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
根据本研究的主题,笔者从四个方面对已有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
第一,关于民族认同的研究。民族认同问题吸引了大批民族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心理学家的关注。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和侧重点出发,民族和民族认同被赋予不同的含义。关于民族认同的理论也纷繁复杂,各有侧重。国外对民族认同的测量已形成较为成熟的个体认同心理量表以及群际关系指标,这为本研究的指标设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关于优惠政策的研究。以往研究未从福利制度的角度分析优待措施,大部分已有研究都集中于探讨具体的民族优惠政策,该部分分别对国内外已有的关于优惠政策实施的道德原则和实际效果的论争进行了回溯。
第三,关于优惠政策与民族认同。该部分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围绕民族优惠政策对族内认同、族际关系、逐利行为以及国家认同的影响而展开的相关研究,通过分类概括、全景透视,为本研究的实证分析结果提供对话框架和参考材料。
第四,对已有研究文献进行综合评述,同时指出本研究将要继续拓展的几个层面:一是关于民族福利制度层面的优惠政策研究;二是关于民族认同内涵的进一步探讨;三是关于民族认同的外在界定与客观内化的区分;四是关于民族认同与国家情感关联的实证检验。
[1] Raoul Naroll,On Ethnic Unit Classification. Current Anthropology,1964,5(4):pp.238-291.
[2] 弗雷德里克·巴斯:《族群与边界》,载徐杰舜主编《族群与族群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第33~34页。
[3] 周传斌:《族群理论的流变及其与民族理论的关系》,《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第5期。
[4] 潘蛟:《族群》,载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第346页。
[5] 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第345页。
[6] 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第63页。
[7] 张丽剑:《散杂居背景下的族群认同:湖南桑植白族研究》,民族出版社,2009,第18~19页。
[8]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允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第30页。
[9] 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第45页。
[10] 唐胡浩:《历史的印迹:民族认同变迁与现代性重构》,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第9~10页。
[11] Glifford Geertz,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London:Fontana Press,1993。转引自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第346页。
[12] 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第47页。
[13] 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第350页。
[14] 潘蛟:《族群》,载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第353~355页。
[15] 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第58页。
[16]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第6页。
[17] 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第59页。
[18] 叶江:《当代西方的两种民族理论——兼评安东尼·史密斯的民族理论》,《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19] 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第60页。
[20] Charles Keyes,Toward a New Formation of Concept of Ethnic Group,Ethnicity. 1976(3):pp.202-213.
[21] 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第357页。
[22] 庄孔韶主编《人类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第314页。
[23] Yinger,J.Milton,Intersecting Strands in the Theorisation of Race and Ethnic Relations.John Rax and David Mason eds. Theories of Race and Ethnic Relations,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pp.20-41。转引自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217页。
[24] Jean S.Phinney,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Review of Resear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Vol.108. 1990(3):pp.499-514.
[25] Aboud,E.,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Self-identification and Attitudes. In J. Phinney & M. Rotheram (eds.),Children’s Ethnic Socialization:Pluralism and Development. Newbury Park,CA:Sage.1987:pp. 32-55.
[26] Cross,W.,The Thomas and Cross Models of Psychological Nigrescence:A Review. Journal of Black Psychology,1978(4):pp.13-31.
[27] Singh,V.,Some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Problems in the Study of Ethnic Identity: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Annals,1977(285):pp.32-42.
[28] Buriel,R.,Ethnic Labeling and Identity Among Mexican Americans.In J. Phinney & M. Rotheram (eds.),Children’s Ethnic Socialization:Pluralism and Development. Newbury Park,CA:Sage. 1987:pp.134-152.
[29] Parham,T.,& Helms,J.,The Influence of Black Student’s Racial Identity Attitudes on Preferences for Counselor’s Rac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1981(28):pp.250-257.
[30] Parham,T.,& Helms,J.,Attitudes of Racial Identity and Self-esteem of Black Students:An Exploratory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nel,1985(26):pp.143-147.
[31] Krate,R.,Leventhal,G.,& Silverstein,B.,Self-perceived Transformation of Negro-to-Black Identity. Psychological Reports,1974(35):pp.1071-1075.
[32] Morten,G.,& Atkinson,D.,Minority Identity Development and Preference for Counselor Race. Journal of Negro Education,1983(52):pp.156-161.
[33] 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218页。
[34] Caltabiano,N.,Perceived Differences in Ethnic Behavior:A Pilot Study of Ltalo-Australian Canberra Residents. Psychological Reports,1984(55):pp.867-873.
