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五代诗史:甘露之变到汴京残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西京乱无象——唐末的血色诗意

农民领袖——他年我若为青帝

(1)五岁题反诗

作为农民军的领袖,黄巢似乎还不够格,因为他的家族世代贩盐,他也是一名私盐贩子,家境富庶。黄巢家教很好,从小父亲便教育他要好好读书,金榜题名,入朝为官,光宗耀祖。他也展现出读书的天赋,从小便有神童之称,甚至在五岁的时候便写下一首诗。


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菊花在秋天盛开,西风转凉,菊花只能发出幽冷的清香,难以吸引蝴蝶来采。这是一首典型的不平则鸣的诗,它一反菊花孤标傲世的品质和气节,也一反对菊花个体的描写。本诗先从满院菊花写起,这就打破了单丛菊花的“孤”,而后对菊花开放的季节发出了质疑,为什么要在西风中盛开呢?也有诗人称“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那是不是菊花的孤高是因为它在开放的季节不得阳光雨露的恩泽呢?这又打破了菊花在一般诗句中凸显的“高”。所谓的孤高,只是因为开在秋季,香冷蕊寒,无蜂蝶来眷顾罢了。在黄巢看来,孤高不过是因为无利。白乐天在《琵琶行》中云“商人重利轻别离”,看来黄巢对“利”字的理解已经相当到位。

既然没有了道家的孤高淡然,那就谈谈商家的解决办法吧。黄巢在诗句中假设,原来是青帝未用青眼来看待菊花,于是没有安排让它在百花齐放的春天绽放。那么他打算如何改变这一现实呢?他没有以劝谏、讨好和行贿的方式来取得青帝的青睐,而是说“他年我若为青帝”,既然青帝不青睐菊花,那就把他换了吧,这才是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既然要换,那就让自己来做青帝吧,从而让菊花在最美的季节尽情肆意地绽放。试问此花在春日绽放之时,是否香冷,是否蕊寒,是否蜂蝶还难来?

(2)少年天才——不过是自我包装

在我看来,若黄巢真的是在五岁时作此诗,那么他不是天才便是杀才。从天才的角度来看,五岁成诗,他的天赋已经超过了很多诗人的天赋,我们来看看被这位商贾子弟超过的诗人。

影响后世诗作发展的黄庭坚七岁成诗,写下“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不如黄巢。

“初唐四杰”中的杨炯九岁就能作诗,骆宾王七岁便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咏鹅》——依然不如黄巢。

十四岁便被征辟为官的神童中的神童,列于“初唐四杰”之首、写下流传千古的《滕王阁序》的王勃,也只是六岁成诗——至少在作诗这一方面他不及黄巢。

既然如此,看来黄巢的确是个天才,但是除了黄巢五岁所作的这首诗之外,文学史上所记载的他的下一个作品就是他不第后的那首诗,他的作品的数量在文学天才这一领域似乎是说不过去的。

那黄巢会不会跟《伤仲永》一文中的方仲永一样,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呢?从他的历次科举考试成绩来看,或许真是如此。在我看来,有关黄巢的传奇故事极有可能是黄巢喝多了之后胡说八道的结果,或是下属为拍他的马屁而广泛宣传的结果,或是后世为了凸显他传奇人物的形象想象和演绎的结果。

先来了解一下黄巢五岁作诗故事的出处。这段记载出自南宋张端义的《贵耳集》,具体记载为在黄巢五岁的时候,他的爷爷和父亲看着菊花准备憋诗。两人毕竟是贩盐出身,读书有限,憋了半天也没憋出来一句。五岁的小黄巢一看,哎,不就是作诗吗?于是随口就是一句“堪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赭黄衣”。他爸一看,这小子一定脑有反骨,于是就要上去揍他。这下被他爷爷给拉住了,他爷爷说“孙子不错,能作诗,只是不知道轻重罢了,再让他试试”。于是黄巢就赋得了这篇《题菊花》。

故事到此就没有再表下去了,那么这个故事在暗示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律句,出句说菊花是百花之首,对句则阐明了原因:天赐赭黄衣。赭黄就是赤黄色,在唐高祖武德年间,唐高祖将赭黄色定为皇家专属配色,普通官员和老百姓不能着赭黄色衣服。然而菊花并非李唐国花,此黄更不是赭黄色,黄巢却偏偏说菊花是天赐赭黄,是百花之首,这不但在有文字狱的明清是反诗,就是放在唐宋也必是反诗。然而《题菊花》中那句“他年我若为青帝”更是赤裸裸的改朝换代的口号,这会是一个五岁儿童写下的诗吗?我们先把黄巢和其他几位儿童诗人做个比较。

