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的规矩
探索思考
古语有云: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什么呢?是图书馆里的默声阅读,是交通信号灯变红后的耐心等待……规矩,看似在指向“如何做事”,实则在检验“怎样做人”。做人的规矩是什么?且看“一代宗师”钱穆先生给我们慢慢道来。
阅读批注
应该如何做人,这也是知识。能否如此做,这也是技能。1任何职业由你这个人去做,却不是纯由你的知识在做。即如老师教你们书,并非只凭知识在教书,而是他整个的“人”在做你们的老师呀!所以在一切的知识、技能中,做人的知识和技能应该是第一等的。
1 开篇明确简洁
文章首句直接谈到论题“做人”。在议论文中,开篇提倡“明确简洁”,以便让读者迅速了解论点或论题。尤其在写材料作文时,切忌过多复述原材料,避免拖泥带水的开头方式。
我们常说某人能干或聪明,可是他做人不好。诸位在读书时,先生教你们这样是好,那样是不好。然而做人是不是也要知道好与不好的呢?这一种知识重要不重要呢?2诸位除了上讲堂之外,还应该有讲堂以外的生活。
2 巧用问句,强化论题
作者连用两个问句,强调“做人”也要知道好与坏,“做人”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知识。这比平铺直叙的陈述句更加有力量,文章的节奏感也更加起伏多变。
做一好学生,不但要功课好,而且还有许多其他条件。在学校中要做一个好学生,在家中要做一个好子弟,将来在社会上也要做一个高贵的、有价值的、好的人,不要做一个坏人,或不及格不算是人的人。
诸位读书成绩的好坏,不过仅是一端而已,做人则并不仅限此一端。做人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上,起居饮食,坐立言行,一切的一切,都有一规矩。3这不是赞成和不赞成的问题,而是应该想一想,究竟有没有这一个道理之存在。
3 围绕中心,紧扣论题
日常生活中,“做人”的方方面面都要有规矩。在行文论证时,无论举实例、说道理,抑或概括性的语句,都要围绕论题来展开。论证太浅或离题太远都难以达到说事议理的效果。
什么叫做规矩呢?圆的叫规,方的叫矩。圆的是自中心至四边的距离都相等,方的是四个角都成为直角。如果圆的不圆,方的不方,这就不像样子,这是不及格。
做人要有规矩,诸位一定想那是外面对你加上了束缚,其实不然。诸位当知,规矩乃是一种艺术。圆的应是圆,方的应是方。写一个字,画一幅画,要像字像画。人也要是一个像样的人,怎么可以不像样呢?
诸位在家对父兄,应该要像一个子弟。在学校对师长,应该要像一个学生。将来离开学校踏入社会,谋到了一项职业,做甚么应该像甚么,应该各有各的规矩,各有各的模范。人有人的样子,也便是有规矩了,这是人生最高的艺术。如此说来,人要有最高的艺术精神,才能做一像样的人。4
4 在层递中提出论点
前文,作者用大量篇幅论述了“规矩的重要性”,但本文中心论点还未明确提出。一般而言,议论文的论点常放于开头,不过放在中间或结尾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此处,作者提出论点“规矩是一种艺术,做人的规矩是人生最高的艺术”。这种写作手法层层深入,向目标步步逼近,实属巧妙。
如何是像样,诸位正该学。所以科学是对物的,而艺术则是对人的。西方文化主要是在科学,而中国文化主要则在“艺术”。科学一点不能马虎,艺术亦然,同样不能马虎,都有一定规矩的。
比方说:穿衣服多了就觉得热,少了就觉得冷,应该穿得恰好才舒服。我们的饮食起居言行,也都应有一恰好的程度。5从外言之是科学,从内言之是艺术。亦可说艺术实即是道德。故科学与艺术,同样有一标准。人能合乎这标准,这是一件最快乐的事。我们所谓“人品”,这就是做人的内在标准。合标准,方是合理想,也就是品格高有道德的人,其实则是一“艺术人”。
5 事实论据
为了证明“艺术也有一定的规矩”,作者用人们熟知的生活经验“吃与穿”来加以论证。虽然十分简略,但不可小瞧它证明论点的作用之强,令人信服。
又如要倒一杯茶来喝,所用茶杯的质地,一定有好坏之分。如果那茶杯是稀世之宝的古瓷,拿那杯的人内心就会肃然起敬,十分地谨慎。6
6 设喻开拓论证思路
此处,作者用茶杯来设喻。茶杯质地不同,喝茶人的心境也不同,借此说明做人也要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这样才能受人敬重。你也不妨时常锻炼联想能力,寻找与论点有相似之处的事物展开说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生动性。
