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与当代志愿服务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志愿服务的理论研究

虽然在过往的研究中存在关注度相对不足的现象,但是在近年的发展中,志愿服务相关议题和对象逐渐成为社会科学的重点研究领域。不仅出版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专业学术期刊建设和发展也日趋丰富。

因为志愿服务具有较强的实践属性,所以从项目设计和志愿者招募到志愿服务管理和项目评估,在相关议题下累积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此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许多大型志愿服务调查的顺利进行和制度化实践,为学术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数据,也为在国际间进行志愿服务比较研究创造了条件和可能。[6]

志愿服务经验研究所取得的进展,也对理论研究提出了要求。在过往的研究中,自我实现论、社会互助论和和谐论被视为志愿服务的理论基础(田军,2007:43-57)。针对志愿者为什么要进行志愿服务这一元问题,志愿服务的理论依据包括:功能理论和过程模型、特质理论、多因素模型、自我实现论、社会互助论、社会起源论、信息传递论、社会交换论、和谐论(佘双好,2013)。此外,针对志愿服务理论或者解释模型的学科特征与来源,巍娜(2018)概括了志愿服务研究中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并以此作为志愿服务的理论基础。

志愿服务的理论阐释虽然存在诸多的理论流派与解释模型,但是在系统性和整合程度上存在不足。事实上,理论研究一直是志愿服务研究领域的难点。志愿服务研究表现为较强的跨学科属性,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选取社会科学不同子学科的视角、方法、模型与理论,对志愿者、志愿组织和志愿服务实践进行经验考察与理论阐释。值得注意的是,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或者理论视角虽然极大地拓展了理解志愿服务的疆界,但是也相应地存在碎片化的风险,缺少具有整合性特征的志愿服务系统理论建构。

究其原因,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呈现复杂化的形态,对理论概括有较高的要求。莱斯利·哈斯廷克斯(Lesley Hustinx)和拉姆·A.迦南(Ram A. Cnaan)等人(2010)认为,要发展一种具有整合性特征的“志愿服务理论”(a theory of volunteering),实现这项学术任务所存在的问题可以用“三重挑战”或者“三重复杂性”来概括。具体而言,它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志愿服务”一词概括了大量具有异质性特征的社会行动,要用同一种理论来解释这些具有复杂性和异质性的行动,存在较大的难度。不仅涉及大量的活动与实践,还包括多元化的参与组织和部门,且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志愿服务也存在不同的阐释。

(2)志愿服务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对象或者领域,在理论视野和解释路径上缺少共识。例如,社会学对志愿服务作为社会互动和社会联结所产生文化价值的思考,以及心理学对志愿服务亲社会行为的解释,与经济学对志愿服务所产生社会与经济利益的考察,在研究取向上存在明显的学科差异。显然,不同学科对志愿服务的分析和阐释,在认识论和关注点上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增大了综合理论建构的难度。

(3)志愿服务理论注重对经验现象的观察,通过对志愿服务单一维度的分类来避免复杂性的问题。一些理论阐释虽然具备一定程度的解释力,但是主导的理论通常只能代表一种理论的观点。

要超越现有志愿服务理论和概念的碎片化,建构具有整合性和系统性的志愿服务理论,研究者首先需要解决“三重困境”带来的挑战。在理论建构工作中,要纳入多维度的考察,并对不同理论方法进行“混合性”(hybrids)的综合。

一方面,关注志愿服务的决定因素、性质和过程;另一方面,对志愿服务参与动机、志愿服务风格、阶段性特征、志愿服务社会经济特点等方面进行研究,它们与外部宏观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存在动态的互动,这些环境亦构成了志愿服务得以展开的空间。因而,需要将志愿服务实践展开的情境性因素纳入理论研究的考察视野(Hustinx et al.,2010;Shachar et al.,2019)。对系统整合理论的构建与探索,哈斯廷克等人提出的混合性理论关注志愿服务实践的三个核心问题:谁在参与?为什么参与?如何参与?这种理论建构还关注外部的情境性因素,以避免对志愿服务采取单一维度的理论解释。

此外,根据解释对象的特点,志愿服务理论在解释层次上存在差异,进一步可以将理论划分为:宏观理论、中观理论和微观理论三种(Smith & Puyvelde,2016:59)。宏观理论的解释对象对应了志愿服务相关的较为宏观的部门、领域与社会结构性要素;中观理论的解释对象对应了志愿服务的组织情境和管理结构;微观理论的解释对象则关注个体的志愿者或者组织成员。这种理论形态的建构具有元理论的特征,它并没有像混合性理论一样对志愿服务进行综合性的理论整合。

虽然存在研究难度,但理论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志愿服务事业的进步离不开志愿服务理论的发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展开和实践需要理论的解释,也需要理论的引导。理论研究通过对志愿服务的经验实践进行概括与提炼,可以在大量经验实践的基石之上,为志愿服务的制度与体系发展提供思想基础和智力支持。

本书对文明实践与当代志愿服务理论的梳理和考察,所关注的理论动态主要聚焦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作为志愿服务的核心构成要素,对志愿精神、志愿者、志愿组织的理论阐释,纳入了历史维度的视野,同时关注理论阐释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变化与差异。虽然当代志愿服务的参与动机呈现复杂的样态,但是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培育与激活志愿精神被视为关键。志愿者是实践志愿服务的主体,同时也是践行志愿精神的主体。并且,在历史变迁的过程中,志愿精神和不同代际群体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与动机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志愿组织也在这一背景下面临转型的需求。

(2)关注志愿服务实践在近年呈现的新变化和新发展趋势。尤其是在社会系统加速变迁的新历史时期,志愿服务实践与新的技术媒介相结合,不仅拓展了志愿服务的实践方式与空间,还开辟了许多新的志愿服务领域。志愿服务中新形式与新内容的出现,代表了志愿服务在新时代的新进展。对相关发展趋势的考察,有助于理解当代志愿者的需求,进而完善和创新志愿服务项目设计。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志愿服务的发展也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对国内外志愿服务理论的系统梳理与考察,对其中先进经验的提炼和总结,为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制度和体系建设,以及志愿服务中国化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参照。

运用历史研究与理论研究的视野,本书对文明实践和当代志愿服务理论动态进行考察,以志愿精神、志愿者和志愿组织为核心考察对象,同时关注国内外具体且有代表性的志愿服务实践,探讨志愿服务新近变化和发展趋势,以期丰富当前志愿服务的学术研究,为新时代的志愿服务研究实践工作贡献力量。


[1] 参见 http://merrillassociates.com/topic/2000/12/search-contemporary-definition-volunteerism/。

[2] 参见 https://www.unv.org/Publications/Volunteering-Typologies。

[3] 利用信息技术从事志愿服务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在线志愿服务相关的概念包括网络志愿服务、虚拟志愿服务、e志愿服务等。

[4] 参见http://www.gov.cn/jrzg/2009-12/07/content_1481420.htm。

[5] 参见https://www.chinavolunteer.cn/。

[6] 例如“世界世界观调查”(The World Values Survey)和“欧洲生活质量调查”(The European Quality of Life Survey)等大型调查,问卷中涉及大量志愿服务相关的调查内容。这些经验数据为国别和国际研究提供了经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