骆宾王七岁写下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此诗清新自然,所述即所见。这是一代神童骆宾王的文字,是对眼前景象的自然流露,毫无雕饰,却又如此可人,可谓有自然之气。

七岁作诗的黄庭坚,则与骆宾王有所不同。这首八岁而就的《送人赴举》最能反映他的气质,诗云:“青衫乌帽芦花鞭,送君归去明主前。若问旧时黄庭坚,谪在人间今八年。”送人科考,却说是回归皇帝身边,气度和想象力均非不凡。本诗虽然可以看出黄庭坚少年狂傲,不过想象一下:一家人在送你参加高考时,家里八岁的弟弟对你说,你上辈子就是读的清华北大,赶紧考回去吧。如果学校校长问到我的话,你就说我已经八岁了,年龄到了我就来您这儿上学。换个角度来看,这是不是也是一种另类的天真呢。黄庭坚有一种天生士子的傲气,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真性情他后来才与苏轼结为一生的挚友。

天真,童真,哪怕带着些许看起来很好玩的狂傲,都可以看作小孩子的正常表现,但是五岁就什么都看不惯,想当青帝,想改朝换代,按照常人的思维来看是不太可能的。那为什么黄巢会有这样传奇的故事呢?因为传奇的需要。因为每一个传奇人物都需要一个“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奇异故事。

比如刘邦的亲爹不是刘太公,而是一个夜晚里俯卧在地上行云布雨的蛟龙;汉光武帝刘秀出生之时光耀整个房间,让人感觉他母亲好像生了一个手电筒;李世民出生的时候也有两条飞龙前来贺喜;朱元璋落地之日满屋香气不散。真的不得不佩服为立国君主编造这些异象的文人们。

相比之下,没有开国传世的领袖的传奇故事编得还算接地气。或许是因为这些故事是刚起步,他们身边没有拍马屁过硬的文人,故事编得太早了。比如有关陈涉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虽然出自《史记》,但按照陈胜在秦朝的佣耕身份来讲,他是绝对不可能有讲出这句话的水平的;而李自成的故事就更直接了,在他出生那天,陕西省某小河里跃出一条草龙,直冲云霄,之后一个道士说了“大明将亡”四个字,这个故事可以被评为最草率的传奇人物故事之一了。总之,这些草头王的传奇故事无非八个字:天赋异禀,造反有理。

黄巢的故事相对于开国帝王来讲,还是比较接地气的,而且与他的身份和经历很吻合。“五岁能作诗”是为了凸显黄巢的才华横溢,在农民军中,能够识文断字的人才已经难得,像黄巢这样数次参加科举考试且直奔进士科而去的更是稀少。“两题反诗”说明他从小就有改天换地的气魄,而数次科举考试的失利并非因为他才力不济,也不是因为他运气欠佳,而是因为上天不想让他通过考试而屈居下僚,他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五岁时写下的那首诗就变成了他攻破长安、建立大齐政权的谶语。

那么黄巢的故事是怎么传播开来的呢?不会是他起义之前就有的,因为那时候他不是个传奇。也不是他走南闯北征战之时传播开的,因为那时候他的影响力还不够大。只有他进入了长安,他的传奇故事才能宣传到各地,从口口相传到有人记载,最后被记录在宋人的诗集中,作为故事传播到今天。如果他没成功,这些传世的传奇故事,就只会是当年茶余饭后的闲谈。

开国传世的帝王故事更强调顺天意而为之,而草头王们的故事则强调人定胜天。虽然这些传奇故事都不靠谱,虽然这些人都经过了生死考验,但那些强调顺应天意的君主在君临天下之后选择的是治,把自己当成了国家的主人,把百姓当作了自己的子民。而那些强调人定胜天的草头王,在夺取政权后对治理选择了忽略,令生灵涂炭、国家衰败,这似乎也是他们最终失败的原因。

