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五代诗史:甘露之变到汴京残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晚唐诗坛一哥——冷门诗人李商隐

曾在网络媒体上看到有人把李商隐称为冷门诗人,我不敢苟同。可当我写下这一段文字的题目时,我发现自己已经把李商隐置于晚唐第一诗人的位置上了,我不禁思考自己是不是过于主观了。我也曾多次问自己,是冲动,是噱头,还是无缘无故的爱?

难道晚唐除了李商隐,就不可以让别的诗人排在第一位了吗?那毕竟是诗坛群星璀璨的时代,把晚唐中最像李白的杜牧排在第一位不行吗?八叉手而成八韵的温庭筠不可以吗?写下晚唐第一歌行的韦庄不优秀吗?皮陆、罗隐、郑谷、崔道融的诗句难道不够好吗?

够好,够优秀——但是如流行乐坛,最优秀的艺人只有一个。他们虽然都开创了自己的风格,都有流传度极广的诗作和词作,但是和李商隐相比较,他们仍然落了下风。李商隐是我最喜欢的诗人,诚然,让其排第一有我一定的主观认识的成分,但是李商隐可以说是实至名归的当此殊荣。这不仅因为诗坛前辈和同辈对李商隐作品的高度评价和绝对认可,更因为他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手法对后世的影响不逊于杜甫。

首先是当时诗坛前辈的推崇。在文学史上,晚唐诗是承接中唐诗的,而中唐第一诗人毫无疑问是“诗魔”白居易。白居易除了“诗魔”,还有一个“诗王”的称号。在诗坛能封王的只此一位,后人也常将白居易与“李杜”并论,白居易俨然是唐代诗坛的第三号人物。白居易这个“诗王”的称号,不是追封的,而是在他活着的时候就得到的。而且在他死后不久,唐宣宗特地写了一首诗来纪念他,在诗中又给了他一个称号:诗仙。这首诗的名字就叫《吊白居易》。


吊白居易

唐宣宗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令大唐皇帝如此推崇的白居易,官居三品(唐代基本没啥一品二品职事官,三品就已经是宰相的级别了),是诗坛盟主。白居易在第一次见到李商隐的时候就认为他是奇才,除了将他引荐给令狐楚之外,还说要转世做他的儿子,由此可见白居易对李商隐诗才的推崇。

其次是当时诗坛的认可。诗人得到诗坛认可的一个标志,就是有并称。并称除了是对诗人风格的总结归类,也是对诗人的夸赞,比如初唐的“初唐四杰”“文章四友”“沈宋”等,盛唐的“李杜”、山水田园诗人“王孟”、边塞诗人“高岑”等,中唐的“元白”“刘柳”“韩孟”等。

晚唐的李商隐在文学史上也有并称,而且他的并称还不少。因晚唐诗两座玉峰并立,他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因在工于辞章、用词风流上与温庭筠相似,他与温庭筠并称“温李”。《唐才子传》称两人并称“温李”是指他们的诗风“以致相夸”,这种绮靡诗风影响了整个晚唐诗坛,对五代及北宋的诗词也有深远影响,当时就被称为“温李新声”。但是以我对“温李”诗的了解来看,二人的并称不仅在于此,两人的咏史诗风格也极为类似,都是借古讽今,托古喻今。李商隐的《汉宫词》《贾生》《隋宫》,温庭筠的《蔡中郎坟》《经五丈原》《苏武庙》都是这一类作品。李商隐的“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与温庭筠的“象床宝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都是嬉笑怒骂皆为诗章的讽刺,这种讽刺又何等的辛辣。

此外,李商隐也很擅长作四六文。在当时作赋的文人中,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文风相近,且三人的创作风格被称作“三十六体”,由此足可见李商隐在文学领域是一位全才。

从对后世的影响来看,李商隐的诗被后人称为“西昆体”。这其实是一个误区,“西昆体”是一种模仿类的艺术形式,在创作中只得其形,未得其内容和精神内核。不过后世的许多诗人模仿李商隐来作诗倒是不争的事实。从晚唐到五代十国,再到宋初,除了韩冬郎的“香奁体”有几分神似之外,其他诗人都无法望其项背,尤其是以杨亿和钱惟演为代表的宋初的“西昆体”。杨亿和钱惟演的“西昆体”从流行到被批判,证明了李商隐的诗虽然似杜诗一般可学,但是却没有一个诗人在此基础上超过李商隐,所以才有宋中期的诗坛革命。宋诗开始改弦更张,宋诗在苏舜钦、梅尧臣、欧阳修的努力下与唐诗分道扬镳,才让宋诗走出属于自己的风格。

