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玄元肤论·内经十二官论(上)
【原文】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讲解】
下面我们开始讲第一卷的《玄元肤论·内经十二官论》,先来看这个标题,什么叫“玄元肤论”?什么是玄?我们看看这个“玄”字,在我的印象里,“玄”的象形字,大概是这么写的:“”。两头分别拴着一个东西,中间有根线,这就是玄。我们后来的弦脉,琴弦,不都是这样的吗?两头拴着,中间连着,这才叫玄。那么“玄学”讲的是什么呢?“玄学”讲的就是关系学。
“元”又是什么呢?“元”就是它的起点,就是玄的两头。合起来就是“玄元”,也就是万物的开始。“玄元肤论”又是什么呢?“肤”别理解成皮肤,这里面根本就没讲皮肤。我们经常说皮肤,肤是最表浅的,再往里就是皮。所以皮和肤合在一起,这是我们常说的“皮肤”。皮是更深层的,肤是更表浅的,所以说“玄元肤论”,就是很浅要地讲一讲“玄元”,讲一讲万物的开始。
我们来看看这个“玄元肤论”是不是“肤论”。作者赵献可挺谦虚的,其实他讲的内容还是蛮深的。
他首先讲了《黄帝内经》里的这一段话。赵献可之所以拿出这段话,是要讲他的观点是从这里面来的,但又和历代医家对这一段的解释不一致。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这是讲心,心是君主,主宰神明。我在讲《脾胃论》时也讲过,什么叫神,什么叫明?心为什么主神明?看见的、看不见的一切变化叫神明。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就是君主的相,宰相。它和君主一起来管理我们的身体,这就是心肺的重要性。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这在中医基础理论里边都讲过,我就不展开讲了。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中正之官”,胆就像主持正义的审判官、法官一样,“决断出焉”,判断正误,调解正误都由它来掌管。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膻中,在这儿实际上指的是什么?指的是心包。“膻中者,臣使之官”什么意思?是指里面这几个管事的官所发出的指令,由谁传递出去呢?是心包。我们现在讲的心包就是赵献可后面讲的“心包络”。“喜乐出焉”是讲人的情绪是由心包传递出去的。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仓廪之官”,我们生活所需要的这些储备都在这里,“五味出焉”,是指脾胃是主管消化的。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变化以后还要继续往下传,大肠就是干这个的,然后在传的过程中又出现进一步的变化,这叫“变化出焉”。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受盛”也就是指变化完了的东西还在小肠里放着,在这儿继续地让它变化,消化吸收,这叫“化物出焉”,“化”就是转化的意思。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注意“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历代对这个的解释,分歧非常大,实际上是出于对这几个脏器功能的理解出现偏差,导致对这些文字的解释出现了问题。“作强之官”其实在《黄帝内经》第一篇《上古天真论》里有提到,讲人的一生,从小到老,从弱到强盛,一直是肾气一以贯之,对不对?所以说人体的强壮与否是由肾决定的。从这一点上来讲很像在说你的遗传素质怎么样,你的遗传素质好,你的基因在一生的表达中,就能表现出强,如果差就是弱。其实当人体的强弱决定了以后,所有的功能,所有的伎巧就都出来了,所以这个伎巧就是指的你各方面的功能,不仅仅指生殖功能。因为肾藏志,记性好坏,也跟肾气相关。只有你的记忆、思维这些都正常以后,你才表现出来各个方面都很好。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决渎之官”,管水的,管地下水道的。古代也有,现在考古发现最完善的古代的城市里也有下水道,做得也蛮好的。也就是说经过消化、吸收、排泄,谁来管这些水液代谢?是三焦来管,三焦来分流,“水道出焉”,它也是水道。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什么是州都之官?一般大家一说“州都之官”,好像是在说某个地区的领导似的,实际上对“州都”还没有完全理解。“州”和“都”其实还指是有水的地方,一般有水的小城市叫“州”。一般古代选址都会选在湖边、水边、河边,总是和水液相关。“津液藏焉”,说明膀胱是藏水的。“气化则能出矣”,经过气化以后就能够排出来了。
【原文】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闵闵之当,孰者为良?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
此《内经》文。
【讲解】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这“十二官”指的是心、肺、肝、胆、膻中、脾、胃、大肠、小肠,肾、三焦、膀胱,“不得相失”,也就是说这十二官谁也不能离开谁,必须得互相配合,这是一个整体。“故主明则下安”,“主明”指的是心,它要是好的话,其他的十一脏就都安稳了。这是我们通常的理解,但是赵献可就对这个理解提出了质疑。“以此养生则寿”,如果按照十二官不得相失,主明则下安,那么你养生就能够到其天年。“殁世不殆”,终生都不会出问题。“以为天下则大昌”,如果是管天下,当明君,那么国家就昌盛。“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我们一般来讲,总共是十二官,心主明则下安。现在他提出来说“主不明则十二官危”,赵献可从这儿读出来,他讲的“主”不是心,是另一个主,等会儿我们再讲他的论述。
