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一本披露美国阿富汗战争失败原因的奇书
摆在你面前的这本《阿富汗文件》是一本奇书。它将以令人惊讶的真实与鲜活的笔触,满足你对美国发动20年阿富汗战争与重建为何到头来却以一场大溃败而收场的好奇心。
根据作者克雷格的披露,这本书主要基于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即对在阿富汗战争中直接发挥作用的1 000多人采访的记录,以及数百份美国国防部备忘录、美国国务院电报和其他政府报告”。作者以一位资深调查记者的敏锐感,凭借对文字和材料的娴熟驾驭,按照自身对阿富汗问题的学术理解,鲜活、细致、系统地剖析了美国历届政府——特别是小布什政府和奥巴马政府——是如何一步步陷入阿富汗战争和重建的泥潭的,又是如何在近20年里不断重复着“战争正在取得进展,胜利即将到来”这样的公开宣言最终却走向了大溃败的。
阿富汗变局应是2021年最大的地缘政治事件。美国前后4任总统用长达20年的时间、高达万亿美元的直接耗资(不少材料称美方总耗资达2.26万亿美元)进行了阿富汗战争,造成2.4万名美军士兵伤亡(不包括盟军阵亡的1 100余名官兵),以及10多万阿富汗人死亡(阿富汗军警阵亡6.6万,平民死亡4.7万)、200万阿富汗人成为难民,而美国所取得的“战争成果”与“重建成就”,却在阿富汗塔利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重返喀布尔的进程中被迅速且全面地清零了。美国建国以来卷入的史上时间最长的战争竟以这种结局收场,着实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有鉴于此,这本书的作者针对美国政府所犯错误的条分缕析,不仅有助于读者全方位理解美国20年阿富汗战争的溃败之因,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后美军时代其他国家在参与新一轮阿富汗重建时能充分吸取美国的教训,不重蹈覆辙。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用大量的第一手材料说话。这些材料通过作者的学术归类,富有逻辑地呈现出来,使读者能从美国在阿富汗的大量一线官兵(大都是一线的初级军官)和华盛顿的关键政策制定者发出的真实声音中,深刻体会到美国领导的这场阿富汗战争和重建是如何在美国政府的不断纠偏、不断调整中走向溃败的。
虽没有复杂的学理性阐释,但通过典型的案例、精彩的援引,作者为读者拨开了云雾,展现了这场战争与重建进程的本来面目。或者说,通过对第一手鲜活材料的大量援引,作者揭去了覆盖在官方叙事上的那层光鲜的、被净化过的涂层,呈现出阿富汗战争与重建的惨酷真相。这使此书比诸多其他阿富汗问题研究类作品多了不少真实性。它让很多发生在阿富汗战场上原本看起来不可思议的现象有了逻辑自洽的解释。这使长期跟踪阿富汗问题的研究者读后为之一振,恍然大悟后发出“原来如此啊”的喟叹。
这本书的另一大特点就是,作者基本上按时间轴线娓娓阐述。这种叙事方式为读者勾勒出了一条美国政府是如何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地逐步陷入阿富汗战争和重建“泥潭”的清晰的时间线。读完此书,读者总会有一种这样的感觉,即美国仿佛是被一种无形的、难以抗拒的力量给一步步拖进泥潭的,抑或是被一种越滚越大的问题雪球压垮的。这既有美国决策者、执行者难以掩饰的救世主般的傲慢与武断的原因,更有美国制度本身的一些顽瘴痼疾的原因。甚至更进一步,读者阅毕会倾向于认为,与其说美国政府最终毅然决然地撤离阿富汗是“为了集中力量对付中俄”,不如说美国政府最终不负责任地仓促撤离,是由于看不到美国主导下阿富汗战争与重建成功的希望。
正如作者所言,这本书是介于新闻报道与学术研究之间的作品,读之饶有趣味,绝不枯燥。作者是调查记者,对材料的选择与剪裁处处折射出新闻人的独到视角与匠心独运,凸显出作者对问题本质的精准把握。而且,读完掩卷,那些鲜活的一线感悟与观察往往还能浮现于读者眼前,成为一个个抽象而复杂的阿富汗问题的生动诠释。对于原本就对阿富汗问题有着一定研究基础的读者而言,这本书的代入感很强。阿富汗纷乱的战场、官场、名利场,伴随着文字,会不停地在读者眼前切换、跳跃,使读者对艰深复杂的阿富汗问题的实质有了更加鲜活、立体的认知。
这本书基本上按时间顺序分成六大部分,主要围绕14个大的“失误”,条分缕析地揭示了美国政府为什么在失败的泥潭里不能自拔且越陷越深。若进一步归类,这14个大的“失误”主要涉及“与谁为敌”和“为谁而战”这两类问题。
