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数据中心建设背景
从2008年开始,国内的数据中心建设就在金融、电信等行业数据集中化管理的带动下,进入了一段快速发展时期。而今,高潮尚未退去,数据中心建设又一次站到了时代的风口。
数据中心缘何会再次成为令人瞩目的焦点?欲知其背景,首先应透过数据中心的定义,洞悉其内在的价值与意义。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能够发现无论是从国家战略决策层面,还是从社会经济转型、企业核心竞争力转变层面,数据中心能够再次站上风口都有其必然性。
1.1.1 数据中心的定义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对数据中心有一个感性认识,在我们正式探讨数据中心的相关概念之前,不妨先了解一下近几年发生的几件关于数据中心的大事。
1.关于数据中心发展的典型事件
2019年,南方电网宣布将在2019~2020年投入百亿元建设数字电网,在数据中心方面,推动公司数据中心从“旁站式”向“底座式”模式转变,以云数一体的方式升级公司数据中心,使得公司数据中心成为公司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南网建设所有平台以及应用的统一基础数据底座。
2020年4月20日,阿里云宣布将在未来3年投资2000亿元,用于重大核心技术攻坚和面向未来的数据中心建设。同年7月,阿里云宣布位于南通、杭州和乌兰察布的三座超级数据中心正式落成、陆续开服,将辐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经济带,加速新基建建设。
2020年,中国移动加快“3+3+X”的数据中心布局,打造“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经济带数据中心。计划到2022年完成首期投资40亿元,10年投资总规模达150亿元。
2020年6月18日,交通银行新同城数据中心项目正式开工。总投资超过30亿元,建成后将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运行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数据服务支持和安全保障。
2020年7月3日,腾讯公司发布“规划部署百万台服务器的腾讯云清远数据中心正式开服。”这是国家新基建战略背景下,腾讯首个开服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同时也是华南地区迄今为止最大的新基建项目,如图1-1所示。
图1-1 腾讯云清远数据中心
为什么传统产业领军企业和新兴产业互联网龙头,都在大规模投资建设数据中心呢?数据中心到底是什么,竟有如此魅力,引发全社会层面的“军备竞赛”?什么样的数据中心才是优秀的,怎样建设并运营数据中心,才能有效保护投资,赢取最大价值?
毫不夸张地说,针对上述问题的探讨,已触及企业或组织数字化转型的根源问题,更事关社会经济数字化发展基石的铸就。弄清楚这些问题已经是无法回避的时代挑战——只有真正掌握对数据中心的深刻认知,理解数据中心的本质定位与发展规律,方能利用好数据中心这把“利刃”,在数字化经济时代披荆斩棘,在激烈竞争和发展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2.数据中心是什么
维基百科是这么定义数据中心的:“数据中心(Data Center),用于安置计算机系统及相关部件的设施,例如电信和存储系统。它一般包含冗余和备用电源、冗余数据通信连接、环境控制(例如空调、灭火器)和各种安全设备。”很多人据此认为,数据中心就是一个机房加上一堆服务器。事实上,如果你真的了解数据中心在数字化建设中的作用,就会发现,数据中心并不仅仅是服务器的集合,它更大的价值在于实现对数据信息的集中处理、存储、传输、计算、交换和管理,通过数据来链接企业或组织的各个部分,从而具备智慧决策、全面协作、及时响应等关键能力,并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全面实现。
简单来说,我们认为数据中心不仅仅是由一堆硬件和软件组成的,而是包括了组织、制度、数据、软硬件、运营、决策等一系列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形成了一个可持续为企业产生价值、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完整体系。
下面我们将从三个层次来理解什么是数据中心。
第一,设备层次。通常数据中心由基础设施、软件系统、硬件设备、网络设备组成。其中,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供电系统、制冷系统、监控系统等,保障数据中心运行所需要的环境;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是实现人机互动的桥梁,方便对数据中心进行控制与管理;硬件设备包括机柜、服务器、存储器等,是数据中心的物理基础;网络设备包括交换机、光纤等,为数据中心提供了高速的数据传输和接入服务。
设备层次解决的是数据中心存在的软硬件问题。在某些硬件设备厂家的语境中,数据中心就是由一系列软硬件设备组成的,这种看法放在今时今日的发展环境中无疑是极其片面的。因此,我们认为,设备层次是数据中心得以建成和发挥作用的物理基础,随着计算机存储、计算技术的日臻完善,软硬件层面的能力已经不再是大数据发展的焦点,也很少有企业会因为软硬件能力不足的问题而影响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运行了。
第二,数据层次。数据层次是当前数据中心的关键组成,也是数据中心为企业带来多大助益的核心能力。一方面,数据中心将企业海量且分散的内部与外部数据进行汇聚、转换、融合,构建更便于使用的数据模型,提高企业数据质量,提升数据供给水平;另一方面,企业在量大质优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业务分析计算,大大提高了对业务趋势预测的准确性和企业决策的正确性,从而可以建设多种多样的数据创新应用,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外部市场拓展提供依据和抓手。此外,数据中心通过数据的汇聚和融合,可以逐步形成一种良性的数据生态,打破企业、行业之间的壁垒,从而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