[35] Tzuriel,D.,& Klein,M. M.,Ego Identity:Effects of Ethnocentrism,Ethnic Identification,and Cognitive Complexity in Lsraeli,Oriental,and Western Ethnic Groups. Psychological Reports,1977(40):pp.1099-1110.
[36] 吴玉军:《国家认同视阈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4期。
[37]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近代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国家认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第129页。
[38] 宋伟:《国家认同与共有观念——对社会建构主义核心概念的反思》,《国际政治科学》2008年第4期。
[39] 郭忠华:《动态匹配多元认同双向建构——再论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关系》,《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40] Frederick L.,Shiels,Ethnic Separatism and World Politics. Lanham,MD: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84:p.1.
[41] 〔加〕威尔·金里卡:《多民族国家中的认可政治》,刘曙辉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2期。
[42] 毕跃光:《民族认同、族际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共生关系》,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第56页。
[43] 〔英〕安东尼·D.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龚维斌、良警字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第107页。
[44] 韦诗业:《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关系建构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第45页。
[45] 〔美〕菲利克斯·格罗斯:《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王建娥等译,新华出版社,2003,第48页。
[46] Jeff Spinner-Halev,Cultural Pluralism and Partial Citizenship,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p.68.
[47] 李义天:《多民族国家的五种认同策略》,《社会科学报》2009年5月28日,第3版。
[48] 范可:《他我之间——人类学语境里的“异”与“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第4页。
[49] 明跃玲:《论族群认同的情境性——瓦乡人族群认同变迁的田野调查》,《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50] 明跃玲、田红:《族群认同与文化建构——辰沅流域瓦乡人盘瓠神话的人类学考察》,《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51] 王欣:《高昌汉人的族群认同》,《西域研究》2013年第4期。
[52] 张丽剑:《“民家情”:散杂居背景下的族群认同——湖南桑植白族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53] 赵红梅:《旅游情境下的文化展演与族群认同——以丽江白沙乡为例》,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54] 万明钢、王舟:《族群认同、族群认同的发展及测定与研究方法》,《世界民族》2007年第3期。
[55] 万明钢、高承海、安洁:《西方关于青少年族群认同研究的现状和进展》,《民族教育研究》2010年第6期。
[56] 刘志扬:《资源竞争下族群认同的内部分化——基于四川平武白马藏族的个案分析》,《青海民族研究》2013年第4期。
[57] 孙九霞、陈浩:《旅游对目的地社区族群认同的影响——以三亚回族为例》,《地理研究》2012年第4期。
[58] 李翠玲:《市场化背景下彝汉杂居村落湖村的宗教信仰与族群认同》,《云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59] 邱兴旺:《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族群认同与宗教认同——对三个山东回族社区的比较研究》,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60] 应超、田敏:《试论城市散杂居回族的族群认同和族群关系——以九江市回族为例》,《理论月刊》2008年第3期。
[61] 周建新、严月华:《现代国家话语下的族群认同变迁——以广西龙州县金龙镇板外屯壮族傣人侬人为例》,《广西民族研究》2012年第1期。
[62] 赵利生、熊威、江波:《族群认同的嵌入性——公共话语、社会空间、象征符号的作用——以肃南县明花区双海子村裕固族移民故事为例》,《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第3期。
[63] 于鹏杰:《地方精英与族群认同——一个村庄族群记忆的研究》,《青海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
[64] 梁茂春:《跨越族群边界:社会学视野下的大瑶山族群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第316页。
[65] 迟燕琼:《艺术传承:族群认同的建构路径——基于云南石屏县慕善村花腰彝艺术传承实践的反思》,《思想战线》2012年第5期。
[66] 东人达:《基督教在西南传播中的族群认同符号》,《宗教学研究》2009年第1期。
[67] 彭伟步:《全球化对少数族群传媒权益维护与族群认同的影响》,《世界民族》2009年第5期。
[68] 钟年:《社会记忆与族群认同——从〈评皇券牒〉看瑶族的族群意识》,《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69] 王蓓:《〈格萨尔王传〉与多康地区藏族族群认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11。
[70] 佐斌:《论儿童国家认同感的形成》,《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第2期。
[71] 胡兆义:《撒拉族民族认同研究》,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第13页。
[72] 高永久等:《论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
[73] 钱雪梅:《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民族研究》2006年第6期。
[74] 钱雪梅:《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民族研究》2006年第6期。
[75] 贺金瑞等:《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76] 周平:《论中国的国家认同建设》,《学术探索》2009年第6期。
[77] 高永久等:《论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
[78] 张宝成:《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比较》,《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第3期。
[79] 刘艳萍:《论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为视角》,《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第6期。
[80] 李玉娟:《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的失谐及矫正》,《青海民族研究》2016年第1期。
[81] 林艳、杨旭:《民族发展视域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年第3期。
[82] 〔英〕戴维·米勒:《社会正义原则》,应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第173页。
[83] Christopher,Jr.,Edley,Not All Black and White:Affirmative Action and American Values. New York:Hill and Wang,1996:p.132.