做人也如此,人是有品格的。在社会上做了一个不够规矩没有品格的人,社会就要把他丢在一旁,轻视冷落他。倘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别人对待他也就会肃然起敬的。如今社会上不幸是好品格的少,坏品格的多。大家不互相看重,像那破茶杯不值钱,老被人家随意丢。
在我临结束这番讲话之前,贡献诸位四个字,曰:“敬业乐群”。7
7 深化论点,指明方向
做人的规矩是人生最高的艺术,那该怎样攀上艺术之巅峰呢?作者贡献出四个字“敬业乐群”来深化论点,也为读者指明了“做人”要努力的方向。
“敬”是当心,要把事当事看。诸位在学校有师长同学,在家里有父母、兄弟、亲戚、乡邻,如果在社会上服务,就有同事,这都不止你一个人,这就是群。“群”是在你之外还有别人存在着。职业由你自己喜欢,自己挑拣,他人不该强迫你,这是你的自由。
但做人则应有一个做人的共同标准。一个人可以失业,也可以没有职业,但一个人终不能无群。纵使你眼前无群,然而在你脑中仍不能无群。假若世上全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在这样的情形下,今天的你,也还要替明天的你负起一个责任。否则,对不起明天的你了。
仅是一个人,尚且如此,故在社会上处群,不得不当真看重,那便是“敬业”了。同时更须有一快乐的心情。对父母、师长、同学,甚至对职业,对社会,全该有此一番快乐,即便是“敬业乐群”。
人又有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你现在入学读书,他未入学读书。这并不能说,你是人,他不是人了。七情是人所共有,却也是做人的条件,我们称之曰“性情”。性情都该有修养,有合艺术的、道德的规矩。性情的价值,就是人的品格的高下所在了。
若深一层言之,诸位当知,做人的条件,可以是知识技能不在内,职业高下不在内,而主要即在性情上。诸位要懂得一个做人的道理,无论起居饮食,一言一行,对待家庭、学校、社会,这一切都有你内在性情的表现。最主要还是要敬业乐群。能知敬业乐群,便使为学与做人,一以贯之了。
我以上所讲,诸位或者会认为很普通,可是真要照所讲去做,可也就很难。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一个人自小至老,时时在学,最快乐的就是学“做人”。这是人生下来第一个职业,也是我们人最伟大、最高贵的知识和技能。
今天我所要贡献给诸位的,就是那“敬业乐群”四个字。必“一天人、合内外”。倘或仅敬业而不乐群,中国人则不奉以为性命之正宗。8
8 再次点题,提出希望
作者详细论述“敬业”“乐群”后,在文章末尾再次强调这四个字。虽然照着做很难,但能帮助我们学会如何“做人”,并时时践行做人的规矩。而且“敬业”和“乐群”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阅读赏析
提起钱穆先生,可能你会想到他“国学大师”的称号,也可能敬佩他自学成才的毅力,还可能倾心于他参与创办的位于香港的“新亚书院”……没错,这些都是钱穆先生人生履历中的闪光点。但今天,他不和我们谈学习、谈教育,而是谈“做人的规矩”。
文章开篇,钱老先生用大量篇幅指明,做人要有规矩,做人的规矩是人生最高的艺术。只有懂得并遵守规矩,才能成为品格高尚的人,成为受人敬重的人。那么,做人的规矩到底是什么呢?钱老先生借用《礼记·学记》中的成语“敬业乐群”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敬业乐群”,简言之,就是对事业工作尽心尽职,对家人朋友和睦友好。虽然仅有四个字,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即使这样,我们也要克服困难,努力践行;合规而为,乘势而行。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更有价值,也更有意义。
阅读延伸
1.在写议论文时,你一般会把论点安排在哪个位置?开头,中间,还是结尾呢?
2.设喻开拓论证思路,即运用某些能和论点构成比喻或类比关系的寓言、故事、事物来活跃思维,展开论证的一种方式。本文中,作者用“茶杯”来设喻“做人”。如果是你,会用什么来设喻“做人”呢?
3.你是如何理解“敬业乐群”这四个字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