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新加坡模式、中国模式与世界政治经验
一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多元文化观,世界政治制度的演变同样是多元共存、经验互鉴的历史过程。西方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一样,并不是一个同质的统一体,即使“现代性”“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西方政治制度和治理模式获得空前的话语权,但仍不可否认西方政治模式形成中对宗教独裁、君主制、直接民主、社会主义等多种制度模式的吸收与借鉴过程。[1]
西方政治模式取得垄断地位之后,“现代化”和“民主化”便成为其他文明体或国家地区进行政治经验学习的关键性目标。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验借鉴既有成功的案例,也有非常多失败的案例。日本是第一个将东方文化、社会结构与西方的政治经验进行结合并成功实现“现代化”与“民主化”的亚洲国家。[2]在英国殖民统治和亚洲反殖民斗争的基础上,以李光耀为首的人民行动党带领新加坡充分借鉴欧美、日本及以色列等多个国家的经济、政治经验,发展出独特的新加坡模式。
作为“东方睡狮”的中国,被西方的“洋枪洋炮”唤醒,被动地纳入现代世界政治秩序中去。“苏联模式”在与西方模式的政治竞争中分崩离析,中国则通过实施改革开放的国家战略,并在借鉴多个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一种适合中国社会现实的渐进式发展模式。
从1978年邓小平访问新加坡后不久开启改革开放,到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新加坡管得严,我们应当借鉴他们的经验,而且比他们管得更好”,再到2007年以时任广东省省委书记汪洋为代表的多个省市纷纷提出“叫板新加坡”,新加坡模式在中国探索中国特色发展模式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而又特殊的角色。[3]然而,改革开放40多年后的今天,“逆全球化”与政治民粹主义声浪日益高涨,无论是新加坡、中国还是西方国家,都必须直面各自深刻的经济、社会与政治问题;无论是新加坡模式、中国模式、西方模式还是全球其他模式,都不得不直面各自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治理模式面临的严峻挑战。
“美人之美”不仅是多元文化共存之道,也应该成为多元政治模式共存之道。不能因为别人的独特模式对自己的霸权地位形成了挑战,就以“文明的冲突”排斥或围堵别人,而应以包容、互鉴的心态朝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方向努力前行。同时,除了同一空间内多个政治模式的相互借鉴外,各个文明体或政治体也宜秉持“各美其美”的“文化自觉”和“政治自觉”,善于提取或运用各自的历史资源,创新世界政治制度和治理模式,共同为当今的世界治理危机寻求解决方案。
二
基于多元对话、经验互鉴的理念,本书主要根据政治与外交、管理与政策、文化与认同三个主题进行文章的编排,并衔续新加坡与中国、新加坡与马来西亚这两个与新加坡研究关系密切的研究主题。本卷《新加坡研究》的作者来自中、新两国,各篇章的论文依照作者姓氏笔画排序,收录文章的研究题目、研究领域十分丰富、多元,不仅有研究新加坡公共住房、社会福利、城市规划、创新型城市建设等方面政策经验对中国的借鉴意义的文章,同时也有侧重新加坡与中国比较、互鉴以及新加坡借鉴中国福建土楼成功申遗经验的研究。另外,新加坡与中国之间的大型合作项目已经开展多年,对中、新合作中的园区管理经验的研究也是本书收录文章的一个关注点。
新加坡模式、中国模式等“发展型国家”治理模式的出现和发展,虽然相比“西方模式”几百年的历史经验还处于探索、成长阶段,但在世界经济、政治风起云涌,西方治理模式遭遇深刻危机和严峻挑战的当下,对“发展型国家”治理模式进行回顾与比较,不但有利于作为西方世界的“他者”秉持各自“各美其美”的“文化自觉”和“政治自觉”,而且有助于西方模式与新加坡模式、中国模式等多个治理模式之间开展“美人之美”的沟通对话与相互借鉴,共同面对全球挑战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鉴于此,本书特别选取七篇着重探讨新加坡模式:挑战与前瞻的文章,在新加坡研究已进行长达几十年的今天,将研究的问题意识进一步延伸和聚焦到对新加坡模式、中国模式等“发展型国家”政治经验的普遍性意义的深度探讨和比较研究中去。
最后,本书出版得到深圳大学中国海外利益研究院的支持和院领导丁学良教授、许蔓教授的帮助;本中心的创立和发展,得到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特别是所长黄卫平教授的关心帮助,得到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领导、老师的支持帮助,得到深圳大学社科部的领导、老师的关心帮助,还得到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郑永年教授、黎良福教授的关心与帮助,在此一并致谢!特别应该提及的是,一直关心中心发展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黄朝翰教授、杨沐教授于2018年相继去世,让我们十分悲痛。本书出版之际,我们也借此对他们表示感激和怀念!
研究未有止境,后辈定当努力!期待深圳大学新加坡研究中心在先辈的指引和我辈的努力下能有新的发展,也敬请大家一如既往地支持深圳大学新加坡研究中心的发展和《新加坡研究》(通讯邮箱:lsfpeace@szu.edu.cn)集刊后续的定期出版。
李淑飞 2019年10月初
深圳大学新加坡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1] Tomas Meyer:《西方治理之争》,华南理工大学“文明与国家治理:西方与非西方”国际会议,2019年8月17~18日。
[2] 郑永年:《世界经验和新加坡模式》,载《新加坡研究》(第一卷),第32~33页,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3] 吕元礼主编《新加坡研究》(第一卷),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