基于以上论据,我们可以说李商隐是晚唐最具代表性的诗人。无论是其文学成就,还是其对后世的影响力,都是其他晚唐诗人不能比拟的。李商隐的作品中有三类诗成就最为突出,分别是咏物诗、咏史诗、无题诗。

(1)别出心裁的咏物诗

咏物诗是诗人通过对自然和人文事物的吟咏来表达自身感情的诗歌类型,一般的咏物诗在客观描述的同时融入自身的感情。再上一个层次的咏物诗,那就是由物及人、托物言志了。屈原的《橘颂》、刘桢的《赠从弟其二》、虞世南的《蝉》,都是优秀的咏物言志诗。然而李商隐的咏物诗具有更为独特的艺术特色,他将自己深邃的情感融入诗歌当中,在比喻中除了运用极为恰当和形象的比兴之外,还引用大量的典故。同时,李商隐注重从物到人的过渡,如在《赠柳》中所写的“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柳花如雪是说春柳极盛之时,而青楼酒旗表明正处烟花之地,以柳代人(柳枝),借咏所思。

同时,李商隐还留意形与神的关系处理,用巧妙的艺术手法让形象饱满,让精神内核充实,比如他在七律《流莺》中就将这一手法运用得当。“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这一联首先通过黄莺漂荡流转的习性,来将黄莺无所栖托的形象刻画出来;然后以似轻描淡写的不自持,来道出黄莺来往迁徙的习惯是因为没有固定的枝丫可停靠。“不自持”三个字看似轻描淡写,其实最能说明原因,那就是诗人的命运与流莺的命运一样,无法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句诗反映出李商隐没有考中进士时,辗转于各个幕府的处境,又是精妙地由物的现实过渡到人的身世的体现。

最能体现李商隐咏物诗中的精妙,也就是说他的咏物诗中最突出的成就是他诗中情与理关系的处理。他不但感情饱满,能令人垂泪,且思想深邃,能直击人心。我们通过李商隐最动情的咏物诗——《蝉》来感受他在诗中处理物我、情理、形神关系的艺术手法。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第一句便是从古未有之想象。古人认为蝉为清高之物,身居高处,餐风饮露。虞世南看到的是“居高声自远”,从来未有人考虑蝉在高处餐风饮露时是否能吃饱这个问题。因站得高而吃不饱本来已经够让人郁闷了,而第二句的“徒劳恨费声”就增加了更多的悲哀。似乎这个声音是因为不饱而发出的哀鸣,但是这样的哀鸣却不能引起注意,这样的叫声对于蝉来说是白费力气。首联状了物,描了蝉的形,那人和神有没有呢?这些在首联同样体现出来了。高处的蝉代表的就是清高的文人,也就是诗人自己。因为清高,诗人不受重用,从而沉沦于下僚,长期处于贫困难言的境遇之中。从个人境遇映射出晚唐社会的不公平。通过首联,诗人将自己对现状不满的情感浓缩到了小小的蝉难饱又徒劳的境遇当中。

颔联承接首联,将情感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五更疏欲断”,这还是在讲蝉的叫声。五更天表示天快要亮了,蝉因为没有吃饱凄惨地叫了一夜,声音逐渐变得微弱、稀疏,甚至快要啼叫不动了。蝉附着栖息的本该给予它养分的大树,却像没有看到它的凄凉处境一样,对它不理不睬,无动于衷。“一树碧无情”,“碧”体现了大树的生命力,“无情”指蝉鸣是对大树有所需求,可它却装作视而不见。不过按说“树碧”不应该是正常现象吗?怎么就“无情”了?这里当然有诗人的艺术表现手法,但你看蝉叫到叫不动了,应该是什么季节?李商隐有诗云“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这是秋季啊,秋天的树叶应该是泛黄了的。诗人将物拟人化处理,人与人之间有共情,在这里物与物之间也应该有同感。蝉近秋而声欲断,可大树听到欲断之声仍然没有同样的悲伤,仍然一树碧绿,这不是太无情了吗?