“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什么叫“使道闭塞不通”?“使道”,把信息传递出去的通路就叫使道,那么往外传递、往回送信的人就是使者,传递信息的通路就是使道。所有的五脏六腑都跟外边是相通的,如果不通,“形乃大伤”,身体就会生病。“以此养生则殃”,如果是这样,就不能长寿了。“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如果是这样来管理国家的话,国家就遭殃了,就不好了,“戒之戒之”。总而言之,告诉大家“主明”“不得相失”,只要做到这个就可以了,不管你养生还是管理国家一个道理。“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窘乎哉?”注意书上,我不知道你们的标点有没有问题,我这个书上是有问题的。原来的“孰知其原,窘乎哉?”应该是“孰知其原?窘乎哉!”按现在的标点,这样才是对的,以前都是句读,反正断开,但是我们现在要用标点就不能随便点了。
“至道在微”,“至道”,老子的《道德经》里的“道”,就是非常的微小微妙,叫微不足道,你没法讲,“至道在微,变化无穷”,也就是自然界的终极状态,非常细小的这种状态,变化是无穷的,它的规律也是无穷的。“孰知其原”,这些无穷无尽变化的源头在哪里?根本在哪里?“窘乎哉”,实在是不好讲明白。后面这两句不讲了,为什么呢?历代都没把这个讲清楚,我暂时也不能讲清楚,等我以后把《黄帝内经》里边的每一个字讲完了,我可能就搞清楚了。“消者瞿瞿,孰知其要?闵闵之当,孰者为良?”只要把“瞿瞿”和“闵闵”搞清楚了,可能就知道了,但是就这两个字,历代都没有搞清楚。我所掌握的资料,现在还不能够把它解释得让我自己满意,所以我就不讲了。
“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这几个字实际上和前面讲的道理“至道在微,变化无穷”是一样的意思。“恍惚之数”,恍惚是多大?恍惚有多少?什么叫“恍”,什么叫“惚”?“恍”有心字旁,是我们心里的一种感受;“恍”右边是“光”,说明什么?是我们能感知到的。“恍”就是刚刚感知到。“惚”好像是有感知,又感知不到了,这就是“惚”。恍惚就是介于感知得到和感知不到的那种状态。从我们的感知能力上来讲,“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注意“恍惚”这个数,如果要再多,聚在一起,就产生了毫厘,毫厘我们就可以测量了,就可以感知到了。那种非常微小的度量单位,就是毫、厘。最小的是毫,然后是厘,我们说毫米、厘米,厘米就大一点了,毫米最小,现在又有微米,微米可能就是恍惚之数了。“毫厘之数,起于度量”,也就是我们古人在测量东西的大小的时候,当他有了毫厘的一个度量单位的时候,他就可以用于去测量这个东西的大小了,“千之万之,可以益大”,由小到大,再大再多,这就是千之万之,可以“益大”,越来越大。“推之大之”,如果再去推论,到各个方面去考查,去研究的话,“其形乃制”,也就是各种东西我们都可以把它的大小、规矩、规范定下来,实际上这里面就讲了一个“至道在微”。首先,从微小的变化,看不见摸不着的叫神,看得见摸得着的叫明,那么整个自然界的千姿百态的东西,它是这么一个关系。这一段是引用《黄帝内经》原文,实际上还没讲《医贯》。
【原文】
玩《内经》注文,即以心为主。愚谓:人身别有一主,非心也。谓之君主之官,当与十二官平等。不得独尊心之官为主。若以心之官为主,则下文“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当云十一官矣。此理甚明,何注《内经》者昧此耶?盖此一主者,气血之根,生死之关,十二经之纲维,医不达此,医云乎哉?
【讲解】
上面这一段是《黄帝内经》里的文章,下面这段就是他针对这一段在讲他的学术思想。也就是说这么多东西里面,什么是主?他在质疑这个。“玩《内经》注文”,古代,尤其是王冰对《黄帝内经》的注解,即以心为主。“愚谓:人身别有一主,非心也”,愚,指的是赵献可本人,我认为人身上这十二个器官,另外还有一主,“非心也”,不是心。“谓之君主之官,当与十二官平等。不得独尊心之官为主”,如果说心是君主之官,它应该与十二官平等,不得“独尊心之官为主”。可是《黄帝内经》里面明明讲的“心者,君主之官”,但是后面又讲“主明则下安”,到底是君主还是主?这是赵献可提出的疑问,“若以心之官为主”,如果把心当成主的话,则下文,“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当云十一官矣”,把心从十二官里去掉,它是主,剩下的不就是十一个吗?哪里来的十二个呢?“此理甚明”,通过这个,他说应该别有一主。
“此理甚明,何注《内经》者昧此耶?”这个道理这么明白,怎么注《黄帝内经》的人这么糊涂?在这一点上没搞清楚。“盖此一主者,气血之根”,这个主是干什么的呢?是气血之根。“生死之关”,只要这个主一完,所有的都完。“十二经之纲维”,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一开始先讲气血,因为主它是变化出来的,所以我们先讲了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后面又讲了《脾胃论》,这里说“此理甚明”。打个比方,就像车的轮胎,车轱辘上有很多一样的辐条,你扯开以后辐条都是连着的,只有中间的轴才是主,按赵献可的理解应该是这样的。如果我们说这个轴是一个悬着点的话,下边我们无论拴多少条绳,统统都挂在这儿,这才是主,其他十二个不是,他就说另外有一主。“医不达此”,就是医生不能够通达、明白这个道理。“医云乎哉?”你都不知道怎么样把这个“主”理解清楚,你还谈什么医呢?
