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道求真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审疾论治,参合“三因”

中医临证,如何诊病治病,治好病,是一门大学问,必须要有硬功夫,是读书致用,从理论走向实践,并使知识转化为力量之一大飞跃过程。其疗效之获得及其优劣,是检验所学所掌握之知识能否应用得好之唯一标准。然而审疾论治所确定的治疗原则、方法,在诊治实践过程中,为获得疗效之关键所在,带有战略上的指导意义,犹如兵家之战略。予初涉临证时,遵先翁之训,守前人之诊治法程规范,按病分证论治,尚觉得实用。惟彼时临证,尚缺今之查体、理化检验,而所治之病,仅是中医病名,似难对其疗效作精确之评价,经验亦难作更高层次之总结。近些年来,众多医家则过分强调辨证论治,而疏于辨病论治,即难以对所治病之本质属性作深刻认识,在某种程度上,亦常影响临证疗效之再提高。恩师岳美中先生有鉴于此,乃大声疾呼:临证治病,欲求疗效之提高,必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辨证论治与专病专方专药相结合”。其学术观点,可谓中医临证之金科玉律,实为中医治病提高疗效之唯一途径。予常将岳师之学术观点贯彻于临证实践中。

中医诊治之原则、方法之确立,由来尚矣。肇始于《黄帝内经》,奠基于张仲景之《伤寒》《金匮》。其后历代名医辈出,对中医诊治之原则、方法,各有创新、发挥,其内容可谓丰富多彩。正因为如此,多数医家往往各树一帜,各抒己见,虽各有所长,颇多可借鉴之处,然亦难免有以偏概全之憾。欲求得窥其全貌,当融会而贯通之,并须能在总体上把握辨病论治、辨证论治的原则、方法、要领,在应用时能纲举而目张,此为医者必须下一番功夫,作深刻研究之大课题。予虽不才,然于学术之探研,未敢或懈。乃上溯轩岐之弘旨,下参历代诸名家之论述,尤其是岳老之教诲,并结合个人读书临证之一得,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之认知过程,反复探研,冥思苦索,进与病谋,退与心谋,而将临证辨治原则、方法,所包含之辨专病用专方、辨方证/药证论治、审因论治、察机论治诸内容,作系统之归纳,厘定为“审疾论治”。惟中医治病之道,贯彻、遵循“整体观念”,将人与自然看为一个统一整体,既注意到人患之病,又注意到患病之人,且注意到病与天时气候、地理环境之密切关联性。因而审疾论治,又常注意因人、因时、因地“三因制宜”。

(一)审疾论治

1.释义

予见,所谓审疾论治者,即是以中医固有理论体系为理论基础,以阴阳对待整体恒动观为指导原则,通过揆度奇恒、从表知里、诸诊合参等诊法,进而对患者随其攸宜,进行辨专病用专方、辨方证/药证论治、审因论治、审机论治,并参合“三因制宜”,予以立法、遣方用药、将护,以达到康复之望。

2.指导思想

审疾论治必须以中医基本理论作为辨治之指导思想。中医学认为:阴阳相待、相反相成的基本原理是认识人体、认识自然之指导思想和理论原则,也是认识人体疾病、处理疾病的思想方法和理论原则。诚如《内经》所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其本。”张志聪释谓:“本者,本于阴阳也。”即临证辨治疾病,必须以阴阳对待、相反相成的朴素的辩证唯物观的思想为指导,进而分析、判断病候的阴阳表里、气血、脏腑、经络、寒热虚实之不同,疾病属性、病位、病势以及病情的寒热虚实真假,而进行审慎思辨,才能治有准绳。如予之临证用攻下法治疗小儿中毒性菌痢热深厥深之候,竟能获挽狂澜于既倒、救厥证于垂危之功。不然差之毫厘,则失之千里矣。无怪乎明之医哲张景岳谓:“阴阳无误,治焉有差?”妙哉斯言!