数据层次解决的是数据中心核心竞争力的问题。在数据成为生产要素的今天,数据能够参与市场配置,可以直接或间接为企业带来效益。当然,数据的数量规模、质量水平、服务能力等都是评价数据中心核心竞争力够不够强劲的重要指标。基于这种认知,我们认为,一个企业的数据中心至少要具备数据层次的基本能力,才能成为初步可发挥作用的数据中心。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层次绝没有大家想得那么简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绝大多数企业经过多年数据中心建设,还一直在这个层次徘徊,还远没有达到驾轻就熟的良好状态。
第三,运营层次。随着大数据发展,汇聚和提供数据已经不再是数据中心最主要的目标和职能了。各个企业已经将目光聚焦到如何基于数据中心的核心能力实现持续性产出,为企业各方面带来可见的效益。这个层次的数据中心需要拥有专门的、专业的团队,扁平化的组织架构,清晰的权责划分,运维好软硬件设备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能够为业务部门提供持续可靠的服务,而且自身也具备数据创新和应用建设等能力,并能够持续开展数据成果市场推广和价值挖掘等工作。运营层次既是数据中心运行良好的保障,也是整个数据中心持续价值输出、实现数据驱动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运营层次解决的是数据中心价值持续释放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数据中心不能仅仅是建设一堆软硬件系统,也不能简单地将数据汇聚归集和整合融合,更重要的是要形成一套完整的运营机制,从组织、制度、流程、商业模式、市场策略等方面促进基于数据中心的各种生产活动的活跃化,形成快速迭代发展和持续优化改进的良性循环,从而对内对外不断促进数据价值的释放,为企业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数据中心的定位和意义
根据数据中心发展层次的不同,其在企业内部的定位也在不断变化,但总体上来看,定位越来越趋近核心生产能力,也变得越来越不可或缺。
在传统上,数据中心的定位主要是企业数据的“仓库”,它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将企业的数据汇聚起来,并进行“分门别类”,实现有序存储和关联整合,当企业内部有人要用数据的时候,能够快速找到并提供出去。因此,数据中心位于企业各业务系统的下层,更多的是一种企业信息的记录汇集载体,主要是为企业各个业务部门提供数据支持,并没有自己的“生产力”。
在新的时空环境下,数据中心的定位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简单来说,数据中心正在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大脑”,它不再仅仅是作为一种“仓库”存储和提供数据,更重要的是通过海量的数据融合和先进的算法处理,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如同人的大脑一样,基于数据对未来进行预测和决策,驱动和指挥企业管理业务相关系统对外界环境和刺激提前做出恰当应对,帮助企业始终立于行业发展“潮头”。这一过程对数据中心来说,就是企业或组织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业务、流程、人员、技术都被数据有效融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类似“有机体”的形态,通过最适合的方式跟外部市场生态进行互动,从而获得最优的发展结果。
数据中心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大脑”,作为驱动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有机体”,对企业内外部的管理和业务发展,意义非凡。
数据中心可以给予内部想要进行管理决策的高层以数据服务支持,帮助其构建企业发展运转的“仪表盘”“驾驶舱”,量化和展示与企业发展相关的运营监控信息,促进企业实现内部业务管理的智慧化、精益化,变革传统运营管理模式。
数据中心可以给予内部想要进行业务创新的员工以数据服务支持,帮助其纵观业务发展的历史轨迹,用数据分析、预测业务,带动企业实现内部业务运营的智能化、精细化,变革业务经营模式。
数据中心可以给予外部想要发展数字经济的组织机构以数据开放合作支持,推动企业以数据资产为纽带,和国家、政府、其他企业建立“连接”,共同实现数据跨行业融合和数据价值释放的探索实践。
由此可见,数据中心是企业提升管理经营水平的“加速器”,是企业在大数据时代融入外部数据生态圈的“连接头”,是企业持续发展数字经济的“工业基地”,支撑企业走上“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数字化发展之路,提升核心竞争力。
据赛迪智库的研究预测,数据中心已经成为全球企业发展业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兴建数据中心支撑公司数字化转型和业务发展成为很多企业的必然选择,到2022年,数据中心IT投资规模将达到5256亿元,未来三年将保持12.4%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数据中心的快速发展恰恰体现了时代前进的脉动,它是企业走上“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数字化发展之路的有力支撑和基础保障,也是提升行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1.1.2 新基建的关键领域
1.新基建的背景和意义
2020年,“新基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这个词引发热议,从中央到地方,不论是专家学者还是市民百姓,无不在谈“新基建”。备受关注的“新基建”,却并非始于2020年,早在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便提出了“新基建”这一概念。会议指出,要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此后,国家对新基建日益重视,加强统筹规划、加大政策保障,不断促进新基建的发展。