“与谁为敌”主要是指,过去20年里,美国历届政府一直没搞清楚,在这场越打越久的阿富汗战争中“到底谁是坏人”,这既是时任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美国历史上唯一当过两任国防部长的人)的抱怨,更是美国广大一线官兵的困扰。实际上,美国政府从决策者到一线官兵之所以一直没搞清楚这个根本性问题,主要在于——正如作者在书中反复揭示的那样——美国历届政府乃至每一届政府任期内对阿富汗战争所追求的目标诉求的反复调整,要么设定太多,要么设定模糊,要么设定得过于简单,要么设定得不太可行。这让一线实施者无所适从,继而无从下手。从一开始出于报复的简单化反恐诉求,即聚焦于打击基地组织及其庇护者塔利班政权、塔利班武装,到后来推进日益多元化的建国建政目标,包括反恐、维和、平叛、禁毒、反腐、强化中央集权、立军立警、发展经济、保障女权,再到最后阶段聚焦政治对话与撤军走人,华盛顿在阿富汗的目标诉求一直在变动;即便是一以贯之的反恐行动,华盛顿也是从初期聚焦于打击基地组织(其中,塔利班也是重点被打击对象),逐渐转变为后期重点打击“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其中,塔利班又是反恐的重要伙伴);其间,小布什执政时期还发起了一场伊拉克战争,这场战争虽致力于“改造中东”,但却对阿富汗战局走向影响深远,它为塔利班的死灰复燃直接提供了难得的喘息之机。随着目标诉求的不断切换,美国及其盟友在阿富汗所要打击的敌人在不断切换,所要合作的盟友或伙伴也在不断切换。这种不断切换辅之以缺乏长线战略,逐渐使美国政府在阿富汗战争与重建进程中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前一个问题没有解决掉,又催生出新的问题,新问题裹着老问题,如同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滚越沉,最终导致“处理系统过载”,压垮了美国对阿富汗战争与重建前景的所有信心,最后只好一走了之。
“为谁而战”主要是指,美国努力打造的阿富汗国家安全部队带有一个致命缺陷,即这支国家级安全部队自成立之日起,就没弄明白或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那就是他们究竟为谁而战。对其而言,他们或许是在为美国人而战,因为他们的薪俸是美国人发的,他们的教官主要也是美国人,他们打仗的主要目的也是配合美军进行反恐、平叛、维和行动;他们或许是在为阿富汗政府而战,因为这是美国教官培训时经常灌输的思想,他们平时也受令于政府、受令于总统,只是各级政府官员、各级军官警官的贪婪腐败使他们不愿为这样的政府卖命,不愿服从这样的长官的指令;他们或许是在为地方军阀和部落头领而战,因为地方军阀与部落头领成了他们的顶头上司,而服从、效忠于顶头上司既是军人的天职,更是其传统部落文化的一部分;他们或许是在为养家糊口而战,因为“这是一份薪水可观的工作”,他们甚至可以为此随意变卖制服和随身武器,甚至为了更高的收入而携带武器入伙反政府武装;他们或许是为了信仰而战,因为他们中有不少人是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古兰经》就是他们平生摸过的唯一书本,他们甚至可以出于“圣战”情结而不带任何负疚感和毫不迟疑地枪杀培训他们的美军教官,枪杀与他们一起摸爬滚打的美国队友,因为这些美国人是“异教徒”。由于缺乏统一思想,这支由怀揣不同诉求的阿富汗人组成的安全部队自然也就缺乏敬业精神和纪律意识,综合素养更无从谈起。可想而知,美国历届政府寄希望于打造这样一支安全力量来保卫其在阿富汗重建的安全成果、政治成果、经济成果、社会成果,到头来必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有多期待就有多失望。读者在翻阅这本书时会明白,这支号称拥有35万之众的阿富汗国家安全部队为何在塔利班的攻势面前一枪不发就弃城而走了。尽管这本书的成书时间应是在塔利班势如破竹攻城略地并重夺阿富汗政权之前,但作者对这些材料的梳理已将美国在阿富汗的归宿提前昭告天下了。