且夫,人内而循环消化,外而视听言行,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原均为一有机联系之整体。是以,中医治病,不仅应注意到脏腑之间的联系,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同时还应注意到脏腑与体表的联系,如“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如予之从脾经郁火夹湿、阴津并伤论治唇裂症而获效)。而且,更注意到人与社会、与大自然之密切联系。诚如《内经》所云:“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予在临证中往往注意自然气候、地理环境与疾病之关系。如对“时逢农事方兴,犹是勤耕绿野”之湿痹患者之治,即是从自然、工作环境分析病因病机,从而辨证选方用药。

夫疾之为患,客于人体非为一成不变,而常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岳美中老师尝谓“鸟影不移堪邃变”,可谓对病机变化之精辟之论。如杂病中肝病传脾,感染性疾病卫气营血之传变,均反映了内伤杂病、温病传变之客观规律。如予于猩红热病,即依据其不同阶段、不同病机、不同证候之动态变化而施治

① 张德超.猩红热病机证治浅论[J].江西中医药,1981(2):18-21.

以上可见,临证者必须遵循中医辨治疾病之指导思想,以阴阳对待整体恒动观为辨治疾病之理论原则,庶不失中医治病之真谛。

3.思路与方法

(1)参合古今,继承创新: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甚强之医学科学,以卓越之疗效为其生命力。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往今来,名医辈出,莫不以善诊疗疾为第一功夫。然考其诊治源流,实始于秦汉时之《黄帝内经》。综其理要,约有如下数端:一者,指导思想之确立。即为阴阳对待,一分为二之朴素唯物辩证观,人体有机体之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统一性之整体观念,和“变动不居”“病成而变”之恒动观念论。合言之,即阴阳对待整体恒动观。二者,诊病方法学之确立。如以常测变、揆度奇恒、从表知里、独取寸口、诸诊合参、参合自然等诸诊法。三者,治疗原则、方法之确立。如治病求本、谨守病机、正治反治诸治法以及汤药、醪醴针灸诸治疗手段之应用。以上为中医诊疗体系之形成发展奠定了磐石般之坚实基础。战国时之名医秦越人,以精于脉诊、望色,为虢太子之诊,望齐侯之色,而著称于史,并影响后世。其后医圣张仲景先师,结合自身平脉辨证之丰富医疗实践活动,而著《伤寒杂病论》,为辨病、辨证论治相结合之典范,开六经辨治伤寒、脏腑经络辨治杂病之先河。隋·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论病广博,详述各科疾病之病理、病候,为中医病因病理病候学专著,丰富了中医辨病、辨证、审因、析机之学术内容。唐代孙思邈要求诊病必须审谛覃思,提倡脏腑辨证,以寒热虚实为纲,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处方用药灵活、变通,喜用大方,且药味多而不杂,如独活寄生汤等方,后世颇多师法。宋代陈无择辨治疾病,则穷究三因,重视审因论治。迨至金元,医学学术争鸣之风劲起。如刘河间创“火热之论”,谓“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化为热”,而治疗主张寒凉;张子和论发病,首重邪气,而治疗注重汗吐下三法祛邪;李东垣首立内伤脾胃、百病自生之“内伤论”,治病重视调理脾胃;朱丹溪倡“阳有余,阴不足”,善用“滋阴降火”法。此四子者,皆从临床医学之不同侧面,丰富了中医辨治学之内容。明之张景岳,博学精思,于临证辨治,首审阴阳“二纲”,进而辨别表里寒热虚实“六要”,乃为辨证论治之总括,实为“八纲辨证”之嚆矢。于治疗学则首述“八略”以明治理,再列“八阵”以示用方,倡导以理论指导论治,展示以法用方。有清以降,温病学说兴盛,叶天士倡卫气营血温病辨治之说,吴瑭则从三焦分论温病证治。其后王清任注重实践,勇于创新,独辟血瘀证治蹊径,并创制诸多行之有效治血瘀证之方剂。

