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一 含义
(一)定义
“心理健康”的概念是个“舶来品”,1843年美国精神病学家威廉·斯惠特撰写了世界第一部心理健康的专著,明确提出了“心理健康”一词。1906年,克劳斯登正式出版《心理健康》一书,此名遂被正式采用。
心理健康可以定义为:能采取积极有益的措施,不断调整人们的不良情绪与行为,达到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环境的一种心理状态。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能做出良好的反应,具有生命活力,而且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和社会适应良好的一种状态,是人的基本心理活动协调一致的过程,即认知、情感、行为和人格的完整协调。心理健康包含生理、心理、社会行为和道德四个方面的意义。
从生理上看,心理健康的个人其身体状况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应当没有疾病,其功能在正常范围之内,没有不健康的体质遗传和表现。
从心理上看,心理健康的个人对自我必然持肯定的态度,能自我认知,明确认识自己的潜能、优点和缺点,并发展自我;其认知系统和环境适应系统能保持正常、有效的运作;在发展自我的同时,融洽的人际关系也得到发展;现实中的自我,既能顾及生理需求,也能顾及社会道德的要求,能面对现实问题,积极调适,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
从社会行为上看,心理健康的个人能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能妥善地处理人际关系,其行为符合生活环境中文化的常规而不是离奇古怪的,所扮演的角色符合社会要求,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并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从道德上看,健康的心理与人的思想品德的关系十分密切,而这种关系集中体现在健康人格与思想品德的相互促进、相互联系之中。
(二)标准
1.国际标准
就心理健康的标准,国外的心理学家做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马斯洛等人提出的十条标准。在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为心理健康提出的定义是:“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上、智能上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为最佳的状态。”具体标志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良好;有幸福感;在生活、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有效率感。
2.我国标准
在参考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我们国家的具体情况,王登峰在《心理卫生学》一书中给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准或特征,即“心理健康是个体在良好的生理状态基础上的自我和谐及与外部社会环境的和谐,以及所表现出的个体的主观幸福感”。这一定义的核心是把心理健康看作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身心和谐的结果。主观幸福感是心理健康的最终表现,也是个体良好的生理状态以及个体内部和外部和谐的结果。因此,不同的个体达到心理健康状态的途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来说,个体如果生理状态良好,并且有着良好的个人适应和社会适应能力,就一定会达到主观幸福感。但并非满足了所有条件之后个体才会产生主观幸福感,有的人可能存在明显的社会适应不良,如果他在主观上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并且能保持内心的和谐,那么他仍然是心理健康的。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标准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意识明确
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这反映了个人对自己的态度,个人能在与现实环境的关系中认识自己,为自己准确定位。心理健康的人,有明确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及各方面的条件,能客观评价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能根据自己的认识和评价来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使个体和环境保持和谐,增加成功的机会。
(2)良好的生理状态
良好的生理状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个体的遗传、生物化学等因素会影响到对生活中应激压力的敏感程度。一般认为,脑损伤或其他生物躯体性损害,可能不是所有心理卫生问题的直接原因。应激反应和不良早期经历、个人内心矛盾冲突、适应不良性习惯等都可能诱发心理疾病。但是这种情况只是具有易感或脆弱素质的人才会出现。对于有心理障碍的人来讲,通常除了可找到他们的直接精神刺激因素,往往也发现其有脑损伤或其他神经系统缺陷的情况。如果找不到,则需要去寻找躯体与大脑方面潜在的缺陷性结构,以及功能方面的素质因素。
第二,躯体需要的能量缺乏(如缺乏休息、睡眠、饮食等)也会降低对应激事件的抵抗力。通过对志愿者的实验研究表明,睡眠被剥夺72~98小时之后,心理障碍的出现会随着睡眠被剥夺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包括时间、地点定向困难,出现躁狂和幻觉,以及个人解体感等。伯格(Berger)曾总结说:“至少我们可以肯定一件事……要想不发疯就必须得睡觉。”
第三,智力正常。这是人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核心标准。智力以思维为核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等,凡是在智力正态分布线之内以及能对日常生活做出正常反应的智力正常者均应属于心理健康的人。
第四,躯体残疾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尽管躯体残疾与心理健康并无直接的关系,很多躯体残障的人通过努力不仅可以发挥正常的躯体功能,而且能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旺盛的生命力。但总体来讲,存在躯体残障的人要达到心理健康的水平,他们要比普通人付出更大的努力。
虽然健康的体魄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但生理健康主要还是表现为体力和精力充沛。这是一个基础条件,并不等于说有身体疾病的人、有身体残疾的人就不能达到心理健康,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有身体疾病、有身体残疾的人,他们要达到心理健康,就要比健全的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例如,有些人虽然得了癌症,但非常积极乐观,这样的人,也是心理健康的。
(3)个体的内心和谐
个体内心和谐的含义是非常广泛的,包括内在动机和需要之间的和谐,对自我的认识和接受,对现实的认识和接受,以及人格的完善与和谐等。
首先,个体的动机和需要与过去历史、对现实的认识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密切相关。心理健康的人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汲取精华以策划未来。他们很重视现在,并且有能力预期即将来临的困难而设法事先解决,因此他们能够平衡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比重,并对生命做出最好的利用。要达到这一目标,个体需要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也能原谅自己的错误,并努力在下次改善。他们重视追求未来,一方面生活理想和目标能切合实际,另一方面也不会因过分投入而牺牲自己和朋友的相处或家庭生活,他们依然能够享受现在和达到目标的过程。他们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并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心理健康的人能够健康地体验各种情绪,无论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心理健康的人心胸开阔,情绪稳定并乐观,能面向未来,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对未来充满信心,遇到困难能够自我战胜,善于从不良的情绪中调整过来。健康地体验情绪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情绪体验真实而实际,是在个体对环境的真实感知基础上自然产生的,而且能够如实地感受到。二是能够对情绪进行恰如其分的控制,他们不会因生气而做出冲动行为,也不会因难过而无法完成日常的例行事务。