【原文】
或问:心既非主,而君主又是一身之要,然则主果何物耶?何形耶?何处安顿耶?余曰:悉乎问也。若有物可指,有形可见,人皆得而知之矣,惟其无形与无物也。故自古圣贤,因心立论,而卒不能直指其实。
【讲解】
有的人问,心既然不是主,君主又是一身最重要的,那么主到底是什么?主到底为何物?它又长什么样子?“何处安顿耶?”主又在哪里?“余曰:悉乎问也”,我说,问得太彻底,太全面了,就是这个意思。
“若有物可指”,如果主是有具体的东西可指的,“有形可见”的,“人皆得而知之矣”,如果是那样,那谁都知道了。他的意思是说主没那么简单,不是一个有形可指,有形可见的。就好像一个圆,只有思想家知道有一个圆心,因为那儿确实没东西,对不对?但是确实是有一个心,只是不是谁都能想到的。小孩要看一个圆圈在那,绝对不会想到有圆心的,对不对?所以他说如果那儿要真有个东西的话,谁都知道了。“惟其无形与无物也”,因为它确实是无形无物,“故自古圣贤,因心立论”,正因为是无形无物,自古圣贤就是用心来立论,“而卒不能直指其实”,“卒”就是终于的意思,或者是最终的意思,也不能够直指,指不出来心主到底在哪儿,这里说的不是君主那个心。
【原文】
孔门之一贯,上继精一执中之统,惟曾子、子贡得其传。然而二子俱以心悟,而非言传也。若以言传,当时门人之所共闻,不应复有何谓之问也。
【讲解】
“孔门之一贯”,孔子的学术之所以一贯,一贯就是说他的体系性很强,他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东西。“上继精一执中之统”,实际上他就是说孔子的学术之所以“一以贯之”,是因为“上继精一”,“精一”就是一的意思,精,就是万物之始,就是一,“中”是什么意思?就是两头的中间,也就是孔子的儒教思想,就是“一”,统一的意思,这是我们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中”就是不偏不倚。孔子的整个学术基本上都是以“一”和“中”一以贯之的。“惟曾子、子贡得其传”,曾子和子贡都是孔子的弟子,但是在孔子的《论语》及其所著其他书里边,从来也没讲过“精一”,也没讲过“执中”的意思,他没有讲过,但是曾子和子贡得其传,知道了他的精髓。“然而二子俱以心悟”,他们二人都是用心去体悟孔子讲的东西,是“一”和“中”。“非言传也”,而不是在孔子的书里讲的。“若以言传,当时门人之所共闻,不应复有何谓之问也”,如果是孔子直接讲了,他的弟子及门人们都听到了。“不应复有”,就不应该再有“一以贯之的孔子思想是什么”这种问题了。
【原文】
后来子思衍其传而作《中庸》。天命之性,以中为大本,而终于无声无臭。孟子说不动心有道,而根于浩然之气。及问浩然之气,而又曰难言也。老氏《道德经》云:谷神不死,是为玄牝之门,造化之根。
【讲解】
“后来子思衍其传而作《中庸》”,《中庸》是子思写的一本书。是子思衍其传,悟出来,写的《中庸》。“天命之性,以中为大本,而终于无声无臭”,就是自然界它的本性是以中为本的,“中”是总的根本,所以说就有了中庸思想,中庸的学说。“以中为本”,我们打个比方,我能看得见,你也能看得见,咱们都能体会到,这就是“中”,这就是“本”。“终于无声无臭”,起于大家都能感知的,终于大家都不能感知的这些东西,这就是中庸的思想。
“孟子说不动心有道,而根于浩然之气。及问浩然之气,而又曰难言也”,“不动心有道”是什么意思?其实就相当于你处于极其安静的状态的时候,你才能感知,才能够判断其他的变化,那时候你才能感知到“道”的存在。“道”是根于浩然之气的。这个“浩”又是什么呢?“及问浩然之气,而又曰难言也”,说不清这个“浩”到底是什么,浩极小,浩又极大,就这么个东西。
“老氏《道德经》云:谷神不死,是为玄牝之门,造化之根”,老子的《道德经》里讲,谷神不死,谷神是什么?对我们人来讲,谷神就是谷物里边,能够让它生生不息的、维持其生命的东西,那就是谷神。他不死,他永远存在,他一直传下去,是为玄牝之门。“玄”讲的是一种关系,刚才咱们提到了,“牝”是所有的雌性的动物。雌性的动物,也就是生育之门。正因为有谷神,万物才能生于此,所以叫玄牝之门。造化之根,也就是原来没有这个东西,后来又生出来这个东西了,叫造化。所有的东西都来源于谷神,也就是生生不息的那个东西,那么谷神是什么?讲的还是道,只不过他用了这个词来表示。
【原文】
又曰:恍恍惚惚,其中有物。佛氏《心经》云:空中无色,无受想形识,无眼耳鼻舌身意。又曰: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夫一也、中也、性也、浩然也、玄牝也、空中也,皆虚名也,不得已而强名之也。
【讲解】
“又曰:恍恍惚惚,其中有物”,似乎看见看不见,里面好像有什么东西。“佛氏《心经》云”,佛教里讲,“空中无色”,色是我们能够感知的,空是讲所有万物都是缘分形成的一个临时的、似乎具体的东西,它的本质是诸缘聚合以后形成的。
我记得以前我专门讲过“空”,以影子为例,一只小鸟在那飞,影子在地上来回动,鸟在那儿蹦,影子在动。那么这个影子到底有没有?你说这是否是客观存在?一定是一个客观存在!你看见了,对不对?但是它是空性。空性是什么意思?如果没有这个鸟,那有没有鸟的影子?如果没有地面,那能不能有这个影子?那不能有。如果没有灯光或者没有阳光,能不能有影子?也没有。那么万事万物都像影子一样,它是光、鸟以及地面,这样的诸缘聚合,它才形成了影子,对不对?少了哪一个都没影子。万事万物也都是这样,这种特点就叫空。
“空中无色”的“色”,是指能具体感知到的一个东西,也就是这种关系是临时形成的。但是“空”是讲的他们之间的关系,不能再去谈具体的东西了。“无受想形识”,也就是你感受到的,想到的,看到的形态以及你的感知,“识”就是感知。“无眼耳鼻舌身意”,就是所有的这些感知都是空。“又曰:万法归一”,所有的东西都归到一个“一”上来,一,就是一个整体,所有的东西都是相关联的。“一归何处”,一又到哪了,“夫一也、中也、性也”,这里都是讲的一,儒教讲的是中,佛教讲的是性,讲的都是空、道。“浩然也、玄牝也、空中也,皆虚名也”,实际上“皆虚名”,也就是所有的这些都是起了这么个名,但是没这个东西,所以说皆虚名也。“不得已而强名之也”,这就是老子讲的不知其名,就把它叫成了道。
【原文】
立言之士,皆可以虚名著论。至于行医济世,将以何味的为君主之药,而可以纲维一身之疾病耶?