以上先圣后贤,审疾论治,莫不从辨病、辨证、审因、察机、辨体、察时,诸多层面、不同视角审治疾患。然而均各有侧重,亦有各自之局限性,有待系统总结,融会贯通。吾师岳美中先生精研中医学多年,有识于此,总括中医诊治疾病,提出“辨病辨证相结合”“辨证论治与专方专药相结合”的重要观点。我们应在全面学习前人理论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辨治水平,并须与时代同步,在传薪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接纳百川,汇而为海”。予虽不才,鉴于前人对阳明血分证论述甚少,而作“阳明血分证治”;古人论眩晕之病,多从风火痰虚之病机论治,于从瘀论治则甚少论及,因作《眩晕从瘀论治》一文。然予之所论,仅为读书、临证一愚之得,非敢云发前人所未发、补前人所未逮,旨在示创新辨证思维,有裨中医审疾论治耳。

(2)以中为本,结合现代:

中医学为集自然、社会与人文科学于一体之医学科学。既是科学,应无国界可分。诚如岳美中老师诗云:“在术何曾分国界,无恒难以作医生。”中医和国外医学,自古即学术交流,互相学习。远自唐代孙思邈,即注意学习国外医学经验,尤其是印度之医学。《备急千金要方》方中耆婆万病丸、耆婆汤、耆婆大士补气养生不老方,《千金翼方》中之服菖蒲方等,均是从印度传入,其保健气功天竺国按摩法十八势亦是从印度学习而来。中医学在与国外医学交流过程中,更促进了自身医学理论、诊疗体系之发展。自17世纪中叶西洋医学传入中国,既对中医带来冲击,同时,也给中医带来了弥足珍贵之发展创新元素。时代在前进,科学在发展。昔日扁鹊饮上池水、逾垣见脏腑之传说,今日影像学检查已使之成为现实。中医与现代科学(自然包括西医)原可以互补,所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借鉴现代理化检测,常可以补中医辨病、辨证之不足。实践表明,运用现代科学之理化检测,常有助于明确诊断,提高对疾病之辨识水平,有助于对疾病本质之了解,提高对病因病机之分析水平;有助于观察疗效,提高对疾病疗效评定之精确水平。因此,我们必须巧妙地运用“拿来主义”之思想方法,将现代理化检测手段善于“为我所用”。如予倡“眩晕从瘀论治”,其眩晕本质之认识,则常有赖于现代之理化检测。治疗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病理胃腺肠化、胃息肉形成等之治疗效果观察,均有赖于现代理化检测。由是以观,中医必须与现代科学结合,始有助于中医学自身之发展与提高。诚如岳老诲吾辈诗云:“木逢移接花嘉茂,学到交流识始宏。”但必须明确,利用现代理化检测手段,不是为了西化中医,而是“以中为本”,为了促进中医临证学术水平之提高,更好地发展创新中医学,使之发扬光大!

(3)全面诊察,审谛覃思:

“审谛覃思”一词,语出《备急千金要方》,即谓全面诊察、认真思考之意。盖夫审疾论治之全过程,应该是中医临证辨治理论体系正确实施之全过程。首先要求医者必须以中医固有之理论体系为指导,运用中医四诊,并结合现代医学基本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理化检测,进行周密全面诊察,并通过医者之智慧和灵性思考,即“审谛覃思”,对获取之证候信息,进行全方位综合分析,从而判断导致疾病之原因、证候之性质、病变之部位,以及邪正斗争之盛衰变化、疾病发展之趋势,以确定相应之治疗原则和方法。临证体验所及,莫不由全面诊察、审谛覃思而获得病情之真相。如小儿中毒性菌痢,虽见肢冷,而脉则数疾,径投承气汤而获救;干燥综合征,虽见口干舌燥,亦见便溏、腰酸、肢冷,转用桂附地黄、附子理中加二仙(仙灵脾、仙茅)而使病情得以控制。倘若诊病粗枝大叶,不加精思,则易为之迷惑。辨治不精,而欲不覆蹈“桂枝下咽,阳盛则斃;承气入胃,阴盛以亡”之祸,实亦难矣。尝见有病肝肾综合征、低蛋白血症之高度腹水,孟浪者,而妄投攻伐逐水;感染性疾病之热深厥深,眛者反施温阳救逆之方,难免“反泻含冤,误补益剧”之咎。为医者,可不警哉!予尝谓:治病用方,如用兵,如博弈,须经全面而缜密之调查研究,审慎而精深之思考,方能正确判断,策划有方。或未病先治,或发于机先,或截断阻止,或已病防变,或祛邪务尽,直捣巢穴,或隔一隔二隔三而治,或祛邪以安正,或匡正以敌邪,或以左治右,或以右治左,或上病取下,或下病取上。全在医者,全面诊察,运筹帷幄。

