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蹈通史(隋·唐·五代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乐舞大曲的结构形式及其代表作——《霓裳羽衣》

唐代的大曲是在继承汉代的相和大曲的基础上,吸收了西域(主要是新疆一带)的歌舞形式创造的,现今流传在新疆的古老歌舞《十二木卡姆》仍具有与唐代乐舞大曲相类似的形式。

大曲是音乐、舞蹈、诗歌三者结合的大型乐舞套曲。开始是一段节奏自由的器乐演奏叫“散序”。接着是慢节奏的曲调和歌唱,有时舞蹈随歌声进入,有时只歌不舞,这一段叫“中序”。最后是节奏多次变化的快速舞曲叫“破”。在“散序”、“中序”、“破”各部分中,又包括若干不同的乐段。杨荫浏先生曾将大曲的结构形式(包括乐舞段落名称、表演形式及每段乐曲的节奏特点)整理、分析、排列如下[83]

(一)散序——节奏自由,器乐独奏、轮奏或合奏。

散板的散序若干遍,每遍是一个曲调。

靸——过渡到慢板的乐段。

(二)中序、拍序或歌头——节奏固定,慢板。歌唱为主,器乐伴奏,舞或不舞不一定。

排遍若干遍,慢板。

攧节奏过渡到略快。

(三)破或舞遍——节奏几次改变,散板入节奏,渐加快,至极快。舞蹈为主,器乐伴奏,歌或不歌不定。

入破——散板。

虚催——由散板入节奏,亦称“破第二”。

衮遍——较快的乐段。

实催、催拍、促拍或簇拍——节奏过渡到更快。

衮遍——极快的乐段。

歇拍——节奏慢下来。

煞衮——结束。

大曲的最后部分是“破”,舞蹈进入,气氛热烈,将全曲推向高潮后结束。

唐代的大曲很多,《教坊记》所列四十六大曲,内容十分丰富。其中一部分是属传统《清商乐》类的,如《泛龙舟》、《玉树后庭花》等;属“健舞”、“软舞”类的如《凉州》、《甘州》、《绿腰》、《回波乐》、《柘枝》等;纯属兄弟民族乐舞的有《龟兹乐》、《醉浑脱》、《穿心蛮》、《突厥三台》等;另一部分是新作品如《霓裳》等。除《教坊记》所列四十六大曲名外,可能还有一些大曲名未被列入,所列四十六大曲中,有许多大曲的乐舞已不可考,或仅见极简略的史料。舞容记载较多是“健舞”、“软舞”类的一些大曲。它们作为舞蹈节目出现时,可能只表演入“破”以后的舞段。正如作为器乐曲或歌曲表演时,只采用“散序”或“中序”部分一样。属于“健舞”、“软舞”类的诸大曲,已在“健舞”“软舞”一节中详述,兹不赘。

大曲中间有一部分叫“法曲”,“法曲”与大曲结构一样,法曲的主要特点,是曲调与所用乐器更近似汉族传统乐曲——“清商乐”。情调更为幽雅一些。《新唐书·礼乐志》载:隋代已有法曲,“其音清而近雅”。乐器用铙、钹、钟、磬、幢箫、琵琶。演奏时,金、石、丝、竹参差、交错、轮奏、合奏。隋炀帝嫌其声淡,在曲子结束部分加“解音”。一般来说,“解音”是快节奏的乐段。喜好音乐,又擅长作曲的唐玄宗,特别酷爱法曲。当时有许多法曲作品。据《乐书》载:“法曲兴自于唐,其声始出清商部……武后长生乐,明皇赤白桃李花,皆法曲尤妙者。其余如霓裳羽衣、望瀛、献仙音、听龙吟、碧天雁、献天花之类,不可胜记。”

