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商山隐者
船至汴州(今河南开封),李商隐步出船舱,看着这片他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
汴州和徐州都是险要之地,控制着汴河到黄河的入口。据《旧唐书》,唐虽定都关中,而财赋所出则在江淮。按当时形势,最能断绝漕运者有两个地方:徐州,“徐州咽喉,据江淮运路”;汴州,“大梁襟带河汴,控引淮泗,足以禁止山东”。最终,朱温以汴州为基地,灭亡了唐朝,建立了后梁。当年李商隐在此送别李郢,作了《板桥晓别》:“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也正是在这里,他听闻妻子王晏悦病重消息,星夜兼程往长安赶。
“商山隐者”是李商隐取名的本意。812年,李商隐出生的时候,父亲李嗣正担任获嘉(今河南新乡)县令。李嗣给儿子取名“商隐”,这是取自秦末汉初商山四皓的典故。
商山位于京师长安城南,因战国商鞅食邑于此而得名。秦朝建立后,秦始皇选拔了七十名博士资治理政。秦末大乱,其中四名博士跑到商山岩居穴处,由于他们须发皆白,时称“商山四皓”。
汉朝建立后,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礼聘商山四皓出山,他们坚辞不出。后来,刘邦宠爱新欢戚夫人,想废掉原配吕后所生太子刘盈,改立戚夫人之子如意。吕后听从张良计策,请求四皓帮忙。四皓知道刘盈好儒,遂出山相辅,在筵席上侍立在刘盈身边。刘邦见四皓为刘盈所用,知道太子羽翼已成,只好放弃废立之念。刘盈后来顺利继位,是为汉惠帝。四皓功成身退,回商山继续隐居。
李嗣给儿子取名“商隐”,也许是希望李商隐长大后能够像商山四皓那样有德有才、不求闻达、功成身隐吧?李氏的先祖李聃强调“功成而弗居”,“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李商隐3岁左右,李嗣受聘为浙江东西两道观察使幕僚,李商隐随父亲在浙东越州(今浙江绍兴)、浙西润州(今江苏镇江)生活,所以他对江南并不陌生。在父亲的教导下,李商隐自幼饱读诗书,“五年诵诗书,七年弄笔砚”(《上崔华州书》),沾染了江南的灵秀之气。
小时候,李商隐读到本朝史学家刘知己的《史通》,还有他的儿子刘迅所著《六说》,牢牢记住了里面的话:“是非系于褒贬,不系于赏罚;礼乐系于有道,不系于有司。”他对于《春秋》等经典所揭示的道理,久羡怀藏,手书口咏,不只是把它当成学习材料,也想着将来作为处理社会事务的指导。
长庆元年(821年),李商隐10岁。这时,晴天响起霹雳,父亲病逝。此前,他从未觉得死亡离他这么近。作为长子,他身穿孝服,侍奉母亲,带领姐弟,千里迢迢把亡父的灵柩运回荥阳安葬。祖父坟墓也在那里。
当时,由于千里归葬,家财耗尽,他家一贫如洗。“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祭裴氏姊文》)又因为守丧,他和弟弟羲叟不能做工,也不能去学校学习。羲叟这个名字,也是李嗣取“伏羲时隐者”之意。
李商隐后来在《祭裴氏姊文》回顾这段时光说,自己十岁左右,正是跟着老师读书的年龄,父亲不幸病逝,他亲自扶着父亲的棺材,举着引魂幡,把灵柩运回家乡安葬。四海虽大,却没有他的立足之地。离开家乡那么久,也没有一个亲朋可以依靠。他把父亲葬在荥阳坛山祖坟里,全家就如同逃亡流散的游民,因为他们没有户籍,无所归属。等到守孝三年把丧服脱掉,吃饭的问题就迫在眉睫。自己是家中长子,需要马上找工作养活母亲和全家。后来勉强在郑州落籍,名字登记在乡下,只能靠帮人抄书舂米赚钱,一天天地挨下去。