(4)多元识病,随宜而治:

临证所见疾病之证候,往往错综复杂,异象纷呈,有赖于医者,具扎实之功底,敏锐之视觉,科学之灵机,颖悟之智慧,全面诊察病情,根据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从临证实际出发,多元多角度审视疾患,灵活运用不同之辨治方法。诸如辨专病用专方、辨方证/药证论治、审因论治、审机论治等,既可选择专病专方,亦可随证选方,随症治之。既可审因论治,亦可审机论治,抑或察“三因”而论治。既可辨中医之病治之,亦可辨西医之病治之。予在临证之时,常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分别采取不同辨治方法。无证可辨,从辨病认治。如乙肝“带毒”患者,临床无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异常,则用养肝解毒丸;而肝功能异常无明显症状者,则用垂黄降酶汤。对无病可辨者,则从辨证论治。如对原因不明之高热,则据其脉症,随证选用“甘温除大热”之补中益气汤,或清透少阳三焦热邪之蒿芩清胆汤。对病情重而急者,即从辨主症论治。如“亡血虚脱”“血脱益气”,则选用独参汤,“热厥”“厥应下之”,则选用承气汤。阳气暴脱用参附龙牡救逆汤(人参、附子、龙骨、牡蛎、芍药、甘草);阴气欲脱用固脱煎(生脉饮加白芍、甘草、萸肉、龙骨、牡蛎)。病情单纯,证候不复杂者,则常审因论治,如风寒外感则用葱豉汤,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则用龙胆泻肝汤。病情复杂,证候不单纯者,则常须审机而治。如慢性肝炎、肝硬化病,既有脾虚气滞之腹胀,又有湿热水聚之腹水,则用中满分消丸进退。此为予运用诸审疾论治方法之大概。然而审机论治,则往往贯穿诸诊治全过程(予之治案悉多准此原则)。一愚之得,如此而已。总之,全在医者,慎思、明辨、审察之精详。多元识病,把握疾病之要害所在,随宜治之,中医审治疾病谋略丰富多彩,不单调,不局限,且其治疗方法,亦常有异曲同工之妙。

4.审疾论治之科学内涵

(1)辨专病用专方:

近代某些医家遵循宋金元明清诸医家畅论辨证论治,过分强调辨证论治为中医特色,致使部分人误以为中医诊疗只辨证不辨病,甚至造成偏见。须知历来中医临证,以辨病为第一要义。诚如宋代名医朱肱《南阳活人书》就指出,应“因名识病,因病识证”。徐灵胎谓:“证者,病之所见也。”即指明病规定证,证从属于病。可见病贯穿于疾病之全过程,而证则出现于疾病过程中之某个阶段。诚如岳美中老师所谓:“病是基本矛盾,证是主要矛盾,各有自身的特殊性。”同时强调辨病论治,专病专方应用之重要性,“有是病即用是药,故一病有一病之专方……不能辨病,焉能识证,不能用方,焉能施治。”如少阳病之用柴胡剂,胸痹之用瓜蒌薤白剂等均是。予之临证,常重视专病专方之应用,如治白喉之用加味养阴清肺汤,痤疮之用消痤饮,睡眠障碍之用养心安神胶囊,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之用益胃清幽胶囊等,均是辨治专病之用专方者。

但必须指出,由于历史原因,既往中医所立病名,尤其是古代中医病名,限于当时科学水平,其病名诊断依据,缺乏特异性,甚至病名与证候往往混淆不清。予意,科学昌明之今日,在保留中医病名外,必须借鉴今之西医病名,有利于明确诊断,明确病之症结所在,有利于总结治疗经验,推广应用。