除了上述的两大核心问题之外,此书还揭示了一些衍生性问题。例如,美国人在阿富汗重建中喧宾夺主、复刻美国式的做法往往招致严重的水土不服,老问题没解决,新问题又出现。又如,美方负责阿富汗战争和重建的一线官兵经常调整、轮换,“大多数部队部署到战区的时间是6~12个月”。等那些对阿富汗问题缺乏了解的一线官兵好不容易适应了当地环境并且准备甩开膀子大干的时候,服役周期结束,“打道回国”,这导致很多工作、项目、规划陷入“穷折腾”“原地打转”“重复劳动”的境地。再如,来自美方的大水漫灌式援助与借力旧式军阀的做法,滋养了喀布尔政权体系的超级腐败,为塔利班的反政府活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正当性”与“号召力”。此外,美国政府严重缺乏整体统筹、连贯持久的阿富汗战略,每一届政府都缺少至少4年能一以贯之的阿富汗经略,一个20年的战争似乎竟有20个年度规划,且前后并不能有效衔接,从而很难达到一个久久为功的经略效果。特别是很多项目、规划都是“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桌子执行,拍大腿后悔,拍屁股走人”,这就使美国在阿富汗留下了诸多烂尾规划、“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项目、“有人建、无人养”工程,它们的存在就成为腐败、浪费与绝望的地标。连拜登政府最后的仓促撤离,其实也是一种“拍脑袋决策”工程,其所导致的不负责任之恶果,给当下与未来的阿富汗重建制造了很大祸患。上述这些感悟,读者都会从这本书中一一获取。
若非要给这本书指出一点不足,那就是作者在利用第一手材料揭示美国的阿富汗政策失败时,没有触及阿富汗这个国家自建国以来一直存在的本质问题,即城乡二元分立、对立问题。也许,反映这个问题的第一手材料本身就比较少,或者作者本人对有关这一问题的材料不太敏感。
城乡二元对立问题一直是阿富汗国家建设的大问题、根本性问题。美国人也好,当年的苏联人也好,他们在阿富汗的折戟都与没能解决好这个问题密切相关。当年苏联人曾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曾支持当时的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政府(左派政府)的一些激进政策,如在农村和山区开展土地改革、妇女解放等运动,以期一举将封闭、落后的部落农村和山区带入现代社会,并与城市生活对接。然而,苏联人以及阿富汗左派政府当年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这些强迫性的运动式改革,遭遇了拥武自立的部落统治阶层的强大反抗,而且这种反抗成功地被反苏“圣战”势力及其支持者大加利用,这使部落农村和山区成为当年反苏“圣战”的大后方、根据地。尽管苏联人控制着环阿富汗公路沿线的城市,但近八成阿富汗疆域处在失控区。基于这样的城市经济和政治而存活的喀布尔亲苏政权,自然会在苏联红军撤离后迅速崩盘。同理,美国人过去20年对阿富汗的经略也基本集中于环阿富汗公路所串联起来的城市地带,美国人并没有努力打破城市和广大农村、山区之间的藩篱与分立。美国大力推进的阿富汗重建主要受惠方是城市。这些阿富汗城市日益与国际社会接轨,日益市场化、世俗化、多元化。然而,广大农村和山区社会依旧落后、闭塞,宗教氛围浓郁,经济自足自立。城乡两极分化加剧了城市精英阶层与农村和山区精英阶层的对立,社会被撕裂,互无同理心。这就使广大农村和山区成为塔利班甚至伊斯兰极端暴恐分子“退可守、进可攻”的理想根据地。美国在阿富汗20年的重建只是将一些城市带入了现代社会,但这只占阿富汗国土面积的20%左右,广大农村和山区则成了反美反外军反政府的“武装‘圣战’割据者”的天下。农村与城市生活在两个世界。结果就是,美国人努力打造的城市社会在阿富汗犹如一个个空中楼阁、一个个无根世界。阿富汗城市基本活在“美援”(美元与美军)的支撑上,农村则活在自给自足的农牧经济上。“美援”一走,城市经济即刻崩溃。
尽管如此,《阿富汗文件》仍不失为一本可为广大读者指点迷津的书。实际上,阅读这本书能让中国读者的脑海中不时浮现出成都武侯祠里面的那副著名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本书的妙处就是,其所反映的美国治阿失误与这副对联似乎格外契合。
由此想到,中国政府一直坚持的“阿人主导,阿人所有”主张,绝对是未来任何国家参与阿富汗重建都必须要遵循的一条铁律。自1747年建国以来,阿富汗民族已在这个复杂的地缘环境里生存了近三百年;再往前溯,甚至自亚历山大东征以来的两千余年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阿富汗诸民族,正是在大国激烈的地缘博弈的反复锻造、淬炼中繁衍生息的。阿富汗人能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地缘环境中生存上千年,自有其生存哲学与逻辑。依循阿富汗社会本来的发展轨道,就是这本书留给广大读者的另一个启示。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胡仕胜
2021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