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之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章 蒙马特之魂劳特累克

在法国巴黎有两个著名的歌舞厅丽都和红磨坊。坐落在蒙马特高地的红磨坊,是全世界游客尽人皆知的地方。2001年美国好莱坞著名的影星尼克尔.基德曼和英国著名演员伊万.麦克格雷格共同演绎的歌舞片《红磨坊》再一次把人们的目光引到巴黎的红磨坊,尼克尔.基德曼和伊万.麦克格雷格更是红遍全球。

在《红磨坊》这部影片中有一位个头矮小,头戴礼帽,鼻子上架着一副眼镜的画家,这就是劳特累克。说道劳特累克和红磨坊的渊源要从巴黎的蒙马特高地说起,在19世纪的初期蒙马特高地周围还是一片村舍和风车环绕的乡村,后来这里因为房租和生活费比较便宜逐渐成为穷画家、诗人、外国人和低收入者的聚集区。

蒙马特高地的中心建筑是圣心教堂修建在山丘上。从巴黎市中心乘地铁2号或12号线就能到达。圣心教堂是罗马拜占庭式风格的教堂,教堂的大圆顶四周为围绕着四个小圆,教堂后面有一座高84米的方型钟楼,钟楼放置了名为“萨瓦人”的大钟,重19吨,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钟之一。每当钟声响起,巴黎城里的各个角落都能听到它那悠扬的钟声。

教堂正面是三个拱形大门,大圆顶两侧有两尊骑马塑像:法国国王圣·路易和民族女英雄圣女贞德。教堂通体为白色,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熠熠生辉,1919年建成,设计师为保罗·阿巴迪(Paul Abadie)。教堂的建设是为了纪念普法战争后遭到法国新政府凡尔赛军和普鲁士军队的联合镇压的巴黎公社时期死去的同胞。

每年到圣心教堂参观旅游的游人数不胜数,教堂内部宽敞的大厅里是一排排的木椅,教堂前面的祭坛上是耶稣基督受难的十字架,高大的穹顶上绘有圣经故事气势恢弘,庄严肃穆。教堂里面有许多雕塑、壁画和马赛克镶嵌画,每到礼拜日教堂里都会传出唱诗班的歌声。这里也是成为了艺术家的胜地,游客们可以坐在教堂前的台阶上俯视巴黎城,同时可以欣赏到街头艺术家的精彩表演。

在教堂的西侧有一个丘顶广场,不大的广场上聚集着很多的画家、摄影师和剪影师为游客画像、拍照、剪影和兜售艺术品。广场周围有很多的咖啡馆也非常有意思。

从山丘走下来就是库利希大街,这里走过去就是到了大娱乐街,就能看到红磨坊歌舞厅的巨大的谷仓式建筑上的红色风车了。这里一到夜晚整条街霓虹灯闪烁,耀眼的红光笼罩在红磨坊的建筑上,街道上更是人声喧闹,熙来攘往。红磨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下半叶,来自世界各地的流浪艺术家在蒙马特高地作画、卖艺。

从19世纪初至今蒙马特高地聚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流浪艺术家有德加、梵高、劳特累克、西班牙的画家比加索、拉蒙卡萨、德兰、弗拉芒格和卢梭,保加利亚的巴斯金、诗人阿波利奈尔、诗人保罗.福尔、意大利画家莫迪利亚尼等人。

毕加索就在一座叫“洗衣船”的公寓里住了4年并创作出他的立体主义杰作《亚维农少女们》。“洗衣船”的遗迹还在,这个区域的公寓经过改造现在还有艺术家在此居住。这一带充满艺术气氛,一直是巴黎最别致、最多姿多彩的城区之一。

世界各地的艺术家的到来使得蒙马特高地蜿蜒曲折的石子路两侧的小咖啡馆、小酒吧生意兴隆。后来一些舞女穿着镶有繁复花边的长裙在这些小咖啡馆、小酒店跳“康康舞”讨生活。1889年10月6日,红磨坊歌舞厅在狂热的康康舞音乐声中正式诞生了。

