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工作原理与类型
一、工作原理
由绝缘介质分开的两个平行金属板组成的平板电容器(如图3-1所示),如果不考虑边缘效应,其电容量为
图3-1 电容式传感器原理图
式中,ε为电容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ε=ε0εr,其中,ε0=8.85×10-12F/m为真空介电常数,εr为极板间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对于空气,εr=1;S为两平行板所覆盖的面积;d为两平行板之间的距离。
当被测参数变化使得式(3-1)中的S、d或ε发生变化时,电容量C也随之变化,从而完成了由被测量到电容量的转换。
二、等效电路
电容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可以用如图3-2所示电路来表示。图中考虑了电容器的损耗和电感效应,C为传感器本身电容和引线电缆、测量电路及极板与外界所形成的寄生电容之和,RP为并联损耗电阻,它代表极板间的泄漏电阻和介质损耗。这些损耗在低频时影响较大,随着工作频率增高,容抗减小,其影响就减弱。RS代表串联损耗电阻,包括引线电阻、电容器支架和极板电阻的损耗。RS随着频率的增高而增大,因此只有在很高工作频率时才需要加以考虑。电感L由电容器本身的电感和外部引线电感组成,其中电容器本身的电感与电容器的结构形式有关,引线电感则与引线长度有关。
图3-2 电容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
由等效电路可知,电容式传感器有一个谐振频率,通常为几十兆赫。当工作频率等于或接近谐振频率时,谐振频率会破坏电容的正常作用。因此,工作频率应该选择为低于谐振频率,否则电容式传感器不能正常工作。
三、结构类型
在式(3-1)中,如果保持其中两个参数不变,而仅改变其中一个参数,就可把该参数的变化转换为电容量的变化,通过测量电路就可转换为电量输出。因此,电容式传感器可分为变极距型、变面积型和变介电常数型三种。这三种形式的电容式传感器在实践中均有应用,但以变极距型应用最广,这是因为它具有动态特性好、灵敏度高、可进行非接触测量、对被测参量几乎不存在干扰等优点。
(一)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
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结构形式如图3-3所示。
对于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来说,式(3-1)中的参数S、ε不变,d是变化的。假设电容极板间的距离由初始值d0减小了Δd,电容量增加ΔC,则有
由式(3-2)可知,电容的变化量ΔC与极间距Δd是非线性关系,传感器的输出特性曲线如图3-4所示。
图3-3 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结构形式图
1—定极板 2—动极板
图3-4 电容传感器输出特性曲线图
当Δd/d0≪1时,式(3-2)可简化为
由式(3-3)可见,当Δd/d0≪1时,ΔC与Δd近似呈线性关系,所以变极距型电容式传感器只有在Δd/d0很小时才有近似的线性关系。
另外,由式(3-4)可以看出,在d0较小时,对于同样的Δd变化所引起的ΔC可以增大,从而使传感器灵敏度k提高。但d0过小,容易引起电容器击穿或短路。为此,极板间可采用高介电常数的材料(云母、塑料膜等)做介质,如图3-5所示。若中间介质为云母片,此时电容量C变为
图3-5 有绝缘介质的电容传感器
式中,εg为云母的相对介电常数,εg=7;ε0为空气的介电常数,ε0=8.85×10-12F/m;d0为空气隙厚度;dg为云母片的厚度。
一般云母片的相对介电常数是空气的7倍,其击穿电压不小于1000kV/mm,而空气仅为3kV/mm,因此有了云母片,极板间的起始距离可大大减小。同时,式(3-5)中的dg/ε0εg项是恒定值,它能使传感器的输出特性的线性度得到改善。
(二)变面积型电容传感器
变面积型电容传感器结构形式如图3-6所示。对于如图3-6a所示的平板形电容传感器,当可动极板2移动Δx后,两极板间的电容量为
式中,ε为介质介电常数;a为电容极板的宽度;b为电容极板的长度;Δx为电容可动极板长度的变化量。
图3-6 变面积型电容传感器结构图
a)平板形 b)扇形 c)圆筒形
1—定极板 2—动极板
电容的变化量为
平板形电容传感器的灵敏度为
可见,平板形电容传感器的输出特性是线性的,适合测量较大的位移,其灵敏度k为常数。增大极板长度b或减小间距d,均可使灵敏度提高。极板宽度a的大小不影响灵敏度,但也不能太小,否则边缘效应的影响增大,非线性将增大。
图3-6b为扇形电容传感器,转角变化Δθ(以rad为单位)所引起的电容量改变值为
式中,ε为电容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r为动极板的半径;d为电容极板之间的距离。
扇形电容传感器的灵敏度为
图3-6c为圆筒形电容传感器,其中线位移的电容量在忽略边缘效应时为
式中,l为外圆筒与内圆柱覆盖部分的长度;r1、r2分别为内圆柱外半径和外圆筒内半径。
当两圆筒相对移动Δl时,电容变化量为
圆筒形电容传感器的灵敏度为
可见,其灵敏度为常数,且取决于r2/r1,r2与r1越接近,灵敏度越高。虽然内、外极筒原始覆盖长度l与灵敏度无关,但l不能太小,否则边缘效应将影响到传感器的特性。
由式(3-8)、式(3-10)、式(3-13)可以看出,这三种变面积型电容传感器的灵敏度都是常数,即电容量ΔC的变化与位移呈线性关系。当然,这里略去了边缘效应的影响。
实际应用中,为改善传感器的特性和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电容式传感器常做成差动式结构,如图3-7所示。
图3-7 差动电容传感器原理图
a)变极距型 b)变面积型
(三)变介电常数型电容传感器
变介电常数型电容传感器结构形式如图3-8所示。当图3-8b中有介质在极板间移动时,若忽略边缘效应,则传感器的电容量为
式中,d0为两极板间的距离;δ为被插入介质的厚度;lx为被插入介质的长度;ε0为空气的介电常数;ε为被插入介质的介电常数。
由式(3-14)可见,当运动介质厚度δ保持不变,而介电常数ε改变时,电容量将产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可作为介电常数ε的测试仪。变介电常数型电容式传感器多用来测量液面高度和液体的容积。此外,利用某些介质的介电常数随温度、湿度等变化的特性,将介质固定在两极板之间,通过对电容量变化的检测,就可测出温度或湿度。
图3-8 变介电常数型电容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