按照唐代风俗和制度,李商隐为父亲守丧三年。礼教规定,父母死了,子女一般守孝三年。如果自己有官职,一般要停职回家守孝,到三年守孝期满再重新任职,称作起复。父母死了,唐代以前儿女要庐墓守丧,到了唐代一般不再这样做,不过也有人为了表达孝思而庐墓的。李商隐的堂叔李处士就曾为父亲庐墓守丧三年。而柳仲郢的祖母去世后,父亲柳公绰曾经三年不沐浴。
长庆三年(823年),李商隐十二岁。三年孝满,父丧解除,为维持生计,他们就搬到郑州,在那里占籍为民。
李商隐的祖籍是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史记》载:“河内谓怀州。”隋设河内县,为怀州治所。唐朝先后在济源设置怀州,后改为河内郡,后又复名怀州,以济源还怀州。
李商隐也常常提到怀州河内。比如他在《剑州重阳亭铭并序》末署名“太学博士河内李商隐撰”,在《戏题枢言草阁三十二韵》中说:“我家在山西。”
李商隐的高祖李涉曾任美原(今陕西富平)县令,曾祖李叔恒曾任安阳(今河南安阳)县尉,祖父李俌曾任邢州(今河北邢台)录事参军。从祖父那辈,李家迁到荥阳(今河南荥阳)。
李商隐把荥阳作为自己的故园:“荥水之上,檀山之侧,汝乃曾乃祖,松槚森行。伯姑仲姑,冢坟相接。”(《祭小侄女寄寄文》)“檀山荥水,实惟吾家。灵其永归,无或栖寓。”(《祭裴氏姊文》)“为邦属故园”。
荥阳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东有鸿沟连接淮河、泗水,北依邙山毗邻黄河,南眺中岳嵩山,西过虎牢关接洛阳、长安。隋朝改荥州为郑州。唐朝改郑州为荥阳郡,后在郑州置东畿观察使。
唐朝高宗时期定洛阳为东都,武后时改东都为神都,后保留上都京兆府、东都河南府、北都太原府。《周礼》疏:“郊外曰甸,百里之外,二百里以内。”当时,凤翔距上都长安三百一十五里,称西郊;华州距上都长安一百八十里,称近甸;郑州距东都洛阳二百八十里,是东都之畿甸。
在郑州,他找了一份抄写公文的工作。当时书籍、公文保存的主要途径是抄写。在上古时代结绳记事,以后发明了象形文字,用甲骨作为书写材料,后来又把文字写或刻到木片、竹片上,用绳穿起来,称作竹简、木简。
据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一天要看一百多斤重的简牍。西汉东方朔用三千多根木简写了一封信,汉武帝花了两个多月时间才看完。东汉宦官蔡伦创造了用树皮、麻头、旧布、渔网等作为原料制造出来的纸。随着纸张的推广普及,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图书大量涌现,抄书就成为一种社会十分需求的职业。
从甲骨文刻字,到雕刻在青铜器上的花纹和文字,再到刻石刻印,将石碑及其他石刻文字用纸、墨捶印出来,本朝已经出现了拓印这种新技术。
尽管如此,书籍传播和公文印制仍然跟不上社会需求。政府公文分发到各地各级机构,都需要雇人抄写、校对。本朝刚建立时,朝廷里有二十名校对员和一百名抄写员,后来都遣散了,专门雇用社会人员抄写。他在郑州找到的就是这样一份工作。
后来李商隐的母亲病逝,与李嗣合葬于荥阳。这时,家族中只有李商隐一人为官,“曾孙商隐,以会昌二年由进士第判入等,授秘书省正字”[《请卢尚书撰曾祖妣志文状》(题下原注:故相州安阳县姑臧李公夫人范阳卢氏北祖大房)]。