中医辨病与西医辨病之结合治疗,不仅是形式上之结合,更重要的是理论上之结合,以求达到融会贯通之境界。予临证时,常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之理化检查方法,扩大识病视野。例如重症肝炎、血氨升高之肝性脑病患者,联系《温病条辨》“脾郁发黄,黄极则诸窍为闭,秽浊塞窍者死”之理论,用逐秽解毒之加味承气汤,使肝性脑病患者转危为安。根据病之部位、脏腑特性,认识疾病之病因病机,如肝阴亏虚、疏泄不利、湿热瘀结致生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用养阴柔肝、疏利排石法之三金一贯煎,而奏疏利排石之效。根据发病特点、病邪性质,认识疾病之病因病机,如急性猩红热病,据其发病迅速、易于传染和证候热象偏盛之特征,其病因病机属于中医“温热疫毒”之邪犯于咽喉,临证常投以清瘟败毒利咽之剂而获效。

予临证时,常遵循岳老之教诲,辨证论治与专病专方专药相结合,进而常将辨证论治与微观辨病相结合,灵活运用专病专方专药,使其相得益彰,更能提高疗效。如治慢性胃炎、炎性息肉形成,兼见血瘀证候者,则在所选用之方中加用丹参配赤芍,莪术配生黄芪;胃腺肠上皮化生,见湿热毒邪蕴结中焦者,则在所用方中加用白花蛇舌草、生薏苡仁等味;肝炎病、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见湿热蕴结肝经者,则选用垂盆草、田基黄、鸡骨草、水飞蓟等药,均能获效良好,体现了中医宏观辨证与西医微观辨病相结合之用方模式。

(2)辨方证/药证论治:

辨方证/药证论治者,即指辨方(主要为经方)、药(亦主要为经方用药)之指征和证据而论治也。前者如“脉浮,汗自出”为桂枝汤之方证,“心中烦,不得卧”为黄连阿胶汤之方证;后者如“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腹满时痛者,加芍药;大实痛者,加大黄”,则“喘家作”为厚朴、杏子之药证,“腹满时痛”为芍药之药证,“大实痛”为大黄之药证。谓据方证、药证而论治也。

辨方证贵在抓主症。症谓病象,即症状,亦称症候或病候,为患者之痛苦所在,常为疾病本质之外在表象,是以《内经》譬之为“下有渐洳,上生苇蒲”。故诊察疾病可以“揣诸外,而知诸内”。主症,即患者在疾病过程中最突出而具特征性之病候,较能准确地反映疾病之主导病机。辨主症而治,常能使患者之痛苦缓解而获得较好疗效。尝考辨症论治源流,汉代张仲景于《伤寒论》中已发其端倪。其曰“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其曰柴胡证,即指“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诸症状。仲景并常于有关方证加减法后,突出治主症,可谓开辨治主症之先河。至若干呕吐涎沫之用吴茱萸汤,心中懊之用栀子豉汤,脉结代、心动悸之用炙甘草汤等,亦均为治主症之典范。予于临证中,亦常注意辨主症论治。如用川乌独活汤之治坐骨神经痛,其中乌头镇痛之用,即是为治其痹痛主症而设。

(3)审因论治:

即针对疾病之病因论治。《内经》谓“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陈无择《三因方》谓“凡治病,先须治因,不知其因,病源无目”。均强调治疗疾病针对病因之重要性。盖中医所谓病因,其内含有二,一为致病之因,如六淫、疫邪、饮食劳倦、七情内伤;二为审证求因之因,如《内经》谓:“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气合而有形,得脏而有名”“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泄”。审因论治,在临证诊治中,颇具重要意义。予治肾盂肾炎,病由湿热邪毒犯肾者,常从审因论治而立法组方,汇集了半枝莲、连翘、白花蛇舌草、萆薢、知母、黄柏、凤尾草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药,组成“莲萆知柏汤”为治,疗效尚称满意。

(4)审机论治:

