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眼耳鼻咽喉疾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节 软组织肿瘤

一、良性软组织肿瘤

(一)鼻咽部血管纤维瘤

【概念】

鼻咽部血管纤维瘤(juvenile nasopharyngeal angiofibroma,JNA)是发生于年轻男性鼻咽部的局灶进行性肿瘤,含有不同比例的细胞及纤维血管成分。

【临床特点】

肿瘤少见,常发生于10~25岁青年男性,平均年龄17岁。可原发于鼻咽顶、鼻咽后壁咽腱膜和蝶骨翼板骨外膜等处。临床表现主要是鼻出血、鼻塞;肿瘤侵入翼腭窝、上颌窦后壁和其外方可引起面颊部隆起;压迫咽鼓管咽口引起耳鸣、耳闭、听力下降;侵入翼管引起干眼症,侵入眼眶引起眼球外突运动受限,视力减退或视野受损等症状。该病虽是良性肿瘤,但因可破坏颅底骨质并累及周围软组织结构而导致严重的并发症。Thompson将其分期如下(表2-1)。

表2-1 鼻咽部血管纤维瘤的分期

图2-14 异位垂体腺瘤

A.被覆黏膜上皮下可见无包膜的肿瘤组织;B、C.肿瘤细胞呈片、巢状分布,瘤细胞形态一致,异型性小,染色质均匀;D.偶见核分裂象;E.IHC示瘤细胞PL阳性

影像学

可准确显示肿瘤范围、边缘及骨质受压和吸收破坏的情况。MRI可显示肿瘤范围、肿瘤内部的扩张血管,但在显示颅底骨质方面不如CT(图2-15A)。DSA血管造影术可显示肿瘤的血管供应,有助于术前栓塞。

【组织学来源及病因】

发病原因不明,有多种观点:Martin(1948年)最早提出性激素依赖学说,他认为JNA是由雌激素不足或雄激素相对过多引起的,而Dane则认为JNA是由雌激素过多引起的。Maurice和Milad等认为JNA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可勃起生殖组织异位遗留在鼻咽部,在青春期雄激素的刺激下生长产生的肿瘤。Schink B等认为由于第一鳃弓动脉退化不完全,以及青春期生长发育的刺激,使得残留的鳃弓动脉发展为血管纤维瘤。

【病理变化】

1.肉眼观

肿瘤圆形或结节状无包膜,无蒂或有蒂,平均直径约4cm,最大可达22cm。表面覆以黏膜较光滑,或有溃疡形成,切面多样,血管成分多时,肿瘤可呈海绵状,纤维成分为主时纤维性质韧,灰白色(图2-15B)。

2.镜下观

由纤维组织及血管组成,中央区纤维成分多,周边区血管成分多,纤维结缔组织由丰满的梭形、多角形或星形细胞及胶原纤维构成,血管口径不一、薄壁或厚薄不一、裂隙状、毛细血管状至不规则扩张及分支状,肌层缺如或厚薄不一(图2-15C~E)。间质纤维母细胞可具有多形性,核呈泡状,有时出现奇异核,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常缺如。间质可疏松、黏液变,也可富含细胞而致密,其间肥大细胞常见。栓塞治疗后的标本肿瘤通常显示梗死区,在一些血管内可见血栓。

图2-15 鼻咽血管纤维瘤

A.水平位T1C + MRI示源于左侧蝶腭孔的弥漫增强肿块,蔓延至鼻咽、翼腭窝,肿瘤内见多处留空现象;B.肿瘤境界清楚,切面呈纤维性;C.黏膜上皮下特征性的薄壁血管增生及致密纤维性组织增生;D、E.肿瘤由血管及纤维结缔组织构成,血管呈不规则裂隙状或直角分支状