为什么国家对新基建这么重视?事实上,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国家每年在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大量资金,久而久之“基建狂魔”的称号闻名天下。身处数字化时代,传统基建已经无法助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数字化升级,尤其是在新冠疫情影响下,世界经济发展脚步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传统基础建设遭遇瓶颈。在当前这一关键时间节点上,国家发力新基建,是应对疫情冲击、促消费、稳增长的有效手段。
新基建借助“数字中国”建设的“东风”,将逐步成为支撑中国经济新一轮高速增长的新动能,同时,也将进一步促进传统产业的深化转型和结构调整,为传统产业注入更多的创新活力,实现业务模式和生产方式的升级改造,推动科技创新,加速数字化转型,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总而言之,新基建是符合时代背景要求的新兴产业,也是中国经济结构全面调整、产业动能全面释放的重要举措。
2.新基建的范围和内容
2020年4月2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首次明确新基建的范围,它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如图1-2所示。
图1-2 “新基建”范围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信息基础设施能够让数据互联互通,满足数字化时代下数据的获取、传输、交换的需求。它既是新技术大展身手的舞台,也是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发挥价值的前提。因此,笔者认为,信息基础设施是新基建三大领域中的基础。
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融合基础设施主要发挥的作用是深入应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升级改造传统基础设施,丰富传统基础设施的功能,侧重于新兴技术与传统基建的融合能力,是传统基础设施发展的更高阶段。
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且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创新基础设施用于支撑科技创新、科技教育、产品研发等技术的变革,助力我国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
3.数据中心是新基建的核心支撑
数据中心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其他“新基建”的基础设施和核心支撑。“新基建”提出的数据中心是对传统数据中心的丰富和升级。我们认为,数据中心既是所有信息基础设施背后数据汇集融合的仓库,也是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大显身手的平台,是实现数据可用、好用、用好的基础。随着信息爆炸,各行各业对数据中心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推进数据中心的建设和应用的意义也越来越大,它将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数据服务,创造更大的价值。
加快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并尽早投入使用,对信息产业、制造业、能源和公共事业、金融服务、交通运输等各行业都将产生重大影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表现在数字化、智能化上,内核是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底层支撑。数据中心作为新基建的关键领域,是数据、内容和算力的承载平台,与5G、特高压、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多个领域都有着紧密关系,它已经延展出新的内涵——数字经济时代的数字枢纽,肩负着数据流的接收、处理、存储与转发。成为其他新基建领域的运行基石。
首先,“数据中心+其他新基建”可以发生“化学反应”。未来,各类经济和民生活动线上化的趋势、万物互联互通的趋势会更加明显,在其他新基建领域,包括充电桩、车联网、5G等应用场景会越来越多,特别是5G、云计算领域,将催生数据爆发式增长。在这个时候,数据中心的价值与作用将会进一步显现,这些爆发的数据会反馈到数据中心进行计算、传输以及存储。数据中心将作为底座,承载其他新基建应用场景中产生的数据,并且提供高效的算力、算法支撑,与其他新基建发生“化学碰撞”,让其他新基建的应用场景更加智能、智慧。
其次,数据中心可以为其他新基建的发展提供“基础原料”。数据是发展新时代数字经济的关键生产要素,而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离不开海量数据支撑,离不开数据中心的同步配套。5G、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模式的发展和应用无不以海量数据为支撑。数据中心作为海量数据的“图书馆”,是海量数据的承载实体,可以为其他新基建运行提供海量数据原料支持,成为整个经济社会数字化运行的基础。
再次,数据中心为其他新基建提供发挥作用的“舞台”。数据中心的服务器规模不断叠加翻倍,在持续的演进中不断集成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多种新基建技术,由数据的存储载体逐渐演化为数据加工应用分析的“母机”。数据中心的规模日趋庞大,承载起越来越广泛的数据业务需求,成为海量服务的“发射器”,类似智慧交通、新零售、自动驾驶、工业互联网等多项新基建融合应用的场景大量诞生,而此时,数据中心可以为5G、物联网、AI,以及各垂直行业提供强有力和广泛的基础设施保障,为各类新基建提供发挥作用的“舞台”。
最后,数据中心可以为其他新基建提供“后台支撑”。除了5G、人工智能等信息基础设施外,由传统基础设施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也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些融合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运转离不开数据中心的算力支持,数据中心作为这类新基建的“后台支撑”,可以为其运行提供数据计算处理服务,提供海量算力。