其次,妥善处理冲突和选择。心理冲突的产生往往发生于难以选择的情境。这种冲突情境在很多情况下都会对个体的心理和躯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例如,如果一个人对某人很不满,但又不想得罪对方,不能直接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这时就处于一种心理冲突状态。而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长期不能表达自己的愤怒和攻击情绪,就会对他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消极的影响。
(4)与外部的和谐
心理健康的人不仅能够保持内心的和谐,也能够与外界保持和谐,两者是相互依存的。与外部保持和谐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与外部和谐的核心是人际关系的和谐,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极为重要。心理健康的人,总是善于和他人交往,并能和多数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与人交往中,能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不卑不亢,既不狂妄自大,也不退缩畏惧,能够欣赏他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其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他们能够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能够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自己的需求。他们并非利用别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是希望朋友间能彼此信任和喜欢,也希望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心理健康的人也善于建立比较密切的关系,而不是泛泛之交。他们不一定有很多朋友,但可以与亲近的人维持密切关系,共同分享和分担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第二,热爱生活,乐于工作。心理健康的人一般都从事自己喜欢的有意义的工作。从事有意义的工作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已经引起了研究者越来越多的注意。弗洛伊德指出,有能力从事生产性的工作是一项有益于健康的人格特质。埃里克森(Erikson)与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人也认为,对工作的投入能使人获得成就感和提高自我价值感,相当有利于心理健康。
第三,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与同年龄多数人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如果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自然会与周围环境发生冲突,不能适应环境要求。这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实际上,外部和谐就是我们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跟我们之外的人和环境的和谐。因此我们知道,这里主要指人际关系,也就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我们大致可以分成三大类:第一类是工作关系,我们和我们的上级、同事、下属,和我们的工作对象都要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交往就属于工作关系。第二类是朋友关系,建立朋友关系的人可能不是我们的家庭成员,也不是我们的工作同事,但是我们的朋友。第三类是亲密的人际关系,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家庭关系。这个家庭关系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亲子关系,就是有血缘关系的,和父母的关系,和子女的关系,都是亲子关系;还有一类是横向的情感联系,就是夫妻关系。这三类人际关系基本上涵盖了我们所有的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的人在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时能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5)主观幸福感
心理健康的核心表现就是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对自己满意,对自己的工作满意,对人际关系满意,而且这些积极感受是建立在对自己、他人、环境的客观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幸福感在现代人的整个生活中好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幸福感和我们的身份、地位、工作、住房等,都好像没有太直接的关系。
(6)适应环境
能否适应环境的变化是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基础。心理健康的人,能正确认识环境,并随环境的改变及时调整自己。处理好个人和环境的关系,能了解各种社会规范,并自觉地用这些规范来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以积极的处世态度,与社会广泛接触,顺应社会的变革,与社会发展同步。
二 心理健康对领导干部的意义
心理健康已成为当代人越来越关心的问题,领导干部身处组织核心,其繁重的工作任务和所肩负的重大责任,都要求其心理健康。
首先,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人的全面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密切相关,互相依存,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前提和基础,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动力和保证。领导干部只有具备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才能保证人体的全面健康,才能维护身体功能的协调稳定,免除各种情绪压力。
其次,只有心理健康,才能适应领导环境。今天领导干部所面对的领导环境是十分复杂的。国际国内的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给领导者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会在这样的压力面前惊慌失措,一筹莫展;唯有心理健康的领导者才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有清醒和客观的认识,对出现的问题,能妥善地加以处理,不逃避,不退缩,表现出积极的人生态度。
再次,只有心理健康,才能胜任领导工作。心理健康的领导者,对工作充满热情,视工作为快乐,并能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学习和工作中发挥出来,能从中找到满足感。对他来说,工作不是负担,他永远也不会发出这样无奈的叹息:“又过完一天了。”“这事可做完了。”他进取向上的精神,影响着周围的人,给大家带来的是激情和吸引力。
最后,只有心理健康,才能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心理健康是领导者所有必备素质的前提和载体,直接构成领导者对环境、现实、意外情况做出反应的心理基础。领导者要站得更高、走得更远,必须有心理健康作支撑,否则就无法担负更艰巨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