钱锺书先生评论此联道:“蝉饥而哀鸣,树则漠然无动,油然自绿也。树无情而人有情。”本联将物拟人后,我们再由物到人:这蝉指的正是诗人自己;这大树便是整个大唐朝廷;秋天正是指大唐朝廷已经过了繁盛之时,进入夕阳之年了。诗人高洁有才却无耐生活在无情的官场之上,他看不到前途和希望。

如果说首联与颔联还是在借物比人的话,那颈联就完全是诗人自己内心的独白了。“薄宦梗犹泛”,“薄宦”是指自己的官小禄微,当时李商隐虽然考上进士,但仍在幕府中担任低级幕僚的职务,自然没有厚禄。然而“梗犹泛”是用了《战国策》中的一个典故,说的是一个用桃木雕的小人儿和一个用泥土捏成的小人儿之间的对话。桃木小人儿嘲笑泥土小人儿说:“你就是西岸的土被捏成了泥人,等到发洪水的时候你又要变成土了”,而泥土小人儿却说:“我是西岸的土不假,发洪水后我又可以回到西岸去了,而你是东国的桃木梗,被刀削成了人,发洪水之后你肯定回不了家了,除了漂在水上你还能去哪里?”

这无家可归的桃梗不就像在宦海浮沉不定的诗人吗?既然官场不得意,那就由儒入道。他可以效仿陶渊明,做武陵人,归隐家乡。但颈联后一句告诉我们,那已经不可能了。并不是他不想回去,而是他不能回去了,因为“故园芜已平”,家乡的南亩田已经长满了荒草。此时的他只能做那个无奈的桃木小人儿,在不属于他的官场上随波逐流,无力抵抗任何风浪。

陶渊明说:“田园将芜胡不归?”诗人为了理想,不得不远走他乡,而自家的田园都快要荒芜了。做官不但没有给诗人带来想要的生活,而且让他看到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还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在认识到官场黑暗之后,陶渊明选择了归隐田园,他也从只能留在地方志上的彭泽某任县令,升华为千载留名、万人传诵的五柳先生。可是李商隐故园的荒草此刻都已经连成一片了,仕途不顺,回乡的路也被堵死了,诗人处于不能进也不能退的尴尬境地,身负大才之人,落入如此境地是何等悲哀。

尾联,诗人再次回到咏蝉本身,而此处又是“不单纯”地咏蝉,此处诗人与蝉在进行交流和互动。他称蝉为君,君吃不饱和我的清贫又何其相似。诗人把蝉那欲断的鸣叫理解为它是在提醒自己,两者的境遇其实是一样的。蝉鸣本非为我而发,而我却最为相警,可见诗人的情思之深,愁思之深。尾联呼应开头,使得本诗首尾相合,这首咏物诗也被誉为咏物诗中的上乘之作。

(2)犀利辛辣的咏史诗

说罢李商隐通灵般的咏物诗,让我们看看李商隐相比咏物诗艺术成就更高的咏史诗。如果用寥寥几个字来评价李商隐的咏史作品,那就是犀利和辛辣。李商隐这一类诗的主要内容就是借吟咏前朝之事,来针砭当朝流弊。

讽刺诗,自《诗经》四言诗时代就有,风者讽也,在古文经学代表《毛诗序》成为主流解读之后,十五国风中的大多数诗都承担起了讽谏诸侯君王的历史使命,虽然其中有些内容看上去并不能担负如此重任,但是儒学家们总能千方百计地将之与政治事件联系上。

《诗经》中直抒胸臆的如《黄鸟》,讽刺秦穆公以大臣殉葬之事,《硕鼠》讽刺苛政猛于虎,委婉一点儿的如《君子偕老》和《氓》,还有硬要把它理解成讽刺诗的《子衿》等。

讽刺诗的发展到了唐代出现了一次飞跃,不在形式和内容探索积极的初唐,也不在百花齐放的盛唐,而是在诗格稍弱的中唐时期。

在中唐以前,即便是直接的讽刺诗,也是直抒胸臆的就事论事,绝少用大量的比兴来做辛辣的讽喻。总体来说,早时的讽刺还算是直言不讳地揭露和厚道地批评。那么,讽刺诗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辛辣和犀利了呢?这是中唐时期一位以豪著称的诗人的功劳,他就是刘禹锡。标志着讽刺诗全方位升级的诗作就是《游玄都观》,其中的“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极尽讥讽。这首诗让元和年间当朝官员善于谄媚的嘴脸被无情揭露,也让刘禹锡彻底触怒了朝廷,从而被重新流放边州任连州刺史。更重要的是,文学史给予了这首讽刺诗一个划时代的评价——明代《唐诗绝句类选》中说“风刺时事全用此体”。

也就是从这首诗开始,辛辣犀利的讽刺诗开始登上文学史的舞台。清代《古唐诗合解》中说道:“诗至中唐,渐失风人温厚之旨。”从这首诗开始,诗人们的讽刺诗不再像盛唐李白的诗那样直言快语,也不像杜甫的诗那样循循善诱,他们利用自然事物和古人典故来做比喻,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让讽刺诗变成一把直插对方心窝的尖刀。