由此可证法曲与《清商乐》的密切关系。在不可胜数的唐代法曲中,就舞蹈而言,以《霓裳羽衣》最著称,也最具代表性。

《霓裳羽衣》简称《霓裳》,乐曲是唐明皇部分地吸收了《婆罗门曲》创制的。舞蹈是根据乐曲编排的,常在宫廷和贵族士大夫的宴会中表演。杨贵妃舞的《霓裳羽衣》当时最为著称。

表演《霓裳羽衣》舞者要装扮得像仙女一样的美丽而雅致。开元至天宝年间(公元713—756年),为庆贺明皇生日,宫中要表演各种技艺,其中也有《霓裳羽衣》。宫妓们梳九骑仙髻,穿着孔雀翠衣,佩七宝璎珞[84]。大历年间(公元766—779年)进士王建所写《霓裳辞十首》有“新换霓裳月色裙”诗句,看来舞者穿的是淡雅的月白色裙子。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白居易在宫中所见的《霓裳羽衣》舞者服饰又不一般,下身穿着如虹霓一样淡彩色的裙子,上身披着霞帔,头上戴着步摇冠(步摇是一种有垂珠串串,走动起来会随步摇曳的饰品),周身还佩带了许多珠翠[85]。这种装束似乎更为华丽鲜艳些。裙子有穿彩色的,也有穿白色的,而上身的“羽衣”——孔雀翠衣,大概是这个舞的特定装束,所以一直保留了下来,唐代末年宣宗时用大队宫女舞《霓裳曲》还是穿的“羽服”。

看来舞者服装虽略有不同,但却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要把舞者扮成一个不同凡俗的仙女式的人物。

音乐开始是各种不同的乐器,参差交错地奏出节奏自由、悠扬动听的散序。接着慢拍子的中序,引出了翩翩起舞的舞人。白居易描写这段优美的舞蹈是:“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轻盈飘忽的旋转,流畅行进的舞步和突然回身动作的巧妙结合,优美柔婉的“小垂手”舞姿,轻急而行,衣裙如浮云飘起,像仙女在云朵中移动。入“破”以后,“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快速激烈的舞蹈动作,使装饰的环佩璎珞不断跳跃闪动,发出清脆的声音。舞蹈在一段快节奏后,忽然收住,像美丽的鸾凤收翅停飞。全舞在“长引声”的慢节奏延长音中结束。杰出的伟大诗人和乐舞艺术鉴赏家白居易赞道:“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霓裳羽衣》从音乐、舞蹈到服饰,都力图创造出一种“仙意”,这是根据作曲者最初的创作意图而来的。具有音乐创作才能的唐明皇,常把那种虚无缥缈,美妙的神仙幻境用乐曲表现出来。所以有梦十仙子作《紫云曲》[86],梦龙女作《凌波曲》(此曲也曾编为舞蹈),游月宫作《霓裳羽衣》的传说[87]。实际上从各方面的记载看,《霓裳羽衣》虽然描写梦幻中的神仙境界,但也有些生活的体会和依据,如“听风听水作霓裳”[88];“开元天子万事足,惟惜当时光景促,三乡驿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89],优美的风声水声和美丽的山景,把明皇的意想带到了虚幻的仙境,根据这种体会,明皇写下了《霓裳羽衣》的散序部分。后,西凉节度使杨敬述送来了印度的《婆罗门曲》,玄宗认为这首乐曲符合自己的创作意图,就把这首曲子作为素材,加以吸收,完成了《霓裳羽衣舞》的后半段[90]。舞蹈是根据乐曲编排的,所以舞蹈形象地表现了音乐所提示的意图。

