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两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大迁徙、大融合,乐舞文化大交流,为隋、唐舞蹈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滋养,为高度发达的唐代舞蹈拉开了序幕。
公元581年,隋朝(公元581—618年)统一中国,结束了东汉以来长期动乱的局面。隋炀帝的残酷统治,对人民无止境的剥削,迫使人民奋起反抗,各地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结束了隋朝三十多年的短暂统治。
公元618年,建立唐王朝(公元618—907年),进入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唐朝初年,统治者畏于农民暴动的威力,采取了一些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由于政治局势日趋稳定,军事力量强大,经济繁荣,内外贸易发达,相互交流频繁,为文学艺术的繁盛,提供了有利条件。唐代的音乐、舞蹈和诗歌有着高度的发展和辉煌的成就,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舞蹈艺术发展的高峰。
隋唐继承、集中了南朝的汉族传统乐舞和北朝的其他各族乐舞。国家的统一,更有利于各民族、各地区舞蹈艺术的相互交流与影响。这些来自民间,具有深厚传统的舞蹈,为唐代舞蹈艺术的大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丰富多彩的唐代舞蹈,正是在南北朝各族乐舞大交流、大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一方面继承了前代的传统,另一方面又进一步吸收了各兄弟民族及外国的乐舞,并在这个基础上,创造了许多新的乐舞。音乐舞蹈在当时的表演艺术领域,处于独领风骚的地位。广泛应用在宫廷宴享典礼、集宴欣赏、庆祝节日、群众娱乐等各阶层人的社会活动中,是各阶层人都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出现了大批专业和业余的杰出舞人。他(她)们中间,有王室贵族、平民百姓、有社会地位低下的专业歌舞伎人。
当时宫廷设置了专门的乐舞机构——教坊、梨园、太常寺,集中培养了大批专业艺人,创作、表演音乐舞蹈和各种技艺。养官伎、营伎和家伎风气的盛行,一方面摧残迫害了不少艺人,另一方面也为乐舞的创作和表演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大批专业艺人的辛勤劳动及智慧创造,把唐代舞蹈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水平。
唐朝的极盛时期——开元、天宝年间,表面是歌舞升平的繁荣景象,舞蹈艺术也极为繁盛。但是,在这畸形繁荣的社会生活下面却隐藏着巨大的不安,豪门贵族大量兼并土地,农民被迫从自己的土地上流亡出去,在死亡线上挣扎。均田制的外衣,已被撕得粉碎,而统治阶级却过着极端奢淫的腐化生活。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日益加剧,危机四伏,终于在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从此唐朝便一蹶不振,迅速衰败。
“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为了争权夺利,不断爆发中央与藩镇(地方政权),藩镇与藩镇之间的战争。社会不安,经济遭到很大破坏,因而也影响了舞蹈艺术的发展。舞蹈艺术的创作及表演,需要与其他艺术的合作,需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比较安定的社会环境,而大批艺人,其中包括宫廷的乐工舞人及其他歌舞伎人,主要都是依附于统治阶级生活并进行艺术活动的。政治动乱,经济萧条,迫使大批艺人离开宫廷、贵族之家,流散民间。当时,从表面上看,唐代舞蹈已趋向衰落,而经过严格训练的、技艺高超的艺人们流散到广大民间,对民间乐舞的发展、提高、传播,无疑是会起到积极作用的。五代十国时期继承唐代乐舞,宋代各种艺人在勾栏瓦子自行作营业性演出,摆脱了统治阶级的控制、束缚和奴役,宋代民间舞的发展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有些民间舞蹈一直流传至今。这种发展趋势,与唐代大批专业乐舞艺人流散民间,对后世舞蹈,特别是民间舞蹈的发展,是产生了一定影响的。唐代末年,连年的战乱,统治阶级对人民更加残酷的剥削,使人民再也活不下去了,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唐末的农民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也严重地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促使其政权的迅速瓦解。曾称雄于世的唐王朝,终于在公元907年灭亡了。从此,中国历史又进入动荡不安、灾难深重的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960年)。五十年间,战乱频起,特别是中国北部,几乎成了争夺政权的战场,只有南部中国比较安定。南唐等经济文化都比较繁荣,在乐舞方面多承袭唐制,但已远不如唐代兴盛,在我国古代舞蹈发展史上,是一个承先启后的时代;是一个酝酿着巨大变革的时代;是一个传统舞蹈艺术从独立的表演艺术品种,渐渐向舞蹈融入戏曲发展进程推进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