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读山海经3:多姿多彩的神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女娲功劳大

《山海经》中提到过一个叫女娲的神灵。

这个神灵可不一般,她在我国神话史上是以女性的形象出现的。不过,这个女神和我们熟知的、温柔美丽的七仙女不一样,她是一个长着人的面孔、蛇的身子的女神。

女娲

哎呀!她到底是人还是蛇啊?这样的形貌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动画片《葫芦兄弟》中的一个角色——“蛇精”。蛇精披着美丽的外表,却总是做坏事。可女娲与蛇精完全不同,她来自上古时期,为人们做了不少好事,人们都喜欢她、感激她、敬佩她。关于她的故事,请听我慢慢道来。

女娲总是拖着一个像蛇一样长长的身体,没有一丁点儿变化吗?

不!据说,她一天之内能变化七十次*,比现在的人换衣服还快,神秘得不能再神秘了。

*这一说法出自郭璞。他在注释《山海经》时说:“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

有人说:“孙悟空会七十二变,女娲可以变七十次,看来他们所拥有的能力差不多呀!”

还有人说:“女娲的变化次数比孙悟空少两次,这是不是说明她的能力比孙悟空差一些呢?”

哎,话可不能这么说。评价一个神灵所具备的能力,不能简简单单地只看他能变化多少次。

孙悟空跟随师父唐僧到西天取经,他有勇有谋,一路上降服了许多妖怪,克服了很多困难,功劳非常大。可女娲做了两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事,别说孙悟空,其他任何神灵都比不上。

女娲做的第一件事是“造人”。

话说到这儿,我要提问了:“你知道人是怎么来的吗?”

小读者们会说:“我们是爸爸妈妈生的呀!”

“爸爸妈妈是怎么来的?”

“当然是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生的呀!”

“那么,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又是怎么来的呢?”

…………

关于人类的起源,小孩子们肯定说不清楚。他们的年纪还小,没有学习过“进化论”,不知道人是从猿进化而来的。可我们在这里讲的是神话,它是从很久很久以前流传下来的故事,那时候压根儿就没有人做过相关的科学研究。所以,神话故事得按照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来解读,也就不涉及现代人类学。

人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古时候,许许多多有学问的白胡子老先生,全都一本正经地说:“人是女娲娘娘造的呀!”

“女娲造人”,这就是千百年来,在现代科学普及之前,人们对人的由来的一种解释。

民间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地之间压根儿就没有人,只有女娲孤零零地生活在世界上。

唉,她实在太孤独了。

没准儿正是因为孤独,她才开始造人的吧?

女娲是怎么造人的呢?

据说,她一开始比照自己的样子,用黄色的泥土捏了一些小泥人。

这些小泥人做得很精致,经过女娲用神力转化,变成了一个个真正的人。

这么认真地一个个做来做去,很消耗精力。女娲有些疲倦了,干脆拿起一根树枝,然后蘸着泥浆使劲一甩,四处飞溅的泥浆落到地上,就变成了许许多多男人和女人。

女娲对于她的作品,感到很满意。那些获得生命的小人儿在她的周围欢呼、跳跃,使她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从此以后,她再也不感到孤独了……

这个现在我们听起来很离奇怪诞的故事,也不是无缘无故就出现的。每个神话故事的诞生,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

大家都知道,大部分动物的幼崽和自己的妈妈更亲近。小鸡经常紧紧地跟着老母鸡,不理睬神气活现的大公鸡;小狮子更愿意黏着母狮子,很少会乖乖地跟在威风凛凛的雄狮子后面。

人类是不断进化的。尽管原始人也像很多动物那样,依恋自己的妈妈,却没有能力在诞生之初就编出这样一个神奇的女娲造人的故事。

请问:在遥远的元谋猿人*生活的时代,会出现这样的故事吗?在遥远的北京猿人生活的时代,会出现这样的故事吗?