4.新基建时代数据中心建设的注意点
众所周知,新基建的本质之一就是要求在基础设施层面上融入更多高科技的数字化技术,这就决定了过去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数据中心建设模式和方法在未来必然没有市场空间。因此,数据中心要想避免重蹈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覆辙,与之匹配的新产品、新技术、新生态将至关重要。
首先,数据中心软硬件基础能力将会继续高密度演进。比如在制冷方面,随着数据中心单机架功率密度越来越大,对制冷的要求也日趋严格,这就驱动了像间接蒸发制冷等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此外,体积更小、效率更高的存储设备会不断更新换代,为实现更大范围和规模的数据集中存储和管理提供基础的技术保障。
其次,新兴技术的有效集成和应用至关重要。人工智能技术对数据中心未来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尤其考虑到数据中心规模越来越庞大,如何实现运维的智能化、少人运维将是重要挑战,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AI0ps(人工智能运维系统)未来会成为数据中心运维的关键。
再次,数据中心作为长技术链、产品化的领域,需要构建更加集约化的生产运营机制。数据中心将不再只是提供单一的数据查询和获取服务,而是围绕数据以及数据产品提供从咨询、规划、设计、交付到运维管理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以及全场景、全系列覆盖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和产品,这就需要借助全球化供应链以及各领域不同专业能力来共同促进整个数据中心生产运营机制的现代化。
最后,以数据中心为内核的数据生态会更加开放,联合创新会成为未来数据中心非常重要的合作模式。通过联合创新的方式加速数据中心新技术的落地与应用。与自然界的“水往低处流”不同,数据中心在数据和业务集中方面遵循“高地原则”,即某个企业的数据中心发展领先时,所在行业的数据会向其逐步汇聚,形成一种数据生态,并以开放的姿态集中行业内外的先进资源和技术,不断孵化前沿成果,为生态内的所有参与方带来更好的收益。
总体而言,中国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正在推动数据中心产业开启它全新的阶段。尤其是像人工智能、区块链、联邦学习等数字化技术的进一步融入,专业化、智能化、联合创新式的数据中心将会得到用户越来越多的青睐。而数据中心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数字枢纽,在数字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将不可替代。
1.1.3 数字化转型的基础
1.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18年发布的《G20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G20[1]国家数字经济持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数字经济总量由2016年的24.09万亿增加到2017年的26.17万亿美元,增长率高达8.64%;同时结构不断优化,G20国家产业数字化占比由2016年的84.18%,提高到2017年的84.47%。
我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对社会发展贡献的巨大潜能。2017年,“数字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数字经济发展开启新篇章,推动数字经济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18年4月20~21日,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指出,要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要推动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首次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提出要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在数字经济的大潮中,数字化转型成为各个行业的必经之路。互联网企业凭借其先天优势,在这一波数字化浪潮中独领风骚,成为时代宠儿,积累了大量社会财富。而传统企业虽然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身形笨拙,但也在尽力打破原有思维窠臼,积极引入数字化技术(例如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适应不断加速的市场变化,更好地满足各层次、个性化的客户需求,对传统生产模式、经营模式和商业模式进行创新变革,力图跟上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大潮。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数字化转型的迅猛发展,数字化技术和应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例如疫情期间的健康码、淘宝的智能推荐、支付宝的刷脸支付等。可以这么说,在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已经成为工业4.0的核心,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和国家发展的关键战略。
2.数据中心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认知基础