【讲解】
“立言之士,皆可以虚名著论”,注意这个虚名,不是现在说的徒有虚名,而是说所有这些要立言的人,立言是什么?就是我开始要写东西、讲东西,要形成自己的一个学说了。这就叫立言。“皆可以虚名著论”,也就是说没这个东西,但是它确实存在。我就给它起个名,从这儿就开始讲了。
“至于行医济世,将以何味的为君主之药”,至于当大夫,用什么东西作君主之药?“的为”就是确切地讲、肯定地讲。“而可以纲维一身之疾病耶”,也就是我们要讲医学了,那么什么东西能够具有空、道、中这样的作用,我们称之为君主。他还是有疑问,到底有没有东西能把医学的这些东西都“一以贯之”呢?
【原文】
余一日遇一高僧问之:自心是佛,佛在胸中也。僧曰:非也。在胸中者是肉团心,有一真如心是佛。又问僧曰:真如心有何形状?僧曰:无形。余又问:在何处安寄?僧曰:想在下边。余曰:此可几于道矣。因与谈《内经》诸书及铜人图,豁然超悟,唯唯而退。今将十二经形景图,逐一申示,俾学人按图考索,据有形之中,以求无形之妙,自得之矣。特撰形景图说于后。
【讲解】
“余一日遇一高僧问之”,我有一天遇到一位高僧就向他咨询,“自心是佛,佛在胸中也。僧曰:非也”,僧人说不是。“在胸中者是肉团心”,佛教里边讲的心不是肉团心,像我们说的圆心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但就存在。“有一真如心是佛”,什么是真如心?我们说圆圈的圆心,地球的地心,那是个真如心,注意我说的是打个比方,还不能把它具体。“又问僧曰:真如心有何形状?”真如心长什么样?“僧曰:无形”,说没有具体形态。“余又问:在何处安寄?”它是在身上哪儿?或者是在自然界哪儿?“僧曰:想在下边”,这个想也就是猜测的意思,或者说我觉得,我感知它在下边。“余曰:此可几于道矣”,赵献可说,听到这儿以后,已经接近于道了,知道心在哪儿了,在下边。
“因与谈《内经》诸书及铜人图”,谈到《黄帝内经》以及其他的书和铜人图,“豁然超悟”,突然明白了,“唯唯而退”,恭恭敬敬地走了。“今将十二经形景图”,十二经的形景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解剖图,“逐一申示”,一个一个拿来给大家看一看,讲一讲。“俾学人按图考索”,就是按照形景图去研究。“据有形之中,以求无形之妙,自得之矣”,根据有形的这些东西来探求无形的妙处就可以了。“特撰形景图说于后”,下面我们看看,赵献可说的脏腑内景。
【原文】
脏腑内景,各有区别:咽、喉二窍,同出一脘,异途施化。喉在前主出,咽在后主吞。喉系坚空,连接肺本,为气息之路,呼吸出入,下通心肝之窍,以激诸脉之行,气之要道也。咽系柔空,下接胃本,为饮食之路。水谷同下,并归胃中,乃粮运之关津也。二道并行,各不相犯。
【讲解】
“脏腑内景,各有区别”,就是脏腑内景,各不相同。注意,从这儿开始,赵献可他的体系开始出来了。“咽、喉二窍,同出一脘,异途施化”,咽喉,喉是通气的,咽是咽东西的,“同出一脘”就是从同一个地方出来的。“异途施化”,路径不一样,发挥不同的作用。“喉在前主出”,喉头在前边,主出的,主要是主呼吸;“咽在后主吞”,咽在后主吞咽,他先把这个讲出来了,“喉”和“咽”一个是呼吸系统,一个是消化系统。“喉系坚空,连接肺本,为气息之路”,这个不用细讲了,喉这里比较坚硬,和肺相连,是呼吸出入的道路。“呼吸出入,下通心肝之窍”,注意他这里讲的是从喉到肺,然后又通心肝。“以激诸脉之行,气之要道也”,进一步影响到心肝,然后全身的经脉就开始运行起来,“气之要道也”,呼吸从这儿出。实际上这是他的一个误解,说通心肝,一会儿我们讲完你就知道了,他是把这个当成了异途,气是这么来的。“咽系柔空”,咽,气管后边是软的、空的,“下接胃本,为饮食之路”,和胃相连的为饮食之路,“水谷同下,并归胃中,乃粮运之关津也”,吃的水谷进入到胃,这是粮运之关津,关就是关口,津是港口,关津就是出入的要道,水路就是津,陆路就是关,“二道并行”,指的是呼吸和消化两道,这两个是同时并行的,“各不相犯”,也就是该吸气的吸气,该吃饭的吃饭,这两个是互不干扰的。
【原文】
盖饮食必历气口而下,气口有一会厌。当饮食方咽,会厌即垂,厥口乃闭,故水谷下咽,了不犯喉。言语呼吸,则会厌开张。当食言语,则水谷乘气,送入喉脘,遂呛而咳矣。
【讲解】
“盖饮食必历气口而下”,我们吃的东西一定是从气的开口这个地方过,而不是说直接进里边去。“气口有一会厌”,在出气的口这里有一个叫会厌的,我们现在的会厌就是指的这个。说到厌,会厌,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起了这么个名儿?“厌”其实就是合上的意思。会厌就是把它给盖上。“当饮食方咽,会厌即垂,厥口乃闭”,当你吃的东西刚要咽下去的时候,会厌它就关上了,就落下去了,气口就闭上了。“故水谷下咽,了不犯喉”,所以说你吃东西的时候根本不会到气管里边去的,“言语呼吸,则会厌开张”,如果说话呼吸,会厌这个口就开了。“当食言语,则水谷乘气,送入喉脘,遂呛而咳矣”,当你吃饭的时候,你说话则水谷盛气会送入喉,导致呛而咳。所以说吃饭的时候不能说话,一说话,吃的东西就呛到里边去了,吃饭就要默默不语。
【原文】