画家劳特累克在巴黎长居于此,画了大量反应红磨坊舞女和红磨坊夜生活的作品。

亨利·图卢兹·劳特累克,1864年出生于法国阿尔比的一个生活富裕的世袭贵族家庭。1901年9月9日逝世于阿尔比的马尔罗美城堡,年仅37岁。劳特累克是后印象派画家、近代海报设计与石版画艺术先驱,被人们称作“蒙马特尔之魂”。

1873年劳特累克在巴黎的Condorcet 中学读书,只有在假期的时候他才回到阿尔比的家中。

1877年劳特累克13岁这年,他骑马摔断了双腿,治愈后双腿留下残疾,14、5岁的时候他就停止了生长,在以后的岁月里劳特累克的身高就停止在了少年时期。畸形身材使劳特累克变得自卑,也给他的生活带来了一系列改变,他远离了上流社会。由于劳特累克喜欢画画,他的母亲鼓励和支持他从事绘画,成就了这位天才画家在绘画艺术上的成就。

1882年末劳特累克在巴黎的美术学院认识了勃纳尔同一时期他又结识了梵高,他与印象派画家莫奈、毕沙罗等人都为好友,深受印象派绘画的影响,特别是德加的绘画题材和技巧影响了他,同时他也接触到了日本浮世绘,在后来的绘画中劳特累克吸收了浮世绘的绘画技巧。

1886年在蒙马特劳特累克认识了苏珊.瓦拉东并坠入了爱河,苏珊.瓦拉东为画家们做模特,在劳特累克、德加和雷诺阿等人的影响下苏珊.瓦拉东开始学习绘画后来成为了一位知名画,更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女画家。经过一段交往苏珊.瓦拉东离开了劳特累克,这段经历对劳特累克影响很大。

劳特累克不少作品的题材取自巴黎蒙马特一带的生活场景。劳特累克的艺术生涯与巴黎红磨坊的繁荣紧密相连,劳特累克长期生活在红磨坊中,他在红磨坊有一个固定的位置,在这里他观察红磨坊的场景和人物,进行创作。他以自己的角度描绘那些红磨坊中的女性。他擅长人物画,强调人物的生命力与写实感,他的作品中不仅描绘了那些贪婪的看客、嫖客,还表现舞者、女伶和妓女等中下阶层人物的生活,也表现了沙龙、咖啡店、夜总会和妓院的生活场面。

这一时期我们找一些劳特累克的作品进行解读。1895年的《丑角夏玉卡》,画面中徐娘半老的夏玉卡体态已渐发胖,肌肉松弛,因长年过着无度的夜生活身体疲惫不堪,她侧身坐在桌边,一缕头发上系着黄色的发带,身上穿着黑色镶有黄色透明纱花边的裙子,打扮得既浪荡又滑稽的样子,她侧着脸,模样隐含着心酸,让人感到了生活的艰辛。

《珍妮·阿弗莉走进红磨坊》和《珍妮·阿弗莉走出红磨坊》两幅作品描绘舞女珍妮在舞台上疯狂的种种表现和她在舞台之外的日常生活的瞬间。

《红磨坊舞会》劳特累克用半圆形的构图表现舞会的场景。在以绿色调的环境为背景衬托出画面中的红衣女子,使得她显得更加鲜明突出。一群绅士围绕在场地周围。画面中心是一对男女在翩翩起舞,男人随意屈腿跳舞,沉醉其中,纵情恣意;舞女提起长裙,踢着腿,扭动着身体,放浪形骸,尽情取悦客人。画面中的人物表情呆板,动作疯狂,男男女女们在红磨坊纵情狂舞,从中获得一点精神的快感,然而他们又是麻木的。