数据中心早于数字化转型出现,但是数据中心的基本理念和发展方向与数字化转型高度契合。人们对数据中心认知的核心基础是数据对于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乃至一个社会发展的驱动作用,而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目标也正在于此。因此,在数据中心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各行各业的管理者和从业人员对数据的作用已经开展了大量的持续性宣传工作。甚至可以这么说,在当前,几乎所有企业的管理人员都可以快速地接受数字化转型的基本理念和目标,因为这些内容都是长期以来在行业企业之间进行业务交流时和与自家技术部门主管沟通时频繁涉及的,理解上几乎是“无缝衔接”,没有“代沟”。可见,数据中心的发展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建立了良好的思维认知基础。
3.数据中心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平台基础
数据中心的建设经历了一段不算短的过程,这个过程在本章的1.2节会详细介绍。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各种技术的发展,数据中心软硬件基础不断升级,当前具备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对硬件设备进行灵活组合和配置的能力,系统架构上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兼容性,能够将多种应用平台和不同的硬件与软件系统集成,形成可供内外部人员查询数据、获取数据、加工数据、应用数据的统一生产平台。这个平台可以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工作载体,相关的数据服务和数据应用都可以基于这个平台来生产和提供,相关的数据运营管理工作也都可以围绕这个平台来开展。所以说,数据中心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稳定、可靠、灵活的平台基础。
4.数据中心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数据基础
目前,绝大多数企业都完成了信息化的建设,业务信息系统众多,数据相互独立,如何打破各个业务信息系统之间的鸿沟壁垒,统一融合企业数据?有的企业建立了数据仓库,有的建立了数据集市,还有些企业建立了数据湖,部分企业拥有的不止一种。不论是数据仓库、数据集市还是数据湖,它们发挥的作用都与数据中心类似,其目标都是将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数据统一集中起来,同时做一些不同程度的治理准备,让企业数据能够存得下、存得全、质量好。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毫无疑问,同样需要以企业的数据为基础“原料”,数据中心里的数据越全、数据质量越高、数据融合程度越深,数字化转型推进的速度就会越快,企业的业务模式和管理方式变革就会越有效,数字化带来的红利就会越丰厚。因此,数据中心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做了大量的数据准备工作,建立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5.数据中心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专业人才
现阶段,很多企业还停留在业务人员提出数据需求,然后技术部门将数据供应给业务部门,只是单向的报表和取数服务,导致技术部门只懂数据,业务部门只懂业务,没能发挥出企业数据的真正价值。而数据中心汇聚了各个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并从数据采集、供给和应用中获得持续性的监控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引导技术部门和业务部门进行双向合作,将数据分析和业务知识相结合,在实践中培养出技术人员有业务知识、业务人员有分析思维的专业人才。在专业人才的引领下,构建出符合企业特性的数据产品,提供更加智能化的应用,改变企业数据服务模式,向精确营销、精益管理方向转变。
综上所述,数据中心作为数字经济建设重要的关键设施之一,是赋能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新兴技术,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能够提供高效稳定的硬件资源,满足企业实时分析、数据挖掘等需求,增强业务响应速度,提高管理决策效率,快速创造和释放数据价值,如图1-3所示。
图1-3 数据中心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
数据中心的存在为企业拥有良好的数据存储能力和应用能力奠定了基础,让传统企业能够以数据中心为基础实现数字化转型,为企业“提质增效”。我们要牢牢把握住数字化技术发展的契机,充分了解数据中心的发展趋势和历史机遇,做好前瞻性布局,助力业务创新变革,推动企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1.1.4 大数据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如今,数据已然成为企业关键的生产要素。企业如何积极利用和整合已有的数据资源,发挥自身优势,持续向外部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价值的提升?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经过以上几个小节的介绍,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在新基建领域还是在数字化转型中,数据中心都发挥着基础性、关键性的作用。可以这么说,数据中心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在大数据时代所处的位置,是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在数字化时代,以数据为“能源”,打造企业的核心产品或服务才是企业的终极目标,而数据中心便是实现这一终极目标的核心力量。