[84]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第104页。
[85] 〔英〕诺曼·巴里:《福利》,储建国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第82页。
[86] 刘擎:《诺齐克的思想之旅》,《明报月刊》2002年3月。
[87] 华涛:《约翰逊总统与美国“肯定性行动计划”的确立》,《世界历史》1999年第4期。
[88] 〔加〕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上)》,刘莘译,上海三联书店,2004,第91页。
[89] 〔美〕亚历克斯·卡利尼克斯:《平等》,徐朝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第98页。
[90] Kennedy,Randall,Persuasion and Distrust:The Affirmative Action Debate. in Nicolaus Mills(ed.),Debating Affirmative Action:Race,Gender,Ethnicity,and the Politics of Inclusion. New York:Delta.1994:pp.48-67.
[91] Taylor,William L.,Affirmative Action:The Questions to be Asked. Poverty and Race. 1995(May\June.):pp.2-3.
[92] 周少青:《少数民族权利保护的价值理念问题》,《世界民族》2011年第5期。
[93] 潘红祥:《少数民族权利保护的理论基础探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94] 王希恩:《关于民族融合的再思考》,《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95] 郝时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观念: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
[96] 范俊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语言与文化多样性文件汇编》,民族出版社,2006,第100页。
[97] William G.Bowen & Derek Bok,The Shape of the River:Long-term Consequences of Considering Race i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Admissions.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8.p.290.
[98] William G.Bowen & Derek Bok,The Shape of the River:Long-term Consequences of Considering Race i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Admissions.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8.p.350.
[99] Louis Harris,The Power of Opinion. Emerge,March 1996,pp.49-52.
[100] Dworkin,Freedom’s Law. 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6.
[101] 〔美〕罗纳德·德沃金:《至上的美德:平等的理论与实践》,冯克利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第453页。
[102] Loury,Glenn,How to Mend Affirmative Action. The Public Interest(Spring). 1998:pp.33-43.
[103] Patterson,Orlando,Affirmative Action:Opening Up Workplace Networks to Afro-Americans. Brookings Review(Spring). 1998:pp.17-23.
[104] Donald.L.Horowitz,Ethnic Groups in Conflic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5。转引自马戎《西方民族社会学经典读本——种族与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第349~371页。
[105] Jacob Meerman,Public Expenditure in Malaysia:Who Benefits and Wh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C.F.Weiner,Sons of the Soil,1979(37):p.362.
[106] Maron Weiner and Mary Fainsod Katzenstein,India’s Preferential Policies:Migrants,the Middle Classes and Ethnic Equalit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1:p.18.
[107] 路宪民:《社会主义民族优惠政策的理论依据及其现实意义》,《民族论坛》2011年第8期。
[108] 陈蒙:《民族优惠政策的法理依据探析》,《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109] 胡彬彬:《我国民族优惠政策的制度伦理分析》,《广西民族研究》2014年第2期。
[110] 徐长恩:《稳中求进的民族优惠政策价值目标及政策衡量》,《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年第2期。
[111] 高岳涵:《甘青两所高校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现状调查》,《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112] 王海霞、崔卫峰:《论新疆高考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实施的几个误区》,《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113] 王靖:《高校招生中民族优惠政策带来的“逆向歧视”问题研究》,《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114] 滕星、马效义:《中国高等教育的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与教育平等》,《民族研究》2005年第5期。
[115] 杨骏等:《武陵山片区民族优惠政策比较研究——以湘西州和周边恩施、黔江、铜仁为例》,《民族论坛》2013年第8期。
[116] 郝时远:《美国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榜样吗?——评“第二代民族政策”的“国际经验教训”说》,《世界民族》2012年第2期。
[117] 郝时远:《印度构建国家民族的“经验”不值得中国学习——续评“第二代民族政策”的“国际经验教训”说》,《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118] 郝时远:《巴西能为中国民族事务提供什么“经验”——再评“第二代民族政策”的“国际经验教训”说》,《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119] 张雯闻:《美印民族优惠政策分析及其对中国高教政策的启示》,《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120] 张学强、彭慧丽:《肯定性行动与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中美高等教育领域基于族群的倾向性政策比较》,《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121] 〔美〕斯蒂文·郝瑞:《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巴莫阿依、曲木铁西译,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第271页。
[122] Padilla,A.M.,Latino Ethnicity in the City of Chicago. Olzak,S. and Nagel,J.,eds. Competitive Ethnic Relations,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6:pp.153-171.
