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心也没什么不好:高敏感人群的不受伤练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言

你感觉到了那么多,却仍继续前行。

我曾和几名心理医生联合执业,八年转瞬而过,到了离别之时,我静坐在房间一角,眼里蓄满了泪水,心里充满了感激。此后,我会成为一名全职的心理咨询师,我的同事也纷纷表达了他们的祝福。我的小诊所坐落在纽约市曼哈顿中城的麦迪逊大道上,这个诊所就像是繁华都市中的小小绿洲,治愈着来到这里寻求帮助的人们。诊所里沿袭着一个暖心的仪式,每当有成员进入下一个人生阶段时,他们都会得到大家或口头或书面的鼓励和支持。

我很早之前就想扩大诊所规模,但我一直害怕走出舒适区。我之所以下定决心走出这一步,一是得益于我的导师玛丽的支持和鼓励,二是诊所旁边施工的酒店。冥冥之中,从早到晚的电钻声似乎带来了宇宙的旨意,提醒我离开舒适区。

大家也给我办了一场小仪式,一起回忆过去时,一位同事说:“你感受到了那么多,却仍继续前行。”我注意到我的身体突然僵了一下,表情瞬间变得不自然,一种愤怒的感觉从我的胸口腾腾升起。我感受到了那么多,却仍继续前行?虽然我知道这位同事的本意是想表达赞美,但这句话却刺痛了我,也让我很困惑。我的感受是多是少有什么问题吗?我可以“感受到那么多”,但精神没出问题,很令人惊讶吗?难道我应该用崩溃来表达悲伤、愤怒和焦虑吗?

我迅速萌生的愤怒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当有人提到我的敏感性时,我就会条件反射般地想保护自己?

几年前,我就知道我属于高敏感人群(HSP),我还曾在诊所里开展了高敏感人群培训。我当时不确定这种培训是否有意义,但当我带着随时闪现的烦躁和愤怒坐在那里时,我意识到敏感为何如此容易遭人误解,也意识到了我作为心理咨询师的使命。我要帮助高敏感人群重新认识自己,克服创伤,迎接挑战,挖掘闪光点。现在回过头来想想,我的同事说得对,我可以感受到那么多,但仍可以继续前行。那么,你,我亲爱的高敏感人士,也一定可以。我现在意识到,此前的培训并没有完全展现出高敏感人群的优点、能力和价值。现在的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了解高敏感人群的优点,因为在我创作这本书的时候,新冠疫情正在世界各地肆虐。

在疫情明晰化之前,我就已经感受到了周遭的焦虑;在我不得不离开办公室,开始网上办公之时,我感受到了强烈的恐慌。我感受到了很多,但我还在继续感受着。我藏起了自己的恐惧、悲伤和难过,感受着我爱的人和客户们的感受。当我和邻居在小区里擦肩而过时,我感受到了他们眼里的悲伤,我们只能恐慌地躲在家里,而疫情不知何时才能结束。

我还想象着你读到这些文字时的情绪。

我们都感受着,但是我们仍然继续前行。

这本书不仅想为你提供高敏感相关的科普、资源和应对策略,更想让你成为你自己。我向你保证,你没有任何问题。你无须被塑造,被治疗,被改变。事实上,你需要的不过是真实的生活。欢迎你和我一起开启这趟自愈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