*“元谋猿人”也称“元谋人”,其活动年代距今170万年左右。下文中的“北京猿人”也称“北京人”,其活动年代距今约70万—23万年。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所以,我想呀,这个故事应该是几千年前,人类进入母系氏族社会的时候,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而产生的。

女娲做的第二件事是“补天”。

空空荡荡的天空有什么好补的?它又不是什么大棚子,怎么还需要补呢?就算要补,得用什么材料呢?要从哪儿下手呢?

话说到这里,我先向大家说清楚:上古时期,人们的天地观念和现在完全不一样。

古时候,人们认为整个天地是一个大房子。天空就是屋顶,它是用四根大柱子支撑起来的。

后来,支撑天地的柱子忽然断了,像屋顶一样的天空坍塌下来。于是,大地震动,熊熊大火肆意燃烧,洪水泛滥,凶猛的野兽四处游走,伤害人类。整个世界乱了套,呈现出一幅即将毁灭的景象。

这时候,女娲挺身而出,承担了拯救世间万物的使命。她炼成五色石,补好天上的窟窿;把一个巨鳌(áo)的四条腿斩断,做成柱子,重新撑起天空;宰杀了兴风作浪的黑龙,平定冀州*大地;扑灭大火,用芦苇烧成的灰堵住泛滥的洪水。

*“冀州”为古九州之一。大致为今山西和陕西间黄河以东、河南和山西间黄河以北和山东西北、河北东南部地区。

天下终于太平了,人们重新过上了安稳的日子!他们怎么会不衷心地感谢这位既创造了人,又补好了天的女娲娘娘呢?

关于女娲的传说还有很多很多。例如,我在上一本书《四海有奇闻》中提到过“女娲肠”的传说,详细记载如下:

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

①女娲之肠:一作“女娲之腹”。②栗广:地名。

这段话的大意是:有十个神人,名叫女娲肠,是女娲的肠子化成的;他们住在栗广的原野上,挡住了道路。

这也太神奇了吧?女娲的肠子居然也能变化成神灵!

总之,所有的传说都表明一点——本领高强的女娲值得被人们铭记。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她是人类的祖先,是人们心目中最崇敬的女神之一。

女娲肠

我的读书笔记

关于女娲的诗句

女娲是我国神话传说中人类的始祖,我们可以在古代许多诗歌中发现她的身影。看完女娲造人的故事,我们还可以读一读和她有关的诗句,以加深对她的理解。

女娲有体,孰制匠之?

——〔战国〕屈原《楚辞·天问》

【大意】女娲有着特殊的形体,是谁将她塑造成这样的?

【解读】这句诗出自屈原《楚辞》中的一篇奇文——《天问》。《天问》是屈原对“天”的质问,内容丰富,所问的都是上古传说中的大事,体现了屈原广博的学识和超凡的想象力。

表面上,屈原向“天”提出了很多问题;实际上,他是借助这些问题阐明自己的主张,希望君主能接受历史教训,选贤任能,治理好国家。

女娲戏黄土,团作愚下人。

散在六合间,蒙蒙若沙尘。

——〔唐〕李白《上云乐》

【大意】女娲百无聊赖地用黄土做材料,创造了一个个普通人。他们散落在天地间,就像茫茫的沙尘一样。

【解读】这几句诗描绘的情景,和古籍中的记载基本一致。看来,李白这位唐朝著名的大诗人,也是我国古代神话故事的忠实读者呢!

李白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唐〕李贺《李凭箜篌(kōnghóu)引》

【大意】高亢的乐声直冲女娲炼石补过的天空,补天的五色石被击破,引来漫天绵绵的秋雨。

【解读】李贺对神话典故的运用真的是非常大胆,出人意料!在他的笔下,美妙的乐声仿佛拥有极其强大的力量,将女娲补过的天空又刺出一个窟窿,以至石破天惊,秋雨绵绵。

李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