再看黄巢的一生,只留下两首诗或传说中的三首诗,科举则是数次落第。这或许是他人生中永远的痛,哪怕他当上了皇帝,也要在传奇故事中强调自己五岁便能作诗,以此来找回科举失败的场子。其实黄王不必过于挂怀,他考上进士的可能性确实不大。

从唐代科举考试制度来看,它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英雄不问出处”。中唐后科考更是成了圈内人的天下,对于黄巢这样身份的人来说,每次“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实属常见,不仅是与他的能力和学识有关。

(3)唐代科举:进士不是你想考,想考就能考

唐代的进士科考并不像明清科举考试一样成熟且基础广泛,从选官制度而言,唐代科举考试只是入仕的途径之一,更重要的途径有干谒、恩荫,以及立战功,而科举这条路也只有进士科是含金量最高的考试,如果是明经及第,最后还是要考进士。可如果你想进士及第,那么你至少要克服以下几大困难:

首先是录取指标少的困难。少到什么程度,之前讲过杜牧进士及第,那是唐文宗大和二年,那一年的录取人数杜牧有诗记载,是“三十三人走马回”。在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录取人数更少,白居易登科后写下“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这一年只有十七人登科,而最少年的白居易也已经过了三十岁。与宋代的一百多人录取和明清时三百多人录取相比,唐代的录取率简直是太低了。

杜牧和白居易其实还算幸运,至少抓住了这个机会,而杜甫就没有那么好运了。因为杜甫参加了大唐历史上录取率最低的一届科考,那次考试是根据玄宗之意选拔各州最为出类拔萃的人才,而宰相李林甫却把这次考试当作了向皇帝拍马屁的一次大秀。于是这一次轰轰烈烈的制科录取人数创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纪录——零。为什么连一个人都没有录取呢?李林甫的答案是“野无遗贤,天下咸宁”,这样一个理由唐玄宗居然相信了。由此可见,进士科的低录取率对于黄巢来说是一大阻碍。

第二个困难对于黄巢来说就更大了,这就是出身要好。虽然科举制度对士族政治造成了冲击,让地主阶级中的庶族知识分子有机会当官,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但是唐代是一个讲求出身的朝代。李世民曾钦定过《氏族志》,将皇族、外戚,及以山东崔氏为代表的大士族列为头三等。后来,虽然武则天通过唐高宗将《氏族志》改为《姓氏录》,借李义府和许敬宗之手打压士族勋贵,但是士人们以家族被收入此录中为耻。

在科举考试当中,世家大族和一般士子的机会也不均等。此时的考试还没有糊名制度,考官可以看到每个人的名字和出身,名望大、背景深的世家大族弟子,往往很容易受到考官的青睐,从而通过科举入仕。百代皆用秦制,“士农工商”的地位顺序也就延续到了唐朝。黄巢是盐商出身,而且是私盐贩子,属于末流的出身,从出身这一块来看,他很有可能一点儿考中进士的机会都没有。

如果以上是黄巢不被录取的间接原因,那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根本没有人举荐黄巢。等等,我们说的不是科举制吗,不是只有察举制才靠推荐吗?这就要说到科举制度早期的弊病了。在初唐和盛唐时期,士子为了在科举考试中获得好的名次往往会选择走捷径,这一捷径就是干谒。在考试之前,他们通过走皇家、执政高官或文坛盟主的门路获得被推荐的机会。比如,王维通过诗乐来干谒玉真公主,从而进士及第;再比如,孟浩然没有得到张九龄的推荐,最终不幸落榜。

到了中唐时期,科举更像是文人之间的衣钵传承,每次科考之前高官、文坛领袖或主动或被动的都会给考官施加一定的影响力,比如吴武陵为杜牧争前五名的席位,比如令狐绹推荐父亲令狐楚的入室弟子李商隐,而这已经成为科考的常态。在非常态的情况下,还可能涉及宦官干涉科考的情况。抛去宦官推荐来看,中唐文人之间的座师式传承有很多规矩,比如我是一名士子,在科考前我要向有可能推荐我的在朝的文坛前辈“行卷”。所谓“行卷”是将自己创作的得意诗文制作成卷轴,拿给文坛前辈点评,如果文章能入前辈的法眼,他就会在考前向主考官推荐。如果我的锦绣文章和待人接物的举止令前辈极其满意,那他就会不遗余力地去推荐我。我们可以来看一看杨敬之的《赠项斯》。


