》(卷七·足太阳):“心俞……一传主疗心虚,遗精,盗汗,补之。”
《类经图翼》(卷七·足少阴):“复溜……神农经云,治盗汗不收及面色痿黄,可灸七壮。”[原出《神农皇帝针灸图》十一图]
《类经图翼》(卷十一·虚痨):“盗汗:肺俞、复溜、。”
《循经考穴编》(手少阴):“阴郄……骨蒸盗汗。”
《循经考穴编》(足太阳):“膏肓……盗汗,吐血咳血……咸宜灸之。”
[外国文献]
《东医宝鉴》(内景篇二·津液):“盗汗,取阴都、五里、间使、中极、气海。”“虚损盗汗,取百劳、肝俞。”
[清代及民国前期文献摘录](含同时代外国文献)
《身经通考》(卷四·汗门):“自汗盗汗,五倍子末,唾调,填脐中,束定一宿止。”
《太乙神针》(背面穴道证治)“:自汗盗汗,四肢怠惰,针膈俞穴。”
《针灸逢源》(卷五·虚劳门):“骨蒸寒热……四花穴,令病人平身正立,用草一条约长三四尺,一头与足中指端(一作大指)比齐,顺脚心至后跟贴肉直上,比至曲大纹截断……又取短草一条双折,按定鼻柱根,左右分开,至两口角截断,如人字样,展直取中,横加于背脊墨点上,两边草尽处为第一次,应灸二穴,即五椎心俞……又取前所量足之草中折,正按结喉上,其草两头垂脊间,至尽处以墨点记,次以前所量短草,亦如前法横加于墨点上,两旁草尽处为第二次应灸二穴,即七椎膈俞……凡男妇五[原多‘五’,据义删]劳七伤,肌肉削瘦,盗汗潮热,烦躁咳嗽吐血等证,初灸七壮或二七壮,三七壮,再灸膏肓二穴。”
《针灸逢源》(卷五·八穴主客证治歌):“伤寒盗汗热难捐……外关。”
《针灸集成》(卷二·汗部):“盗汗:肺俞三壮,阴都……灸二壮。”
《痧惊合璧》:“脉闭惊症:今有小儿眠睡,身上出冷汗,觉醒不出,饭食少思,此因中风,冷热不匀,先用银器皿煎汤洗浴,乳上离一指一火,脐左右下俱离一指三火。”
《针灸秘授全书》(汗出如雨):“盗汗灸后溪。”
《针灸治疗实验集》(11):“吾友文君星照邻属,于今秋上旬,患盗汗症……社员即针阴郄,灸肺俞三壮,脐下四寸旁开二寸灸三壮,中极灸三壮,并与后列之药助治。”
《针灸治疗实验集》(36·二):“年二十九岁,高邮北关人,因患盗汗,服药罔效,求余施针治疗,余即重泻阴郄二穴,晚即愈云。”
《金针秘传》(针验摘录·干血):“曹女年十七,忽停经九月,人渐瘦,脉沉实,舌白口渴心烧,中脘痛,少腹左胁下痛而拒按,夜来潮热盗汗,便结溲少而热,微咳无痰,皮肤枯燥,肌如甲错,无一不是干血痨之症状……乃一方用去瘀之法,刺其肝脾各经之穴,其腹痛拒按之状渐解,一方又以培养新血之法,从期门等穴启其生机,心烧潮热等症亦退,前后月余,其经复至,诸病霍然。”
[外国文献]
《针灸则》(盗汗):“灸:气海、肾俞。”
[现代文献题录]
(限本节引用者,按首位作者首字的汉语拼音排序)
陈永成. 神阙穴外敷婴幼儿盗汗32例. 中医函授通讯,2000,19(1):58.
邓素玲. 针刺治疗盗汗. 中医研究,1990,3(4):34.
冯清云,施佳,田晓妮. 盗汗的辨证与针灸治疗. 针灸临床杂志,2009,25(5):27.
胡从富. 针刺治疗盗汗53例. 湖北中医杂志,1994,16(4):35.
蒋传义. 盗汗案. 中国针灸,2009,29(3):258.
刘邦开. 灸法治疗盗汗. 四川中医,1987,5(6):48.
马建英,傅月美,吕聪燕. 参麦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肺结核盗汗30例. 浙江中医杂志,2013,48(10):723.
潘金亮. 针刺后盗汗五例. 针灸临床杂志,1998,14(9):50.
浦鲁言. 五倍子脐疗肿瘤病盗汗212例. 辽宁中医杂志,1988,15(4):33.
王平. 中药敷脐配合推拿治疗小儿盗汗168例.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8,25(4):39.
张乃清. 顽固盗汗针灸治验. 上海针灸杂志,1986,5(4):43.
张运峰,张俊堂,王秀章. 中西医结合敷脐治疗盗汗48例.中医外治杂志,2006,15(6):14.
郑云. 五倍子粉穴位贴敷治疗肺气阴不足型汗症50例临床观察. 浙江中医杂志,2013,48(7):511.
周安平,白碧峰,田宗让. 耳压治疗阴虚盗汗30例. 陕西中医,1989,10(12):555.
朱思义. 针刺治疗重度盗汗1例. 上海针灸杂志,1996,15(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