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HI ii(r)] 荣格在书中把白鸟视为自己的灵魂。关于荣格对炼金术中和平鸽的讨论,见《神秘结合》(1955/1956)(《荣格全集第14卷》,§81)。

第一章 《修改的草稿》中写有:“第一夜”(13页)。 重新找回灵魂

[2]我在1913年10月看到洪水的幻象时,它就发生在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那时候,我的人生刚步入第四十个年头,我已经成功获得我想要的一切。我拥有荣誉、权力、财富、知识和所有人间的幸福。接着我不再有增加这些身外之物的欲望,我的欲望消退了,恐惧来到我的面前。 《手写的草稿》中还有:“亲爱的朋友!”(1页)。《草稿》中写有:“亲爱的朋友!”(1页)。1935年6月14日,荣格在苏黎世理工学院的报告中写道:“这个点大约出现在人生的第三十五个年头,这个时候事情开始变化,它是生命阴影面的第一时刻,也是走向死亡的第一时刻。很明显但丁找到了这个点,那些读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人会看到尼采也发现了它。当转折点到来的时候,人们通过以下几种方式面对它:有些人逃离它,有些人跳进去,而会有重要的事情在跳进去之人的外部发生。如果我们看不到这一点,命运会让我们看到”(芭芭拉·汉娜编,《现代心理学第1卷和第2卷:C.G.荣格教授1933年10月至1935年7月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讲座集》,第二版,[苏黎世:私人印刷,1959],223页)。洪水的幻象将我抓住,我感受到了深度精神,但我却无法理解他。 1913年10月27日,荣格写信给弗洛伊德断绝他们之间的关系,并辞去《精神分析年鉴和心理病理学研究》的编辑一职(威廉·麦圭尔编,《弗洛伊德与荣格通信集》,曼海姆和R.F.C.霍尔译[普林斯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波林根丛书,1974],550页)。而他让我的内心有了无法忍受的渴望,我说:

[I] 1913年11月12日,在“渴望”之后,《草稿》还写有:“在下月初,我拿起自己的笔,开始写下这些。”(13页)我的灵魂啊,你在哪里?你能听到我的声音吗?我在说话,我在呼喊,你在那里吗?我回来了,我又回来了。我已经抖掉沾在脚上的所有泥土,来到你的面前,我想和你在一起。经过多年的彷徨之后,我又回到了你的身边。我能将我看到的、经历到的和尝到的一切讲给你听吗?抑或,你是否愿意聆听所有来自生命和世界的噪音?但是我应该告诉你:我明白了一件事情,就是一个人必须活出这种生命。

这种生命就是道路,这是一条广受欢迎且通往深不可测之地的道路,我们将之称为神圣。 这种肯定多次出现在荣格后期的作品中,见简·普拉特,“C.G.荣格的谈话录:分析心理学是宗教吗?”《斯普林:原型心理学和荣格思想杂志》(1972),148页。再无其他的道路,因为其他的道路都是错误的。我找到了这条正确的道路,它带领我来到你这里,找到我的灵魂。我回来了,平和又纯净。你还认得我吗?我们已经分别很久了!一切都变啦。那么我是如何找到你的呢?我的经历是多么奇怪啊!我该用什么话向你形容在这一条崎岖的道路上,是那颗美丽的恒星将我引领到你这里?我几乎已经被忘却的灵魂,请把你的双手递给我。能再次看到你,我是多么地开心快乐。生命再一次将我带回到你身边,让我们向生命中的悲欢喜乐致以谢意,感谢每一份快乐,感谢每一丝悲伤。我的灵魂啊,我要和你一起走完剩下的旅程。我要和你一起去漫游,上升到我的孤独中。” 荣格后来将他在这一段时期的个人转化作为一个范例来描述后半生的开始,通常标志着前半生的目标和抱负都成功实现之后回归到灵魂上(《转化的象征》[1952],《荣格全集第5卷》,xxvi页);也见“生命的转折点”(1930,《荣格全集第8卷》)。

[2]深度精神强迫我这么说,同时我还要忍受它与我对抗,因为我当时对它没有心理准备。我依然错误地背负着时代精神,对人类的灵魂有着不同的思考。我对灵魂有太多的思考和谈论,我知道很多与他有关的学术词汇,我评判他和把他变成一个科学研究对象。 荣格指的是他的早期研究。例如,他在1905年写道:“通过联想实验,我们至少获得一定的手段,为使用实验的方式研究生病的灵魂铺平了道路。”(“联想实验的心理病理学意义”,《荣格全集第2卷》,§897)我以前不认为我的灵魂不能成为评判和认知的对象,而灵魂根本不可能成为我评判和认知的对象。 在《心理类型》(1921)中,荣格指出,在心理学中,概念都是“研究者主观的心理积聚的结果”(《荣格全集第6卷》,§9)。这个反思成为他后期作品的一个重要主题(见拙著《荣格与现代心理学的形成》中“梦的科学”,§1)。因此,深度精神强迫我与我的灵魂交谈,要求我把他当作一个有生命力且独立存在的生命。我必须意识到,我已丢失自己的灵魂。