李商隐的咏史诗有两大特点,其中一个是用典时间跨度极大,几乎覆盖由周到唐的全部历史时期。比如有讽刺周代周穆王的《瑶池》,有借咏春秋历史讽喻现实的《梦泽》《楚宫》《吴宫》,有讽刺汉代汉文帝的《贾生》,讽刺汉武帝的《汉宫词》,有借三国时期历史慨叹现实的《筹笔驿》,有讽刺南北朝时期高纬的《北齐二首》,讽刺南梁武帝的《齐宫词》,有讽刺隋朝隋炀帝的《隋宫》,还有讽刺唐玄宗的《马嵬》和《龙池》等。

另一大特点是刻画的人物形象生动饱满。在《富平少侯》中,诗人刻画了一位汉代承袭爵位却腐朽无知的贵族少年的形象。在《贾生》中,诗人叹息贾谊之才未能尽其用的同时,还刻画了汉文帝为求长生而不顾苍生,好谈鬼神而急切地见通灵之臣的昏君形象。在《北齐二首》其二中,诗人将贵妃冯小怜刻画成一个只顾享乐、不顾社稷的妖妃。在正史上,这些人物形象或许不是主流的评价观点,但是经过李商隐的艺术加工之后,汉文帝、富平侯、冯小怜等形象的别样角度被呈现出来。

关于李商隐咏史诗的两大特点,我们通过两首诗来深入感受一下。我选择了一首七绝和一首七律,所咏之故事一个来自汉代,一个就是唐代本朝之事。希望赏析完这两首诗之后,更多的朋友能够读懂李商隐咏史诗的艺术手法和所要表现的内容。


汉宫词

李商隐

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这首咏史诗是李商隐此类诗中较为浅显易懂的,所托历史事件明显,人物“相如”和建筑“金茎”告诉我们这首诗的历史背景是汉武帝时期,而且是汉武帝晚年时期。这首诗表达的内容也很明显,“青雀”“集灵台”“露”都是皇帝求仙之元素,由此可见这是讽刺君王求仙问道的诗篇。

我们先看首句,作者将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相结合。青雀是西王母的青鸟,是用来传递消息的。青雀为何西飞呢?西王母曾使青雀东来,到汉廷传递消息,此次西飞应是将汉朝皇帝的消息带回且反馈给西王母。但是这只青雀竟然一去未回,“竟”字表现了皇帝的错愕,此时的武帝求长生已经入了魔,认为青雀没有回来是他意料之外的事儿,令他觉得不可思议,可见汉武帝对于自己成仙升天的事儿已经到了执迷不悟的境地。

第二句“君王长在集灵台”,君王的本职工作是君临天下,处理朝廷政务,汉朝皇帝本应在未央宫,而史书上记载汉武帝却在长安城外建起了建章宫宫殿群,内设神明台、集灵宫、望仙台,武帝晚年主要在建章宫从事拜神仙和求长生等封建迷信活动。这句诗看似轻描淡写地点出君王所在之地,但是从“青雀西飞竟不回”这一句可知,青雀明明已经一去不回了,君王却执迷不悟,坚信自己的求仙活动会成功,仍在集灵台痴心妄想地等待着仙界传来好消息。诗人委婉而又谐谑地将揶揄讽刺放在前两句,看似白描却入木三分。

第三句“侍臣最有相如渴”,一位汉代人物——司马相如出现了,史书记载司马相如患有消渴症,也就是今天的糖尿病,糖尿病的一个病征就是患者需要大量饮水。司马相如是汉代著名文人,曾以诗赋著称于世,因《上林赋》被提拔为郎官,后又受命安抚蜀地,被封为中郎将,深受汉武帝器重。后相如因病不能视事而免官养病,可见到了汉武帝后期,相如的糖尿病已经相当严重。

相如为武帝器重的侍臣,也为朝廷立过功,亲贤臣的君主在功臣患有重病时除了下旨抚慰外,不说派遣太医为其治病,至少也该有所关心和赏赐吧。然而诗人笔下的晚年求仙的武帝是怎么做的呢?正如本诗最后一句所言“不赐金茎露一杯”,连一杯甘露都不肯赐给这位贤臣。在前面讲甘露之变时我曾提到过,甘露本是蚜虫的排泄物,可古人认为甘露为云表之露水,包治百病,能使人返老还童,还对修道求仙有重要作用。而且天降甘露是祥瑞中的祥瑞,所以汉武帝命人建了金铜仙人和承露盘来承接甘露。这些甘露专供皇帝修道使用,这就是诗中的金茎的作用。一个“最”字,说明相如已经如此之渴,病入膏肓,而武帝为了求仙竟然放弃了这位贤臣的生命,居然连一杯救命的甘露也不肯赐给他。这句诗尖锐地讽刺了皇帝对于求长生、拜神仙的渴望远远超过了对人才和贤臣的渴望。