在为母亲守丧期间,从会昌三年(843年)开始,李商隐四处奔波,将姐姐、侄女和散落各处的亲属遗骸迁葬荥阳。李商隐全力策划并筹措经费,具体的营葬事宜则由弟弟羲叟办理。
李商隐曾经亲往寻访裴氏姊当年在获嘉的具体墓址,他的这个姐姐新婚不久就被遣回娘家,十九岁郁郁而死,葬于获嘉,当时李商隐刚出生不久。正式迁葬荥阳坛山时,李商隐未能前往,由羲叟办理具体营葬事宜。“至会昌二年,商隐受选天官,正书秘阁。将谋龟兆,用释永恨。会允元同谒,又出宰获嘉,距仲姊之殂,已三十一年矣。”“卜以明年正月日归我祖考之次,荥阳之坛山。”(《请卢尚书撰李氏仲姊河东裴氏夫人志文状》)
李商隐写了祭文:“呜呼哀哉!灵有行于元和之年,返葬于会昌之岁,光阴迭代,三十余秋。得不以既笄阙庙见之仪,故卜吉举归宗之礼?不幸不佑,天实为之。椎心泣血,孰知所诉!”“即五服之内,更无流寓之魂;一门之中,悉共归全之地。”(《祭裴氏姊文》)
刘稹之乱平定后,羲叟把妣卢氏从荥阳迁往怀州雍店之东原,归附于曾祖安阳君。虽然原来也曾卜于正月,但是因为刘稹叛乱,等到八月才由荥阳坛原将灵柩迁往怀州。又从获嘉移裴氏姊灵柩,从济源移侄女寄寄,葬于荥阳坛山。又将徐氏姊迁往景亳(今河南偃师)与徐姊夫合葬。经过这番归葬亲属,经济拮据,不得不再次移家。
李商隐出生于号称大族的衰门,从曾祖父起,连续几代都是寡母孤儿,形影相吊。至此,李商隐家族“五服之内,更无流寓之魂;一门之中,悉共归全之地”(《祭裴氏姊文》)。
《旧唐书》称李商隐“尤善为诔奠之辞”。李商隐祭奠自己亲友所作的祭文,可谓情谊深厚、痛心疾首。同时,他还代人作了许多祭文。
由于李商隐从小就感受到漂泊的艰辛,从3岁随父亲浙水东西,半世漂泊,直到临终前,其实一生都是在漂泊中度过。将作者自身的不幸遭遇深深糅合进去,他又擅长设身处地感受对方的悲痛,而相似的经历也往往引起他的共鸣,从而流露自伤之情。如:“汝夫文章,播于友朋。身否命屯,久而不第。郎宁、合浦,万里乖离。”(《为外姑陇西郡君祭张氏女文》)
再比如:“书断三湘,哀闻五岭。天涯地末,高秋落景。”(《为荥阳公祭吕商州文》)“举无遗算,仕匪遭时。何兹皓首,不识丹墀。”(《为司徒濮阳公祭忠武都押衙张士隐文》)这里面的“身否命屯,久而不第”“何兹皓首,不识丹墀”说的又何尝不是李商隐自己。
祭文这种直面死亡的文体,正好成为李商隐寄托内心悲哀的载体。正如他的咏物诗中都有自己,他从别人的不幸想到了自己的经历,扩大到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同时,他的祭文能够将生命的悲哀上升到命运的悲哀、时代的悲哀,因此具有更深的意义,从而使祭文这种文体实现了形式与内容的最好的结合,开拓出了文章的境界。
比如《祭徐姊夫文》:“呜呼!以君之文学,以君之政术,幼以自立,老而不倦,亦可以为君子人矣,君子人欤?而不即清途,不阶贵仕,此其命也,夫何慊焉?”
这是为别人打抱不平,也是为自己打抱不平。他总是从别人的命运想到自己的命运,他的祭文也成了自己不幸的真实写照,甚至是谶语。
李商隐尤善为诔奠之辞,但是对至亲之人,对父亲、母亲、妻子,是没有祭文的。
羲叟特善古文,屡次规劝他放弃今体仍作古文,不要把才能浪费在四六文上。而他充当幕僚,总是奉命撰稿,行文完全受制于人,不能随便发挥。父亲给他取名“商隐”,给弟弟取名“羲叟”,是早已预言了他们的命运。羲叟后来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曾任河南府参军,正八品下阶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