赠项斯

杨敬之

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这首诗说的就是在科举考试之前,士子项斯向前辈杨敬之行卷,杨前辈看了他的诗文之后很是满意,于是见了这位后辈才俊的事情。见面之后更是一见倾心,作者大赞项斯其人更胜其文,于是逢人便推荐项斯。有了这样的前辈,这样的座师,项斯也就不用担心名落孙山了,这一段文坛佳话还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四字成语——逢人说项。

有些前辈看了行卷文章后其实也很满意,但虽然心中有数却不会向晚辈明确表态。越临近考试,考生没有得到座师明确的推荐消息就会越焦急。前辈们虽然是文坛大佬,但是毕竟是在朝廷任职,甚至是在凤阁鸾台任职,考生可能会犯这样的嘀咕:“是不是老师太忙了,所以把我的事儿忘了。”

于是这时,考生会恭恭敬敬地把行卷内容略做修改,弄一个精编本,附上一份送到前辈那里去,这叫作“温卷”。温卷不但要送行卷中最好的诗文,有的还要附带文章或诗来询问和试探一下前辈的态度。中唐时期有一段佳话,诗人朱庆馀在科考前,向文坛前辈张籍行卷,久久没有得到回复。于是诗人在温卷投递时写下了一首《近试上张水部》,其中有句“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以闺意来询问前辈对学生的文章是否满意,由此也就明白了在这次科举考试中自己会不会得到他的推荐。张籍是中唐时期一位重要的诗人,他看到了朱庆馀的闺意诗之后,还是没有直接表态,也用了一首诗来巧妙地回答了这位青年才俊的问题。


酬朱庆馀

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张籍先是以美人比才子,点出了朱庆馀自知才气过人,却仍担心自己不会得到考官的青睐的情况。之后,张籍表示对朱庆馀的那首温卷诗的含义心领神会。最后,张籍用“一曲菱歌敌万金”来给这位士子吃了一丸定心丹,而朱庆馀也不负张籍的推荐和期许,最终考中了进士。

看完上述诗人在科举之路上的成功经验,我们再来看看黄巢在数次科考前做了什么。很遗憾,我们没有看到有文坛领袖推荐他的史料记载,也没有看到有关他在考前行卷和温卷的记录。可能他在长安也没有士林的朋友,很有可能在来长安考试前的几个月里他还在做私盐生意。他到长安只是带着野路子的平生所学来参加一场考试而已,至于其中的规矩他似乎并不了解。其实他也没有必要去了解,因为他本就不是士子,他的出身便注定了没有人会去推荐他。但是在这样一场比拼学识的考试当中,有人推荐真的这么重要吗?

真的很重要。非京师考生为了考取进士,往往提前一年就会来京师结交文坛人物。即便如此,像孟浩然这样有高学识的人,假如提前一年结交了张九龄、王维等人,这些人也会对他的文墨大加赞赏,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他一定能考中。更何况是没有这个意识的黄巢呢。况且不在文坛士人的圈子里,对于文坛的流行风向和进士考试的内容都不熟悉,如此便来参加考试,不异于裸考。基于黄巢的学识、出身,加上他对大唐科举的认识不足,他的科举之路注定不顺畅,他的进士入仕这条路注定是走不通的。

(4)机会来了——满城尽带黄金甲

但是此刻落榜的黄巢却没有这么想,他认为考试不过是因为运气不佳,更拒绝承认自己才情有限,而是认为考官不识英雄汉,继而对科举制度由爱生恨,继而对大唐王朝由爱生恨。他决定再也不参加这种无聊的游戏了,在他出城之后,回头望向长安丹凤门的那一刻,他的眼中充满了能烧掉整座城市的怒火。

因为大唐的礼部进士科是在秋季,看着满地的黄叶,他似乎想不起“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这样的诗句。看到满城开遍的菊花,这位落榜考生便来了诗兴,写下一首流传千年并在千年之后为中国电影贡献了一个影片名的诗。


不第后赋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是一首押仄韵的诗,而且押的还是入声韵,诗词的韵脚在使用中并非很随意,这与诗人追求的音律美感有关,也更能反映诗人的情感。我们以押平水韵来感受部分韵部所能反映的音律和情感。押三江韵和七阳韵是昂扬响亮的,如诗句“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尤侯韵相对偏弱,声音舒展,音调平缓,比如“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押删山韵则更具有慷慨激昂的表现,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尤其在歌行体长诗中,诗人通过切换韵脚来变调,从而反映诗中感情的跌宕和变化。