喉下为肺,两叶白莹,谓之华盖,以覆诸脏,虚如蜂窠,下无透窍,故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一吸一呼,本之有源,无有穷也。乃清浊之交运,人身之橐龠。
【讲解】
下面讲了喉以下的结构,“喉下为肺,两叶白莹,谓之华盖”,喉下是肺,肺是白的,现在抽烟的人手术完了,切出来肺都是黑的,烟熏的,真正的肺应该是白的,“谓之华盖”,什么叫华盖?就是古代车上边的篷,因为肺在我们五脏六腑的最上边,所以说叫它华盖。“以覆诸脏”,盖在所有的脏器的上面,“虚如蜂窠”,空虚的,“下无透窍”,就是下边不通气,“故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一吸张开了,一呼肺里就没有空气了。“一吸一呼,本之有源,无有穷也”,一呼一吸,所有都是由它来推动的,“无有穷”就是没有断。
“乃清浊之交运,人身之橐龠”,“清浊之交运”,清气,浊气就是我们吸入自然界的干净的气和代谢完的气,是在这里交会出入的。“人身之橐龠”,肺像人身的橐龠,橐龠是什么?橐龠就是风箱,一拉一出,一直在换气,肺就是人身的风箱,这是它的功能。
【原文】
肺之下为心,心有系络,上系于肺。肺受清气,下乃灌注。其象尖长而圆,其色赤,其中窍数多寡各异,迥不相同。上通于舌,下无透窍。心之下有心包络,即膻中也。象如仰盂,心即居于其中。九重端拱,寂然不动。
【讲解】
“肺之下为心”,肺下边是心,“心有系络,上系于肺”,心的系络系于肺,这个系络实际上指的是肺动脉、肺静脉,这些是和肺连在一起的。“肺受清气,下乃灌注”,肺吸进去清气以后它就往下,注到哪儿呢?就注到心去了。“其象尖长而圆”,这是描述心脏的形态,“其色赤”,颜色是红的。“其中窍数多寡各异,迥不相同”,这个就不对了,我估计他也没有很精细地做过解剖,心脏里边的孔窍一般来讲是有数的,除非有先天性心脏病,才可能会多寡不一。
“上通于舌,下无透窍”,心脏下边也没有透窍,上边是跟舌相连的,实际上它是通过血管相连。“心之下有心包络”,他说心的下边有一个心包络,“即膻中也”,他指的心包络确实是心包,因为“象如仰盂”,像痰盂一样,口朝上,“心即居于其中”,这和现在的解剖很一致。
“九重端拱,寂然不动”,“九重端拱”具体指什么不是太清楚,大概意思是多层东西(或指上面连的动静脉)围绕,把心固定在那儿了。“寂然不动”,心在这个部位是相对恒定的。
【原文】
凡脾、胃、肝、胆、两肾、膀胱,各有一系,系于包络之旁,以通于心。此间有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即如雾者是也。如外邪干犯,则犯包络。心不能犯,犯心即死矣。
【讲解】
“凡脾、胃、肝、胆、两肾、膀胱,各有一系”,所有的这些脏器各有一系,“一系”就是一根绳在那儿连着叫“系”,念jì,“系于包络之旁,以通于心”,它是系在哪儿呢?系在包络之旁。包络之旁讲的就是主动脉,胸主动脉、腹主动脉分别和这些脏器相连,这点我觉得讲得还是蛮好的。“此间有宗气”,也就是说包络之旁,是有宗气的。什么是宗气?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这是《黄帝内经》里边讲的宗气。实际上宗气就是心肺之气,“出于喉咙”,往上走,司呼吸,“以贯心脉而行呼吸”,他描述的是功能,“即如雾者是也”,指的是上焦的宗气到全身各处,像雾一样弥漫开来。“如外邪干犯,则犯包络”,如果说外来的邪气,“干犯”指的是犯心脏,那么它不能先到心,它一定是先犯包络。“心不能犯,犯心即死矣”,其实这一段和我的学术思想很一致,心脏是不直接和外界接触的,所以任何邪气都不能直接作用于它,要作用于它肯定是通过全身各处作用到血管,然后才影响到心。我觉得这个讲的和我们的观点还是一致的。
【原文】
此下有膈膜,与脊胁周回相著,遮蔽浊气,使不得上熏心肺。膈膜之下有肝,肝有独叶者,有二三叶者,其系亦上络于心包,为血之海,上通于目,下亦无窍。肝短叶中有胆附焉。胆有汁,藏而不泻。此喉之一窍也。施气运化,熏蒸流行,以成脉络者如此。
【讲解】
“此下有膈膜,与脊胁周回相著”,膈膜指的是横膈膜,与“脊胁”就是脊柱和两胁。“周回相著”这个词简直太好了!周就是一圈,“周回相著”就是转了一圈,附着在那儿,你看膈肌不就是那样长的吗?“周回相著”四个字就把它描述得非常好。“遮蔽浊气,使不得上熏心肺”,他的意思膈肌是干什么的呢?怕胃肠道腹腔里边的浊气影响到心肺,所以说有一个膈肌。当然这是对它的功能上的一个误解。
下面就往膈膜下讲了,“膈膜之下有肝,肝有独叶者,有二三叶者”,可能肝的形体差异他也看到了。实际上我们看基本上一样,只不过大小不一样,可能他认为是有一叶的,有两三叶的,“其系亦上络于心包”,肝上也有一根血管是和心连在一起的,像下腔静脉,它上去以后还是和心连在一起,“为血之海,上通于目”,说肝为血海,因为肝脏是一个储血量非常大的一个器官,可以上通于目,实际上他没有说是有血管通上去的,“肝开窍于目”还是《黄帝内经》里边提到了。“下亦无窍。肝短叶中有胆附焉”,肝下边也没孔窍,在肝的短叶中,“有胆附焉”,右叶有一个胆囊在里边。“胆有汁,藏而不泻”,胆里边有胆汁,说“藏而不泻”是不对的,因为胆汁既然储藏,就是为了泻。到这儿突然来了个“此喉之一窍也”,也就是从喉进去到肺,肺的清气到心,心再往下到膈膜,膈膜下去是肝,他讲的这是清气进去以后的一个顺序,然后其他的就是和心包络相关的其他脏,也都相关联。“施气运化,熏蒸流行,以成脉络者如此”,吸进去的清气到全身各处,和脉络相关联如此。