这首诗借汉武帝之事到底在讽刺谁呢?我们先看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武宗会昌五年,也是唐武宗生命的晚期。唐武宗可以说是中晚唐时期的明君雄主,在位期间任用李德裕为相,对内清除宦官专权,对外抑制了藩镇的尾大不掉,另外为了保证朝廷财政,下令灭佛,武宗前期大唐似乎看到了复兴的希望。

可就是这样一位皇帝,在患病医治没有明显效果之后,也走上了求神仙、服丹药的不归路。史书载“饵方士金丹,性加躁急,喜怒无常”,似乎服用丹药已经成为中唐皇帝的标配,宪宗和穆宗皇帝是水银配方丹药类食品爱好者,而武宗似乎比这两位皇帝还上了一个台阶,为了长生不老,他在道士赵归真的鼓励下继续食用丹药而求脱胎换骨,最后中毒颇深,盛年而亡。

诗人作此诗的一个动机想必是讽刺皇帝的修道服丹之举,那么诗人还有其他的创作动机吗?我们来看“相如”这个意象,“相如”在这里是指贤臣和人才,求仙而不求贤引起了诗人的不满。如果我们把诗中的“相如”具象化,“相如”不就是指代诗人自己吗?李商隐多次在自己的诗中将自己比作司马相如,比如“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再比如“相如未是真消渴,犹放沱江过锦城”。这是李商隐的自信,他的才气足以与司马相如相较,所以他在这里讽刺皇帝不重视像他这样真正有才的人。他的消渴,不是真的得了糖尿病,而是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这杯金茎露却迟迟不赐予他,这才让他嗟叹才无所用。

武宗时期正是李党得势,而李商隐并没有飞黄腾达。因为诗人由牛党干将令狐绹所举荐,所以只要牛李党争还在,李商隐注定是被两方势力都打压的人,这也是李商隐一生的悲哀。

(3)皇帝的祖宗也敢讽刺——马嵬

马嵬,大唐境内一个普普通通的小驿站,就连它所在的兴平市,如果不是人文地理爱好者,也很难在地图中找到它的位置。但自从天宝十五载开始,诗人们纷纷地或以马嵬为题,或将马嵬入诗,以至于马嵬这个地名成了帝国衰败、君王出逃、爱情破碎、美人香消的诗词意象。虽说盛唐的高适和大历年间的李益都有作马嵬诗,但是马嵬真正成为一种意象和常被后代诗人使用,当从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开始。到了晚唐,马嵬诗出色的作品当属郑畋的《马嵬坡》、罗隐的《题马嵬驿》,而最著名的马嵬诗人当属两作《马嵬》的李商隐。

李商隐的马嵬诗有两首,其一为绝句,其中有名句“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我们重点要讲的是一首七律《马嵬·其二》,这首七律应当属于李商隐咏史诗中的最佳之作。


马嵬·其二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这是一首较为独特的马嵬诗,此前的马嵬诗都是将矛头指向奸臣和乱党,甚至女祸的,而这首诗直接将讽刺的矛头对准玄宗皇帝。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关于唐玄宗和杨贵妃天地两隔的爱情,一句“天上人间会相见”使读者获得了一丝安慰。这首诗则将读者的幻想全部打破,它揭开了唐玄宗自欺欺人的面纱,露出了盛唐最难看的伤疤,它在艺术成就之外,更添辛辣。

“海外徒闻更九州”,中国古称海内,故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而海外则是指中国之外。那海外更九州是什么意思呢?这里用了两个典故,第一个是海外九州的典故。有种说法是大禹治水后将中国分成了九州,这个九州是小九州,小九州之外还有中九州,中国的小九州是中九州的其中一州,被称为赤县神州,另外还有八个中九州,每一个中九州都有自己的小九州。所以称海外更有九州。

第二个典故,是神仙方士在蓬莱仙山见到了太真妃的传说故事。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是这样写的:“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按照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说法,杨贵妃并没有在马嵬坡被缢死,诗中的“不见玉颜空死处”,也为后续的太真活着埋下了伏笔。