3.免疫组化染色

血管壁细胞表达Vimentin、SMA,间质细胞仅表达Vimentin,但在纤维化明显的区域也可局灶表达SMA。内皮和间质细胞核通常表达雄激素受体及β-catenin,偶表达孕激素受体。间质细胞偶可表达SMA,尤其是在肿瘤的外周部,但不表达Desmin、S-100蛋白。内皮细胞FVIII-R、CD34、CD31强阳性表达。

4.分子病理学

鼻咽纤维血管瘤特征性的染色体改变是获得,丢失Y染色体及获得X染色体较常见。β-catenin基因(CTNNB1)突变见于75%的肿瘤。

【鉴别诊断】

主要和息肉、血管外皮细胞瘤、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及纤维瘤病等鉴别。

1.息肉

有炎细胞,缺乏JNA典型的血管排列。

2.血管外皮细胞瘤

肿瘤细胞围血管呈放散状排列,免疫组化CD34、Bcl-2弱阳性,不表达雄激素。

3.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细胞成分更丰富,且无JNA样血管排列,CD34、Stat6、Bcl-2和CD99阳性表达,不表达雄激素。

4.纤维瘤病

边缘浸润性生长,无JNA典型的血管结构。

【治疗及预后】

手术治疗:采用冷冻、低压麻醉、激光、电刀等方法,减少出血及复发,根据肿瘤范围和部位采用经鼻、经腭或二者结合进路切除肿瘤。术前可用动脉栓塞、放疗或服乙烯雌酚,5mg/d,连续15~30天可使肿瘤缩小利于手术。术前硬化剂注射亦有减少术中出血的作用。

鼻咽血管纤维瘤呈局部侵袭性生长,约20%复发,多发生于术后6~12个月,有关肿瘤术后复发率有不同报道,可能是由于术前采取不同的诊断方法,不同的肿瘤分期体系,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引起的。肿瘤恶变极其罕见,见于放疗后。青春期后自发性消退偶有报告。

(二)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

【概念】

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angiomatoid fibrous histiocytoma,AFH)系一种罕见且具有明显形态特征的中间型软组织肿瘤,形态学以不同比例梭形组织细胞样细胞增生,呈结节状或片状排列,肿瘤内含不规则假血管腔隙和肿瘤周围淋巴浆细胞浸润为特征,分子遗传学多呈现EWSR1-CREB1融合基因。

【临床特点】

自出生至79岁均可发生,好发于20岁以下青少年,成人少见。男女性别无明显差异。四肢皮下最常见,躯干和头颈部位次之,也可发生于腹膜后、纵隔、外阴、卵巢、肺、骨、颅内等深部软组织和脏器。常表现为一个无痛性表浅软组织包块,有时会误为血肿,部分病人可伴有发热、贫血或体重减轻等系统症状。无症状者常因查体发现。

影像学

CT或MRI显示边界较清楚肿块,病灶内可有液平面,类似动脉瘤样骨囊肿改变(图2-16A)。

【病理变化】

1.肉眼观

境界清楚,肿块直径0.7~12cm(平均2cm),切面灰褐色,质地坚实,部分可见不规则出血性囊腔。

2.镜下观

经典AFH显示以下三种特征性形态:①肿瘤中心为梭形至卵圆形组织细胞样细胞增生,似合体样生长方式,瘤细胞边界不清,胞核圆或卵圆形,可见核沟,染色质细,胞质淡嗜酸性,多呈结节状、不规则片状或巢状,也可呈旋涡状或席纹状排列(图2-16B);核分裂象少见,一般< 5个/10HPF。②肿瘤内常含有多灶性出血性囊腔,似假血管腔隙(图2-16C)。部分病例也可呈无出血的实体性或黏液性病变等形态(图2-16D)。③肿瘤周边可见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带(图2-16E),个别病例可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有时淋巴细胞聚集形成淋巴滤泡,可与外被纤维性假包膜融合,形成特征性的淋巴细胞鞘。