数据中心是企业在大数据时代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数据中心为企业提供核心算力,快速应对外部市场变化。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无论是技术变革、业务变化,还是生活节奏,都变得越来越快。如何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取更高价值的数据便成为我们攻占数据高地、夺得先机的决定性因素。俗话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大数据时代,“快”成了企业的制胜法宝,成为应对快速更新迭代业务需求的利器。对业务响应速度的高要求倒逼企业追求拥有超强的计算能力。除此之外,无论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业务的融合,还是新能源、智慧交通等诸多科技创新领域均需要算力作为基础,算力即是生产力,强大的计算能力是驱动数据运转的“发动机”,更是研发更新核心产品、核心服务的有力推手。
对于企业来说,这些算力都是由数据中心来提供的。当然,算力一般都不会以原始的形态提供,而是以更加准确、快速的决策依据数据的形式实现,最终帮助企业响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从而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具竞争力。
第二,数据中心促进企业资源有效组织与整合,提升内部生产效率。传统企业中,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基本实现了业务数据的收集,但是各个信息系统之间经常是互相孤立的,各个业务部门“各自为政”,业务衔接不畅,数据和部门之间出现协同壁垒,甚至有些企业出现了业务争夺、信息化资源重复建设等问题。通过数据中心建设,横向打破各业务系统的独立性和局限性,纵向贯通数据链路的各个环节,改变企业信息建设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存储分散、数据不能互动的局面,将“信息孤岛”整合成“信息大陆”。
例如,顺丰物流公司一直以快速优质的服务吸引了广大消费者,快递条码里记录了物流的全部信息,快递派送到哪里、由谁派送、被谁签收,对每一个包裹都进行了实时的监控和管理。在物流配送过程中,如此大量的数据能够实时采集、协同应用,数据中心功不可没。它的高效运转保障了顺丰物流、人流、现金流的无缝衔接,助力企业资源进行有效组织与整合。
数字化资源整合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通过数据中心对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对企业数据进行集中管理,支持不同的企业级信息化应用,保障数据在企业内部的流通和应用,提升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效率,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能力,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使得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保持优势,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第三,数据中心助力企业业务变革和创新,发掘新的利润增长点。在数字经济时代,市场格局快速变化,企业需要把握时代发展趋势,持续推进业务变革和业务转型,既要稳固当前核心业务,还需要不断探索新的业务机会,才能不被时代所抛弃。
案例:“柯达”,一个胶卷的代名词。1880年,美国24岁的银行记账员兼摄影爱好者伊斯曼发明了干板涂布机,并于1888年制造出世界第一台“柯达”照相机。此后的一百多年间,“柯达”始终是摄影界当之无愧的霸主。然而,面对在数字技术大潮,柯达却故步自封,担心胶卷销量受到影响,一直未敢大力发展数码业务。直到2003年,柯达才开始从传统影像业务向数码业务转型。然而,姗姗来迟的战略转型已经无力回天,传统胶卷业务不断萎缩,数码业务市场被对手富士掠夺。2012年1月19日,柯达股票跌至0.36美元。2012年,柯达提出破产保护申请。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传统企业受到资源、技术、劳动力等因素的制约,发展遭遇瓶颈。传统企业在数字经济中要想获得生存发展的空间,必须深刻认识所处的竞争环境,时刻关注市场环境的变化并及早做出积极有效的回应。而在数据中心支撑下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能够在企业生产和关键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将生产运营智能化,简化流程,降低成本,推进业务和技术的有机融合,利用新技术对商业模式进行创新,推动传统企业向智能化、高端化发展,构建由数据中心驱动的新产业、新生态,一方面提升原有业务的生产效率,赢取进一步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基于数据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如同开辟新的“战场”,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数据中心能够为企业创造业务变革的条件和创新空间,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一方面,数据中心能够打破各部门之间的阻碍,整合企业各项数据资源,实现数据流通效率的提升和数据资源管理的升级,促进各部门的沟通协作,将资源和能力开放给企业生态链中的各个成员,进而实现服务能力和资源跨部门、跨区域的整合部署,为业务变革提供了良好的实现条件。另一方面,借助科技赋能手段,基于数据中心提供的平台环境和数据条件不断深挖数据价值,加强外部合作,进行数据交换和成果共享,寻求新的商业合作模式和更广阔的数据应用场景,打破企业固有业务收益“天花板”,为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和发展动能。
总之,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脚步永不停歇。企业如果不进行业务变革和创新,最终会在历史的车轮下覆灭。企业只有打好“数据中心”这张王牌,不断推陈出新,在大数据时代中打造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白热化的市场争夺中,“守住阵地,开疆拓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