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西方逻辑传入贵州的历史背景
众所周知,中国与古希腊、古印度并称逻辑学三大发源地。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发端时期。在这一时期,除了邓析论“两可”之说,孔子创“正名”论、墨翟等著《墨经》、荀子作《正名》篇和孟子倡论辩术外,惠施、庄周、尹文、公孙龙、吕不韦、韩非等对中国古代逻辑(名辩学)均做出过各自的贡献。其中,《墨经》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名辩学著作”[1],它“标志着中国古代名辩学的创立”[2]。至两汉魏晋,名辩之风不衰,仍旧有新的创新和收获。至唐宋元明,受汉代独尊儒术延续的影响,思想上受到禁锢,学术讨论之风处于低潮,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亦趋势微。明朝晚期,西方逻辑始传入中国。当时,徐光启译《几何原本》和李之藻译《名理探》,将古希腊的欧几里得几何学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介绍到我国。《名理探》一书,是传入中国的第一部西方逻辑著作。至清末,西方逻辑再次输入中国。这一时期大量的西方传统逻辑著作在中国翻译出版,推动了西方逻辑在中国的传入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