审机论治,即掌握疾病之病机而论治。《内经》谓“谨守病机”,唐代王冰释为“病机,病之机要也”,明代张景岳亦释为“机者,要也,变也,病变所由出也”。可见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演变、转归之机理所在。是以审疾论治应以探求、掌握病机为第一要意。溯乎中医之学,《黄帝内经》已开审机论治之先河。其曰:“审察病机,无失气宜。”又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指出审察病机,求其所属,辨其有无,以明虚实。掌握其病机、病性、病位、病势,脏腑气血虚实之变化。通过虚补实泻,寒温热清,调和阴阳气血,而使阴阳气血失和之病理状态复归于和平。由此可见,谨守病机为审疾论治之核心。《内经》“病机十九条”,为辨证求机而树规矩,守机施治而立准绳,垂后世中医审机论治之典范。揆诸临证实际,“谨守病机”,常为审疾论治之纽带,为诊病理论付诸治疗实践之桥梁。盖病证以病机而存在,故治病之道常以“谨守病机”为核心。夫病有病之病机,其病理机制贯穿于病之全过程;而证有证之病机,为病之某一阶段之病理变化机制。予常遵此原则,辨病辨证,审机而治。如猩红热病,其病之病机为风热疫毒犯于肺胃咽喉,故其治疗以清泄邪毒为基本原则。然而病之阶段不同,病机各有特点,治法亦有异。初起邪犯肺卫,以辛凉宣泄肺卫为治;邪热入里,以清解热毒为治;热邪内陷营血,则治宜清营凉血,泻火解毒;营阴受伤,则治宜清营养阴为主。是皆审病、证之病机而立法施治也。再者,病同而治异者,其证候之病机异也;病异而治同者,亦所现之证候病机同也。总之,病机是联系辨病辨证与立法遣方用药之枢纽,故予审疾论治常赅以病机为核心。为医者,务须精审病机,而施治庶无差忒矣。

此外,审机论治,亦有“治未病”之含义,所谓“先安未受邪之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亦是从分析病机、先期而治,即所谓“发于机先”之治则也。

(二)参合“三因”

参合“三因”者,谓临证时不仅要善于审察患者之疾病,同时,犹须善于审察其体质,并与之有关之天时气候、地理环境诸多因素,即施治必须遵循因人、因时、因地参合“三因制宜”之法则也。且夫,人生天地之间,与大自然息息相通,故治疗立法,亦常须全面考虑。

盖以人之禀赋各异,男女有别,强弱不同,是以有病同而证异,亦有证同而病异。即如外感表证,阴虚之体,多见津液不足之证,解表常须佐以滋养阴液之法;阳虚气弱之躯,又常见阳气虚弱之象,解表又常参以温补阳气之法。又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证见脾胃气虚阳虚者,治疗常须进以参芪甘温益气温养之品,脾胃阴液不足者,则治疗常投以沙参麦冬石斛清养胃阴之药。时令气候寒暖不同,亦常对发病证候有不同之影响。如春季时令之上呼吸道感染,常用银翘桑菊之属。盖以春为温令多风,风属阳,温化热,先伤上焦肺卫,鞠通之方较为合适。冬季上呼吸道感染,葱豉、荆防甚则麻桂诸方,亦为常用。盖以冬为寒令,主闭藏收引,易使人腠理闭塞,仲景、《肘后》之方,较为适用。曾记,予于年轻时,治一哮喘患者,发于冬季,用小青龙合射干麻黄而获效。翌年春,宿疾复作,以印象所及,未加思索,照搬青龙射干剂,服后非但无效,而病情反加剧,且增烦躁。再经详察,辨证为痰热阻肺,肺失宣肃,转用麻杏甘石汤合苇茎汤加味,而病情得以转安。由是得知,冬春气候不同,寒暖有别。肺经伏饮,有从阴化寒、从阳化热之迥异。其治法自应随证之变化而有别也。又考《内经》有“五方之治异”。地区有高下寒热燥湿之不同,致病情寒热燥湿各异。尝治一患者,寓居西北地区易罹胀满,投以厚朴温中汤而满除,及至安居东南地区,而又罹疮疡,进以黄连解毒汤而疡已。诚如《内经》所言“适寒凉者胀,之温热者疮”。由上可见,审疾论治时,于人之体质、天时气候、地理环境不可不察也。亦即在临证时,须遵循参合“察三因”,以制定适宜之治疗方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