舞蹈演出形式并不是完全固定的。唐代宫廷几个时期表演的《霓裳羽衣》都有所不同。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册立杨贵妃时奏《霓裳羽衣》,和杨贵妃在木兰殿表演的《霓裳羽衣》都是独舞形式[91]。郑嵎根据曾在宫中侍候过唐明皇的老宫人回忆,写下《津阳门诗》,诗中描述了在庆祝明皇生日时,宫中举行规模盛大的艺术表演,宫伎们表演过《霓裳羽衣》,诗云:“人惜曲终更羽衣”,作者自注说:“又令官妓梳九骑仙髻,衣孔雀翠衣,佩七宝璎珞,为霓裳羽衣之类。曲终,珠翠可扫。”看来是人数众多的大型舞蹈。在“跳珠撼玉”的激烈舞动中,宫伎的佩饰撒落满地,如果表演人数不多,怎能有“曲终,珠翠可扫”的情形呢?看来唐明皇在位时,《霓裳羽衣》既有独舞形式,也有群舞形式。当时,独舞《霓裳羽衣》的也不止杨贵妃一人,宫中至少还有张云容独舞《霓裳羽衣》。杨贵妃曾写过一首诗:《赠张云容》原题解:“云容妃侍儿,善为霓裳舞,妃从幸绣岭宫时,赠此诗。”诗曰:

罗绣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
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

形容张云容舞姿轻柔娇美,像荷花,如轻云,似池边嫩柳轻拂水。由唐明皇编曲,杨贵妃首演(很可能是编舞)的《霓裳羽衣》,当时在宫中既有独舞,也有群舞演出。

白居易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在宫中看见的《霓裳羽衣舞》也就是《霓裳羽衣歌》中所描写的,则是双人舞,诗中写道:“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是描写这一对仙女般美丽的舞者,时而相招聚拢,时而挥袖分开的地位调度。而诗中最后说他已将此舞教给李娟、张态二人,更说明这是双人表演的《霓裳羽衣舞》。这以后更有数百人表演的《霓裳羽衣》[92],文宗开成元年(公元836年)七月,教坊以15岁以下的少年舞者三百人舞《霓裳羽衣》,唐宣宗时(公元847—859年),宫中也曾用几百宫女组成的大型队舞表演《霓裳曲》,舞者手拿幡节,穿羽服,饰以珠翠,飘飘然有如飞翔在云端的鹤鸟[93],这种大规模的群舞,往往是偏重于摆排场和队形的变化。

《霓裳羽衣》是一个艺术性较强,技术水平较高的作品。它吸收了中、外民族民间乐舞的成分,但完成这个作品的创作工作是在宫中,因此在初创时期,《霓裳羽衣》主要在宫廷和少数权贵中间流行。王建《霓裳辞十首》有:“旋翻新谱声初足,除却梨园未教人。宣与书家分手写,中官走马赐功臣”句。除常在内宫侍候皇帝的皇家乐舞团——梨园外,只有功臣才得到皇帝赐给的《霓裳》乐谱。

白居易的《霓裳羽衣歌》,不仅绘声绘色地描绘了《霓裳羽衣舞》的乐声舞态,也给我们提示了《霓裳羽衣》的流行情况;他于宪宗元和年间在宫中观赏了《裳霓羽衣舞》,在他心中留下了极美好、深刻的印象。当他离京后,辗转调到杭州任太守。他将杭州的乐妓,组织了一个小小的乐队,由玲珑弹箜篌,谢好弹筝,陈宠吹筚篥,沈平吹笙,“清弦脆管纤纤手,教得霓裳一曲成”。公元825年,白居易调任苏州太守,在理政之余,又想起了他酷爱的《霓裳羽衣》,这次他似乎不满足于排练乐曲,还想把舞蹈也排练出来。他写信问好友元稹:“闻君部内多乐徒,问有霓裳舞者无?”元稹:“答云七县十万户,无人知有霓裳舞。”由此可知《霓裳羽衣舞》在唐代流传是很不普遍的。这可能是由于此舞的演出条件要求高,舞人外形极美,舞蹈技巧高超,表情好,具有仙女般典雅的风度和气质。服饰装束都极华丽等原因,使这个舞的传播受到一定限制。但仍在一定范围内流传,李太玄《玉女舞霓裳诗》:

舞势随风散复收,歌声似磬韵还幽。
千回赴节填词处,娇眼如波入鬓流。

描写《霓裳羽衣》舞姿飘逸轻盈,歌声乐声清越悠扬,表情妩媚动人。而唐人诗中更多的是描写《霓裳羽衣》的音乐。音乐的传播似乎比舞蹈广泛得多。

白居易在许多诗篇中提到《霓裳》音乐如《重题别东楼》有:“曲爱霓裳未拍时”句;《卧听法曲霓裳》有“宛转柔声初破时”句;《池上篇》序中说酒宴后,令乐童合奏《霓裳》散序:“声随风飘,或凝或散,悠扬于竹烟波月之间者久之。”白居易陶醉在美妙的乐声中,竟昏昏入睡了。白居易爱《霓裳曲》,尤其爱“散序”部分,即唐明皇创作的前半段。晚唐徐铉作《又听霓裳羽衣曲送陈君》有:“此是开元太平曲,莫教偏作别离声”句。可能晚唐常有人演奏《霓裳》慢节奏的散序部分送别友人。连在安国观也有人奏《霓裳》。刘禹锡《秋夜安国观闻笙》有:“月露满庭人寂寂,霓裳一曲在高楼。”安国观原是玉贞公主所建,观中女道士多是上阳宫的宫嫔,卢尚书《题安国观》诗有:“君看白发诵经者,半是宫中歌舞人”句。被打入冷宫的宫女嫔妃,不堪长期幽禁之苦,出家后,夜吹《霓裳曲》排解愁闷。从这些诗篇看,《霓裳》乐曲,特别是它的“散序”部分,经常有人演奏。另外,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得到一幅《奏乐图》,不知画的是什么?擅长诗画的王维,端详了那画幅,说道:“《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好事者召集乐工演奏,证实王维所说果然不错。人们都佩服王维的精思[94]。看来《霓裳羽衣》乐曲流传还是比较广泛的。

五代南唐后主昭惠后周氏,通书史,善歌舞,曾得到《霓裳羽衣》的残谱并加以整理[95]。及至宋代,宫廷队舞“女弟子队”有《拂霓裳队》,可能部分地继承了唐代《霓裳羽衣》的乐舞因素。《霓裳羽衣曲》还保存在宋代著名音乐家姜白石的歌曲集中。杨荫浏、阴法鲁合编的《宋姜白石创作歌曲研究》一书中评介道:“姜白石的歌曲旁谱是保存到今天唯一的宋代乐谱……《霓裳中序第一》可能是当时还流传的唐代著名大曲《霓裳羽衣》中的一段。”我认为这个论断是正确的。如能依据这段可以变成音响的宋代曲谱,加以发展,可能比较接近唐代名舞《霓裳羽衣》伴奏音乐的格调。

《霓裳羽衣》是唐代舞蹈的代表作之一。它成功地塑造了仙女美的形象,创造出仙的意境,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创作上采取了广泛吸收,以我为主的方法。音乐上既吸收了传统“清商乐”,又吸收了印度佛曲;既创造出美好感人的艺术效果,又熏染了神秘的仙境气氛。舞蹈上既采用了极优美的传统舞姿——“小垂手”等,又糅进了西域舞中精彩的旋转动作,并改变其原有矫健豪放的气质,赋予它飘忽不定,回旋宛转之姿。由杰出的皇帝音乐家唐明皇作曲、编曲,由水平最高的皇家乐队——梨园演奏,由技艺很高,条件最好的舞蹈家——杨贵妃及其他专业歌舞伎人表演。《霓裳羽衣》成了我国古代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教坊记》所列四十六大曲,除上面已经叙述过的《霓裳羽衣》及属“健舞”“软舞”类的《绿腰》、《凉州》、《柘枝》、《甘州》、《回波乐》六部外,还有四十大曲名目。任半塘在《教坊记笺订》一书中,作过一些考订。据初步研究,这四十部大曲中,大致可以分为下述几种类型:

一、唐代新作,数量较多。《平翻》(《教坊记笺证》作《平蕃》)可能是歌颂战功的武舞。

《断弓弦》可能是采用民间流传、表现厌战情绪的民歌编制的大曲。

《千秋乐》与《千春乐》:唐明皇生日名“千秋节”,是祝皇帝万岁千秋,长命百岁的意思。每逢“千秋节”,宫中要举行盛大的宴会及各种表演,《千秋乐》与《千春乐》都可能是特为皇帝生日编的乐舞大曲。

《大姊》与《舞大姊》:可能为杨贵妃大姐韩国夫人而作。

《大宝》:是为玄宗受尊号“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而作的大曲。它很可能是为这次宫廷大典特制的表演节目。

《雨霖铃》:相传是唐明皇为悼念杨贵妃而作的曲子。安禄山反,唐明皇仓皇逃往四川,途中六军不发,禁军杀死杨国宗逼唐明皇处死杨贵妃。唐明皇迫于形势,只好处死杨贵妃。后,唐明皇行至斜谷(《说郛》作“及至剑阁”),阴雨连绵,阵阵雨声,伴随着铃声,隔山相应,在山谷间回荡,这凄凉的情景和音响,引起了唐明皇思念贵妃的无限愁绪,于是作了《雨霖铃》曲。梨园弟子张野狐,用筚篥演奏这首乐曲,遂流传于世[96]。此后,情调哀怨悲凉的《雨霖铃》曲,还经常有人演奏。元稹《琵琶歌》有:“泪垂捍拨朱弦湿,冰泉呜咽流莺涩。因兹弹作雨淋铃,风雨萧条鬼神泣。”《雨霖铃》大曲,当是根据这首乐曲发展编制的。舞蹈部分所表现的感情,也一定是与乐曲相应悲伤、哀怨、缠绵的。

宋人王灼在《碧鸡漫志》一书中写道:“今双调雨霖铃慢,颇极哀怨,真本曲遗声。”看来《雨霖铃》乐曲曾传至宋代,仍保存了它初创时期的艺术特色。

《薄媚》:刘禹锡《曹刚》诗,盛赞曹刚弹奏《薄媚》极精彩动听:“大弦嘈囋小弦清,喷雪含风意思生。一听曹刚弹薄媚,人生不合出京城。”大曲《薄媚》当是依据这首琵琶曲发展编创的。至于入“破”以后舞段的舞容如何,至今尚未见到有关记载。

《薄媚》曾传至宋代。《宋代歌舞剧曲录要》载大曲三种之一《道宫薄媚》西子词,叙述越王勾践献西施给吴王,报仇复国的故事。南宋官本杂剧段数有《请客薄媚》、《郑生遇龙女薄媚》等,《薄媚》的音乐旋律已被应用在不同内容的歌舞或歌舞剧节目中。

《昊破》:是武则天时所作《昊天乐》之入“破”部分。

《贺圣乐》:可能是为歌颂唐代某个皇帝而作的大曲。

《迎仙客》:可能是迎神仙降临的大曲[97]。其音乐舞蹈风格当是比较典雅优美的。

《伊州》:唐代有以地名为乐舞名的习惯。《伊州》也是以地名为乐舞名的。古伊州在今新疆哈密。《伊州》是具有当地民族民间乐舞风格的大曲。《教坊记》载:每遇宫中表演时,教坊舞人只是翻来覆去地舞《伊州》、《五天》两曲,其余精彩节目,都由“内人”,即居住在宫内宜春院技艺较高的女艺人表演。看来,《伊州》的舞蹈部分技巧要求不高,一般群舞演员都能胜任。南宋官本杂剧段数中有《食店伊州》、《领伊州》、《铁指甲伊州》等名目,是宋杂剧吸收唐大曲乐舞成分的明证[98]