从此,我们开始明白深度精神如何看待灵魂:它将她视为一个有生命力且独立存在的生命,在这一点上,它和时代精神的看法相反,时代精神认为灵魂是一种依赖于人的东西,她让自己接受评判和安排,我们能够理解她周围的一切。但是,我现在必须接受我之前所称作的灵魂实际上根本不是我的灵魂,而是一套死气沉沉的系统。 《草稿》中继续写道:“是我精心设计的和从所谓的实验与评判中获得的死气沉沉的系统”(16页)。因此,我必须把灵魂当作一个遥远且未知的事物与之交谈,他并不是通过我存在,但我是通过他存在。

一个人的欲望摆脱掉其他外部的事物之后,他才到达灵魂所在的地方。 1913年,荣格将这个过程称为力比多的内倾(“论心理类型的问题”,《荣格全集第6卷》)。如果他找不到灵魂,空洞的恐惧将会压倒他,恐惧的长鞭将会不停地鞭打他,使他再一次陷入绝望的追求中,让他盲目渴望世界上空洞的东西。无休止的欲望把他变成一个傻瓜,使他忘记了自己灵魂的道路,再也找不回自己的灵魂了。他追逐所有的东西,会抓住它们,但是他却找不到自己的灵魂,因为他最终会发现他只存在于自己的身上。事实上,他的灵魂存在于人和事中,但是盲目的人只抓住人和事不放,而不是他在人和事那里的灵魂。他不了解自己的灵魂,又怎么能够将灵魂与人和事区分开呢?他能在欲望那里找到他的灵魂,而不是在欲望的对象上。如果他拥有自己的欲望,而他的欲望没有拥有他,他就能够碰触到自己的灵魂,因为他的欲望是自己灵魂的意象和表现。 1912年,荣格写道:“根据客体的性质评判渴望是一种常见的错误……自然是人类赋予渴望和爱的最美特征。因此从力比多那里散发出的首要和最重要的是美学特征,它只代表自然的美。”(《力比多的转化与象征》,《荣格全集B》,§147)

如果我们能够拥有一件事物的意象,那么我们就拥有了这个事物的一半。

意象的世界是整个世界的一半。如果一个人拥有整个世界,却没有拥有世界的意象,那么他就只拥有这个世界的一半,因为他的灵魂是贫瘠的,且一无所有。灵魂的财富以意象的形式存在。 在《心理类型》中,荣格借助他的概念阿尼玛实体(esse in anima)阐述这个原始意象(《荣格全集第6卷》,§66ff-§711ff)。卡莉·拜恩斯在自己的日记中评论说:“你说‘意象’[Bild]是世界的一半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正是这个东西让人性变得如此暗淡,人们都误解了这个东西。人们如此痴迷于世界,但是人们从来没有认真看待过‘意象’,除非他们是诗人。”(1924年2月8日,《卡莉·拜恩斯论文集》)如果一个人拥有世界的意象,即使他的人性是贫瘠的,且一无所有,他也会拥有半个世界。 《草稿》中继续写道:“如果他只为事物奋斗,虽然外在的财富会增加,他也将陷入贫困,他的灵魂将长期受到疾病的折磨。”(17页)但是物质的欲望会把灵魂变成野兽,吞噬掉那些无法忍受的东西,并被自己吞噬的东西毒害。我的朋友,更明智的做法是滋养灵魂,否则你就会在自己的心中养育出恶龙和魔鬼。 《草稿》中继续写道:“我的朋友,这个重新找回灵魂的比喻是为了让你知道你只看到了一半的我,因为我的灵魂已经将我丢弃。我敢肯定你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因为今天的你们还有多少人和自己的灵魂在一起?但是,如果没有灵魂,就没有引领我们超越时代的道路。”(17页)。卡莉·拜恩斯在自己的日记中对这一段评论道:“[1924年]2月8日,我开始与你的灵魂对话。所有你说的内容都是正确的和真诚的。不要为年轻人在生命中觉醒而欢呼,而是像成熟的男人一样,用世界上最充分和最丰富的方式生活,说他突然在某一天夜里明白自己没有理解本质的所在。幻象出现在你力量的高度上,当你能够完美获得你在俗世取得的成功时,我不知道你如何强大到足以注意到它的程度。我真的支持你所说的一切和对它的理解。任何一个与自己的灵魂失去连接的人或已经知道赋予灵魂生命的人,都应该阅读此书。对我而言,每一个字都达到有生命力的程度,强化的正是我感觉脆弱的部分,但是正如你所说,在情绪化的今天,世界离灵魂很远。但这些都不重要,一部用血与火写就的书,能够撼动整个世界。”(《卡莉·拜恩斯论文集》)