[123] Espiritu,Y.,Asian American Panethnicity:Bridging Institutions and Identities. 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92.
[124] Brass,P.L.,Ethnic Groups and the State.In Ethnic Groups and the State. London:Croome-Helm.1985:p.29.
[125] Nagel,J.,The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Ethnicity. Olzak,S. and Nagel,J.(eds.). Competitive Ethnic Relations,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6:pp.93-112.
[126] 谷禾:《民族政策与少数民族身份认同的建构》,《学术探索》2007年第6期。
[127] 常开霞、刘俊生:《中国社会转型期民族利益协调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第52页。
[128] 佟春霞:《客观文化、主观认同与民族意识——来自湖南维吾尔族的调查分析》,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第6页。
[129] 李吉和:《中、东部地区城市民族关系研究》,民族出版社,2013,第133页。
[130] 苏利嫦:《民族政策对现代苗族族群认同的影响——以“三苗网”网民群体为研究对象》,《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1期。
[131] 〔英〕米歇尔·E.布朗、〔法〕苏米特·甘古力主编《亚太地区的政府政策和民族关系》,张红梅译,东方出版社,2013,第112~120页。
[132] Means. Malaysian Politics. London:Hodder and Stoughton. 1976.
[133] Allworth,Central Asia:120 Years of Russian Rule. Durham,NC:Duke University Press. 1989.
[134] Rubin,Busing and Backlash:White Against White in a California School District.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2.
[135] Faludi,Backlash:The Undeclared War Against American Women. New York:Crown. 1991.
[136] Adams,J.,Richard,L.C.,Backlash Barrage Erupts across U.S.,Yakima Nation Review,1977.(18)July:p.12.
[137] Wright,C.,What People Have Formed Backlash Groups?Yakima Nation Review,1977 (18)July:p.10.
[138] 陈建兰:《从苏联的民族政策看其族群意识的变化》,《天中学刊》2006年第4期。
[139] 张宝成:《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跨国民族视阈下的巴尔虎蒙古人身份选择》,人民出版社,2012,第225~227页。
[140] 马戎:《经济发展中的贫富差距问题——区域差异、职业差异和族群差异》,《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141] Bonacich,E.,A Theory of Ethnic Antagonism:The Split Labor Marke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72(37):pp.547-559.
[142] Olzak,Labor Unrest,Immigration,and Ethnic Conflict in Urban America,1880-1914.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9(94):pp.1303-1333.
[143] Roosens,Eugeen,E.,Creating Ethnicity:The Process of Ethnogenesis. Newbury Park:Sage Publications,1989.
[144] Katz,E.N.,A Trade Union Aristocracy,African Studies Institute Communication. Johannesburg:University of the Witwatersrand. 1976.
[145] Roediger,D. R.,The Wages of Whiteness:Race and the Making of the American Working Class. London.1991:pp.13-14.
[146] 〔英〕安东尼·D.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龚维斌、良警宇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147] 吕俊彪:《“他者”的自我维系:京族人的族群认同及其变迁》,《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148] 刘正爱:《“民族”的边界与认同——以新宾满族自治县为例》,《民族研究》2010年第4期。
[149] 程守艳:《制度安排与族群认同——民族区域自治视阈下族群认同的“工具性”因素分析》,《广西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
[150] 菅志翔:《族群归属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民族出版社,2006,第35页。
[151] 菅志翔:《民族优惠政策与民族意识——以保安族为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52] 萨仁娜:《社会互动中的民族认同建构》,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第85页。
[153] 赵锦山:《民族政策对民族关系的影响——以广西壮族自治区S县为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154] 周平:《民族政治学二十三讲》,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第227页。
[155] 陈茂荣:《“民族国家”与“国家民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紧张关系何以消解》,《青海民族研究》2011年第4期。
[156] 崔海亮:《纠结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大学生民族心理认同问题探析》,《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年第3期。
[157] 钱雪梅:《从认同的基本特征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民族研究》2006年第6期。
[158] 黎玲花、甘开鹏:《跨境民族中学生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以云南佤族为例》,《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第11期。
[159] 高永久、朱军:《论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