二、继承前代乐舞:《泛龙舟》、《采桑》、《玉树后庭花》均属“清商乐”类。

《玉树后庭花》:南朝陈后主时期的作品。《南史·张贵妃(丽华)传》载:陈后主常与嫔妃们在宫中歌舞作乐,将一些辞藻艳丽的诗篇配上音乐,选千百个宫女歌舞演唱。《玉树后庭花》就是当时很著名的曲子。由于陈后主是亡国之君,所以后人常说《玉树后庭花》是亡国之音。

唐代“清商乐”中有《玉树后庭花》曲目。据《旧唐书·音乐志》载,唐太宗李世民与御史大夫杜淹还议论过这首曲子。杜淹认为:“前代兴亡,实由于乐。”陈将亡有《玉树后庭花》,齐将亡有《伴侣曲》,这些曲子听了都令人落泪。所以是亡国之音。李世民不同意这一看法,他认为悲欢是在于人自身的感情,国将亡,民必悲苦,听了音乐就感到悲伤。《玉树后庭花》,《伴侣曲》都还在,你听听看,一定不会悲伤[99]。李世民完全否定音乐感人的能力当然不妥,如果说国家的灭亡是由于某首乐曲流行引起的,也不符合历史事实。国家兴亡自有政治、经济、军事等更重要的原因,作为上层建筑的音乐作品,会从某个角度反映时代的精神风貌,但不能决定国家是否灭亡。从唐太宗君臣对话中我们可以明确两点:一、陈代创作的《玉树后庭花》经隋传至唐代,仍在宫中或更大的范围内流行;二、《玉树后庭花》的音调不是激越豪放的,而是节奏比较徐缓,抒情,表现感情比较低沉细腻的乐曲。《玉树后庭花》大曲,当是在这首乐曲的基础上发展编制的有乐、有歌、有舞的大型套曲。

《泛龙舟》:亦作《凡龙舟》。原为宫廷乐官龟兹音乐家白明达作[100]。《旧唐书·音乐志》载:“隋炀帝江都宫作。”可能是为隋炀帝开凿运河,乘船游乐而作的乐曲。唐代发展为大曲。

《采桑》:《旧唐书·音乐志》载:“因三洲曲而生此曲。”《三洲》原是商人歌。商人往返在巴陵三江之间,遂有《三洲》歌流行[101]。看来,这原是一首民歌,内容可能是表现思乡念亲之情的。《采桑》、《三洲》都属“清商乐”类。《采桑》多是养蚕女的情歌。这两首曲子是不是男女对唱的歌曲呢?或是同一曲调,不同歌词一唱一答的情歌呢?有待进一步研究。《采桑》既已成为大曲,就是用原来民歌的旋律发展编制而成的大曲了。日本《舞乐图》(左)绘《采桑老》舞图,题记称:“唐朝,一人舞。”图绘一老者,执拐杖,着宽袍,展左臂而舞(图11)。这与唐代大曲《采桑》可能很不相同。

figure_0073_0044

图11 日本《舞乐图》《采桑老》舞图

《伴侣》与《踏金莲》都是南北朝时期的作品。

《伴侣》:原是北齐末的曲子。如前所述,《伴侣》与《玉树后庭花》一样被看作“亡国之音”。《北史·杨休之传》载:杨休之弟杨俊之,多作六言歌词,“淫荡而拙,世俗流传,名为《阳五伴侣》,写而卖之,在市不绝。”歌词传抄作为商品出卖,可见颇受人欢迎。所谓“淫荡而拙”,可能是比较通俗的情歌吧!北齐末(公元577年)的曲子,经北周、隋,至唐初仍在传播,可见此曲还有它动人之处。大曲《伴侣》也是依据这首曲子加工、发展、创作的。