[1] 荣格在书中把白鸟视为自己的灵魂。关于荣格对炼金术中和平鸽的讨论,见《神秘结合》(1955/1956)(《荣格全集第14卷》,§81)。

[2] 《修改的草稿》中写有:“第一夜”(13页)。

[3] 《手写的草稿》中还有:“亲爱的朋友!”(1页)。《草稿》中写有:“亲爱的朋友!”(1页)。1935年6月14日,荣格在苏黎世理工学院的报告中写道:“这个点大约出现在人生的第三十五个年头,这个时候事情开始变化,它是生命阴影面的第一时刻,也是走向死亡的第一时刻。很明显但丁找到了这个点,那些读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人会看到尼采也发现了它。当转折点到来的时候,人们通过以下几种方式面对它:有些人逃离它,有些人跳进去,而会有重要的事情在跳进去之人的外部发生。如果我们看不到这一点,命运会让我们看到”(芭芭拉·汉娜编,《现代心理学第1卷和第2卷:C.G.荣格教授1933年10月至1935年7月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讲座集》,第二版,[苏黎世:私人印刷,1959],223页)。

[4] 1913年10月27日,荣格写信给弗洛伊德断绝他们之间的关系,并辞去《精神分析年鉴和心理病理学研究》的编辑一职(威廉·麦圭尔编,《弗洛伊德与荣格通信集》,曼海姆和R.F.C.霍尔译[普林斯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波林根丛书,1974],550页)。

[5] 1913年11月12日,在“渴望”之后,《草稿》还写有:“在下月初,我拿起自己的笔,开始写下这些。”(13页)

[6] 这种肯定多次出现在荣格后期的作品中,见简·普拉特,“C.G.荣格的谈话录:分析心理学是宗教吗?”《斯普林:原型心理学和荣格思想杂志》(1972),148页。

[7] 荣格后来将他在这一段时期的个人转化作为一个范例来描述后半生的开始,通常标志着前半生的目标和抱负都成功实现之后回归到灵魂上(《转化的象征》[1952],《荣格全集第5卷》,xxvi页);也见“生命的转折点”(1930,《荣格全集第8卷》)。

[8] 荣格指的是他的早期研究。例如,他在1905年写道:“通过联想实验,我们至少获得一定的手段,为使用实验的方式研究生病的灵魂铺平了道路。”(“联想实验的心理病理学意义”,《荣格全集第2卷》,§897)

[9] 在《心理类型》(1921)中,荣格指出,在心理学中,概念都是“研究者主观的心理积聚的结果”(《荣格全集第6卷》,§9)。这个反思成为他后期作品的一个重要主题(见拙著《荣格与现代心理学的形成》中“梦的科学”,§1)。

[10] 《草稿》中继续写道:“是我精心设计的和从所谓的实验与评判中获得的死气沉沉的系统”(16页)。

[11] 1913年,荣格将这个过程称为力比多的内倾(“论心理类型的问题”,《荣格全集第6卷》)。

[12] 1912年,荣格写道:“根据客体的性质评判渴望是一种常见的错误……自然是人类赋予渴望和爱的最美特征。因此从力比多那里散发出的首要和最重要的是美学特征,它只代表自然的美。”(《力比多的转化与象征》,《荣格全集B》,§147)

[13] 在《心理类型》中,荣格借助他的概念阿尼玛实体(esse in anima)阐述这个原始意象(《荣格全集第6卷》,§66ff-§711ff)。卡莉·拜恩斯在自己的日记中评论说:“你说‘意象’[Bild]是世界的一半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正是这个东西让人性变得如此暗淡,人们都误解了这个东西。人们如此痴迷于世界,但是人们从来没有认真看待过‘意象’,除非他们是诗人。”(1924年2月8日,《卡莉·拜恩斯论文集》)

[14] 《草稿》中继续写道:“如果他只为事物奋斗,虽然外在的财富会增加,他也将陷入贫困,他的灵魂将长期受到疾病的折磨。”(17页)

[15] 《草稿》中继续写道:“我的朋友,这个重新找回灵魂的比喻是为了让你知道你只看到了一半的我,因为我的灵魂已经将我丢弃。我敢肯定你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因为今天的你们还有多少人和自己的灵魂在一起?但是,如果没有灵魂,就没有引领我们超越时代的道路。”(17页)。卡莉·拜恩斯在自己的日记中对这一段评论道:“[1924年]2月8日,我开始与你的灵魂对话。所有你说的内容都是正确的和真诚的。不要为年轻人在生命中觉醒而欢呼,而是像成熟的男人一样,用世界上最充分和最丰富的方式生活,说他突然在某一天夜里明白自己没有理解本质的所在。幻象出现在你力量的高度上,当你能够完美获得你在俗世取得的成功时,我不知道你如何强大到足以注意到它的程度。我真的支持你所说的一切和对它的理解。任何一个与自己的灵魂失去连接的人或已经知道赋予灵魂生命的人,都应该阅读此书。对我而言,每一个字都达到有生命力的程度,强化的正是我感觉脆弱的部分,但是正如你所说,在情绪化的今天,世界离灵魂很远。但这些都不重要,一部用血与火写就的书,能够撼动整个世界。”(《卡莉·拜恩斯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