3.免疫组化染色

肿瘤细胞表达EMA和CD99,约半数以上病例表达Desmin,常呈树突状,病变内组织细胞表达 CD68、CD163(图2-17)。瘤细胞不表达CK、S-100、CD21、CD31、CD34和HMB45等。

4.分子遗传学

约> 90%病例发生t(2;22)(q33;q12)染色体易位形成EWSR1-CREB1融合基因,其次为t(12;22)(q13;q12)形成EWSR1-ATF1融合基因,少见病例t(12;16)(q13;p11)形成FUS-ATF1融合基因。

【鉴别诊断】

1.动脉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

为短期内快速增大的肿瘤,病变内常见大的血腔及出血区,伴丰富含铁血黄素沉积,可有活跃核分裂象。瘤细胞可表达组织细胞标记,不表达Desmin。

2.组织细胞或树突状细胞肿瘤

易误诊为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指状树突细胞肉瘤等;伴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时需与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性疾病鉴别。免疫组化CD21、CD35、S-100、CD1a、Desmin、EMA 等有助于其鉴别。

3.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

肿瘤细胞出现异型性和瘤周丰富淋巴细胞浸润时,需与转移性恶性肿瘤鉴别。

4.肌上皮瘤

需与黏液型AFH鉴别,免疫组化肌上皮瘤可表达CKp、S-100、calponin,部分病例表达SMA、P63、EMA、GFAP、CD10,但Desmin阴性。

图2-16 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

A.右咽旁CT显示黏膜下肿块,边界清楚,肿块内可见囊性变;B.肿瘤呈多结节状生长,瘤细胞形态似组织细胞或树突细胞,核卵圆形,有核沟,胞质丰富淡嗜酸性,边界不清;C.肿瘤组织间质可见血管样腔隙及出血囊变,局部含铁血黄素颗粒沉积;D.肿瘤间质明显黏液变性,瘤细胞呈细丝网状漂浮于黏液中;E.肿瘤有厚的纤维性包膜,包膜外可见淋巴细胞浸润

图2-17 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

A.IHC示肿瘤细胞弥漫性CD163阳性;B.IHC示肿瘤细胞Desmin胞质阳性;C.IHC示肿瘤细胞EMA阳性表达

5.神经源性肿瘤

需要与神经束膜瘤及神经鞘瘤鉴别,免疫组化 S-100、Desmin、CD163、CD99、EMA 的组合检查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治疗及预后】

采取局部广泛切除。局部复发率2%~11%,仅不到1%可发生转移,主要转移至区域淋巴结,偶有晚期远处转移报道。尚无组织学参数可用于生物学行为预测。

(三)咽血管瘤

咽血管瘤(pharynx angioma)不多见,主要发生于鼻咽部和咽侧壁。多见于年轻人,无性别差异。临床上有咯血、咽部异物感、耳闭、耳疼、吞咽及呼吸困难。

大体平或稍隆起或结节状,紫红色或青蓝色。组织学上包括毛细血管瘤,分叶状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

(四)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本质上是一种错构瘤,极少见,大体上呈结节状隆起,表面黏膜光滑,肿瘤界清,无包膜。镜下与发生于其他部位者相似,由厚壁血管,脂肪组织及平滑肌成分构成(图2-18)。

(五)纤维瘤病

纤维瘤病(fibromatosis),又称侵袭性纤维瘤病(aggressive fibromatosis)。临床症状有咽部不适,局部肿物,吞咽困难等症状。镜下见纤维母细胞和胶原纤维增生,肿瘤边缘浸润至正常组织,将部分正常组织包埋在内。局部切除后易复发。

(六)神经节细胞瘤

神经节细胞瘤(ganglion cell tumor,gangliocytoma,ganglioneurocytoma)少见,是咽部副交感神经节发生的肿瘤。常见于咽壁和咽旁间隙。北京同仁医院曾诊断一例,发生在23岁男性左咽侧壁。大体上,肿瘤1.5cm ×1.0cm × 0.5cm,表面光滑,有完整包膜,切面灰白、实性,可有钙化及囊性变。镜下由分化成熟的肿瘤性神经节细胞组成。肿瘤性神经节细胞排列紊乱或异常群集,分化成熟的瘤细胞也可呈现单核、双核、多核,有大核仁,胞质内有尼氏体(图2-19),瘤组织内可混杂有神经纤维。

