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蛛丝马迹
看这位小皇爷似乎真的动怒了,包拯无奈地咽了一口唾沫,虽已猜到杜钦八九分心事,但是有魏县令在场,又怎能明说。
二人相互看了一眼,只好放下茶杯去前面的大堂,查阅那宗案子的卷宗去了。
杜钦一个人留在凉亭里,一边喝着茶,一边不停地向申翠娘的屋门看着。
“小皇爷,梅儿回来了。”一直守在大门口的包鹏这时候跑进来,对杜钦叫道。
杜钦不禁有些扫兴,站起来,打算先去大堂。
“小皇爷,你怎么放着好好的宫爷府不住,偏要来县衙?”梅儿一进来,就大声叫道。
“本皇爷给你安顿一个好地方。”杜钦眼珠一转。
望着空空如也的花园,和那三间孤零零的房屋,梅儿嘟起小嘴。
“这里怎么有宫爷国舅姥爷的府邸好,小皇爷,你是不是发烧还没好?”
“你随我来。”杜钦可没时间计较梅儿的不恭,说着,大步走在前面,敲响了申翠娘的房门。
刚才的那个小女孩探出头来。
“小皇爷,您这是……”
“魏夫人何在?”杜钦问道,回身指了指梅儿,“这是梅儿,以后,她就和你们在一起居住。”
小女孩盯着梅儿看着,似乎对她能够成为小皇爷的贴身丫头感到嫉妒。
“夫人姐姐在后面,我这就去通知她出来相见。”
“好,快去快回。”杜钦催促道。
“不用了,不就是那位魏县令的夫人吗,我自己进去相见就行了。”梅儿哪里知道杜钦的心思,把手腕上的小包一抖,不等杜钦说什么,闪身就钻了进去。
“死丫头!”杜钦暗骂了一句。
看着房门在自己面前无声地关闭,杜钦又气又恼,只好回到凉亭的下面。
刚刚坐下,包鹏便又跑了过来。
跟着包鹏来到前面的大堂,杜钦不由得一怔,原来,这魏县令已经将李贡再次带到了堂上。在他的身边,还跪着一个身体很瘦弱的中年人,应该就是那位替李贡顶锅的教书先生。
这李贡可不傻,眼见着已经欺瞒不住,加上大堂之上没有见到一个安乐宫府的人,已经知道事情不可挽回,没等用刑,就已经把所有的事情全部说了出来。
魏县令立刻吩咐齐三儿,去阁香楼把那个屠夫的妻子带来。
按照当时的律法,二人均被判处斩刑。
那位教书先生则被当场释放。
魏县令立刻准备将此案申报滁州知府费庸。
“有本皇爷和包大人在,何须如此麻烦?”杜钦一屁股坐在了包拯的旁边,大声对魏县令说道。
“这……”魏县令面有难色。
“此二人罪大恶极,岂能留过明天。魏县令可立刻晓谕全县百姓,明日午时,即刻处斩,若有不妥之处,本皇爷自行承担。”杜钦喝道。
“谨遵小皇爷谕旨。”魏县令慌忙答道。
几个站在大门外的百姓听到了判决,不由得欢呼起来。其中一个人还大声叫了一声“小皇爷千岁圣明。”
杜钦觉得此刻的自己还真是威风八面。
那位教书先生跪在杜钦的跟前,用劲地磕着头,感激得泪流满面。
处理完这件事情,就只等着明天李伯奢派人送来银两了。
打发走了衙役之后,包拯从桌子上抽出了申翠娘所说的那件自己家的案子。
“魏县令经过了一年多的查访,可否找到些许线索?”
“下官在上任不久,便已经查到了一些关于那几个蒙面人的蛛丝马迹,他们都是本县的一家叫做武威镖局的镖师,只是没等下官派人去抓,他们就已经全部逃走了,虽经多方查找,可是,至今没有下落。”魏县令回答。
“既然是这里的镖师,一定和这里的人都很熟悉,魏县令就没有再打听到其他的事情?”包拯问道。
“有。”魏县令犹豫了一下,“据说这几个人都和阁香楼的掌柜裘融很要好,只是,下官没有足以证明这一点的证据,而裘融又矢口否认,下官也就只好作罢了。”
杜钦下意识地摸了一下口袋里的银子,那可是裘融亲手交给自己的。
“这裘融在县里势力很大吗?”包拯又问。
“这个人表面看起来很忠厚,开设着这家阁香楼,给他撑腰的人,是、是小宫爷。”
又是小宫爷,包拯的一张黑脸不由得一沉。
“魏夫人的老父以前经营的是何种生意?”
“经营绸缎庄,当时,满城里的几家绸缎铺子都是下官岳父大人家的。”
包拯若有所思。
“看起来魏县令打听到的消息是对的,本御史觉得这件案子一定和这个裘融有关?”
“何以见得?”杜钦也来了兴致。
“小皇爷请想,这裘融开设的是这里唯一的一家妓院。我们平常百姓之家,几乎一年也不会购买多少布匹或者干脆做成成衣。而裘融则不同,他妓院里面的姑娘们每年都会换上好几套衣服,而且花色和样式绝不会雷同。由此推断,能够和魏县令岳父经常接触的人,一定是裘融,购买的多了,也就难免会产生摩擦。”
“这个,下官倒也想过。”魏县令说道,“只是下官觉得就算是裘融和下官的岳父大人有过摩擦,也只能是因为价格等原因。他裘融还不至于因为区区多花了几两银子,就对下官的岳父痛下杀手吧?”
包拯嘿嘿嘿地笑了。
“魏县令终日苦读,且又心地良善,岂能深悟到人心之险恶。要我看,这裘融一定就是这起案子的幕后主使人,而那几个镖师则是他所雇佣之人。你的妻妹,也是被这几名镖师一并带走的。”
“如此说来,下官还是要传唤这裘融?”
“且慢。”包拯背着手在屋子里走了几步,“既然这裘融背后的人是小宫爷,我们就决不能轻易传唤此人,否则,一旦再次惊得了小宫爷,恐怕他会带着人找上门来,到时候,魏县令可是很难应付。”
一边的杜钦也觉得包拯的话很有道理,只是这位小宫爷刚刚因为林虎的事情正在气头上,这个时候若再去抓裘融,恐怕自己和包拯也要想好该如何应对了。
自己真不该收下这裘融的一锭大银。