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人物的说话艺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留意说话时的语境

23 说话时的语体须符合语境
——刘姥姥粗俗的话为什么被周瑞家的制止?

刘姥姥第一次进荣国府,就得了二十两银子的资助,喜出望外,特别高兴。她对凤姐说了千恩万谢的话。然而,站在一旁帮她进入贾府并得以实现愿望的女管家周瑞家的却使劲儿给刘姥姥递眼色,不让她继续说下去。这是为什么呢?先听听刘姥姥说了些什么:

我们也知道艰难的,但只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还大”呢。凭他怎样,你老拔一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壮哩!(第6回)

贾府是“白玉为堂金作马”的贵族大家庭,属上流社会,又是诗书人家。刘姥姥满嘴的俚语村言,如果是在她的村里,自然十分得体、顺耳。但如今她是站在富丽堂皇的贾府内宅,面对的是穿金戴银的贵族妇人,刘姥姥说的乡村风格的粗俗话语,就显得与眼前的环境和人物格格不入。这些粗俗的话语让在场的其他人听得很不舒服。因此,周瑞家的急忙制止她:

周瑞家的在旁听见他说的粗鄙,只管使眼色止他。凤姐笑而不睬,叫平儿把昨儿那包银子拿来,再拿一串钱,都送至刘姥姥跟前。

话语的语体要跟语境相符合。语体差异主要表现为口语语体与书面语语体的不同。这两种语体有文、野之分。从语体的角度看,刘姥姥说的话是粗俗的乡村口语化的话,而贾府里说的话则是贵族阶层带有书面色彩的话。两种话语的风格迥然不同,差异明显。所以听惯了带有书面色彩的贾府口语的周瑞家的,听到刘姥姥在贾府这个语境里说乡间的粗俗话,觉得很别扭。她生怕凤姐等人听了不舒服,故而急忙制止刘姥姥的粗俗比喻。

应当根据语境调整自己话语的语体,使之与说话时的场景相契合。《红楼梦》中的贾政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整天板着一副道学家的面孔,甚至训斥儿子的时候,都操着冷冰冰的书面语体,然而在第75回中,他的话语却因语境忽然发生了改变:

贾政见贾母欢喜,只得承欢。方欲说时,贾母又笑道:“要说的不笑了,还要罚。”贾政笑道:“只得一个,若不说笑了,也只好愿罚。”贾母道:“你就说这一个。”贾政因说道:“一家子——一个人,最怕老婆。”

只说了这一句,大家都笑了,——因从没听见贾政说过,所以才笑……

中秋之夜,阖府团圆,贾政的话语在这一场合不由自主地将自己一贯使用的严肃的书面语体改变为生活化的口语语体,以适应节日阖家团圆的喜庆气氛,故而引起听惯了他的书面式话语的众人一阵笑。

有时,场合未变但言语交际对象变了,话语的语体也要随之改变。第18回有这样一个片段,是说元春省亲的:

又有贾政至帘外问安行参等事。元妃又向其父说道:“田舍之家,齑盐布帛,得遂天伦之乐;今虽富贵,骨肉分离,终无意趣。”贾政亦含泪启道:“臣草芥寒门,鸠群鸦属之中,岂意得征凤鸾之瑞……”贾妃亦嘱以“国事宜勤,暇时保养,切勿记念”。

……小太监引宝玉进来,先行国礼毕,命他近前,携手揽于怀内,又抚其头颈笑道:“比先长了好些——”一语未终,泪如雨下。

这里,元春的两次谈话显示出鲜明的语体差异和对照。元春跟父亲说话时,所说的“田舍之家,齑盐布帛,得遂天伦之乐;今虽富贵,骨肉分离,终无意趣”,具有典型的书面语语体色彩。

还是在同一语境,有人把元春多年未见的亲弟弟宝玉带来了。元春看到亲弟弟,心情很激动也很难受,她说的话完全改变了,没有一点儿书面语色彩,变成了纯粹的口语,“比先长了好些”,是纯粹的大白话,是对久未见面的弟弟的真实情感的流露。

在同一语境,因为交际对象的不同,元春的语体作了大幅度的调整。对在朝为官的父亲,说的全是书面语;对手足之情的兄弟,说的是家常话。显然,这种调整是非常得体的。

因此,在说话的时候,要根据语境的不同,来选择合适的语体。例如在比较正式的大会上发言,语体要带一定的书面语色彩;在比较宽松随意的场合跟别人谈话,则宜采用口语色彩的语体。在生活、工作中,也需要根据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语体,例如跟文化水平比较高的人谈论专业问题,宜用书面色彩的语体,而跟文化水平比较低的人闲聊,则宜采用口语语体。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看到,元春对语体的选择很正确,所以读起来觉得真实感人。而刘姥姥的语体由于跟环境不相匹配,故让人感觉好笑。这也表明,语体的错用,有时也是一种“搞笑”的手段。

就书面语而言,如果是写给大众看的文稿,最好以口语为主,杂以书面语。这样既容易让读者看懂,又可文采斐然。假若给大众看的文稿完全采用书面语语体,读者读起来吃力,也不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