图2-18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肿瘤由厚壁血管、脂肪组织及平滑肌组成

免疫组化染色示肿瘤性神经节细胞NF、NSE阳性,Chg-A和Syn也可呈阳性,为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切除干净可治愈。

(七)血管内皮细胞瘤

血管内皮细胞瘤(haemangioendotheliaoma)属于交界性或潜在恶性、血管性病变,多见于四肢,咽部者非常罕见,文献仅见个案报道。HE分为上皮样细胞亚型、梭形细胞亚型。光镜下肿瘤性血管内皮细胞呈圆形至梭形,具有胞质空泡。治疗上可先在血管造影下行栓塞以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

(八)其他

也可发生纤维组织细胞瘤、平滑肌瘤、横纹肌瘤、血管外皮细胞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脂肪瘤和错构瘤及骨纤维结构不良、骨瘤和软骨瘤。

二、恶性软组织肿瘤

(一)横纹肌肉瘤

鼻咽部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占头颈部肿瘤的3%,是儿童鼻咽部最常见的3种恶性肿瘤之一,主要发生于鼻咽部、咽后壁、软腭和舌根。

大体上常呈息肉状,组织学上有胚胎性、腺泡状和多形性3型,形态与发生在软组织的横纹肌肉瘤相同(参见图1-77~图1-80),是高度恶性肿瘤。可以沿颅底扩散并侵入颅内。可见颈部淋巴结、肺和骨等的远处转移。

(二)血管肉瘤

血管肉瘤(pharynx angiosarcoma)是来源于血管内皮的恶性肿瘤,在头颈部,头皮是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极少有发生于咽部者,多为梭形细胞型。

(三)滑膜肉瘤

滑膜肉瘤(synovial sarcoma,SS)并非起源于滑膜的衬覆细胞,其确切起源到目前为止依然不明。多见于年轻人,男性略多。可发生于全身各个部位,如关节、肺、胃肠道、肝脏、外阴,甚至结膜。发生于咽部者极罕见,迄今仅有2例报道,组织病理学表现为单相型滑膜肉瘤。存活率及复发率似乎优于其他部位病变。

(四)脂肪肉瘤

脂肪肉瘤(pharyngeal liposarcoma)罕见。影像学表现类似于神经源性肿瘤。组织学表现与其他部位者相同,也可以区分为多个亚型。其中,黏液型相对多见,易复发,需要彻底切除。但是由于咽部结构特殊,过大的手术范围常导致术后功能恢复障碍,现在多采用适当的手术辅以放疗。

图2-19 神经节细胞瘤

A.由排列紊乱且异常群集的成熟神经节细胞组成;B.分化成熟的单核瘤细胞,有嗜酸性大核仁

(五)未分化肉瘤

未分化肉瘤(undifferentiated/unclassified sarcoma)多发生于中老年成人,但头颈部相对罕见(3%~10%),咽部更罕见,仅有个案报道。临床上可表现为吞咽困难、语言障碍,并进行性加重。纤维咽喉镜检查可见咽部肿块。CT扫描能更详细的描述肿瘤大小、部位、与周围组织关系。组织学上有时难以诊断,易与其他肉瘤或多形性癌混淆。治疗需扩大切除,辅以放、化疗以减少复发。

(六)其他

罕见肿瘤包括脊索瘤、卡波西肉瘤、软骨肉瘤、血管肉瘤、恶性神经鞘瘤、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恶性血管外皮细胞瘤、恶性畸胎瘤等。组织学形态及分子生物学特点与其他部位者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