杨贵妃在海外九州活着,玄宗与杨贵妃仍然可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两人可以生生世世为夫妻。但是李商隐用了两个字就把这些幻想打碎了,就是“徒闻”二字。为什么这些幻想会碎了呢?因为“他生未卜此生休”。这是以唐玄宗的口吻说出来的话:“不要再和我说什么海外还有九州,太真妃要在那里和我生生世世做伴侣的话了。来生的事情一切都渺茫未知,而今生的我们却永远不能相见了,一切都已经完结了。”而且接下来的颔联和颈联说出了“此生休矣”的原因。

先看颔联,是出逃马嵬驿和宫中生活的对比,“虎旅传宵柝”和“鸡人报晓筹”是对大唐长安和宫中日常生活的描写。虎旅是随皇帝出逃的金吾卫,金吾卫值守京师重地,在长安内城负责巡逻和保卫,到了晚上击打宵柝来报更和保平安。鸡人是一个古老的宫廷职业,自周代开始,主要有两个功能,第一个是掌供办鸡牲,第二个就是凡举行大典或者仪式时警夜。到了唐朝,鸡人主要负责为宫廷掌管更漏以及报晓。在古代宫中,早朝开始前,在宫门外喊叫一为报时,二为早朝增加气氛。同时要将晓筹(计时用的报更竹签)送入宫中。

关于鸡人这个职务的身份,我要强调一下,这个职务可不是由宦官来担任的,而是由宫中卫士来担当的。卫士系上红头巾,负责喊叫,其气势颇为雄壮,展现了皇家的庄严肃穆。后来鸡人连叫也不用叫了,改成了以送签筹的形式报时间。王维也有诗句描述这一场景,即“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可见当时的宫人是多么有条不紊地开展自己的工作啊。然而《马嵬·其二》这首诗,在“虎旅传宵柝”和“鸡人报晓筹”的前面加了两个定语,即“空闻”和“无复”,这样意思就完全变了。我们先看“无复鸡人报晓筹”,这句好理解,出了宫之后,自然就不用上早朝了,而且玄宗逃出长安时没有通知太多官员,就连李唐皇室成员知道消息的也甚少,鸡人报晓就显得没有什么必要。

更为讽刺的是“空闻虎旅传宵柝”。唐玄宗的逃难队伍是“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到了马嵬驿,虽然有李白“圣主西巡”的美化,但皇帝再想保持宫中的威严已经是不可能了。这里的空闻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此时的宵柝应该是行军锅子“刁斗”敲打出来的,和宫中的已然不同,此时的玄宗应该还听不习惯,可能不知道是什么声音。第二层意思是,玄宗这些年一直与杨贵妃沉浸于享乐之中,哪里会知道什么是军旅告警的声响呢。第三层意思是最为讽刺的,是说不只是皇帝空闻,就连整支部队都是空闻,因为用来报平安的宵柝声已经变了,此时的宵柝声不是警卫用来保障皇帝的安全的,而是发动斩杀宰相、逼死贵妃、要挟皇帝的政变的信号。

再看颈联,“此日六军同驻马”,承接上一联的兵变,作者在这里虽然没有明说驻马的原因,但是结合上一联和后一句我们也能猜到原因。“六军”,这是天子銮驾的禁卫军。《周礼》记载:“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到了早上,天子应该带领禁卫军继续前行,继续他的成都巡幸之旅。可是护卫他的六军为什么驻马不前,要知道后面有安史叛军在一路追杀。这种情况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皇帝已经指挥不动他的部队了。本来好好在家里享受天宝盛世的禁军和金吾卫的兄弟,却因皇帝对安禄山和杨国忠无原则的放纵而被迫背井离乡。而且在出逃的路上他们受尽了宰相杨国忠的欺凌,加上杨贵妃是安禄山这个始作俑者的干妈,他们将满腔愤怒都转移到了杨氏兄妹身上。在昨夜传来的报虚假平安的宵柝声中,杨国忠及其死党已被愤怒的禁军乱刀砍死。然而此时的驻马,是他们以“贼本尚在”为理由,逼迫唐玄宗将杨贵妃典刑正法,以安军心。

久居深宫、沉溺管弦的唐玄宗看到保卫他的禁军反戈相向,已无早年的骁勇,且对甲兵颇为忌惮。在惊诧中,他想到了在昭阳殿里的过去,他想到了他与杨贵妃在七夕节那天看星星的故事。那时他们嘲笑牵牛和织女一年才能相见一次,这样的神仙有什么意思,还不如他与杨贵妃在人间日日相见,时时缠绵。当一位君临天下的皇帝心中只有儿女情长的时候,这对国家来说却是一种悲哀。如果没有当时七夕笑牵牛的荒淫无道的缱绻缠绵,又何来今日面对六军同驻马而不得不挥泪的生离死别?