《踏金莲》:可能起源于南朝齐代。齐帝东昏侯萧宝卷,是个穷奢极欲的昏君,喜爱歌舞作乐。他有个宠妃潘贵妃,东昏侯特为她修建神仙、永寿,玉寿三殿,布置极为华奢,饰以金壁,涂上麝香,又凿金为莲花,镶贴在地上。潘妃在上面边走边舞,叫做“步步生莲花”[102]。唐代大曲《踏金莲》大约由此而来。舞者可能就是扮作贵妃,服饰华丽,舞姿柔曼。“步步生莲”的效果,可能由布景装置体现,也可能以鞋体现。古时满族贵族妇女穿的寸子(高底鞋),有花形小孔,内装粉,走一步,就在地上留下一朵花印,也可叫“步步生花”吧!唐代大曲《踏金莲》服饰及舞态如何?至今尚未见较详记载。

《吕太后》:从曲名看,可能是唱述或表现汉高祖皇后吕雉的大曲。

《安公子》:据《乐府杂录》载:隋炀帝游江都时,有个乐工用横笛吹奏《安公子》曲,乐工的父亲卧室内,听到笛声后,惊问:哪里得来的曲子?乐工回答:宫中新翻的。老父认为这是不祥之兆,说:炀帝此去不会回来了。你佯称有病,千万别跟随前去。果然炀帝没能回京,隋即灭亡。这当然是迷信的说法。这一记载可说明《安公子》是隋末流行的乐曲。一直传到唐代,并成为大曲。

《全唐文》载《代国长公主碑》称:武则天在宫中举行大宴,皇子、皇孙,公主都作表演,有皇孙“作安公子”。当然,这是即兴表演,也可能只舞《安公子》大曲入“破”以后的一个片段。唐代并不因为这个曲子有那样一个不吉利的传说而不用它。相反,还有皇孙表演它。说明《安公子》在当时还是个较为流行的节目。

《同心结》:隋曲有《舞席同心髻》。为宫廷乐官龟兹音乐家白明达所造[103]。唐大曲《同心结》可能源于隋《舞席同心髻》。乐舞不详,从曲名看,可能是一个发髻或结扣的俗名,比喻人心(感情)在一起。它是不是从民间情歌发展而成的大曲呢?待考。

三、以兄弟民族乐舞为基础编制的大曲,《龟兹乐》:在《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一节中已详考。大曲《龟兹乐》肯定是以古龟兹(今新疆库车)地区的民族民间乐舞为基础编创的。

《醉浑脱》:《浑脱》为西域民间风俗舞蹈,将在第三章第一节中详述。大曲《醉浑脱》应是在此基础上发展编制的。任半塘在《教坊记笺证》中考证说:“此曰《醉浑脱》,舞容示醉,必已有变化。”也许和《醉剑》是表现带有醉态的《剑舞》一样,《醉浑脱》也是带有几分醉态的《浑脱舞》。

《突厥三台》:突厥是古民族名。公元6世纪时,游牧于阿尔泰山一带。《突厥三台》大曲应是在这种民族的传统乐舞基础上编制的。

《穿心蛮》:可能是以西南地区某一少数民族乐舞为基础编创的大曲。

《胡僧破》:曲名冠以“胡”字,大都与西域乐舞有关。

《相驼逼》:亦作《相驰逼》。《教坊记笺证》考订:“乃恋情之曲”,这一判断是很有道理的。新疆哈萨克族至今有风俗叫“姑娘追”,节日,青年男女骑马相互追逐,表示爱情。唐大曲《相驼逼》,是不是以表现游牧民族这种风俗为题材的大曲呢?待考。

四、目前乐舞沿革等均不可考的大曲有:《一斗盐》、《急月记》、《羊头神》、《碧霄吟》、《四公子》、《看江波》、《罗步底》、《寒雁子》、《映山鸡》、《舞春风》、《又中春》、《迎春风》、《玩中秋》等。乐舞大曲完美的形式和严谨的结构是在唐代最后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它标志了唐代高度发展的音乐舞蹈水平。是许多音乐舞蹈家作过较多艺术加工及再创造的作品。它深刻地影响了宋代大曲和后世杂剧艺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