那这首诗作者用入声韵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情呢?我们之前讲四声的时候说过入声的特点:声音直而短促。所以用入声作韵反映这首诗在音律上的沉郁顿挫。全押入声韵的诗用羸弱且急促的音律来渲染悲凉的气氛,比如杜甫《哀江头》中的诗句“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音律顿挫,初读哀痛悲凉之情便油然而生。

这首《不第后赋菊》也体现了黄巢满满的悲愤压抑的情感,全篇用入声黠韵——八、杀、甲。“待到秋来九月八”,为何不用九九重阳节呢?诗人显然是考虑首句入韵。从内容上来看,“待”字配上短促凌厉的入声韵,明显是一种“你给我等着”“放学别走”的腔调和气势。在“我花开后百花杀”中,他将自己比作深秋的菊花,此刻他正如“蕊寒香冷蝶难来”的菊花一样无人问津。看到这句诗,我就更加怀疑所谓五岁作成的《题菊花》就是这首《不第后赋菊》的姊妹篇,不过是后来被拿去编造传奇故事了而已。

“我花”是用菊花代指自己,“百花”就是长安城中披红袍挂紫衣的权贵们了。这句承接上句“放学别走”的腔调,强调在属于我的时令到来之时,如百花绽放的权贵们终将凋谢。这时候的长安城将是菊花的天下,整座城将开满披着黄金铠甲的菊花。

黄巢的这首诗气势磅礴,有翻天覆地的决心与思想,且有顺时而动和顺势而动的大智慧。这首诗起笔有奇想,内容别出心裁,境界广阔,赋予了菊花战斗之花的形象。后来明太祖朱元璋模仿这首诗作了《咏菊》,但是意境相比黄巢的这首诗还是差了不少的。


咏菊

朱元璋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这首诗虽然在用词上比黄巢还要狠上不少,但是充其量就是一首中等偏下水平的帝王体诗作,不论是从文辞来看还是从诗品意境来说,它都与黄巢的《不第后赋菊》有很大差距。不同点是一个写群体,一个描个体;一个应时而动取天下,一个重自我的逆时而动。黄巢强调顺秋风而为,朱元璋却写秋花因与秋风作战而穿就黄金甲,从诗意和词句的赏析入手,两首诗高下立判。

再来看落第后的黄巢。不满归不满,生气归生气,纵然他有“冲天香阵透长安”的豪气干云的想法,此刻他也只能回老家继续去做自己的本职工作,继续去做贩卖私盐的工作。

小的时候看过不少对这首诗的解读,从农民军角度入手,从黄巢反封建统治的角度入手,强调起义前的黄巢对晚唐时期腐朽统治的深刻认识,彰显了黄巢坚定果敢的精神风貌。对于这种解读,我持保留意见。这与当时的历史实际和黄巢的身份特点不是很符合。

纵然因科举考试失利而对朝廷心生不满,纵然通过这首诗来表现出反意,但是黄巢从落魄书生、私盐贩子到义军领袖是有一个思想变化的过程的,并且这个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而此刻的黄巢还不具备这样的实力,也没有操作的可能。而且他从思想上也不会对腐朽统治有多么深刻的认识。作为一个有着末流出身的士子,他只是想通过做官来改变自己私盐贩子的身份。他想自他这一辈起,黄家走上士人之路,成为书香门第,从而光宗耀祖。当这个理想被现实无情地摧毁之后,他也只能将自己的不满放在心中,只能暂时回家,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

将黄巢的这首诗对于农民起义的影响拔高,将黄巢在满是怒火和抱怨的情况下作出的诗篇视为黄巢理想抱负的体现,这也是一种过度解读。黄巢的落第距离唐末农民起义的爆发尚有十年左右的时间,即便是他想“满城尽带黄金甲”,也要再经历十多年的私盐贩子生涯。此刻他心中的那个支撑他努力前行的科举考试理想如参天大树轰然倒地一般,他要将“冲天香阵透长安”这种冲动不断沉淀,之后将其化为随时可以点燃的干柴,直到一颗看似偶然的火星出现。而后他将不辜负那颗火种,将烈火燃遍大唐,届时他此时凝望的长安,也将在他的马蹄下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