如果说前三联算是嬉怒皆成讽刺的话,那么最后一联则是诗人深深的思考。李商隐先是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四纪为天子?四纪说的是时间,在中国古代一纪是十二年,四纪就是四十八年。李隆基当了四十五年皇帝,又有五十年太平天子的说法,历史发展到这个时间,前人只有汉武帝刘彻和梁武帝萧衍任职时间超过了他。后人也只有辽圣宗,明代的嘉靖、万历和清代的康熙、乾隆比他当皇帝时间长。按照李唐家族的平均寿命来看,李隆基算是极为长寿的了,这里是说怎么才能当这么长时间的皇帝吗?难道诗人是在夸他?

并不是,我们先用训诂的方法来解读一下,此句是一个倒装句,本意是“四纪为天子又如何”。诗人又给出了答案——“不及卢家有莫愁”。即使唐玄宗当了这么久的皇帝,但是一旦不修政事,落得这般田地,就连自己的爱人都保护不了,连自己的爱情都保不住,甚至不如能陪伴莫愁的卢家夫婿,这是何等的悲哀,这是何等的无奈。

李商隐的咏史诗除了讽刺诗,还有借古人自比来慨叹自身经历之诗,如将自己比作宋玉的《楚吟》和《宋玉》,如将自己比作司马相如的《寄令狐郎中》。在《寄令狐郎中》中,诗人卧病向旧交诉缱绻之意,其修好之意在于不言,这种欲说还休、欲休还说的情感更像诗人另一种题材的诗。相比咏物诗、咏史诗,这种诗更能代表李商隐的成就,它就是多与爱情相关的无题诗。

(4)情深如海却又欲说还休——无题诗

有人认为李商隐有很多表达自己隐晦爱情的无题诗,其实不然,李商隐的无题诗只有十六首(一说十七首),相对于他流传下来的作品总数而言,其实并不算多。但是字字珠玑,句句经典,所以才能被人记住,致使人们印象里自然认为他的无题诗有很多。李商隐的无题诗多是他对爱情的态度和一些感悟,尤其是在玉真山修道期间。

但是当时就有人提出李商隐所有的爱情诗可能都不只是爱情诗,古代常以男女之情来写君臣之间的关系,所以有人提出李商隐的爱情诗都是讽刺朝廷和时事的微辞。所以李商隐通过《有感》对时人对其诗的不辨而表示慨叹:“非关宋玉有微辞,却是襄王梦觉迟。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不是宋玉一定要写文章来托讽楚王,而是楚襄王沉迷于艳梦之中不肯清醒,所以宋玉才作《高唐赋》来讽谏,难道说在宋玉的《高唐赋》问世之后,所有的情爱类韵文都被怀疑是讽刺时政的微词了吗?

诚然,李商隐诗作中“牢骚人语”确实不少,但是主要是在咏物诗和咏史诗中体现,在无题诗或者其他情爱诗中过度地去解读,倒使他的无题诗失去了美感,就像毛诗序训诂《诗经·国风》的爱情诗那样。

李商隐的诗除了牢骚盛,另一特点就是用情深。这种情深不只是有万壑之涧底的深度,也有横跨时空的广度。这种情深不似江水一样急深,也不似湖水一样静深,而是如海水一般,表面上风平浪静,内里有暗流涌动,这些暗流随时都可能在爱情的海面上掀起滔天巨浪。李商隐情路坎坷,所以他将自己有关情爱的感悟大量入诗,多数是用来消遣,而不是如当时人所言的微词。

对于李商隐的无题诗,我们先从最熟悉的一首开始了解。


无题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这首无题诗为一首七律,它后面还有一首七绝,这一组诗对于李商隐的无题诗而言,不算是特别隐晦的,不用结合他的传记就能看懂。我们来看一下这首七律。从整首诗来看,他写的是在一个贵族家的一场晚宴中与一名女子的邂逅。在后来回忆这段情感时,诗人用虚实结合的笔法,写下了对女子的思念和两人难成眷侣的惆怅。

首联是实景实写,先交代了时间和地点,诗中说的是昨天晚上的事,参加了一个贵族人家的晚宴。用“昨夜星辰”和“昨夜风”指明时间,用“画楼”和“桂堂”等建筑来展现设宴人家的富贵,用“西畔”和“东”点明相见的地点。

但是诗人又不只是在交代时间和地点,更重要的是通过环境的刻画来烘托气氛,两个“昨夜”做叠词,说明诗人一再重复表示对昨夜的难忘。紧接着诗人为什么说到星辰而不是月亮?因为月亮太亮,而星辰不与月光争辉,且星星的点点荧光会使得夜色更显浪漫。那这风只是和风与暖风吗?当然不,这风一定也有抚过美人后再吹到诗人身边的香风。有了“星辰”和“风”等自然事物,整个晚上的气氛变得如此浪漫。