【原文】
咽至胃,长一尺六寸,通谓之咽门。咽下是膈膜,膈膜之下,有胃盛受饮食而腐熟之。其左有脾,与胃同膜而附其上,其色如马肝赤紫,其形如刀镰,闻声则动,动则磨胃,食乃消化。
【讲解】
那么,另外一途是“咽至胃,长一尺六寸,通谓之咽门”,从咽部到胃,实际上咽门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食管。“咽下是膈膜,膈膜之下,有胃盛受饮食而腐熟之”,胃就是干这个的,“而腐熟之”。“其左有脾,与胃同膜而附其上”,在胃的左边可以看到一个脾脏,它跟胃是连在一起的,“而附其上”。“其色如马肝赤紫”,马的肝可能是又红又紫的,脾也是那样的,以紫为主,“其形如刀镰”,因为脾是长形的,“闻声则动”,这里不知道为什么能听到声音,它就能动,好像也没有证明这个,这里仍然是赵献可引用了《黄帝内经》。“动则磨胃”,脾一动就去影响胃了,这个仍然是错误的,从我们现在来讲也是错误的。“食乃消化”,实际上我们现在也没有发现他讲的这个脾脏具有消化的功能,确实没有发现。说明我们古人在认识上也有张冠李戴的问题。
【原文】
胃之左有小肠,后附脊膂,左环回周迭积。其注于回肠者,外附脐上,共盘十六曲。右有大肠,即回肠,当脐左回周迭积而下,亦盘十六曲。广肠附脊,以受回肠,左环迭积,下辟乃出滓秽之路。广肠左侧为膀胱,乃津液之府,五味入胃,其津液上升,精者化为血脉,以成骨髓。津液之余,流入下部,得三焦之气施化,小肠渗出,膀胱渗入,而溲便注泄矣。
【讲解】
这部分还是讲的解剖,实际上这是赵献可讲的解剖。“胃之左有小肠”,胃的左边有小肠,这个不知道他怎么讲的,要按我们现在说是胃的右边有小肠(十二指肠),然后再往左下是小肠(空肠)。但是他讲的不知道是不是他看到的是有胃下垂的尸体,胃在小肠前边,是不是这样?我们不知道。但是这都没关系,反正这一部分错了,我们也都知道他错了,对于整个理论的指导意义不大。“后附脊膂”,小肠的后边也是附着在脊梁骨上的。“左环回周迭积”,是描述它从这儿来回,“回周迭积”,既是来回又是连续,然后还是层层叠在一起。“其注于回肠者,外附脐上”,回肠外附脐上,其实这也是错的,回肠也是后附脊膂的,这是一个错误。“共盘十六曲”,也就是说小肠(空肠)总共盘了十六曲,十六个弯。“右有大肠,即回肠”,注意,这里说右边有大肠,然后说即回肠,表明赵献可讲的大肠实际是回肠。“当脐左回周迭积而下”,就是在脐的左侧,又是像小肠(空肠)一样曲叠而下,“亦盘十六曲”也是十六曲,实际上空回肠加起来可能就32个弯了,这些描述对错都不重要。
“广肠附脊”,广肠就是现代解剖的大肠了,广就是粗的,也是和脊梁骨连在一起的,“以受回肠”,就是从回肠那里接受它传来的东西。“左环迭积”就是从右下腹向上向左再向左下走行,就是往左上转圈而下,这个描述是没问题的,“下辟乃出滓秽之路”,就是往下通向直肠。“广肠左侧为膀胱”,是讲大肠起始部位左侧是膀胱。“五味入胃,其津液上升,精者化为血脉,以成骨髓。津液之余,流入下部,得三焦之气施化,小肠渗出,膀胱渗入,而溲便注泄矣”,吃的东西进了胃以后,津液就往上走,精者就变成血脉,成了骨髓,津液剩余的又流入到下部,得到三焦的气化以后,从小肠渗出再渗入到膀胱,小便就形成了。其实这是古人没有搞清楚,不知道是吸收了,通过下腔静脉、门脉系统,然后到心脏,再循环,古人在这一点上始终没有搞清楚。
【原文】
凡胃中腐熟水谷,其精气自胃口之上口曰贲门,传于肺,肺播于诸脉。其滓秽自胃之下口曰幽门,传于小肠。至小肠下口曰阑门,泌别其汁。清者渗出小肠,而渗入膀胱。滓秽之物,则转入大肠。膀胱赤白莹净,上无所入之窍,止有下口,全假三焦之气化施行。气不能化,则闭格不通而为病矣。此咽之一窍,资生气血,转化糟粕,而出入如此。
【讲解】
“凡胃中腐熟水谷,其精气自胃口之上口曰贲门,传于肺,肺播于诸脉”,胃的上口是贲门。古人认为胃里边的东西消化了,那么那些精华的东西就从食管上来了,这是一个错误理解,“传于肺”,这都是错误的。“肺播于诸脉”,通过肺又到诸脉。实际上应该是这么理解,按照我们现在讲消化、吸收,经过静脉以后到下腔静脉,然后又到肺,然后到全身,中间这个过程古人不清楚。“其滓秽自胃之下口曰幽门”,胃的下口叫幽门,上口叫贲门。“传于小肠。至小肠下口曰阑门,泌别其汁”,这个小肠下口是哪儿?按说这应该是回盲端,但是他前面讲的又是小肠、大肠、广肠,他又那么分,我觉得应该是赵献可的解剖不是那么精细,还不一定有王清任精细。我们一般把小肠进入回盲部那个地方叫阑门。“泌别其汁”,把它的液给分开,清的渗出小肠,然后再渗入膀胱,这就形成了尿。那么“滓秽之物,则转入大肠”,滓秽不能渗出来,就到大肠。
