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洛阳牡丹
洛阳牡丹盛开的时候,时任太子宾客分司的白居易正在洛阳养老,他与李商隐的父亲李嗣是好友。
大和三年(829年),令狐楚64岁,三月,检校兵部尚书、东都留守、东畿汝都防御使。临行前作《赴东都别牡丹》:“十年不见小庭花,紫萼临开又别家。上马出门回首望,何时更得到京华?”令狐楚元和十五年被贬出京,大和二年十月始归长安,至本年正十年。
初入幕府,是在大和三年(829年),李商隐18岁。三月份初识东都留守令狐楚时,李商隐尚没有名分。
三月末,白居易罢刑部侍郎,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白居易赴东都前作《将至东都先寄令狐留守》:“东都添个狂宾客,先报壶觞风月知。”四月初,白居易至洛阳。
829年,白居易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洛阳,时年58岁。李商隐不满20岁。博士七郎,是令狐楚长子国子博士令狐绪。
令狐楚带着李商隐去拜访白居易时,正值洛阳牡丹盛开。在唐以前的史书中没有关于牡丹的诗作,唯有谢灵运说,竹林间水边际处多牡丹。唐朝李德裕和舒元舆各有一篇关于牡丹的赋,他俩都宣称自己是写牡丹题材的第一人。
洛阳牡丹作为观赏花卉,第一次进入禁中皇家园林,始于隋炀帝时期。唐《海山记》记载,隋帝辟地二百里为西苑,诏天下进花卉,易州进二十箱牡丹,有赫红、飞来红、天外红、一拂黄等。武则天时期,移植西河牡丹到洛阳上苑,是唐朝牡丹繁荣的开始。洛阳当时成了牡丹的种植中心。
唐朝玄宗时,牡丹由洛阳传入长安。其中,宋单父种植牡丹一万株,色样各不同。开元年间“初有木芍药植于沉香亭前,其花一日忽开一枝两头,朝则深红,午则深碧,暮则深黄,夜则粉白,昼夜之内,香艳各异”(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上》)。
唐朝特重牡丹。开元末年,长安才有一棵白牡丹。至德年间,太原又得到红、紫二色牡丹。唐朝以紫为贵,太宗制定了紫、绯、绿、青的服色等级,故而社会上十分追捧紫色牡丹。元和初年牡丹犹很少见,到李商隐去见白居易时,洛阳牡丹已经多得不可计数。
白居易有诗:“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买花》)柳浑有诗:“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棵。”(《牡丹》)李肇在其《唐国史补》中也有真实记录:“京师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执金吾铺官围外,寺观种以求利,一本有直数万者。”令狐楚和白居易的诗友刘禹锡有诗:“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赏牡丹》)
白居易,字乐天,是宪宗二年(807年)进士,和萧澣同榜。萧澣那次是第一名。萧澣后来成为李商隐的知己。白居易后担任三品下阶的秘书监,被授予金印紫绶。可惜他的儿子夭折,没法通过庇荫继承官职。白居易十分伤感:“文章十帙官三品,身后传谁庇荫谁?”(《初丧崔儿报微之晦叔》)
白居易的诗老妪能解。他自己说:“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士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每有咏仆诗者。”(《与元九书》)日本《源氏物语》引用白居易的诗句,据统计有九十七次之多。
而李商隐的诗朦胧含蓄、用典颇多,为什么白居易会喜欢呢?李商隐想,或许是第一次见白居易时,所作的牡丹诗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吧?莫非是物极必反、两极相通?
李商隐看见牡丹初放时艳丽夺目、含羞娇艳,就像见到了锦帷乍卷、容颜初露的卫夫人。卫夫人是春秋时卫灵公的夫人南子,以美艳著称。《典略》载,孔子到卫国,受到南子的接见。卫夫人南子当时主持卫国政治,是一位颇为美丽的夫人。南子在锦帷中,孔子北面稽首,南子在帷中回拜,环佩之声叮当作响,令人想象帷中风光。由于南子声誉不佳,子路对此颇有微词。这在《论语》《史记》里也有记载。
再看牡丹花在绿叶的簇拥中色彩鲜艳,就像鄂君宽大的袍袖拥裹着美丽的越女,好似给她披上一件锦绣的披风。这种“兼取美妇人美男子为比”的写法确实开了后人咏花不仅仅以美女为比的先河。
牡丹花叶在迎风起舞时起伏翻卷、摇曳多姿,就像《西京杂记》里所载,戚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垂手折腰,佩饰翻动,长裙飘扬。雕玉佩般的白色牡丹、郁金裙般的紫色牡丹,令人艳羡。
李商隐不禁想起,晋代首富石崇的厨房里从不用柴火,只用精美的蜡烛烧饭。但是石崇尚且需要蜡烛,而红牡丹却像自己燃烧,从不需要修剪以保持火焰旺盛。旧时衣香皆由香炉熏成,而三国荀彧自然身香,到人家坐处三日香味不散。牡丹的香气也是天然的,从不用香料熏染。
南朝江淹某日梦见一位老人向他索笔,就从怀中掏出一支五色笔还给老人。从此以后,江淹所作的诗歌就再也没有佳句,这就是江郎才尽。如果他有江淹那样的才华,一定写下佳句寄给朝云。《牡丹》(原注:《典略》云夫子见南子在锦帏之中):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或可译为:
含羞绽放像是帘中微露的卫夫人,
绿叶紧裹好似丝绣堆拥的越鄂君。
时而垂手如惊鸿零乱翻动玉饰物,
时而弯腰如飞燕争相回旋郁金裙。
石崇家的蜡烛烛芯不劳人工修剪,
荀令君的体肤天然岂待香料染熏?
如果我像江淹一样拥有生花彩笔,
定在花瓣题写清词丽句寄给朝云。
胡以梅评论,通身脱尽皮毛,全用比体,登峰造极之作。
穆宗朝,令狐楚被贬,原因除了直接的山陵使约束不严致使下属贪赃枉法以外,还隐藏着一些不为人注意的幕后原因,如元稹的公报私怨,以及令狐楚原为宪宗宠信之旧臣,又依附皇甫镈,皇甫镈又是欲立豊王为帝的宦官吐突承璀的党羽,因而在皇甫镈、吐突承璀先后为穆宗所杀所贬后,也就自然抛弃。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八月初二,只在皇帝位上坐了七个月的顺宗,突然下发了禅位诏书,将皇位传给了太子李纯。八月初九,李纯继皇帝位,历史上称之为“宪宗”。随之,王叔文、王伾等“永贞革新”八人被先后贬为司马,史称“八司马”。已是太上皇的顺宗,也在新帝改元“元和”(806年)的正月十九日旧疾复发,突然驾崩。“永贞革新”这场短暂而辉煌的革命彻底落幕,元和时代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在“二王八司马事件”中,令狐楚曾代府主河东节度使严绶秉承宦官意图,起草逼迫顺宗禅位的一系列表奏。
令狐楚与白居易、刘禹锡交往颇多,与张籍、姚合、元稹、杨巨源、贾岛、张祜都交游甚密。
令狐绹存世作品甚少,《全唐文》载三篇,《全唐诗》载诗一首,系伪作。有一种说法,认为牛李党争始自元和三年(808年)牛李对策,终于大中十三年令狐绹罢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