那么人文景观怎么样呢?先看“画楼”,画楼是上有精美雕饰的楼房。古代没有起重机,建楼房是一件困难事儿,只有钟鸣鼎食之家才有能力建造画楼,而“桂堂”是用桂木这种名贵木材建筑的厅堂。在《河中之水歌》中,梁武帝以“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来表现卢家的富有。此外,桂堂还有月宫的含义。诗人用“画楼”和“桂堂”这两个建筑物,不但将主人家的身份展示了出来,还为当夜的欢宴营造了旖旎华贵的气氛。

首联是实写,而颔联“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就是虚写了。首联写的是昨夜的景色,颔联写的是现实的思考。诗人在这里用了“彩凤”这个意象,彩凤同凤凰和鸳鸯一样,可以作为爱情的意象,比如李太白在《长相思》中就用“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来暗喻男女之情。彩凤可以振翅高飞,而诗人说的是自己没有彩凤之翼,那么自己自然不能与美人双宿双飞,这是一件遗憾的事儿。

但是诗人笔锋一转,又作了一个比,他说他们的心灵就像犀牛角一样,一点贯通,他们之间有着感应。通过这一句我们可以得到诗中两个重要的信息:一是女子的身份,一是女子对诗人的感情。

我们先来看女子的身份。是歌女?是舞姬?应该都不是,这名女子应是这个贵族人家的小姐。诗人是用“凤凰”来形容这位女子的,如果是歌女或舞姬,诗人一般会用“流莺”或者“蜂蝶”来代指,而不会使用象征着高贵地位的“凤凰”这种意象。这里的主人是达官显贵,而他只是微官末吏,这对于他来说自然是高攀,他所缺少的双飞翼正是他们爱情的鸿沟——出身。

再来看女子对诗人的感情。“心有灵犀”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成语了,表示两个人不用言语便能知晓对方心意的默契。在本诗中,女子知道诗人对她的感情,虽然双方有着身份差距的无奈,但李商隐是天下闻名的大才子,佳人爱才子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儿,所以她对诗人还是有着好感的。同样,李商隐也知道佳人明白他的心思。

颈联再次回到实境的描写。这或许是昨夜酒宴上的场面,他和那位女子在“送钩”“射覆”等酒宴游戏中眉目传情。“隔座”和“分曹”说明两个人在保持一定的距离。或者是因为在真心爱上一个人的时候,往往会将心中所爱之人神化,继而产生仰视,所以不敢让自己靠得太近,又或者是因为缘分没到,总之两个人没有坐在一起,也没有分在一组。

还有一种解读是,这些场面并非他看到的实景,热闹的场面都是诗人的想象,这里是实写的虚景:富贵人家夜夜笙歌,此时此刻诗人昨夜遇见的女子是不是正在与他人玩着射覆和送钩的游戏,他们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嬉笑喧哗,气氛热烈。然而诗人却在今夜思念当时的心有灵犀,渴望今日的重逢。空有心思却身无双翼,想象中的酒宴气氛有多欢快,诗人此刻的心情就有多寂寥。

尾联和首联一样,是实景实写,诗人想着昨夜的女子,辗转反侧,在不知不觉中已过了一夜。晨鼓声已经敲响了,敲碎了他的思念,诗人感叹又到了上朝的时间了。在骑马走向兰台的时候,诗人将爱情的怅然失去和自身如蓬草般飘零的身世结合起来,使得这首诗富有意蕴。

这里的兰台是指秘书省。武则天时期,中央机构曾有一次大的文艺化更名:中书省改为凤阁,门下省改为鸾台,六部按照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的次序改为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而秘书省改为兰台。其实在李商隐所处的时代,兰台已经改回秘书省了,而此处用兰台是为了让诗的意境更美。如果把兰台换成秘阁,那诗句的美感怕是要少一半了。这也体现了到了“小李杜”的晚唐时期,诗不再追求中唐时期的通俗平实和奇崛险怪,而是追求华丽的美感,这种美甚至有一点儿婉约,有一点儿晦涩。尤其是李商隐,他作诗的思绪之深,丰沛的情感如潺潺细流一样流出,字句雕琢上务求工、精、美等特点,让我们没有办法不爱上晚唐诗的风流。关于无题诗,这里我们不再做更多的分享,因为在讲完另一位大诗人之后,我们会对晚唐诗风做一个总结,届时我们会和李商隐那难解的爱情诗再度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