“膀胱赤白莹净”,膀胱,如果见过的话,确实是又白又红,看上去挺干净的。“上无所入之窍”,上边没有进去的口,这个也是错的。我觉得他也没好好解剖,因为输尿管进膀胱是从后边进的,他可能光看上面,以为上边没口,说只有下口。正因为他认为只有下口,他才说这些东西都是渗到膀胱里去的。“全假三焦之气化施行”,这都没有上口,哪儿来的?三焦气化来的。说起这个“假”字,假就是借,“全假”,就是全借。“气不能化,则闭格不通而为病矣”,如果三焦气化不利的话,那么就会“闭格不通”,膀胱就没有尿液了,这样就有病了。这是前面讲的从胃吃进去,一直到膀胱排出的过程,“此咽之一窍,资生气血,转化糟粕,而出入如此”,整个上面讲的是这个。
【原文】
三焦者,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有名无形,主持诸气,以象三才。故呼吸升降,水谷腐熟,皆待此通达,与命门相为表里。上焦出于胃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传胃中谷味之精气于肺,肺播于诸脉,即膻中气海所留宗气是也。
【讲解】
“三焦者,上焦如雾”,上焦如雾,就是这种清虚的东西在飘着;“中焦如沤”,这个“沤”,像咱们农村的可能都知道,很多草、动物粪便这些东西堆在一起,让它沤粪,要兑上水,就把它沤烂了,那叫沤,就相当于所有的东西要在那儿,把它消化掉一样;“下焦如渎”,“渎”就是下水道。中焦沤完了,有形的东西就是我们说的糟粕,那个稀的就是从下边走,这儿讲的三种状态。
“有名无形”,他说三焦有这个名,但是没有具体的形,实际上既然是有名,它就有形,它的形只不过不是一个固定的形。它是在所有这些脏器之间的一个,有具体东西,没有固定形态的这么一个组织,这就是三焦,所以说有名无形,并不是说它不存在,而是说它没有一个确定的形态。它是在前面讲的这些器官之间的,不是结缔组织,实际上讲的是组织间隙,所有组织间隙都是相连的。“主持诸气,以象三才”,“三才”就是天、地、人,上焦像空气,中焦像人,下焦像地,就是这样。“故呼吸升降,水谷腐熟,皆待此通达,与命门相为表里”,注意,他这里说三焦和谁相表里?在他看来,三焦与命门相为表里。“上焦出于胃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传胃中谷味之精气于肺,肺播于诸脉,即膻中气海所留宗气是也”。这就是前面讲的上焦的功能,胃的东西到肺,然后又和肺里的一起,播散到全身。
【原文】
中焦在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为血液,以奉生身,莫贵于此。即肾中动气,非有非无,如浪花泡影是也。
【讲解】
中焦胃在中脘,我们说上、中、下脘,上脘,胃口以上,中间胃就是中脘,往下,下口就是下脘,不上不下就是在中间,它的功能就是腐熟水谷,然后把它分出糟粕和津液,把它分开,转化成精微物质。“上注于肺脉,乃化为血液”,到肺变成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也就是说这一块是最重要的。“即肾中动气,非有非无,如浪花泡影是也”,“即肾中动气”,突然冒出一个“肾中动气”来。到底是什么?一会儿我们再往后讲就明白了。胃在下边,我们后边两个肾,对吧?肾在膈肌的下边,胃也在下边,正好在胃的后边。所以说他把命门也划到中焦来了,说“肾中动气,非有非无”,这儿没有一个具体的东西。“如浪花泡影”,这个地方就像浪花一样,“哗”好像有,“哗”一会儿又没了,他就这么来打比方,关键就在“肾中动气”,这是他整个《医贯》这本书的核心,后面我们会讲到。
【原文】
下焦如渎,其气起于胃下脘,别回肠注于膀胱,主出而不纳,即州都之官,气化则能出者,下焦化之也。肾有二,精所舍也。生于脊膂十四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形如豇豆。相并而曲附于脊外,有黄脂包裹,里白外黑,各有带二条,上条系于心包,下条过屏翳穴后趋脊骨。两肾俱属水,但一边属阴,一边属阳,越人谓:左为肾,右为命门。非也。命门即在两肾各一寸五分之间。当一身之中。《易》所谓一阳陷于二阴之中。《内经》曰:七节之旁,有小心是也。名曰命门,是为真君真主,乃一身之太极,无形可见,两肾之中,是其安宅也。
【讲解】
“下焦如渎”,下焦就像下水道,“其气起于胃下脘,别回肠注于膀胱,主出而不纳”,下焦只是往外排的、往下走的,“主出不主纳”,“纳”当然指的是进。“即州都之官”,刚才咱们讲了“州都之官”,实际上它就有点像转运枢纽一样,只往外排。“气化则能出”,只要有气化功能,它就可以出了。“下焦化之也”,之所以能出,是因为下焦的气化形成的,这样形成了尿液和粪便,由此排出。
