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的启发
美国管理学会每年都会从其会刊《美国管理学会学报》(AMJ)所刊载的大约60篇论文中,择优选出一至两篇授予“最优秀论文奖”。为了更好地理解“单一案例”的价值,本章将介绍得克萨斯大学普洛曼教授率领的团队关于组织变化的研究(该文获得2007年最优秀论文奖)。③需要注意的是,AMJ的案例研究只关注现象本身,论文中出现的企业、团体名称均为化名。
首先,官方的授奖理由如下页所示。
组织变化是管理学中关注度最高的课题之一。美国管理学会也有相当数量的学术权威进行了颇有建树的研究。其中一项公认的说法如下所述:
仅仅通过渐进积累细微的变化,是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radical change)的。
关于这一主流观点的代表性概括被称为“间断均衡模型”(punctuated equilibrium model)。④“间断均衡模型”认为在长期渐进的变化之后,最终不会出现一些破坏既有框架的非连续变化。在这种状况下,要适应非连续性变化的环境,组织就不能连续且渐进地做出改变,而应改革其战略、组织构造、过程、管理以及人才等各要素。迈克尔·图什曼(Michael Tushman)是该模型的最早提倡者,他提出“急剧的变化只可能发生在非连续的场合”这一主张。图什曼本人也因此成为“组织变革理论”的权威。⑤其后又陆续有为数众多的研究者推进图什曼的上述主张,认为有计划性和前瞻性的领导者主动地推动才是组织根本性变革的主要原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图什曼的观点的正确性。
授奖理由 《美国管理学会学报》2007年最优秀论文奖
该研究选择无家可归者(homeless)作为研究对象,以地方教会为无家可归者提供食物为研究案例,挖掘其对管理学的启示。对于本学会而言,这也是十分新颖且具有独创性的案例研究。该研究有充分的数据支撑,它独特的论述方式具备足够的吸引力让读者产生读下去的欲望。文章采用了较为复杂的理论,可谓一种革新性的尝试,应用到本案例中则恰到好处。
结论的核心部分出乎意料,毋庸置疑也是十分重要的。读者从中可以发现“所谓急剧的组织变化,其实是在无意识中有创造性且缓慢进行着的变化”。这种变化有违人们的直觉,但是作者通过精心设计的研究方法、丰富的调查数据、恰到好处的理论运用以及让读者产生阅读兴趣的行文方式,让该论文在具备说服力的同时也不乏趣味性,实为一篇极富洞见的上乘之作。课题负责人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研究人员,这是他所指导的5位年轻研究人员团队合作的结晶,从这一点来说该论文在研究范式上具备原创性,同时也为教学上的论文指导提供了标准的范式。
这种观点跟本章开头所介绍的“神有计划地创造这个世界”这一神创说多少有些相似。对于一个组织而言,如果领导者没有明确的蓝图愿景且不能够有计划地推进,那么根本性的组织变革将不可能发生。当然,小范围或者小集团层次的变革是个例外,但我们很难想象没有计划性的领导者推动的根本变革。
然而,普洛曼等人对该说法提出了质疑。他们的研究出于机缘巧合,碰巧有教会委托他们做调查研究,普洛曼团队在该调查中观察到了从常理上来说不太可能发生的组织变化。简单地说,他们发现,微小的变化会以一种意料之外的方式结合在一起,最终产生根本性变化。
正如本章开头所介绍的进化论一样,他们像达尔文那样通过自己的研究调查,留意到细微变化所具有的重大意义,从而发现了像进化论那样在没有计划的前提下发生变化的因果关系链条。
那么,初期的细微变化是如何逐步升级并最终使组织内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呢?在进入详细说明之前,为便于读者理解,我们可以先看一下图2-1。将新生教会和既有教会进行比较,教会的基本属性(集体身份、信徒的构成、主要财源)发生了变化。
图2-1 产生变化放大的要因
产生变化的一个关键词是“放大”。也就是说一些非常细微的变化不断增加,最终会产生巨大的变化。普洛曼等人的研究显示,产生放大的原因主要由教会所处的社会环境、教会相关人员的行为以及环境与行为间的相互作用这三个要素。
据此,该研究团队将该案例作为“偏离案例”来研究,挑战常识。
由于本书主要关注案例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所以笔者不打算深入探讨普洛曼等人所使用的复杂理论,而是在介绍案例的过程中将产生变化的诸要素进行解释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