劳特累克为拉·古吕画的《红磨坊里的拉·古吕》有的翻译为《走进红磨坊的贪食者》也成为了劳特累克的代表作之一。又译名《拉·古吕在她的妹妹及一个舞女中间》。画面是半身特写,表现拉·古吕在妹妹及舞女陪同下正进入红磨坊舞场时的瞬间情景。两个女伴的身体都只画了一半,身穿深色的衣裙,隐没在背景中,用以突出身着浅色袒胸露背衣裙的拉·古吕的形象。

劳特累克运用对比的手法塑造形象,画家没有刻意的塑造陪伴女子和背后过路的男子的形象,而是采用深色调平涂着色表现人物形象,而是突出拉·古吕的形象。

画家用明亮的颜色擦涂拉·古吕的衣裙,使衣裙的线条奔放富有变化,明、暗对比强烈。拉·古吕的面孔和皮肤在暗色调背景的衬托下显得鲜亮,衣服上的灰绿色的线条与背景颜色相互辉映。这幅作品突出了拉·古吕的形象,让我们感到面前出现的是“夜总会的女王”。

劳特累克用精练的笔触,用鲜明的色彩对比,深入细致的刻画人物性格。他笔下的妓女心态复杂,生活在灯红酒绿下,不做作,非常真实自然就如同是生活的本身。他的作品记录了19世纪法国巴黎夜生活的灯红酒绿,真实的反映出了当时的巴黎社会生活的侧面,同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评论家们认为劳特累克是画“活动中的人们的肖像画家”。劳特累克自己说:“我描绘真实的场景而不是进行虚构。”他从社会下层女人身上发现了另一种美,这些女性形象揭示出生活的本质,他将丑陋的现实社会变成了艺术作品形式上的美,有人称他为红磨坊画家。

1891年,劳特累克应“红磨坊”老板齐勒之邀设计一幅巨型海报,由此诞生了西方海报史上的不朽之作《红磨坊与拉·古吕小姐》,这是第一张现代意义上的海报作品。

劳特累克那些描绘的红磨坊与小酒馆的大幅招贴上有三位他最钟情的谬斯女神。法国女歌手伊薇特·吉尔贝(Yvette Guilbert),梦幻舞者路易·福勒(Louis Weber)、康康舞皇后珍妮·阿弗莉(Jane Avril)。

劳特累克创作的石板画海报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石版画发明于18世纪末的德国,在19世纪后期许多画家开始尝试运用这种绘画技术,劳特累克与杜米埃并称为19世纪最重要的石版画家。他的石板画海报大胆地舍弃了西方传统的绘画技巧,受到日本浮世绘的影响,他采用线条表现空间感,使用鲜艳的色块,动感的人物形象,画面中人物大胆性感的动作,刺激着人们的感官,成为当时巴黎重要的商业海报。

劳特累克描绘十九世纪巴黎的咖啡馆、酒吧和红磨坊等著名歌舞厅生活的作品,以其细腻的情感与同情的笔调记录红磨坊的舞者、妓女们生活的点点滴滴。用绘画作品把有血有肉的底层社会女人的真情实感表露出来。红磨坊的舞女有法国的、美洲、英国的,也有来自欧洲其他国家的。她们对生活的要求不高,只希望能够遇到一位自己能够托付终生的男人,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劳特累克的作品还展现了在巴黎的艺术家社交圈的生活,对巴黎人休闲生活进行了描述有《隆尚赛马场赛马》、《在巴黎布洛涅森林散步》和《滑冰》这样的作品。

很可惜的是劳特累克本人,虽然描绘了红磨坊的疯狂与人性的丑恶,但最后也沉湎之中,同那些他画中贪婪的男人一样在蒙马特夜夜狂欢中毁掉了自己。

劳特累克把现实生活中观察到的丑陋的东西用自己的方式转化为艺术形式上的美,他的绘画作品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让我们用不同的眼光看待红磨坊中的女人们,让我们感受到了真实的社会生活,引发我们对社会和对女性命运的思考。在一定意义上劳特累克记录了社会底层女性的命运,他的作品在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上不会因为时间的飞逝而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