下边逐渐就要讲他的核心的东西了,“肾有二”,肾脏有两个,“精所舍也”,就是肾藏精。那么他讲的这个肾到底是肾上腺,还是现在我们讲的肾脏?不知道。因为古人没有把肾上腺和肾分开来。但是,这里边讲的功能更像肾上腺。“生于脊膂十四椎下”,他这里指的是十四椎,就是第二腰椎,生于这里。“两旁各一寸五分,形如豇豆”,就是两边一边一个,像豇豆,这个也像肾脏和肾上腺合起来,我估计那是古人讲的整个的肾脏。“相并而曲附于脊外”,这两个东西是并列着在脊柱的两侧,在脊外,而不在脊柱上。“有黄脂包裹”,外边有一层黄油,“里白外黑”,肾里面是白的,外边是黑的,那么这个从解剖上来说又像是肾脏,他讲的又不是肾上腺了。因为什么?肾脏切开以后,外边那一层皮质部分是发红发黯的,里面的肾盂、肾盏那块是发白的。“各有带二条”,也就是肾脏上都有两个带子在那拴着,那么这两个带子是什么?一个是动脉,一个是静脉。“上条系于心包”,就是腹主动脉。“下条过屏翳穴后趋脊骨”,这应该是指的输尿管。他只是指出来有两个东西在那儿,但是不知道它干什么去了。“两肾俱属水”,肾脏当然都是分泌尿液的,所以说是俱属水。但一边阴一边阳,它又把两边分开了,一边是阴,一边是阳,所以我们说左肾、右命门,有这么个说法,但是赵献可讲的不是这个。他说“越人谓:左为肾,右为命门”,越人是谁?越人是扁鹊,秦越人,也就是说这是扁鹊说的。“非也”,赵献可说不是这样的,“命门即在两肾各一寸五分之间”,他说这两个肾正中间才是命门,“当一身之中”,就是全身的最中间,他认为这个地方从上下左右来看,这儿是正中间,所以他说这儿是命门。“《易》所谓一阳陷于二阴之中”,这是一个卦象,也就是命门在两个肾脏之间,这就是坎卦。
平时看道教的一些书看不懂,这里他就已经有答案了。“《内经》曰:七节之旁,有小心是也”,他说两个肾之间的命门,就是讲的“七节之旁中有小心”的那个心,但是这句话历代分歧都是很大的,七节在哪儿呢?指的是哪七节呢?其实始终都是一笔糊涂账。没有搞清楚,我们也不用去硬解它了,知道有这么个说法,反正是赵献可就认为是这儿。“是为真君真主”,说这个小心不是心脏肉团心,这个小心是命门,才是真君、真主。
也就是说,“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指的就是这儿。要是有病了,其他的包括君主的心和其他的脏腑都会有问题。“乃一身之太极”,指一身无限大、无限小,都在这个地方,“无形可见”,也就是你看不见。“两肾之中,是其安宅也”,两肾的中间就是它所在的地方。
【原文】
其右旁有一小窍,即三焦。三焦者,是其臣使之官,禀命而行,周流于五脏六腑之间而不息,名曰相火。相火者,言如天君无为而治,宰相代天行化。此先天无形之火,与后天有形之心火不同。
【讲解】
“右旁有一小窍”,两肾正中间的右边有一个小窟窿,“即三焦”,他说这是三焦。“三焦者,是其臣使之官”,也就是说命门要发出指令,它就从右边小窟窿把指令发出去了。这个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禀命而行”,也就是三焦听命门的,命门发指令,然后三焦往外传令。“周流于五脏六腑之间而不息”,从这个地方再影响到五脏六腑,“名曰相火”,大家如果不知道“相火”是什么的话,他是这么讲的,相火就是命门、三焦发出去的火。“相火者,言如天君无为而治”,最高领导不用管事,下边的人就把事都办了,那么相火是天君无为而治的一个火。“宰相代天行化”,宰相就是大管家,这就是相火。“此先天无形之火,与后天有形之心火不同”,说这个心火一般是后天形成的,那么先天是他说的相火,是一个无形的,这是赵献可的认识。
【原文】
其左旁有一小窍,乃真阴,真水气也,亦无形。上行夹脊,至脑中为髓海,泌其津液,注之于脉,以荣四肢,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亦随相火而潜行于周身,与两肾所主后天有形之水不同。但命门无形之火,在两肾有形之中,为黄庭。故曰五脏之真,惟肾为根。
【讲解】
“其左旁有一小窍”,它的左边还有一个小孔,这个我也不知道他指的是什么?“乃真阴,真水气也,亦无形”,左边是真阴,真水走的地方,也是无形的。“上行夹脊,至脑中为髓海”,我总觉得他这讲的是动脉和静脉,里边的血应该是这样运行的,但现在我们没法知道他什么意思,他的想象力太丰富了。“泌其津液,注之于脉,以荣四肢”,这就是动脉,“内注五脏六腑”,还是动脉血,他说左边小窍,左边是腹主动脉,右边是静脉。我估计应该是这样的。“以应刻数”,因为我们人体的脏腑一昼夜24小时,活动各不相同,一直在变化,时辰跟脏腑相关。就是到哪个时辰哪个脏腑活动最主要,那么“以应刻数”,刻数是古代计时的,到哪个时间点了,哪个脏腑应该多供血,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亦随相火而潜行于周身”,相火要按照他这个讲,是静脉里面的,右边小窍应该是静脉里边的,然后“潜行于周身”,我觉得他的思想非常好,为什么呢?我们体内的内分泌负反馈机制,产生了什么东西之后,一定是从静脉回来,发生什么变化了,再到动脉,然后从动脉影响到其他相关的脏腑,然后再回来影响它。所以说我觉得从现在的负反馈机制以及这些体内化学成分,各种东西的变化的走向来讲,和赵献可讲的还真是一致的。我们把小窍理解成他说的“肾间动气”,我觉得要这么理解的话,还是挺合理的,可以和现在的认识联系起来去理解。“与两肾所主后天有形之水不同”,“后天有形之水”指的是尿液,他说这个和那个是不一样的。“但命门无形之火,在两肾有形之中,为黄庭”,在古代的道家炼丹书里边经常有黄庭,黄庭是什么?它指的就是命门所在,就叫黄庭,实际上也是丹田所在。刚才讲了中焦,胃在中焦,命门在它后边,是吧?也是因为黄总是和土联系在一起的。“故曰五脏之真,惟肾为根”,就是五脏的根本,肾为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